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 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 阿里斯通

(约公元前320—前250年)

秃头阿里斯通(Ariston the Bald),开俄斯人,也有人称他“号笛

(Siren)”,他认为行为的目的是那种对一切事物都保持完全中立的、既非

德性也非邪恶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中立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对它们一

视同仁。他把智慧之人比喻成一个好的演员,如果叫他去扮演瑟赛蒂兹

(Thersites)或阿伽门农的话,他会把他们演得很出色。阿里斯通想要摒弃

逻辑学和物理学,他说物理学超出了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而逻辑学与我

们无关;所有与我们相关的只有伦理学。

他说辩证推理就像蜘蛛网,尽管看起来好像显示了某种技艺,但却毫

无用处。与芝诺不同,他不承认有多种德性;也与麦加拉派不同,他不承

认只有一种德性,只是冠以诸多名称;他根据关系模式(relative modes)

的范畴来讨论德性。他在居诺萨革讲授这种哲学,获得了极大的影响,以

致人们认为他创始了一个学派。至少人们把米尔提亚得和迪菲卢称作阿里

斯通主义者(Aristoneans)。他是个演说家,口舌伶俐,迎合普通大众的口

味。因此,蒂蒙有关于他的诗节:①

一个来自狡绘的阿里斯通派的人鼓吹他的谱系。②

麦格尼西亚的狄奥克勒说,在会见了波勒谟之后(当时芝诺正久病未

愈),阿里斯通放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斯多亚派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①Frag.40 D.

② Wachsmuth的版本是这样的。而第尔斯的版本为:“从阿里斯通的狡猞中得出胜利的方法”。

392

方第 七 卷

是主张智慧之人拒绝只持有意见。但培尔赛乌坚决反对这种学说,他唆使

一对双胞胎中的一个把一笔钱存放在阿里斯通那儿,然后让另一个去取

回。阿里斯通因此陷入困境而被驳倒。他与阿尔凯西劳意见相左;一天他

看见一个牛状的带着子宫降生的畸形物,他说:“啊,现在阿尔凯西劳手

头有了一个反对感官的明证性的论据了。”

某个学园派成员宣称他对任何事物都不确信,阿里斯通说:“难道你

没看见你的邻座在旁边么?”那人回答“没有”,他回答:“谁让你瞎了眼

呢?谁剥夺了你明亮的视力?”归于他名下的著作有:

《规劝集》,两卷

《论芝诺的学说》

《对话集》

《演讲集》,六卷

《哲学论文集》,七卷

《关于爱的论文》

《关于虚荣的老生常谈》

《笔记集》,二十五卷

《回忆录》,三卷

《轶闻集》,十一卷

《反修辞学家》

《答阿勒克西努的反辩护》

《反辩证论者》,三卷

《致克里安忒的信件集》,四卷

帕奈提乌和索西克拉底认为,只有《信件集》是真的,他们把提到的

其他所有著作都归于逍遥派哲学家阿里斯通名下。

393

话从名哲言行录

据说他因为秃顶而中暑,然后死去了。我写了一首关于他的抑扬格

诗:①

为什么,阿里斯通,在年老和秃顶时却让烈日烘烤你的前

额?如此取暖是不合情理的,你不情愿地遭遇到死亡的冷酷事

实。

另有一个阿里斯通,是伊乌里斯(Iulis)② 本地人;第三个是雅典的

音乐家;第四个是一位悲剧诗人;第五个是哈勒(Halae)的阿里斯通,

他写了一系列关于修辞术的论文;第六个是亚历山大里亚的一个逍遥派哲

学家。

① Anth.Plan.v.38.

② 开奥斯的城镇,Bacchylides住在那里:Ael.Var. Hist iv. 15。

394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精神”和“现象学”的概念

    仅是“精神现象学”这个书名,在当时就充满时代感,有点标新立 异。“精神”(Geist)一词,是 18-19 世纪之交流行的一个时髦概念, 尤为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所看重,也是黑格尔十分钟爱的概 念。在早期作品中,他就多次提到“犹太教”或“基督教”的“精神”,表 示对一个时代或一种宗教的自我理解及其内在发展动力。在《差别》 一文中,黑格尔谈到作为两条形而上…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43
  •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七卷-在线阅读

    第七卷 【1】 下面让我们开始谈一谈另一个被公认的原理,那就是在伦理方面有三类须避免的事情:邪恶、不自制和兽性。与这三者相反,其中的两类是显然可见的,这就是我们称为德性和自制的品质。与兽性相反最合适不过的是超人的德性或某种英雄和神性的品质。正如荷马关于赫克托尔对普利亚姆所作的评价,他是极其勇猛的: 这个人似乎是神的后裔, 而非凡人所生。 正如人们所说,有了超…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38
  • 赵林-《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再版前言-在线阅读

    再版前言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西方哲学和文化学这两个学科领域之间徘徊。 坦率地说,就个人气质和兴趣而言,我可能更适合于文化学研究。因为本 人天性好高骛远,在学术上喜爱宏观性的视域,每当面对人类文明演进的 长程历史时,总会在心底不由自主地泛起一股喜悦之情。正如我在《告别 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一书的后记中所写的:“让数千年来整个人类文明 史中的精英豪杰及其所创…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66
  • 第六节 现代文学与哲学的雏形

    一 概述 18世纪启蒙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宣传”的性质,宣扬理想的生活和幸福观念,这特别表现在伏尔泰的作品中,狄德罗是一个例外。狄德罗的小说与伏尔泰的小说最大区别既不在于题材,也不在于对人生的悲观或乐观主义的态度,而在于狄德罗更为敏锐地描述出在伏尔泰笔下见不到的感受,在于狄德罗的写作手法像是不属于他的时代,而更像是现代的,这尤其表现在一部十分重要却被我们…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49
  • 第三节 休谟谈印象、观念和知识

    与洛克一样,休谟首先关心的是人类知识的起源问题,他们对这 个问题的提法也是同样的:观念来自于何处?但是他们的回答不完全 一样。洛克说,观念作为知识的材料,是从感觉经验和反省经验来 的。休谟同意洛克关于观念来自于经验的基本原则,但是他不同意洛克用“观念”一词称呼我们心中的一切知觉。他认为,我们的知觉 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性质也不同,如果用“观念”一词不加区分地…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5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