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一卷 序-在线阅读

有人说,哲学研究开始于蛮族(barbarians)。① 他们极力列举:波斯

人有他们的袄教僧侣(Magi),巴比伦人或亚述人(Assyrians)有他们的

迦勒底学派(Chaldaeans),印度人有他们的苦行僧(Gymnosophists),而

在凯尔特人(Celts)和高卢人(Gauls)中则有叫作德鲁伊或神圣一族

(Holy Ones)的民族,关于此,他们引用亚里士多德的《麦基库斯篇》

(Magicus)② 以及索提翁的《哲学家的师承》(Succession of Philosophers)

的第二十三卷③作为典据。他们还说,摩赫(Mochus)是腓尼基人(Phoe

nician),赞摩克西(Zamolxis)是色雷斯人(Thracian),阿特拉斯(At

las)则是利比亚人(Libyan)。

也许我们可以相信埃及人的说法,认为赫费司托(Hephaestus)是尼

罗河的儿子,而哲学就起源于他,并以祭司和预言家作为它的主要代言

人。赫费司托生活的时期比马其顿(Macedon)的亚历山大早48 863 年,

在这期间发生了373 次日蚀和832 次月蚀。

如柏拉图主义者赫谟多鲁(Hermodorus)在他的数学著作中所指出

的,自波斯人佐罗亚斯特(Zoroaster)开始的袄教僧侣的活动时间是在特

第欧根尼·拉尔修指谓的“蛮族”似乎并不含贬义或轻蔑,而仅指不说希腊语的非希腊

人。——译注

② 本书提及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篇名很混乱,很难辨识究竟是指哪一个亚里士多德。另可参见

英译者“导论”中的相关介绍。——译注

③ 这个数字从23变更为13可以从这一点得到支持,即我们对索提翁的著作知之甚少,参见

“导论”第xxiv页。关于迦勒底学派、德鲁伊教团、波斯袄教僧侣、印度的苦行僧以及其他蛮族哲学

家,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门特所使用的材料与我们从 Strom.i.71中找到的材料一定有着相似的来源。

003名哲言行录

洛伊(Troy)沦陷之前5000年;但吕底亚人(Lydian)赞图斯(Xan

thus)却认为,从佐罗亚斯特到薛西斯远征(the expedition of Xerxes)之

间间隔了6000年,而且在提到那次事件后,他还接二连三提到了许多袄

教僧侣的名字,如奥斯特纳(Ostanas)、埃斯特拉西科(Astrampsychos)、

高布里亚(Gobryas)和帕扎塔(Pazatas),一直到亚历山大的征服波斯。

但是,这些作者们忘记了,他们归之于蛮族人的成就实际上属于希腊

人,从希腊人那里,不仅是哲学,而且人类自身才获得开始。例如,穆赛

乌(Musaeus)就是雅典公民,林努斯(Linus)则是底比斯(Thebes)公

民。据说前者是欧谟尔普(Eumolpus)的儿子,他第一个编制神谱和制造

地球仪,而且据说他还认为,万物始于统一,又复归于统一。他死于法莱

勒(Phalerum),下面是他的墓碑铭文:①

穆赛乌,跟随了他那威仪的父亲欧谟尔普,

在法莱勒的土壤里,躺着他的躯体。

雅典的欧谟尔匹底人(Eumolpidae)就是从穆赛乌的父亲那儿得到他

们的名字的。

林努斯相传是赫尔墨斯(Hermes)和缪斯女神乌剌尼亚(the Muse

Urania)的儿子。他创作了一首诗,描述世界的创生、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以及动植物的生长。他的诗这样开头:

时间存始于万物的瞬刻成长。

当阿那克萨戈拉宣称万物最初聚合在一起,直到心灵(Mind)出现并

将它们置于秩序之中时,他实际上借用了这里的观点。林努斯死于优卑

亚,阿波罗(Apollo)的利箭射杀了他,下面是他的墓碑铭文:②

① Anth. Pal. vii. 615.

