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7讲-在线讲稿

好,各位同学,我们继续讨论。
现在我们讲对象性。

对象性主要针对主体而言。
啊,当然现实的主体,首先也必须是感性。
其次,他还必须是对象性。

对象性有两个基本的命题。
啊,费尔巴哈是这么表述的。

第一个命题。
啊,主体如果没有对象。他就是无。
啊,主体如果没有对象,它就是无。

这个话首先是针对黑格尔所说的主体。叫绝对主体。

啊,我们说,黑格在精神现象学当中,表述他的哲学的第一个原理。
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

那么这个实体是什么意思?实体是绝对者,是上帝。

啊,我们在讲斯宾诺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
因此在黑格尔那里,所谓主体是什么意思?就是实体。

啊,所以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把它的最基本的哲学的纲要,概括为实体即主体。
或者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

啊,因此这个主体叫什么?叫绝对者-主体。
啊,绝对者主体是什么意思?

绝对的意思是无对。没有对象。

啊,如果某物有一个对象。
那他就不是绝对。它就是相对的。

对不对?绝对的意思是说。没有对象。

啊,在它的上面或下面,左面或右面,前面和后面没有任何东西,
它是一和一切,这个叫绝对。一和一切。
啊,或者叫做大权,对吧?大全。这叫绝对。
所以绝对的主体没有对象。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绝对者-主体创造自己的对象。
并且又把这个对象返回到自身当中去。

因此,费尔巴哈说,什么叫对象性?
第一条。主体如果没有对象。他就是无。
后来马克思把这个命题表述为这样一个命题。
非对象性的存在物 是 非存在物。

啊,这个在四四年手稿当中。非对象的存在物 是 非存在物。

啊,那么费尔巴哈主要从主体方面来讲。

啊,主体如果没有对象,他就是无。

自我意识是同样的情况。

自我意识把对象看成是自己的创造物。即意识。

所以费尔巴哈讲的对象性,首先是针对黑格哲学。
也包括黑格哲学的那种变相的形式。

所以他讲的对象性,首先是说,一个主体如果没有对象,他就是无。
反过来的意思是说。现实的主体一定有他的对象。

啊,所以。这个对象性。首先是指,主体要有它的对象。
啊,这个现实的主体是感性的,同时是对象性的。
对象性的意思是说,现实的主体也有它的对象,
现实的主体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可能是绝对。
因为绝对的意思就是无对,无对的意思就是没有对象。

啊。第二个命题。与主体本质相关的那个对象,是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第一个命题是从否定方面来讲的。
主体如果没有对象,主体就是无。
啊,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第二个。与主体本质相关的那个对象,是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从肯定的方面来讲的,现实的主体有他的对象。
而这个对象是什么呢?是这个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
主要依靠的就是对象性的原理。

啊,与主体本质相关的那个对象,是主体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上帝是什么?上帝是人创造出来的对象,这个对象和人本质相关。

啊,但实际上是什么呢?这个上帝是什么呢?是人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所以费尔巴哈讲,现实的主体是人,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是感性的,而且是对象性的。
现实的人有他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是人的本质。

啊,所以费尔巴哈说啊,
现实的主体实际上主要有三个对象,或者三种对象。

第一,是自然界。
现实的主体有它的对象,它的对象是自然界。
自然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现实的主体-人,有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是他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所以自然界是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有一次甚至极而言之的说,什么是人呢?
人就是他吃下去的东西。

那我们因为时间不能详细展开啊,
大体上的意思我们在这个里面能看到,对象性。首先是说,
现实的主体是对象性的。

非对象的主体是无,是非存在。

那么现实的对象,构成了这个现实的主体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人以自然界作为对象,所以首先,自然界是人的本质。

第二。我。这是主体。以另一个人作为对象。
我以你作为对象。我以你作为对象。
所以你就是我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因此,人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存在物。
如果没有你。那么我就是无。
啊,非对象性的主体是无。

啊,所以如果我没有你的话。这一个人没有他人的话。他就是无。

而这个他人,这个你是,我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
所以费尔巴哈说,人是社会的存在或者文化的存在物。

人的第三个对象是上帝,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关于对宗教的人本学的批判。
啊。上帝的本质。实际上无非是人自己的人的本质。
人创造出一个上帝,这样一个对象。
通过这样的一个对象,他可以在上帝这个对象当中,
直观到他自己的本质。

