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四卷(1) 最好城邦的标准

阿德曼特斯在这问啊说。

按照你刚才这个描述,这承包的护卫者的生活方式非常糟糕啊,你不能同意这点吧,啊,呃,你们现在的这,这个集体生活。

已经,已经比我那个当年时候要好的多了啊,但是我想你们现在也就是仅仅可以忍受而已啊,呃,如果我跟你们说,你们一辈子要过这种生活,你们马上肯定就炸了,就是你们会觉得这个生活是太糟糕了啊,我,我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住在很好的房子里,为什么要跟这些,这些,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我根本不了解的,呃,甚至有一些性格脾气是我很讨厌的人住在一起,而且住在一个房间里。

啊,这怎么可以啊?

很自然啊,阿德邦特也会这么问,那么,呃,苏格拉底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苏格拉底没有去回答说这个护卫者的这个生活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他的这个,他的这个应回应啊,最重要的是说,你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方式是这样的,就是不要就护卫者去看护卫者,因为讨论所有所所有这些安排都是苏格拉底自己说出来的啊,不是,不是阿德曼特说出来,苏马里自己做出来,苏马里这样安排的这个用意是要把一个城邦的整体来比一个人的整体,所以这个城邦里的护卫者只能是一个人整体里面的一个部分。

啊,要衡量幸福还是不幸福的出发点永远是城邦整体,因为只有城邦整体才是意味着人,一个人啊,呃,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一个啊回应啊,其次呢,他这是没有讲出来啊,就是我们到了那个,呃,越到后面会看得越透彻,就护卫者这样阶层的人,但实际上是不就是其实就是两种人啊,一种人是护卫,占据护卫者里面绝大多数的人,他们要的是功勋荣誉。

还有一种人是护卫在里面极少的人啊,他们实际上是最优秀的那些人啊,在苏格拉底在一开始是打定主意不说的啊,这些人就是是爱智慧的人。

对于这两种人来说,呃,第三周末尾描述的那种生活方式啊,他们都是不在乎的。

那我们,我们,我们跟你说穿了,对,希望这个生活住的舒适,平时这个吃穿用度啊,都都都是呃呃呃呃,又舒适又有点面又体面的啊,那是另外一种欲望。

这被这种欲望主导的人,在理想国,原来这个选拔里面,他就根本进不了护卫者这个阶层的。

啊,这会儿明白了吧,这是这是对这个问题其实最彻底的一个一个回答,要把在城邦里面获得的所有的东西回扣到个人身上啊,那我们会来想,呃,一个城邦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这个护卫者阶层代表着这个人的什么部分呢?这个部分他要的是什么呢?

那是不是在这里,呃,就是说要的这个享享用呢,享乐呢,是不是这样呢?啊,这个这个这个我们这个问题放在这啊,以后我们可以可以看啊。

好,这个接下来我们进入这个第四卷的这个,呃。

主要的内容叙述啊,粗分就是两块,一块就是说构建城邦,剩下剩余的东西。

构建成功里,最重要的是护卫着这个阶层。

怎么选拔,怎么教育,这个教育里面怎么又怎么又分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啊,教育完了以后再讲这个护卫者是怎么生活,城邦构建的其他一些事情,就是说作为一个城邦的这个统治者,就是,呃,注意啊,呃,苏格拉底跟格拉普兄弟是这个城邦的,如果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城邦的话,但是邦者就是相当于国父本就是建国者啊,然后呢,他们会死掉的啊,这个城邦会永远比个人活着长,那城邦接下来的统治者应当注意什么事?

明白吧,就是未来的统统治者,治国者和建国者不一样的啊,建国者永远有更大的权威,因为因为他建的是这样一个国,后来的治国者必须是按照他给出的建国原则上,这个建的这个国,如果违背了他的原则,实际上那就是革命法,那就建另外一个国,国和国的差别就是他的原则,就是宪政,这基本的是差别啊,那么如果说要我这个国同同一个国啊,一直存在下去,那后来的治国者当然要服从于我的这个原则,对不对?这是这是一个一个很清楚的一个一个,呃,政治上的一个原理啊。

呃,孙刚里就讲了几条啊,讲了几条,你看治国这么多的事情,每天我们说,呃,这个说一个说最忙的人忙不过这个政治家是吧,一说起政治家叫日理万机,对不对,呃,这个这个机就是说稍纵即逝的这个叫机啊,这个。

这个里面,呃,苏格兰这个这个每天就有1万件这个重要的事情,但是苏格格里在这轻轻巧巧的就讲了这么几件事情,四五件事情啊,说其他的我都不管了啊,没必要管的那么细,就是这几件事情一样都不能,这个违背第一件事情,他说。