② Anth.Pal,vii.616

004第 一 卷

底比斯人林努斯,为头顶王冠的缪斯女神乌刺尼亚所生,

他安息在这外国人的海滨之上。

因此,哲学的起源之所乃是希腊,它的名字拒绝使用其他说法。

但是那些将哲学的源起归于蛮族的人又抬出了色雷斯人奥菲斯(Or

pheus),称他——这个人距今年代久远是毫无疑问的——为哲学家。现

在,考虑一下他说的关于神的一些东西,我几乎不知道是否应当称他为哲

学家;跟随这样一个人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个人毫不犹豫地把

所有人类苦难、甚至那些由少数人的舌头所导致的下流罪行归罪于神?据

传他死于女人之手;但据他在马其顿的第安(Dium)的墓碑铭文记载,他

死于雷霹,这一铭文如下:①

在这里缪斯女神(Muses)埋下了

她们的游吟诗人色雷斯人奥菲斯,

朱庇特(Jove)的霹雷击倒了他。

然而,哲学起源于蛮族这一理论的拥护者们继续在不同国家以各种形

式鼓吹他们的说法。至于印度苦行僧和德鲁伊人,据说他们以谜语(rid

dles)的形式说出他们的哲学,还要求人们敬神,弃绝作恶,并实践勇敢。

克利塔库(Clitarchus)在他的第十二卷中肯定,苦行僧在任何情况下都蔑

视死亡本身;他还说,迦勒底人致力于天文学,预测未来;波斯袄教僧侣

则把时间花在敬神、牺牲和祈祷这些事情上,并暗示除他们外任何人都没

有神的耳朵。他们提出了关于神的存在和起源的观点,还将之归结为火、

土和水;他们谴责使用图像,尤其谴责将性的差别归因于神性(divinities)

这种谬误。他们讨论正义,认为火葬是不敬神的;但如索提翁在其第二十

① Anth. Plan. ii. 99.

005名哲言行录

三卷中所述,他们却不认为与母亲或女儿结婚有什么不敬神的地方。此

外,他们进行占卜,预测未来,宣称可以看见神。他们还说空气充满了各

种形状,这些形状像蒸汽一样流出,进入目光锐利的先知们的眼睛里。他

们禁止人们穿戴饰物和金器。他们的衣服是白色的;他们把床铺在地上;

他们的食物是蔬菜、干酪①和粗面包;他们用芦苇杆作拐杖,而且据说他

们有这样的习俗,即把芦苇拐杖插进干酪,然后挑起他们要吃的那一块。

据亚里士多德在其《麦基库斯篇》中以及狄浓(Dinon)在其《历

史》(History)的第五卷中说,他们对魔术技法整个地并不熟悉。狄浓告

诉我们,佐罗亚斯特这个名字按照字面解释就是“星星崇拜者(star-wor

shipper)”②;赫谟多鲁也同意他的这一说法。亚里士多德在其对话《论哲

学》(On Philosophy)的第一卷中断定,波斯袄教僧侣比埃及人更古老;

他还说,他们信仰两种原则,即善的精神(the good spirit)和恶的精神

(the evil spirit),其中一个称作宙斯(Zeus)或俄勒马斯德(Oromasdes),

另一个称作哈得斯(Hades)或阿里曼纽(Arimanius)。这一说法在如下几

个地方得到了证实:赫尔米波关于袄教僧侣的第一卷、欧多克索的《环球

航行》(Voyage round the World)以及塞奥波姆普(Theopompus)的《菲

利匹卡》(Philippica)的第八卷。这最后一位著作家说,按照波斯袄教僧

侣的观念,人有来生,并且不朽,世界将伴随他们的祈祷持续存在。③这

一说法得到了罗得斯的欧德谟斯的证实。但赫卡泰乌(Hecataeus)说,按

① 比较普林尼的说法(见N.H.xx.11.242):佐罗亚斯特生活在野外,以干酪为食(比较

Yasht,xxii.18:“春季黄油(spring butter)是有福之人的美味佳肴”)。关于第7至9节的进一步评论

见J.H.Moulton的 Early Zoroastrianism,第410 至418 页。

② 这个流行的词源说明尽管广为人们接受,但却是错误的;事实上,这个预言家的名字的真正

形式是“Zarathustra”,并且几乎可以肯定来自zarath=“old”(一个Zend 词根,等同于γepovr-)和

ustra=“came”。比较J.H.Moulton,op.Cit.p.426,以及,就波斯阿维斯塔经(Avesta)中的星象学

问而言,同上,p.210.

