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四卷 第三章-在线阅读

第三章

波勒谟

(学园主持,约公元前314年至前276年在任)

波勒谟(Polemo),菲洛特拉图的儿子,雅典人,住在俄伊亚(Oea)

镇。年青时他非常放荡,挥金如土,随身兜着钱以获取欲望的即时满足,

甚至还会把钱藏匿在巷子胡同里。① 即使在学园也有人在一个梁柱附近发

现了三个奥卜尔——他把钱埋在那里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有一天,他和他

的年青哥们打赌,头戴花环酩酊大醉着冲进塞诺克拉底的学园。然而塞诺

克拉底丝毫没有分神,而是依旧如故讲他的课,其主题就是节制。听到这

些后,这个家伙逐渐给吸引了进去。他变得非常勤奋,意欲超过其他所有

学生,并于第116 届奥林匹亚赛会②一崛做了学园的主持。

卡里斯都的安提戈纳在《传记集》(Biographies)中说,他父亲在公

民中属于一流人物,还饲养马匹在战车竞赛中比赛。波勒谟本人曾经在他

妻子提起的一次诉讼中成了被告,他妻子控告他生活不检点,而且残酷无

情。但自从开始研究哲学后,他的品性变得强大有力,总能在行为中保持

同样的镇静。不仅如此,他还从未失言,这一点实际上解释了他对克冉托

尔所产生的魅力。③ 可以肯定,有一次一条疯狗从背后咬住了他的大腿,

他甚至脸色都没有变一下;城里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掀起了喧嚣,他却保持

了平静。在戏院里他也显得异乎寻常地冷静。例如,有一次绰号为克吕泰

涅斯特拉(Clytemnestra)的尼科斯特拉图(Nicostratus)向他和克拉特斯

① 比较琉善关于他的荒唐行为的记述(Bis accusatus,16),这一记述显得更为有趣,因为他把

反对卡劳斯(Carouse)、Méθm的话写在学园的大门口。

② 公元前316-前312年。

③ 比较后文第24节。

197名哲言行录

宣读荷马的作品;克拉特斯深深感动了,他却一点都不动情,好像没有听

过一样。总之,他是一个正如画家美兰西乌在《论绘画》中所描绘的那样

的人,在那里美兰西乌说,艺术作品应当烙上一种任性和固执,这种东西

对于性格也同样适合。波勒谟常说,我们应当用事实,而不是纯粹的逻辑

思辨来训练自己,纯粹的逻辑思辨确实能使我们因为善于提问而赢得赞

美,但在协调生活方面却使我们完全与自身不相符合,就好像一个人在心

里把一本无甚价值的小册子记得滚瓜烂熟,却从不实践一样。

另外,他优雅大方,会请求他人原谅他那——用阿里斯托芬评价欧里

庇得斯的话说就是——“刻薄、辛辣的风格”,① 这种风格,如这同一位著

作家所说,是“高高挂起的肉的纯正调味料”。此外,据说他甚至从不坐

着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总是上下走动着进行辩论。还有,他受到国人

尊敬是因为他热爱高贵的东西。不过他也会退离俗世,② 把自己关在阿卡

德米花园(the Garden of the Academy)里,而学生们住周围的小棚屋,距

缪斯神殿和授课大厅不远。看来波勒谟在各个方面都仿效了塞诺克拉

底。阿里斯提波在《古代显贵》的第四卷中断定,塞诺克拉底曾经是他最

喜爱的人。他肯定总是把自己的前任记在脑中,还像他一样,披着那种质

朴庄重的威严,这种威严为多利安风格所独有。他喜欢索福克勒斯,尤其

喜欢那样一些段落,在那里看来好像(用喜剧诗人的措辞就是):

一条肥壮的摩罗西亚(Molossian)大驯犬给了他帮助,

而且,在那里,诗人〔用佛利尼库(Phrynichus)的话说就是〕:③

既非新酿葡萄酒,亦非混合陈酿,而是真正的普拉姆尼安

(Pramnian)酒。

① Frag.180 Dind.

② 比较前文第一卷第112 节的注释。

③ 梅内克,C.G.F.ii.605.

198第 四 卷

因此他称荷马为写史诗的索福克勒斯,称索福克勒斯为写悲剧的荷马。

他老年身体衰朽,死于高龄,身后留有相当多的著作。我曾为他写了

如下隽语诗:①

你听不见吗?我们埋葬了波勒谟,他气力衰朽,命落九泉,

躺在这里。然而躺着的不是波勒谟,而只是他的尸体,在去天堂

的路上他把它留在地下的棺木之中。

① Anth.Plan. ii. 380.

199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一章-在线阅读

    1[2]修昔底德,一位雅典人,在伯罗奔尼撒人和雅典人之间的战争爆发之时,就开始撰述[3]这部战争史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相信这将是一场重大的战争[4],比此前的任何一场战争都更值得记述。这种信念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交战双方在各个方面都竭尽全力来备战;同时,他看到,其他的希腊人在这场争斗中,要么支持这一方,要么支持那一方;而那些尚未参战的希腊人,也正跃跃欲试,…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346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一章-丁-在线阅读

    丁、赫拉克利特 如果我们抛开那些尚未把“绝对”理解为思想的伊奥尼亚派, 同时也抛开那些毕泰戈拉派,那么,我们就得到爱利亚派的“纯有” ① 第一册,第一九○页。 325326 第一部 希腊哲学 和否定一切有限关系的辩证法。〔在爱利亚派看来〕①,思维便是 〔作出〕这样一些现象的过程:“有”〔疑误,似应作“变化”。——译 者〕、世界本身也不过是现象,只有纯有是真实…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210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第八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虽被处死刑,但这并不证明他的守护神是假的。他决 心一死。他的无辜,鼓舞了他的勇气。他认为死了反有好处,因为 他可以避免老年的痛苦。本书论证的总结。 如果有人认为,尽管苏格拉底曾说他的守护神预先提醒他什 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但他既被法官判处死刑,这就证明他所 说关于守护神的事是假的,这样的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当时苏格 拉底年事已高,即使那时不死,以…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46
  • 笛卡尔-《谈谈方法》-第一部分-在线阅读

    第一部分 对各门学问的看法 良知1le bon sens,指一种良好的官能,不同于可以弄错的感觉官能如视、听等。这是一种绝对正确的分辨能力,有如孟子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即理性。但是作者此处所用的意义不同于中国人所理解的分辨善恶的能力,而是指分辨真假的能力,即理性的知识论意义而非伦理学意义。此外,这里用的也不是斯多亚派智慧的意思,如《引导心智的规则》中所说的那…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1日
    30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