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波普的科学哲学

无论是在当代分析哲学还是在科学哲学中,波普哲学都占据着 一种特殊的地位。在分析哲学中,他的思想既不属于逻辑经验主义, 也不属于日常语言学派,但他从这两种哲学思潮中吸取了思想营养, 并对它们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挑战,形成了所谓的“批判的理性主 义”;在科学哲学中,他的思想被看做是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走向历 史学派的一个过渡,是一种新历史学派的开端。这些就使得波普哲 学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特征。

一生平与著作

卡尔·波普(Karl Popper)于1902年7月28日出生在奥地利维 也纳,年轻时受到马赫一元论思想的影响,曾一度接受过马克思主义 和达尔文主义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对当时的政治观点提出 了尖锐批评。他最早接受了本质主义思想,但很快就转向了方法论 问题,特别是对语言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即认为对语词的意 义分析旨在追求真理而不是简单地澄清意义本身。1925 年他进入维 也纳职业教师学院学习,维也纳大学的石里克等人曾教过他哲学史 和逻辑学;1928年以《思维心理学中的方法问题》获哲学博士学位,次 年以一篇关于几何学中的公理问题的论文获得初中数学和物理教师 的资格。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波普与维也纳学派的个别成员有过 私下接触,对维也纳学派当时提出的许多思想(如可证实思想等)发 表了不同看法,完成了两大卷《知识理论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最后以 《研究的逻辑》为题于1933年出版。1937—1946年,波普在新西兰的 坎特布雷大学任教,期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即《历史 决定论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年起,他任教于伦敦经 济学院,1949年任伦敦大学逻辑和科学方法教授,直至1969年退休。 1974年美国的“在世哲学家文库”出版了《卡尔·波普哲学》,波普在 他的思想自述中对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基本哲学观点都作出了非常全面的阐述。该自传于1976年以《无穷的探索》(Unended Quest)为 名出版单行本。波普对中国哲学以及东方哲学表现出很大兴趣,对 中国人民也抱有友好的感情。他是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的赞助入和 学术顾问之一,1992年曾计划来中国亲自主持暑期学院的学习,后因 健康不佳未果。1994年,波普去世于伦敦。

对科学真理和人类自由的追求是波普一生的真实写照。对科学 的“无穷的探索”和对自由思想的宣扬,构成了波普论著的两个主要 话题。他在科学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研究的逻辑》[Logik der Forschung,1933,英文版书名为《科学发现的逻辑》(The Logic of Scientic Discovery,1956)]、《猜测与反驳》(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1963)、《客观知识》(Objective Knowledge,1972)以及三卷本的《<科学发 现的逻辑〉续篇》(即《实在论和科学的目的》、《开放的宇宙:对非确定性 的辩护》和《量子理论与物理学中的分歧》,1983)。他在历史哲学中的 代表著作是两卷本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柏拉图的咒语》和《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以及后人》, 1945)以及《历史决定论的贫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1957)等。

二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归纳问题是西方哲学知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哲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对这个问题的常识看法是,认为我们一切现有的 知识都是根据我们以往的观察和经验,而未来的事实也是可以通过 归纳方法从已掌握的知识中推导出来的。因此,一切知识的可靠性 不是根据某些理性规则,而是根据大量的、重复的经验观察。然而, 这种常识看法被休谟所推翻,他从逻辑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对常识的 归纳观提出了挑战。从此,先天陈述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归纳问题就 被称做“休谟问题”。

休谟从逻辑方面提出的问题是:从我们经历过的或重复出现的 事件中推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其他事件,或得出关于这种事件的结 论,这样的推理我们是否得到了证明?他的回答是否定的,由此表明 这样的推理是不成立的。他从心理学方面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所有能够作出推理的人都期望并相信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与经历过 的事件是一致的?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能够有如此自信的期望?他 对此的回答是:这是我们的习惯或习性使然,就是说,我们受到了重 复和联想的支配,而经验上的重复和心理上的联想,就构成了我们日 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休谟指出,虽然重复和联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非常重要,但它们在逻辑上是无法得到证明的,就是说,它们并不 具有理性的力量。由此,休谟引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论证和理由在我 们的理智活动中并没有起到主要作用,我们的知识不仅是信念,而且 是在理性上站不住脚的信念,因而,一切标榜具有逻辑有效性的知识 都是值得怀疑的。