③ 在这个分句中,单词emuxnoeon常被认为与ovuμaσt(names)相当。这样意思就变成了:

“现存事物此后会以其当下的名称存在下去。”第尔斯把emukλnceot改成了πepukukλnoecr,从而获

得了某种与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的统一非常相似的含义:“存在的事物将通过它们的所有变化继续存

在。”但是πikληoeou如εrukaλgioθat一样能被用于祷告,而且有这样一种证据,即阿维斯塔宗教

(Avestan religion)完全承认祷告和符咒的功效。塞奥波姆普(他的创作期在4世纪)关于灵魂不朽的

佐罗亚斯特教义的证据被J.H.Moulton看得尤其重要:参见 Early Zoroastrianism,pp.177 sq. and 416。

006第 一 卷

照他们的观点,神受制于出身。梭里(Soli)的克利阿卡斯(Clearchus)

在其小册子《论教育》(On Education)中认为,印度的苦行僧是波斯袄教

僧侣的后代;有些人则把犹太人也追溯到与此相同的祖先。此外,那些谈

及过波斯袄教僧侣的人还批评希罗多德(Herodotus)。他们极力认为,薛

西斯决没有把标枪投向太阳,也没有把镣铐扔入海洋,因为在袄教僧侣的

信条中太阳和海洋都是神。但神的雕像毁于薛西斯却是足够自然的。

只要谈到神和正义,埃及人的哲学可以描述如下:他们认为质料

(matter)是第一原则,然后从质料衍生出四种元素(elements),进而产生

出各种生物。在他们看来,太阳和月亮是神,并分别命其名为俄西里斯

(Osiris)和伊西斯(Isis);按照曼涅托(Manetho)在其《物理学说摘要》

(Epitome of Physical Doctrines)中,以及赫卡泰乌在其著作《埃及哲学》

(On the Egyptian Philosophy)的第一卷中的说法,他们把甲虫、蟒蛇、鹰

以及其他动物作为神性(divinity)的象征。他们还为这些神圣的动物建造

雕像和庙宇,因为他们不知道神(the deity)的真正形式。他们认为宇宙

是被造的和易毁灭的,且呈球形。他们还说,星星由火构成,而且根据其

中火的混合情况,地球上会相应发生各种事情;当月亮掉进地球的影子中

时就会发生月蚀;灵魂能够免于死亡,并进入其他人的身体;雨是由大气

的变化引起的;而关于其他各种现象,如赫卡泰乌和阿立斯塔哥拉斯

(Aristagoras)所述,他们给出了物理学的解释。他们制定了有关正义(他

们将之归于赫尔墨斯神)这一主题的法则;他们神化了那些对人有用的动

物。他们还声称发明了几何学、天文学和算术。关于哲学的起源就说这么

多。

但是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术语、并称自己为哲学家或智慧的爱好者的

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① 因为,他说,除神之外,没有人是智慧的。

本都斯的赫拉克利德在其对话De mortua中安排他在希巨昂(Sicyon)与勒

翁(Leon)——该城或佛利乌斯(Phlius)的王子——谈话时说出了这句

① 克莱门特证实了这一点,见Strom.i.61,他也重复了这一陈述(见Strom.i.24),即 coquor

ηs =σoqós 。

007名哲言行录

话。很快,人们就把研究称作智慧,称其专职者为贤者,以表明他达到了

精神完美的境界;而从事研究的人就是哲学家或智慧的爱好者。智者

(sophists)是智慧之人的另一名称,这不仅包括哲学家,也包括诗人。因

此,当克拉提努(Cratinus)在其《阿基洛基》(Archilochi)中称赞荷马

(Homer)和赫西俄德(Hesiod)时,他给了他们以智者之名。

一般被视为贤者的有如下几人:泰勒斯、梭伦、佩里安德(Perian

der)、克莱俄布卢(Cleobulus)、喀隆(Chilon)、彼亚斯(Bias)和庇塔

库斯(Pittacus)。此外还可以加上司奇提亚人(Scythian)阿那卡尔西

(Anacharsis)、车恩(Chen)的密松(Myson)、锡罗斯(Syros)的斐瑞居

德(Pherecydes)和克里特人(Cretan)厄庇美尼德;有些人甚至还加上了

