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拟的说法来讲。
就是如果我站在超感性世界的一边,那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
啊,我依靠什么呢?依靠对理念的分有来解释这样的关系。
现在我站到感性世界一边。那么超感兴新世界怎么办呢?
对人来说,没有超感性的事物吗?有的。比如说上帝。这种观念从何而来?
一个经验的。感性的有限的生存。
他怎么会得出一个绝对的、超越的、这样一个观念来的。
显然如果我仅仅站在感性世界这一边,我无法说明这件事情。
这个就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分歧,也是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好像在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氛围当中,我们更多的倾向于经验论。
但是有些事情,经验论解释不了。对不对?
那这个最简单的例证就在逻辑和数学和几何学当中,这非常非常清楚啊。
对吧这种观念从何而来的?
如果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观念通通从经验而来。那么这样的一些原理从哪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比如我们都说两条平行线无限延长,永远不会相交,是吧?
但是谁画过无限长的平行线。没画过。
那么两条平行线无限延长,永远不会相交,从何而来呢?
而且我们对于数这个理解也是很特别的。
对不对啊,我们说小时候的都是我过来靠经验的对吧?
那个小孩数手指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
对。他要靠经验的,但是数的观念根本不可能用经验得到完整的解释的。
对吧你们都知道一万是什么意思,对不对?
但你用一万个手指数过吗?没有,你还知道十万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一百万一千万。甚至十乘以十的多少次方是吧?n 次方。
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你肯定没有经验过。
你怎么知道的呢?
啊,我用这个比拟啊,比喻中有不恰当的。来说明什么呢?
就是说,这个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
传统的形而上学把本质性放在超感性世界当中。
现在费尔巴哈意识到他有问题。他对此进行了批判。
现在他把现实性和真理性放到了感性世界当中去。
但是如何来解决这个对立,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显然。直观的对象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没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没有发展出抽象的形而上学世界。
啊,也没有,因此就和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世界严格区分和对立的形而下学的世界。
对不对?并不是说中国人不懂这个东西,中国人懂的。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泣呀。
这个是什么?这个是题。这个是用。
啊,所以我们讲道体和器用是吧?
但是中国的哲学叫道器不分、体用不二。
他没有严格的向西方形而上学来做这样的事情,
把这两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在这两者之间划出一道鸿沟。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费尔巴哈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费尔巴哈确实也知道,如果这个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依然被严格的鸿沟划出界限。依然保持对立。那么我站在感性世界一边,这个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一样是抽象的。
费尔巴哈甚至为此提出了一个叫高卢日耳曼的原则。啊,他说高卢是什么呢?高卢是法国人,日耳曼是什么呢?日耳曼是德国人。高卢意味着感性。日耳曼意味着理智。高楼意味着女性。日耳曼意味着男性。他说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个和生活水乳交融的哲学家,他的父亲应该是德国人,他的母亲应该是法国人。也就是说,感性和理智应该重新和好如初。
对的。他知道。不能够仅仅只站在这一边啊,只有高楼啊没有日耳曼呢。
所以他后来他自己表述了一个原理,甚至有的叫做公式,叫高卢日耳曼公式。
所以他想使这两者怎么能够调和起来,能够和好如初。
费尔巴他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说这个感性的原则和理智的原则,男性的原则和女性的原则,这个法国的原则和德国的原则应该要调和起来。
后来马克思和卢格主编了一个杂志,我们马上就要讲到的叫《德法年鉴》。就是响应费尔巴哈的这个号召,叫高卢日耳曼的。
那么费尔巴哈讲的是什么呢?是感性和理智,法国和德国,女性和男性,这两个原则要结合起来、要和好如初。那么马克思后来主编这个这个德法年鉴的时候啊,主要是德国哲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要结合起来。当然他们一开始就是响应费尔巴哈这个号召的。
当然费尔巴哈那里主要有存在论的含义。马克思和卢格主要有什么呢?德国哲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的结合。啊,这个想法肯定对。而且费尔巴哈理解了这一点。就是说,我不能够说在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依然画一条鸿沟。只是你站在超感性世界一边,我站在感性世界一边。这他知道,否则他不必提高卢热曼的原则。
但是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对象性,费尔巴哈的感性和感觉恰恰瓦解不了这两者(两个世界)之间的分离。
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说费尔巴哈的哲学上的存在论,没有能够把这里的问题解决掉。
那所以这个哲学上我们都要讲的、都要看的,而不是说你说了什么。
而是说你这个哲学当中的基本的原理是什么?是怎么能够被阐述出来的?对不对?
哎,我们前面讲了啊。马克思写博士论文。对吧,德牧克利特,经常讲原子的灵魂啊。
我们在讲博士论文的时候讲到了,你讲原子的灵魂。如果我们只听个大概,说这个人厉害呢。
对不对啊,他讲原子的灵魂了,马克思说,那是空话。
伊壁鸠鲁从来不讲原始的灵魂。他讲原子偏离直线。
马克思说,那是原子的真实的灵魂。抽象个别性的原则。对不对?