所以人以上帝作为他的对象,
因此上帝是人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没有超出人的上帝。
上帝总而言之,他的真理是在人本学范围当中。

好,大体上费尔巴哈哲学的那个要点。

啊,主要在这样一些方面。

我们看到他对宗教的人本学的批判,对一般哲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然后他的哲学或者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哲学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自己的用词,叫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

它的原理、立脚点,叫做感性对象性。

当然,毫无疑问,它是一种唯物主义。

但是这种唯物主义,我想和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有区别。

费尔巴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和展开。

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存在论方面。

所以。我们最后简单谈一谈我们的讨论和问题啊。

我们看到费尔巴哈对哲学。所做出的非常重要的贡献。

啊。对宗教的人本学的批判,大体上属于那个时代。

这和青年黑客运动啊,它的整个背景联系在一起。

但在哲学上,主要是对一般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及这种立脚点叫做感性对象性。

那么实际上费尔巴哈哲学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费尔巴哈解决不了的。

虽然他提出了重要的任务,但这个任务是实在太巨大了,以至于费尔巴哈没有办法解决。

那么后来的那些哲学家。解决的怎么样?

一个是史迪娜。费尔巴哈马克思说。他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恩格斯后来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中间》。第四部分开头的话。就讲。斯特劳斯鲍威尔。斯蒂娜费尔巴哈,就他们没有离开哲学的基地而言,都只不过是黑格尔哲学的支脉。

什么意思?就是完成了的现代形而上学的支脉。
他反对这种形而上学,但他没有跳出这种形而上学。

史蒂娜也一样,马克思后来写《德智与形态》啊,那么厚一本书啊,大半本批判史蒂娜。
归根到底一句话,他想跳出形而上学,但他没跳出去。
基尔凯郭尔、萨特说了。实际上他也是属于黑格哲学的支脉。
尼采。海德格尔说了。关于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最终还是落到了形而上学下面。
啊。那么这些讨论都展开很大的一个领域。而且实际上要接触到我们当代哲学,他的那些境遇和那些最深入的问题。

啊,那么费尔巴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论的问题。后来马克思以他的方式,进一步推进了这个问题。啊,那么就费尔巴哲学本身来讲。我们注意到感性,主要是和超感性世界对立的。

对象性,主要是关于主体的,这样的一个关系问题。

啊,那么现在,实际上我们知道,费尔巴哈的对象性,它的反思形式叫做直观。
啊,并且仅仅是直观啊,这个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有。
费尔巴哈关于对象性的反思形式是直观,而且仅仅是直观。

啊。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一个叫主体。一个叫客体。
费尔巴哈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
啊,这种联系叫做直观。叫对象性的直观或者直观的对象性。

那么费尔巴哈提出的任务是什么呢?提出的任务是把这两者之间的界限,这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解决掉。但是直观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到后面。讲德意志形态的时候,我们在讲。
道理很简单,因为费尔巴哈所设定的这个对象性。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的关系,这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但是费尔巴哈对对象性的理解,主要借助于直观、纯粹的直观。
这个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甚至反过来说,客体对主体的直观。
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的话,我对你的直观和你对我的直观都可以。

这个是建立了一种联系,而且费尔巴试图把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和对立瓦解掉。
但是直观的对象性瓦解不了这种对立。

啊,这个后来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讲的,肥肉巴哈借助于直观,他后来只能借助于叫一种双重的直观。然后呢,这种双重的直观是什么呢?是介于本质的直观和普通的直观之间的直观。

这个事情我们简单讲一讲。费尔巴哈,他借助于直观来建立所谓主体和客体的对象性的关系,这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直观引导出来的东西。在费尔巴哈那里,主要是两种。
一种就叫做,高级的哲学直观。比如我在对人的直观当中把握到他的自由。把握到他的幸福,把握到他的权利。这是对人的高级的哲学直观所抓到的。

另外一种直观。普通的直观。普通的直观,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观察到的,能够建立起来的。人是不自由的,人是没有权利的,人是受压迫和被奴役的。

这两种直观怎么办?一种叫高级的哲学直观,它洞穿了人的本质。另外一种是普通的常识的直观。你在这个世界当中看到了,处处不符合于人和人性的东西。怎么办?没办法,不知道。