僭主庇西斯特拉图(Pisistratus)。关于贤者或智慧之人就说这么多。①

但是,哲学,即对智慧的追求,有着双重的源起:一方面它开始于阿

那克西曼德,另一方面则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前者是泰勒斯的学生,毕达

哥拉斯则受业于斐瑞居德。其中一派称作伊奥尼亚派,因为教导阿那克西

曼德的泰勒斯是米利都人(Milesian),因而也是伊奥尼亚人;另一派从毕

达哥拉斯那儿得名意大利派,因为毕达哥拉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

活动。第一个派别,即伊奥尼亚派,结束于克利托马库、克律西波和塞奥

弗拉斯特;意大利派则结束于伊壁鸠鲁。伊奥尼亚派从泰勒斯开始,经由

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萨戈拉、阿凯劳斯,到苏格拉底

——他引入了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从苏格拉底到他的学生们苏格拉底派

(Socratics),尤其是到柏拉图,这个老学园(the Old Academy)的创建者;

从柏拉图经由斯彪西波和塞诺克拉底(Xenocrates),这一师承延伸到了波

勒谟、克冉托尔、克拉特斯和中期学园(the Middle Academy)的创建者阿

① 比较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门特的说法,见 Strom.i.59。其典据把另一个候选人列进了七贤

名单,即阿戈斯的阿库西劳,而没有提到庇西斯特拉图。

008第 一 卷

尔凯西劳、新学园(the New Academy)的创建者拉居得(Lacydes),①以

及卡尔尼德和克利托马库。这条线把我们带到了克利托马库。

另一条线则结束于克律西波,即经由苏格拉底到安提司泰尼,再到犬

儒主义者第欧根尼、底比斯的克拉特斯、基提翁(Citium)的芝诺、克里

安忒和克律西波。然而还有一条线结束于塞奥弗拉斯特,即从柏拉图到亚

里士多德,从亚里士多德到塞奥弗拉斯特。以这种方式伊奥尼亚学派至此

结束。

在意大利学派那里,其师承如下:首先是斐瑞居德,然后是毕达哥拉

斯,再后是毕达哥拉斯的儿子特劳格(Telauges),继而是塞诺芬尼、巴门

尼德、②爱利亚的芝诺、留基伯(Leucippus)和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

有很多学生,其中尤其有瑙西芬尼〔和瑙西德(Naucydes)〕,他们是伊壁

鸠鲁的老师。

也许哲学家们可以划分为独断论者和怀疑论者:所有那些对事物作出

断言并设定其可知的人都是独断论者,而所有那些设定事物不可知从而悬

置其判断的人都是怀疑论者。此外,有些哲学家在其身后留有作品传世,

另一些哲学家则什么也没写,据一些典据家说,这样的例子有苏格拉底、

斯提尔波(Stilpo)、腓力普斯(Philippus)、美涅得谟、皮浪、塞奥多洛

(Theodorus)、卡尔尼德、布里松(Bryson);有些人还加上了毕达哥拉斯

和开俄斯的阿里斯托(Aristo),尽管他们写了少量信件。还有一些人各自

所写的东西不超过一篇论文,如麦里梭(Melissus)、巴门尼德、阿那克萨

戈拉。芝诺写了很多著作,塞诺芬尼写得更多,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

① 参见第四卷第59-61页,在那里拉居得被认为是新学园的创建者,尽管其他典据家,如塞克

斯都·恩披里柯(见Pyrrh.i.220.)说第三学园(the Third Academy)或新学园开始于卡尔尼德。但

是关于拉居得的说法也得到了梅克勒尔(Mekler)(见 Ind.Acad.Pp.76.37 sq.)以及苏达斯辞典中

出自赫绪基俄的文章 s.v.的支持。

② 这一师承(毕达哥拉斯、特劳格、塞诺芬尼、巴门尼德)与作者在叙述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

的生平(见第九卷第18、21页)时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在那里,是巴门尼德而不是塞诺芬尼被说

