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0讲-在线讲稿

啊,我们知道原子论的哲学家,他们要在原子的整个构成当中来解说整个世界。

我们知道一弊救路,它是强调偶然性和任意性的,所以它在原子世界的构成当中,它需要有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就是自由的原理。所以呢有的时候呢,他们似乎又说这个偏邪是为了说明自由的。
所以无论是西塞罗还是比尔培尔,他们解释这个偏斜的时候,就是一臂就路偏斜的时候啊,有的时候是为了说明碰撞,有的时候是为了说明自由。

那马克思在这个地方说,这两种解释不能共存。这两种解释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马克思这么说的。啊。在西塞罗和比尔培尔的论断当中,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他们给伊庇救路加上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动机。似乎一臂就如承认原子的偏斜,有的时候是为了说明排斥,有的时候是为了说明自由。

但是如果原子没有偏斜,就不会互相碰撞,那么用偏斜来说明自由就是多余的。因为只有在原子被决定和被迫互相碰撞之时,才开始有自由的反面。大家注意啊,才开始有自由的反面。
这话什么意思?

一种方式是为了说偏斜,是为了说明碰撞。
什么意思呢?

由于偏邪,所以原子被迫和被决定互相碰撞。
但是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出现的是什么?
出现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反面。

啊,所以马克思讲这两种解释放在一起。这是互相矛盾的。

啊,我再说一遍啊,当用偏斜来说明碰撞的时候,
意思是说如果不偏斜,你无法碰撞。
也就是说。偏斜意味着原子。被迫和被决定互相碰撞。
但是如果原子是被迫和被决定互相碰撞,那么在这里出现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反面。

换句话说,如果原子是有自由意志的,那么他想碰撞,他就碰撞,他不想碰撞,他就不碰撞。
而绝不能够要求它必然的和被迫的互相碰撞。
因此,这两种动机一定是相反的。什么道理呢?
因为当偏斜用来说明碰撞的时候,这意味着它是决定论的。
当偏斜用来说明自由的时候,这意味着它是非决定的。
所以这两种动机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马克思说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我认为这种矛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像西塞罗和佩尔那样把原子偏离直线的原因理解的太表面化和太无内在联系了。
换句话说,这个解释不对。

啊,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很特别。

啊,所以可以从一个方面来讲啊,马克思说他解决了,呃迄今为止哲学史上啊一直未能真正解决的问题。

但是这种解释到底是不是正确,我们无从知道啊。以至于梅林在马克思传当中说,也许马克思比伊臂修罗本人更深刻的思考了一臂臼路的原理。
啊,那马克思提供一种解释。我们看一下。

马克思说。原子。他有三种不同的运动,在e b 九楼那里。
首先是直线降落。其次是偏离直线的运动。

为了解释偏离直线的运动,我们应该首先来解释直线运动,就是这个直线降落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我们才能够理解这个偏离直线的运动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是这么讲的,原子既然它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就纯粹是用空间来规定的了。
它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而它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这句话是非常关键的一句话,既然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原子就纯粹是用空间来规定的了,它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而它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首先解释直线运动。既然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
他就纯粹是用空间来规定的。这没有问题吧。

啊,我这个粉笔头啊。下落构成一条直线,那是在空间当中被规定。
如果被空间来规定的话,它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
定在。就是 Dasien。
啊,现在翻成此在,实际上定在就是某物。某个具体的物。
而它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首先我们要知道。原子不是某物。原子是某物的真相。是某物的前提和条件。

但是古希腊的原子论者,他说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换句话说,这些哲学家在说什么呢?
我们来分析,说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
这是原子啊,它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那就是用空间来规定。
就是说,它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就是说它是某物。
但是我们知道原子不是某物。原子不是某物。
那么在这条直线上会有所有的点。那都是某物。
对不对?然后这条直线扬弃在这个直线上的所有的点。
也就是说这条直线既说它是某物,同时它又扬弃所有的某物,
而变成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为什么说它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因为它被空间规定。
当然他不是某物。
他不是某个定在。
这是很显然的。