城邦整体不能过于贫穷,也不能过于富裕。

因为过于贫穷和过于富裕都会导致变化。

啊,贫穷是会让这个城邦整个变成低劣处野,然后,然后这个穷则思变啊,啊,当然中国化这个穷则思变,这个穷不是指贫穷的意思啊,就是这就是走的穷途末路了那个意思,但是,呃,一般日常语言也这样想啊,穷则思变啊,就是我们这个能体会的啊,就是一般这个,如果年轻人是家里那个家里是比较穷的人家出来的,最有打拼精神啊,就是他一把这个改变掉,反而反而这个富裕人家出来的,可能就更就是从容一点啊,懒懒散散啊,然后过于。

富裕呢?他说也会变得人变得奢侈、懒散啊,他们都会要求变革,而且变革我们知道那个逻辑又再次出现了,现在构建起来的城邦是最好的,The best the best,只要一变,肯定就会变坏。

他不会变得better是吧,因为它已经是the best,它是最好的,对不对?所以这个不能让这个城邦这个整体的变得啊,过穷或者过富,呃,苏格拉底盛是讲了一下这个在国际环境里面的好处,他说这个,呃,一,我们这样的一个城邦一定是很强大的,强而不富的,这个城邦一定是无敌于天下的,因为没有其他城邦会选择跟这样的城邦作战,他强而不富,赢了这个城邦首先是很困难的,就算赢了这个城邦,嗯,不会获得什么好处,因为他不富嘛,然后呢,他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他强。

对吧,所以最可以,呃,在国际战争中打世界大战,你选择最多做对手的,最好是那种弱而富的惩罚。

洗劫他又容易,然后得到的东西又多。

明白没有啊,所以这个是,这是这是这是苏格拉底的一个一个一个安排啊,呃,但是那个强而不富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为什么很难做到呢?

为什么听起来强而不富这么好,为什么世界上好像很少找到有强而不富的这个城堡?对,就是刚才讲的,所以他一定要要要要,所以他要提醒你千万不要过负,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倾向,强了以后为什么天生的要富呢?

因为这个城邦是掌握在护卫者手里的,是他的统治者想过得更富一些,他原来的生活他受不了了,就是刚才这个阿德曼特斯说的那个处境啊,他是我现在这么强大了,世界上所有的城邦都可以听命于我,全世界的资源我都可以运用,我为什么还要过得这么杂?

结果连一间自己的屋子都没有,为什么?这不可以吗?

所以,所以这这里面是一个非常非常要命的东西啊,这是第一点啊,齿不能整体,不能过户,不能过桥,第二点和第一点非常容易混淆,但是但是和是不同的,要分开来,他说城邦内部不要贫富分化。

就是城邦内部不要出现一部分人特别穷,另一部分人特别富。

这里,苏格拉底明确的说,如果出现这个情况,那我们有的不就不是一个城邦了,而是两个城邦。

就是整个这个城邦就会分成两个彼此敌对的城邦,一个是富人的城邦,一个是穷人的城邦,他们之间的这个这个状态是敌对的,就不是一个公民,公民的状态是城邦和城邦之间的天然敌对的状态,是战争状态,不是和平状态。

明白了吧,那个时候我们就会不幸的发现,这个什么会处于一个就是大家会认为这个这个国内的这个这个斗争远比这个国际斗争更加剧烈的情况。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呢,这个城邦一定会瓦解的啊,如果你的城邦陷到这个情情况啊,他周围的那些忌惮你的其他的敌国,一定会在你的城邦里找自己的代理人,就是你看起来是国内斗争,实际上肯定有国际斗争的背景,然后你的城邦就弄得就更加复杂,最后肯定是瓦解掉了,一个城邦变成两个城邦,已经是瓦解,什么叫瓦解了?就是裂了岗。

这已经是裂开来了,然后这个剩下的这两个什么,每一个什么里面再开始分裂啊,就会变成那散掉了,不存在分裂了啊,这是大家注意的第二件,这个事情,第三件,苏拉底提醒说,这个城邦,当然我们要有这个疆土,这疆土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大。

不能大到你的这个护卫者,你的常备军没有办法维持的地步。

这里他只讲了领土啊,他没有讲人口和领土的比例,在法律篇里他讲了个气,讲了人口,而讲了人口里面的结构,就是各种不同的记忆里面啊,统治者是多少,军人多少,生产劳动者是多少啊,非常的精确,就叫疆土大小适度。

啊,我们看1233条有一个贯穿起来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湿度。

就是无过,我不去。

对吧,不城邦整体不要过,不城不要过富,城邦内部不要出现两极分化,城邦的疆土也不要太大,不要太小,就是整个的一个适度的概念,诶,这个适度的概念倒是非常非常符合这个希腊人一贯的文化背景的,这个倒是不是不是苏格拉底自己异想天开的这个说法啊,你们看过一些,呃,这个呃,这个艺术史啊,美学的这个讨论,就是希腊的这个艺术品啊,里面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实际上你比如说你你看的很宏伟壮丽,其实他尺度是不大的。