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作者在第一卷第12-15 页中所作的编排把意大利学派视作一个真实的师

承,而在第九卷中,按照第八卷第91页所表达的观点,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视作是一些孤立零散的思想

家们。

009名哲言行录

德、伊壁鸠鲁和克律西波则一个比一个多。

有些学派的名称来自城市,如埃利斯派(Elians)和麦加拉派(Me

garians)、埃雷特里亚派和昔勒尼派(Cyrenaics);有些来自所在地方,如

学园派和斯多亚派;有些来自偶然的境况,如逍遥派(Peripatetics);有些

来自为人嘲弄的绰号,如犬儒派;有些来自其性情,如幸福论者(Eudae

monists)或幸福学派(Happiness School);有些来自他们所抱持的一种自

大信念,如真理的爱好者(Truth-lovers)、驳斥主义(Refutationism)、类

比推论者(Reasoners from Analogy);有些来自他们的老师,如苏格拉底

派、伊壁鸠鲁派(Epicureans)等等;有些因他们考察自然而得到物理学

家(Physicists)的名称,另一些则因他们讨论道德而被称为道德学家

(Moralists);而那些专门从事言辞把戏的人就是时髦的辩证论者(Dialecti

cians)。

哲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物理学、伦理学、辩证法或逻辑。物理学讨

论宇宙及其所包含的所有事物;伦理学讨论生活以及与我们相关的所有事

物;而这两者所使用的推理过程则构成了辩证法的领域。物理学到阿凯劳

斯的时代达至鼎盛;伦理学,如我们所说,开始于苏格拉底;而辩证法最

远可追溯到爱利亚的芝诺。伦理学领域有十个学派:学园派、昔勒尼派、

埃利斯派、麦加拉派、犬儒派、埃雷特里亚派、辩证派、逍遥派、斯多亚

派和伊壁鸠鲁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如下:老学园,柏拉图;中期学园,阿尔凯西劳;

新学园,拉居得;昔勒尼派,昔勒尼的阿里斯提波;埃利斯派,埃利斯

(Elis)的斐多(Phaedo);麦加拉派,麦加拉(Megara)的欧几里德(Eu

clides);犬儒派,雅典的安提司泰尼;埃雷特里亚派,埃雷特里亚的美涅

得谟;辩证派(the Dialectical school),迦太基(Carthage)的克利托马库;

逍遥派,斯塔吉拉(Stagira)的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基提翁的芝诺;

而伊壁鸠鲁派则得名于伊壁鸠鲁本人。

希波伯图(Hippobotus)在其著作《论哲学流派》(On Philosophical

Sects)中宣称,共有九个派别或学派,其排列如下:(1)麦加拉派;

010第 一 卷

(2)埃雷特里亚派;(3)昔勒尼派;(4)伊壁鸠鲁派;(5)安尼凯里

派(Annicerean);①(6)塞奥多洛派(Theodorean);(7)芝诺派(Ze

nonian)或斯多亚派;(8)老学园派(Old Academic);(9)逍遥派。他

略去了犬儒派、埃利斯派和辩证派;至于皮浪派,因为他们的结论是如

此不确定,以致几乎没有任何典据家承认他们是一个派别;有些人在某

些方面承认他们的主张,但在另一些方面则否。然而,看来他们仍旧是

一个派别,因为我们使用这样的评判标准:在面对事物现象时,那些在

态度上遵循或看上去遵循某种原则的人就成其为一个派别;根据这个理

由,我们称怀疑派为一个派别应当能够得到辩护。但是,如果我们希望

用“派别”这个词来理解一种支持连贯一致的肯定教义的偏见的话,他

们就不能被称作一个派别,②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肯定的教义。总之,关

于哲学的源起、它随后的发展、它的不同部分以及哲学派别的数目我们

就说这么多。

最后再多说一点:不久前,亚历山大里亚的波塔谟(Potamo)③ 从所

有现存派别的学说中摘录了一个精选集,他还创立了一个名叫折衷主义的

学派(an Eclectic school)。如他自己在其《哲学原理》(Elements of Philos

ophy)中所说,他认为如下两者是真理的判准:(1)那种判断由以形成的

东西,即灵魂的支配性原则;(2)所用的手段,例如最精确的知觉。他的

普遍原则是质料和动力因、质以及处所(place);因为除事物所由产生的

质和在其中制造事物的处所外,构成事物的东西以及事物由以构成的东西

① 将安尼凯里的信徒从昔勒尼学派中分离出来这一工作,是由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门特在第