所以费尔巴哈,后来马克思说,借助于一种双重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高级的哲学直观和普通的直观之间。所以说这两个世界啊,我们如果要说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之间的鸿沟,它去除不了。为什么?就因为它的对象性仅仅依赖于直观。
所以一种高级的哲学直观,他看出人的人的本性,对不对?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的普通的常识的直观看到,处处是反人性的东西。
因此,他依然停留在这样的对立当中。停留在这样的一种彼此的对立当中。他解决不了问题。

那当然。如果我们说,他因此也可以是一种批判的。
那么这种批判,我们看到他会。依然采取 应有和现有 对立的形式。
也就是说,是和应当 对立的形式。

人本该是幸福的、人本该是自由的、人本该是有权利的。人本该是平等的,
但他们实际上就是没有自由,就是不平等,就是被奴役。

费尔巴哈说,我可以站在高级的哲学直观一点。

啊,因此我们在这里面依然看到这种分离。
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的分离。形而上学的对立。

我们通过这个简单的解释,为什么费尔巴关于对象性的直观。
无法最终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主体和客体或者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的形态上批评费尔巴哈。
就是说他仅仅诉诸于感觉和直观。

这个问题还可以在存在论的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讨论。
啊,那就是。感性和超感性世界的对立。

这个对立怎么解决?费尔巴哈把本质性和现实性导回到感性。
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因此就把超感性世界去掉呢?

费尔巴哈甚至最当代的哲学家,像海德格都知道的很清楚,如果我站在感性世界一边,而反对超感性世界,那么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一样是抽象的。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拟的说法来讲。
就是如果我站在超感性世界的一边,那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
啊,我依靠什么呢?依靠对理念的分有来解释这样的关系。

现在我站到感性世界一边。那么超感兴新世界怎么办呢?

对人来说,没有超感性的事物吗?有的。比如说上帝。这种观念从何而来?

一个经验的、感性的、有限的生存。他怎么会得出一个绝对的、超越的、这样一个观念来的。

显然如果我仅仅站在感性世界这一边,我无法说明这件事情。
这个就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分歧,也是这个问题。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98

    [TOC] 好,呃,谢林呢,我这里当列了他的步骤,我还是简单的说几句,他的收入,或者说他对速度发展的这样一个脉路,他当然要比克范低一些,一些7570后出生的啊,他的,他是在一个很有名的学校。宾恩大学,他是在神学院接受的教育,而且他读大学的这个年龄很少,他15岁就去读大学,呃,谢林是一个天才型的,就少年天才型的这样一个哲学家,德语当中有个叫同格题,就是说。天才…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173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17

    17 罗马帝国的兴衰(三) 嗯,首先呢,我说了,罗马早期是王政,是吧?我们说了,王政时期呢,刚才说了非常短,而且我们知之甚少。但是王政时期,基本上就确立了罗马的一个权利的一个结构体系啊。那么在王政时期啊,基本上有这么三部分啊,或者三个权力机构。 一个呢,就是库里亚大会,就是公民大会,这个罗马是由三百个氏族组成。这最早的罗马,三百个氏族呢,每十个呢,就组成一个…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202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24

    24 罗马文化的特征(五) 那么我们说啊,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张。罗马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是吧?到了公元一世纪末叶,罗马版图达到极盛,不能不能再扩张了,这个时候罗马人就开始啊,坐享其成了啊,而且东方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东方。这个源远流长的纵欲主义、享乐之风都反过来侵袭到西方。我在讲希腊化时期,曾经跟大家说过,说西方人有一种观点,说东方这种奢靡颓废的纵欲之风、享乐主义…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203
  • 余明锋的哲学课-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第2讲

    各位b站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俞民峰,来自同济大学哲学系。那么上次我们谈到要理解理睬。首先呢要从他的思想问题入手。那么这个问题我们把它概括为悲观主义问题,谈起悲观主义,大家都不陌生啊,甚至呢都能有所感受啊,甚至于还比较熟悉是吧?啊,这是我们大家能够和大思想家有一种深刻的共鸣的原因。 哲学可能都会让大家感觉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有种高深莫测啊,甚至带着一种敬畏之心啊…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27日
    217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30

    [TOC] 好,下面呢,我们就接着讲啊。 这个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啊,但是我们看,第一个问题啊,狭义的实体学说,亚里士多德给实体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是最后呢,由于他提出了第二实体,所以他这个第二实体,就和那个符合精确定义的第一实体啊,就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是吧?也就是说第二实体严格来说,是不符合实体定义的,因为第一实体定义两个条件,第二实体…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17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