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四卷 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

(雅典的)克拉特斯

(学园主持,公元前3世纪在任)

克拉特斯(Crates),安提根尼(Antigenes)的儿子,雅典人,住在瑟

里亚(Thria)镇。他是波勒谟的学生,也是他最宠爱的人,还接替他担任

学园主持。他们俩关系非常亲密,不仅生活上抱持共同追求,而且老来长

得越来越相像,死后还葬在同一坟冢里。因此安塔戈拉斯谈到他们俩时使

用了如下文字:①

过往的陌生人,据说这座坟冢里躺着神一样的克拉特斯和波

勒谟,他们两人都气量宽宏,从他们那极具灵性的双唇之间流淌

出神圣的言辞,他们那纯粹的智慧生活,与其坚定信念相协调,

给他们饰上了辉煌和不朽。

阿尔凯西劳(这个人从塞奥弗拉斯特那里退学,转而到他们的学园求学)

谈到他们时则说,他们是神,或是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的幸存者。

他们没有附和平民党派,而是如吹笛手狄奥尼索多洛据说曾经宣称的那样

做的,当时这个人夸海口说,没有人听过他的优美曲调,正如没有人听过

伊斯门尼亚(Ismenias)的一样,在船上没有,在泉流旁也没有。据安提

戈纳说,他们共用的桌子放在克冉托尔的屋子里;他们俩和阿尔凯西劳住

在一起很和睦。阿尔凯西劳和克冉托尔住同一间屋子,波勒谟和克拉特斯

跟公民吕西克勒(Lysicles)住在一起。如上所说,克拉特斯是波勒谟最宠

① Anth.Pal. vii. 103.

200第 四 卷

爱的人,阿尔凯西劳则是克冉托尔最宠爱的人。

阿波罗多洛在《编年史》的第三卷中说,克拉特斯死后留有一些著

作,其中有些是研究哲学的,有些是论喜剧的,还有一些是他在民众集会

或出使外国时所作的演讲。他培养了一些优秀学生,其中有阿尔凯西劳,

关于这个人我们稍后就会谈及,因为他也是克拉特斯①的学生;另一个是

波利司提尼(Borysthenes)的彼翁,这个人后来被认为是塞奥多洛学派的

成员,他是离开学园后加入那个派别的,关于他我们也会在阿尔凯西劳之

后谈及。

另有十人也取名克拉特斯:(1)一名老喜剧(the Old Comedy)诗人;

(2)特拉勒斯(Tralles)的一名修辞学家,他是伊索克拉底的学生;(3)

一名工兵兼矿工,他跟随过亚历山大;(4)一个犬儒派信徒,关于他后文

会作更多讨论;(5)一名逍遥派哲学家;(6)马罗斯(Malos)的一个文

法学家;(7)一本几何著作的作者;(9)一名隽语诗人;(10)塔索斯的

一名学园派哲学家。

① 这是指犬儒派信徒克拉特斯,下文对这个人有所提及,另参见第六卷第五章。

译注

201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弗兰西斯·哈奇森

    弗兰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于1694年出生在北爱尔 兰唐郡的德拉马利戈。1711—1717年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文学和神 学。约于1720年应都柏林长老会派之邀建立了一所私立学院,并任院 长达10年之久。1730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直至1746年 逝世。他的主要著作有:《美和德观念的起源研究》(An Inquiry int…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87
  • 第一节绝对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

    谢林最初是作为康德和费希特的先验哲学的追随者而进入哲学 领域的,但他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地重复康德和费希特的思想,而是 试图加入自己的东西,只是这时还是不自觉的,我们从他最早时期的 论著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谢林发表的第一篇纯粹哲学论文是1794 年的《关于一般哲学形式的可能性》,接着是《论自我是哲学的原理或 人类知识的无条件东西》和《关于独断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11
  • 第四节浪漫派运动:施莱格尔兄弟

    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所谓的“浪漫派”(Romantik) 运动。浪漫派运动指的是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兴起的一种思想文 化潮流,它向启蒙运动和古典文学的人道主义理念和视理性为唯一 尺度的做法提出挑战,使古典文明的古老基础发生彻底动摇。在欧 洲,没有一个国家和领域能躲避它的冲击,在那段时间里,它在哲学、 ① 歌德:《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冯至、姚…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34
  • 第三节 道德谱系

    道德问题自斯宾诺莎、康德以来,进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奥古斯 丁所强调的“意志自由”得到进一步的阐发,尤其是康德的《实践理性 批判》,将“意志自由”置于他的哲学的宝塔尖上,使“意志”在哲学理论 上彻底摆脱“情感-欲求”的制约,成为纯粹理性的形式。这一工作,对 于进一步阐发“意志”的“主动性-能动性”极具启发作用,在以后叔本 华、尼采的哲学思路中,就深刻地显明了这…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51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二十章 谬误的同意或错误-在线阅读

    第二十章 谬误的同意或错误 1 错误的原因——知识的内容只是明显而确定的真理,因 此,错误则不是知识的过失,而是判断力的误认,判断力所以有些 错误,乃是因为它同意于不真实的事理。 不过同意既然根据于可靠性 likelihood,而且我们同意的固有 对象和动机既在于概然性;而且那种概然性又是由前几章所述的 条件而成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问,许多人们的同意为什么会…

    书籍分录 3天前
    2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