二卷第130页中所跟随的那位作者做出的。这位作者也许是阿斯卡仑的安提俄库。斯特拉波(Stra

bo)在x.837s.f.中支持了相同的观点:“’Avvikepus o8okOv emavop0 Goau Tnv Kupnva ik nv α

ipeow,kai rapayaye iv avr' airns rnu 'Avvkepeiav"。

② 比较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在Pyrrh.Hyp.i.16,17.作出的区分。如果为行为设定的规则意

味着教条的话,那么皮浪派(Pyrhonians)就不是一个派别,即不是一个独断的学派。

③ 显然,这个人与波菲利在其《普罗提诺的生平》(Life of Plotirnius)(9,11)中提及的那个人’

并不是同一个人,因为波勒谟,而不是波塔谟,才是那个地方的名字的正确形式。据苏达斯(Suidas)

说(s.v.oraμov’Aλ.),波塔谟比奥古斯都稍早出生并与之同时,由此才可以说,第欧根尼曾经

照搬过一个早期作家的说法,这位作家也许真正可以说是在奥古斯都统治的“不久以前”。苏达斯

(他的文章αipecus与我们的原文本很相近)自然就忽略了πpò 6λiyov。

011名哲言行录

都是原则。他认为一切行为的目的是生命,生命在至全德性中完善,而肉

体和环境的自然优势对于这个目的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

剩下的任务是谈论哲学家们本人,而第一个要谈的是泰勒斯。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其中的黑格尔哲学,还有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批判活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接受了当时最具科学形态的黑格尔哲学,这使他们能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开始自己的各种活动。但是他们没有在宗教批判和理论领域止步,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政治问题,对黑格尔法哲学展开了清算,在此基础上提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21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一章-在线阅读

    一 我们已经讲过伊那科斯的一族,从柏罗斯说到赫剌克勒斯的子姓,其次要讲阿革诺耳的一派了。因为如我们曾经说过,利彼亚因了波塞冬生有两个儿子,柏罗斯与阿革诺耳。柏罗斯君临埃及人,生了前已说过的那些子女,阿革诺耳则走到腓尼基,娶了忒勒法萨,生了女儿欧罗珀和儿子卡德摩斯、福尼克斯与喀利克斯。但有人说欧罗珀不是阿革诺耳的而是福尼克斯的女儿。宙斯爱上了她,自己变形为一头…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42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后记-在线阅读

    译后记 尼采出生于基督教家庭,自幼熟读《圣经》,他这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又是在《圣经》的影响下写成的,所以书中大量引用了《圣经》的语句,但由于尼采是反基督教的,所以引用时,往往反其意而用之,使用了戏拟(Parodie)和反讽(Ironie)手法。我在翻译本书时,按一般惯例,所有《圣经》语句,都照抄中文本《圣经》的译语,亦即各新教教堂通用的、由圣经公会印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8日
    749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在线阅读

    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通常在⼈的⼼⽬中是这样⼀个⼈:他⾃称把社会主义做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他⽐任何⼈都作出更多贡献,创造了⼀个强⼤的运动,通过对⼈的吸引和排斥,⽀配了欧洲近期的历史。讨论他的经济学,或讨论他的政治学(除某些⼀般⽅⾯外),不在本书的范围之内;我打算只把他当作哲学家和对旁⼈的哲学起了影响的⼈来讲⼀讲他。在这⼀点上,他很难归类。从⼀…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77
  • 第一节 福柯生平与著作

    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 月15日生于法国西部小城普 瓦蒂埃(Poitiers),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外科医生。福柯17 岁时,在普 瓦蒂埃中学的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文科预备班学习了两年,并于1945 年参加了进入这所名校的考试,但是榜上无名。1945年,福柯来到巴 黎继续复习,准备再考。在巴黎的文科预备班中,福柯听了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3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