因此,古希腊的原子论者,他们不像后来的哲学家。
会用思辨的方式和抽象的方式来说。

啊,后来的哲学家他会说原子是什么呢?
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但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不会这样说。
古希腊的原子论者他怎么说呢?他说原子他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
而当古希腊的原子论者说,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的时候,
它的意思是说。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解说?因为刚才我们所说的理由,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那就是用空间来规定。然后他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
但是这条直线扬弃在直线上的所有的点,也就是说,这一运动,扬弃所有被空间规定的那样的定在,而得出的是什么?得出的,是它的存在。
是诸定在的存在。这个诸定在的存在是什么?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我们知道。用空间来规定。就会得到定在。
但是。原子不是顶在。
但是原子论者,古希腊的原子论者采取了定在的表达方式。
那他们采取了定在的表达方式。
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马克思讲。
原子既然它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就纯粹是用空间来规定的了。
他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而他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或者我们通常讲的质料,它是质料 纯粹质料。
原子不是定在。

但是原子论者对原子采用了定在的表达方式。
在这个定在的表达方式当中,他想要说的。
绝不是说原子是一个定在,而是说原子是一种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如果当我们把原子理解为定在的时候,
它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啊,那么这条直线扬弃在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
就像纯粹物质性的存在,扬弃所有的被空间规定的定在一样。
是不是这道理?
那我们再说一遍啊。

这个直线扬弃在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
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扬弃所有的定在而表达它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必定是物质性的存在,即质料。
为什么这样?因为它一开始就被空间规定。
所以注定在的存在。
就是纯粹的质料,或者我们通常说的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啊,所以马克思的这句话大概构成了这个解释。
这个直线降落的一个关键。

啊,我们再重复一遍,原子,既然它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那就纯粹是用空间来规定的了,它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而它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所以严格来说,根本不能说原子会直线降落。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0讲-在线讲稿

但是显而易见,原子不是定在。
而是诸定在或者所有定在、一切定在的根据。
对不对?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古希腊的原子论者,
他采用了一种定在的表达方式。
那么这种定在的表达方式他说出了什么呢?
说出了原子的一面。它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啊,因此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叫 寓言的表达方式。
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们不够哲学。

是吧,他们不会说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但他们会说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
当他们说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的时候,他的意思绝不是说原子是一个定在,会像这个粉鼻头一样运动,而是说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这个解释有没有道理?

啊,至少我认为还是非常有道理啊非常有道理。要不然的话你会把原子想象成一个粉笔头了。氮原子绝不是粉笔头,原子绝不可能被空间规定。

但是当你说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它一定是被空间规定的,一定会获得一个相对的定在。
那么这些相对的定在,这些通过这个直线运动,要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扬弃所有的定在,而使它表达为一个什么呢?表达为一个叫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纯粹物质性的存在,或者我们通常说的叫质料叫质料。

这是直线运动。

那么。另外一方面。这个偏离直线的运动。

这个偏离直线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接着说。但是我们会看到原子的概念当中所包含的另一个因素。
便是纯粹的形式。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0讲-在线讲稿

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

啊,因此,马克思认为,或者说他非常独特的认为,
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是原子的纯粹的形式。

原子的纯粹的形式。

为什么马克思这么认为?

第一。形式。是纯粹治疗的反面。
这是。哲学范畴啊最高范畴,它总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啊,换句话说,他是纯粹质料的否定。
因此,如果你在表达当中否定了这条直线。
你也就表达了。原子作为纯粹治疗的反面。
也就是它的形式。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这样。
啊,怎么来否定这条直线?
怎么来否定这条直线?

啊,我们刚才说了这条直线是什么?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是治疗,对不对?
那么形式怎么表达呢?形式无非说,是治疗的否定。
因此你要表达形式。很简单,你否定这条直线。
你否定这条直线的时候,你也就表达了原子作为纯粹治疗的反面,即它的形式。
那么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我们怎么来否定这条直线。

否定这条直线大概有几种办法啊,
一种办法我们拿粉笔擦,把它擦掉。对不对?
我们擦掉这条直线,也就是说我们否定了这条直线。
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擦掉的话。
他就不再成为一种表达了,对不对?他就没有表达了。
还有一种我们可以想象啊。
我们说这个是直线降落是吧?这是直线降落。
啊,那么怎么否定这个直线降落呢?我们说直线上升是吧?
啊,也可以否定啊也可以否定他的。但是这个有一个麻烦,有一个问题,这个麻烦是什么呢?在自然现象当中,我们找不到他的直观的那种表达。
对不对啊,一个粉笔头我只手一放,它的自然的状况就是下去了。
但是我不可能在自然当中看到一个东西,它会直线上升。
对不对?它在自然的状态下状态下面它会直线上升。

