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前言:荷马问题-在线阅读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前言:荷马问题-在线阅读

过去所谓“荷马问题”,是指荷马有无其人,《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是怎样形成的。早在公元前4世纪,有关荷马的年代、出生地点和作品,就成了疑问。自18世纪以来,出现了“小歌说”。“小歌说”认为,这两部史诗是根据民间的零篇编成的。“核心说”与此近似。“统一说”则认为荷马实有其人。一般学者采用“折中说”。

上面这个问题尚无定论。近若干年由于考古发掘的成就和线形文字B释读的成功,又有人提出荷马史诗与希腊最古时期的历史的关系问题:荷马史诗是否反映了迈锡尼时代的社会经济情况?如果有所反映,那么又是在怎样的范围之内?现代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荷马史诗,特别是《伊利亚特》,反映了迈锡尼时期的社会生活。也有一些人认为,荷马史诗与迈锡尼时期的文化没有多大关系,史诗所叙述的是史诗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的情况。随着近代赫梯学的发展,还有人提出,荷马史诗所反映的乃是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沿岸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里姆施奈德(Margarete Riemschneider)在《荷马时代,从奥林匹亚到尼尼微》(《Von Olympia Bis Nineve im Zeitalter Homers》,莱比锡,1963)一书中写道:“荷马属于考古学上称为‘东方化’的时期,他的创作既不能归到较早的时期,也不能归到较晚的时期。”作者认为荷马本人生活的时期不会早于公元前700年。她根据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对公元前8世纪和7世纪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状况作出生动的描述,并且引证荷马史诗中的有关片断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说,荷马史诗反映的正是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的周围现实。举例来说,荷马对于战车在战斗中的作用就缺乏明确的概念,史诗中描述的情况是,重装步兵乘战车到达战场,然后下车进行步兵战。这正是反映了公元9世纪和8世纪在亚述和乌拉尔图等国的战车术在作战中已不起重大作用这样一种情况。又如,《奥德赛》中描述的阿尔客诺俄斯(Alkinoos)的宫廷(第7卷)就与西里西亚(Cilicia)的赫梯人的宫廷有许多共同点。

安德烈耶夫(Ю.В.Андреев)在《早期希腊城邦》(列宁格勒大学出版社,1976)一书中写道:“绝大多数‘荷马问题’专家现在倾向于认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的形成不会早于公元前8世纪。”当然不能排除史诗中包含某些对更古时期的回忆。安德烈耶夫指出,由于线形文字B释读的成功,我们对迈锡尼时期的社会状况有了具体得多的了解。现在根据用线形文字B写的文书所提供的材料,我们得知,迈锡尼时代存在过有复杂官僚机构和税收制度的国家,这与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简朴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史诗中提到的火葬习惯、铁制的武器和工具等等,都是迈锡尼时期不知道的。史诗中提到腓尼基人,而腓尼基人在爱琴水域的出现不会早于公元前9世纪。因此安德烈耶夫认为,史诗所反映的主要是与荷马同时代的生活,或者略早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状况。

据1977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所载,现在学者们有这样一些看法:《伊利亚特》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奥德赛》产生于8世纪末叶,前者可能是荷马最后加工编成的,后者可能是荷马的后继者编成的。

196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迈锡尼学者会议。维也纳的学者沙赫迈尔(F.Shachermeyr)在会上就希腊人诸部落的迁徙问题作了报告。他指出,近年的研究证明,伊奥尼亚方言只是在公元前1200年之后才出现。多里斯人侵入希腊是公元前11世纪的事。小亚细亚文化早在公元前五千年纪和四千年纪即对希腊有所影响。但是他认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之间有些部落从小亚细亚北部入侵希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他断定,入侵者是从欧洲中部来的。

英国的学者德斯巴勒(V.R.Desborough)在题为《迈锡尼文化存在的最后时期的历史和考古》的报告中指出,关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迈锡尼文化的衰落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解释:⑴被征服居民的起义或王朝之间的战争;⑵外部的入侵;⑶天灾。他认为,入侵的说法有许多漏洞:迈锡尼文化的各个中心都有坚固的防御设施,不容易被入侵者攻克;缺乏入侵的痕迹;再就是没有发现入侵者的去向。德斯巴勒因此断定,不能排除内乱这个重要原因。

荷马史诗中没有提到酒神狄奥倪索斯。学者们在会上对此作出两种解释:一些人认为,在史诗形成的时期,希腊人根本不知道酒神的存在;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由于荷马对酒神崇拜采取否定的态度。现在在迈锡尼文书中发现有酒神狄奥倪索斯的名字,这说明第二种说法是对的。

甚至入侵特洛亚的是什么人,现在也有了不同的说法。芬利(M.I.Finley)在《希腊研究》(《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vol.LXXXIV,1964)上发表的《特洛亚战争》一文中说,特洛亚战争纯粹是亚洲人打的。赫梯在公元前1200年或1190年灭亡,特洛亚于公元前1190年(传统的说法是1184年)灭亡,芬利因此断定,特洛亚的Vila城是与赫梯王国同时被来自北方的掠夺者攻陷的,而希腊本部的阿开奥斯(Akhaios)人(即荷马战争中的希腊人)可能帮助过那些掠夺者。佩奇(D.L.Page)在同期的《希腊研究》上发表的《荷马与特洛亚战争》一文中否定芬利的说法,认为证据不足。

以上这些问题尚在争论中,一时恐难有定论。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一切从混沌开始——古希腊神话的创世神“卡俄斯”

    每个人长到一定岁数,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往往会提出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同样,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类也会提出这个关乎人类与宇宙本体的问题:我们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人类又是从哪里来的? 古老的神话,就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中国人的解答是:人类是女娲捏出来的,世界是从一团混沌中由盘古劈出来的。 希腊人的解答其实与中…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8日
    486
  •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中文版序-在线阅读

    中文版序 能为《大问题》的中文版作序,这令我很高兴。这本教科书曾经帮助过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许多学生学习哲学,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尽管这本书是从西方的角度写成的,但其中的许多地方都渗透着哲学上的一种新的对于整体的敏感性。我们不会忘记,中国的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之一,它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周易》以及像孔子和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时至今日都还充满着生命力…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94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线阅读-04

    二 家庭 摩尔根一生的大部分,是在易洛魁人中间度过的,这种易洛魁人现在还居住在纽约州;他并且被一个易洛魁人部落(塞讷卡人部落)接纳入族。他发现,易洛魁人奉行着一种同他们的实际的家庭关系相矛盾的亲属制度。在易洛魁人中间盛行的,是一种双方可以轻易解除的个体婚姻,摩尔根把它称为“对偶制家庭”。因此,这种夫妻的子女,是众所周知和大家公认的;对谁应该用父亲、母亲、儿子…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30日
    573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Part2-在线阅读

    § 59 我们既已由于最最概括地考察了,研究了人生初步的、起码 的基本轮廓,而在这范围内使我们自己先验地深信人生在整个根 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 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那么,我们现在如果多用事后 证明的方法,愿意钻研更具体的情况,愿意想像一些光景而在例 子中描写那无名的烦恼,经验和历史指出的烦恼,而不管人们是419 …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229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 译者后记-在线阅读

    第四卷 译 者 后 记 这一册是根据格洛克纳1928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尔全 集》第十九卷译出的。格洛克纳本这一卷是根据1833年出版的米 希勒本第十五卷重印的。 本卷是由贺麟、王太庆合译的。贺麟共翻译:第一篇;第二篇, 第一章,第二阶段;第二章,二;第三篇。王太庆翻译:引言;第二 篇,第一章,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二章,三。此外,第二篇,第二 章,一,…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8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