你你把它跟埃及的这个,比如说金字塔相比,把它尺度就是就是很小,但是呢,它就是正好你会发现,就是这么个小小的尺度,你会发现,因为它内在的比例,我上次跟你都讲过了,美可以体现在比例里边啊,美的这个不,这个比例稍微一改,它会体现在美的这个风格就不同啊,原来希腊的这个这个比如雕塑啊,特别那个男性鲁士的这个雕塑,你们看不同时期他有这样的,因为现在这个体欣赏的模特的这比例就是九头身。

就是这整个身子是是这个这个头的这个九倍,但还有一个时期是八头,这个八头的时候和九头比,就是九头就更加纤细一些,八头就更加这个雄壮一些。

啊,就是这样,就是不同的时代口味会稍微有一些变化啊,稍微有一些变化,那么这个这是就是说一个一个那个呃个建筑物啊,本身它有一个尺度啊,不管是,呃,看起来九头和八头是变化,但是在不同的时代里,他会觉得,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味,我们就需要这么一个尺度,不能逾悦这个尺度,愉悦的尺度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来说,它就是过了。

就是丑啊,就是丑,这是这是这个希腊文化背景里面一有一直一以贯之的一个一个东西,哎,所以你们看那希腊后来是没有办法真正成为帝国啊,罗马人后来成为帝国啊,到后面在不同的大帝国起来,那个统治帝国的这个就和苏格拉底的主托是不同的啊,苏格拉底这里讲的就是一个城邦,一个城邦啊,他没有从来没有设想过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有比城邦更高的主权单位。

啊,就是帝国式的啊,不管是帝国的还是帝国主义的啊,还是这这个以前的我们的那个天下式的这个这个统治体系,呃,实话这从来没想到过啊,我们说同时代的孔夫子可能想到过,但是从来里没有没想过啊,他这个国际关系想的很简单啊,这个这个比同时期这个战国和这个,呃,西汉早期的这个儒家设想的这个天下结构,要要要要要粗啊,要粗在这个地方啊,但是他有它的道理啊,因为他是把一个城邦比成一个人的。

你要把全世界比成一个人,那就那就,那就另外一回事了啊,这这个事情就变得令超级复杂啊。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52

    52 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 我们说这个17世纪啊。 他有一种这个怀疑主义的精神啊,然后有一种经验主义的起点。 啊,上堂课跟大家讲,我们说啊,16世纪啊,如果我们说16世纪是一个信仰主义的时代,是吧,因为16世纪宗教改革啊。 无论是路德教。 安利甘教,加尔文教这些宗教它都有个特点,对吧,这些宗教都是强调信仰。 唯独信仰,因信称义是吧?马丁主人后来总结为叫…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242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17

    17 罗马帝国的兴衰(三) 嗯,首先呢,我说了,罗马早期是王政,是吧?我们说了,王政时期呢,刚才说了非常短,而且我们知之甚少。但是王政时期,基本上就确立了罗马的一个权利的一个结构体系啊。那么在王政时期啊,基本上有这么三部分啊,或者三个权力机构。 一个呢,就是库里亚大会,就是公民大会,这个罗马是由三百个氏族组成。这最早的罗马,三百个氏族呢,每十个呢,就组成一个…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247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74

    [TOC] 莱布尼茨他是一个德国哲学家,他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百科全书是的任务。 那么他的话,比斯宾诺莎稍晚一些, 对应中国,跟那个呃康熙是比较接近,康熙的一六五四,正好比莱布尼茨晚十年间。 然后莱布尼兹他一生这个活动的时间,正好是跟这个康熙的这个统治时期对应的。 我为什么讲这个呢?有点原因,因为十七世纪欧洲它对中国的理解,跟后来不太一样,他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61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58

    [TOC] 我们接下来看另一个哲学家,更加重要的一个哲学家hops。 哦,hops比培根要重要的多。在那个哲学上。 大家看啊,我会讲三个问题。 第一点是。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说他的著作。 霍布斯的话,它的生卒年要比培根更晚一些。就它是从一五八八到一六七九。 那么。pops 的话,他是就是说十五岁就进牛津大学去学习哲学啊和这个逻辑学,和这些古典学去了。 大家如果去…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47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16

    16 罗马帝国的兴衰(二) 啊,下面呢,我们就看看关于这个传说相关的另外一些传说,这些传说,就亦真亦假亦幻了。因为它既可能是传说,也可能是历史啊。那么据说呢,这就是后来罗马的历史学家,他们自己在写罗马史时候,你比如说,像著名的历史学家,罗马公元一世纪的历史学家李维是吧? 这是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维写罗马史的时候,他就是从这个传说开始写,是吧?然后他认为这个,…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