那么偏离直线的运动有一个直观的。呃,这个来源。叫做天体运动。

这个博士论文最后一章是专门讨论天体运动。
啊,专门讨论天体运动啊。

那么这个天体运动呃,我们说呃大概是在圆周的那个运动当中有一个切线的方向运动了。它大体上就是一个所谓呃在希腊人看来啊,直观的看来是偏斜运动的那种方式。

啊,所以马克思讲。
我们已经看到原子的概念当中所包含的另一个环节就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

e b 就有提出了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因此他把这两个环节客观化了。
他们虽说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两者都包含在原子的概念中。

啊,这是马克思的解释。所以我们看啊,大体上是这样一个解释的格局。
第一,原子的直线运动。
表达原子。作为纯粹的治疗。
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

啊,那么偏离直线的运动是什么呢?是 否定直线降落。
而对直线降落的否定,意味着对原子作为纯粹治疗的否定,
因此它表达的是原子是纯粹的形式。

所以马克思认为,一弊救龙。
他所说的原子的偏斜运动,
实际上是表达了原子概念的另外一个本质的环节。
他是纯粹的形式。啊,它是纯粹的形式。
所以呃马克思认为。这个直线降落,意味着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是治疗。
偏离直线的运动意味着原子是纯粹的形式。
当然我们知道,这个纯粹的形式,指的是主观性和能动性。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所以总体来讲。所有的关于原子运动的那种表达方式。
都是定在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叫预言式的表达方式。

古希腊思想家,古希腊的原子论者,他不会说原子是纯粹的质料,但是他会说原子直线降落。当他说原子直线降落的时候,他实际上说的是原子是纯粹的质料。

一臂旧路不会说原子是纯粹的形式,但是他会说原子偏离直线运动。
而当他说原子偏离直线运动的时候,他的意思是说原子是纯粹的形式,是纯粹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好,我们今天课就上到这。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余明锋的哲学课-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第3讲

    各位b站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余敏峰。我们接着前面的悲观主义问题继续往下谈啊,我们前面大体的以一种简略的方式谈了数本华的悲观主义的哲学。 那么呃谈完之后,大家会不会心里有一个疑问,叔本华是不是太悲观了?不仅太悲观了,这里面恐怕还有一个问题,叔本华谈的难道真的就是人生的真相吗?人生难道真的没有快乐可言吗?我们每天难道不是在体会着快乐吗?到底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27日
    256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3-在线讲稿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第二代领袖人物,他就说我们现在到哪里去找呢? 拒绝资本世界的那些流浪汉。他们就我就在住在那个大桥底下,然后打一个房,房间里面画画是吧,然后大家去,那些人就是现代绘画,然后你愿意给我钱,我就买两杯咖啡,在喝瓶啤酒,很开心,我就不进入资本逻辑。他说这批人将形成新的破坏资本原则的力量。太幼稚了,我们看看比较渺茫。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存在,我今天没办…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71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30

    [TOC] 好,下面呢,我们就接着讲啊。 这个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啊,但是我们看,第一个问题啊,狭义的实体学说,亚里士多德给实体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是最后呢,由于他提出了第二实体,所以他这个第二实体,就和那个符合精确定义的第一实体啊,就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是吧?也就是说第二实体严格来说,是不符合实体定义的,因为第一实体定义两个条件,第二实体…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18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2-在线讲稿

    当然我这个演讲的题目已经把结论好像给成了,资本主义乌托邦。为什么说他是乌托邦,我们再进行对它进行的分析和讨论的时候,却不想贬低他崇高的道德,而是说他不现实。为什么不现实。 为什么比尔盖茨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仍然是不现实? 关于人类不平等的研究,实际上非常少,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初就有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卢梭,法国的,他写过一本读什么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57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讲-在线讲稿

    美国的釜山写了一本书啊,叫历史的终结。但是德里达写了另一本书,叫马克思的幽灵。马克思的忧虑。这本书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叫做马克思主义在今天没有现实的存在,没有肉身的存在,而是作为幽灵般的存在,而是作为幽灵般的存在。 这个幽灵这个词有两个来历。 一个我们知道《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就讲到幽灵。啊,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为驱…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9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