啊,我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都知道说马克思的那个哲学叫什么。
叫革命的、能动的唯物主义。那话说的对的。
但是我们得看他的哲学怎样。是吧。
这个哲学的阐述本身,这个哲学的基本的原理本身,它包含不包含这个东西。如果不包含这个东西,什么叫革命的能动,那叫空话,对不对?如果说他主张一种历史唯物主义,那叫经济决定论的。或者叫经济史观的,这个里面,怎么可能有革命的和能动的呢?是吧。
这个经济决定了意味着什么呢?经济它自行发展是不是?所以咱们回去睡觉。啊,如果我们想想出一种办法,把人冷冻起来,对吧?比如过了五百年再把你解冻是吧?那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自然实现了。对不对?
那么这个里面根本不包含能动和革命的。所以这个事情一样,就是说判断一个人,不能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怎么做,对不对啊,哲学一样的。那么费尔巴哈,我们知道,他有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他把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转移到对一般哲学的批判,而且他用感性对象性的这样的一个原理,实际上同整个超感性世界的形而上学,形成了一种对立。甚至费尔巴哈还懂得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对立不能够继续维持。因为如果这个对立依然维持的话。那么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一样是抽象的。
所以。费尔巴哈懂得这一点,但他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说的是在存在论上,做不到这一点,
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他把对象性仅仅理解为直观。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费尔巴哈的问题,费尔巴哈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呢?他只知道感觉和直观。
好这个问题留在这里。我之所以讲一讲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后面,特别是一八四五年啊,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形态还会回到这样的问题上来。但是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费尔巴哲学大体的那样一种情形。
这些哲学思想,在我们后来的讨论当中,都会起作用。因为在一八四三年开始,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法年鉴时期。德法年鉴时期啊,是和费尔巴哈哲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第二个,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国民经济学。
我们知道衔接着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紧接着就是德法年鉴时期。
德法年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按列宁的说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叫两个转变,是吧?
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那么在德法年鉴的作品当中。在这个阶段当中,他主要是对黑格法哲学进行批判。
啊,根据马克思后来的回忆啊,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国家、法律、人的观念等等,不可能用它自身、通过它自身来加以说明。
国家等等的理念植根于市民社会当中,而市民社会的解剖要到政治经济学当中去寻找。啊,这是一个。
第二个呢,恩格斯在这个时代,实际上已经进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中去了。所以德法年鉴时期恩格斯的一个主要的作品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恩格斯在这个时候反应比较快,啊,当然。这跟他父亲在英国做生意是吧?作为一个资本家也可能有关系啊,因为这个国民经济学的主要的领域是在英国诞生的。恩格斯呢他在英国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他对这个政经学啊在一八四三年,已经提出了一个批判性的大纲啊,后来马克思把它叫做天才的大纲。
那么考虑到这个方面呢,我们要大体的了解一下国民经济学。那么这个术语呢,我想不要引起大家的误解。这里讲的国民经济学,就是指政治经济学或者古典经济学。但是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候,主要把它称为国民经济学。啊,所以我们后面讲到四四年手稿的时候还会用到这个词。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还是用国民经济学。那么国民经济学的整个发展。如果我们从它的前史和它的正统的历史来看,大体上我们可以讲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前史,就是重商主义和货币主义。
这个我们的讲法比较简单。当然主要从哲学方面来讲。重商主义或者货币主义,它是作为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产业资本得到充分发展以前的那个商业资本。
当然我们现在可以说啊,比如有些人。像温州的,他自己在那个地方生产的。这种资本形式叫产业资本。啊,那还有商业资本,它主要是考搞那个那个什么销售啊,这个留在流通领域当中活动的。啊,这是一种形式的区分。
但是我们这个地方讲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讲的是在现代经济生活开展的那个早期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商业资本。
那么重商主义或者货币主义代表的就是商业资本的那样一种意识形态。
我想我们理解这个经济学科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都必须从这个方面来理解。
啊,但是我们有一种异形态的幻觉。啊,仿佛这个科学,包括经济学科学和社会科学,它都是什么?它都是理性自身产生出来,根据逻辑推理产生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这种情况,甚至自然科学都不是。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形态当中说,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来的自然科学。所以自然科学实际上也是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形式。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在理性的怀抱当中成长起来的、并且是在理性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东西。不是这样的。那么社会科学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们讲重商主义或者货币主义,实际上是指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它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前提条件。
这个前提条件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集中货币财产。
第二个。生产为了商业。
也就是说,要求通过商业,能够建立起一个充分发达的市场。
所以我们很简单的说,当然实际上已经在某种哲学的高度上来说,重商主义或者货币主义,它是代表了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代表了资本主义,或者我们说现代经济生活发展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积累货币财产。
第二,生产是为了商业,也就是说通过商业来形成一个发达的市场。
为什么我们说。现在经济生活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它需要这样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积累货币财产、集中货币财产。我们在经济学当中都学过了是吧?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吧。
我们前面讲过啊。这个资本是积累起来的货币。但是货币不一定就是资本。对不对?
你如果有五百万块钱,甚至你有五千万块钱,你往家里一藏挖个洞藏进去,天天在那数,那不叫资本,那叫货币。对不对。
货币怎么转化为资本呢?他要被投入生产或者流通领域当中,然后他产生超出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
这个时候货币转化为资本。
但是为了使得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积累货币财产。对吧,你必须要有货币啊,你没有货币,你不把货币财产集中起来,你怎么能够变成资本呢?所以我们说重商主义或者货币主义,它首先是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它代表了现代经济生活。它的前提和条件,积累货币财产,并且要求能够形成一个发达的流通和广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