休谟对归纳问题的挑战直接影响了康德,把他从“独断论的迷 梦”中解放出来。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把“先天有效陈述的 存在”问题叫做“休谟问题”。这里的“先天有效”就是根据归纳法则从 关于已知事实的陈述中能够推导出关于未知事实的陈述。但康德并 没有认为休谟的怀疑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颠覆,相反,他认为人类理 性活动的可靠性正是通过不断回答怀疑主义的挑战而得到证明的。 康德对休谟问题的态度正是当代分析哲学解决归纳问题的思想前 提。罗素在《哲学问题》中对归纳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休谟的贡 献就是指出了常识接受的因果观并不具有逻辑的根据,因而对原因的 先天分析并不具有逻辑上的有效性。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更是把 18世纪理性主义的破产完全归咎于休谟问题,认为休谟的经验主义带 来的哲学后果就是彻底抛弃了归纳原则,因而也就使得科学研究成 为不可能的了。显然,罗素是在力图通过回答休谟问题来挽救归纳 原则,因而在他看来,休谟对归纳原则提出的逻辑上的挑战,完全是 与我们的理性原则、经验主义,甚至是科学的程序等相互冲突的。

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正是在力图回答休谟问题 的努力中形成了他们关于归纳问题的基本看法,正是这些看法构成 了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即逻辑主义的重要内容。卡尔纳普对归 纳逻辑和概率论的研究,代表了逻辑主义在归纳问题上的主要思想。 他指出,概率概念应当是,而且只能是作为一个逻辑的概念才能得到清楚的说明;而逻辑的概率概念是一切归纳推理的基础,是所有那些 不能依靠演绎的必然性所进行的推理的基础。如果可以找到一种令 人满意的逻辑概率的定义和理论,就可以最终为解决归纳推理的争 端提供一个清楚合理的基础。由此他就把关于逻辑概率的理论称做 “归纳逻辑”。他在《概率的逻辑基础》中系统论述了作为概率基础的 归纳逻辑,特别是把预测理论作为归纳逻辑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 《归纳诸方法的连续统》中构造了一个可能的归纳方法系统,在《归纳 逻辑的性质和应用》中把归纳逻辑看做是语义理论的一部分,认为它 假定了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中的命题与演绎逻辑中的命题一样,既可 以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以在科学中应用于已知的前提或证据。对归 纳逻辑来说,它并非与演绎逻辑截然不同的逻辑系统,相反,它只是 关于确证程度的理论和概率的定量说明,而演绎逻辑则是对逻辑推 理的形式说明。①

然而,波普对逻辑主义的这种归纳逻辑提出了严厉的挑战。他 的主要观点是:归纳问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逻辑问题,相反,它依赖 于人们在归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如果在逻辑中并不存在一种归纳 法则的话,那么在心理学中也不应当有这样的一个法则,即以重复为 根据的归纳观念。他把这种观念称做“一种视错觉”,认为完全不存 在一种以重复为根据的归纳法。②

波普把休谟归纳法的逻辑问题归结为这样三个疑问:(1)解释性 的普遍理论是真的这个主张能够由经验的理由来证明吗?也就是可 以通过假设某些实验陈述或观察陈述为真而得到证明吗?他的回答 与休谟的一样,都是否定的,因为解释性的普遍理论本质上就是超出 了无数全称实验陈述的。(2)如果假设的某些实验陈述或观察陈述 是真的或假的,能够证明普遍理论是真的或假的吗?他对这个问题 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假设实验陈述是真的,有时的确允许我们证明

① 参见本书第3章第3节。 ② 参见波普尔(即波普)《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第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解释性普遍理论是假的这种主张。(3)在各种理论选择中胜出的普 遍理论曾经被这样的经验理由证明过吗?就是说被加以优选的普遍 理论是否得到了经验陈述的证明?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某些实 验陈述可能会驳倒某些供选择的理论,而为了寻求正确的理论,我们 自然会选择那些还没有被否证的理论。

根据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波普把归纳问题的核心解释为与 某些给定的实验陈述有关的普遍定律的有效性问题,就是说如何根 据有限的实验陈述或观察陈述来确定某个或某些普遍定律的真假。 他认为,对观察事实如何进行具体描述并不是归纳问题,因为休谟问 题的核心是如何证明从以往的经验中能够推出没有经历过的事实。 在这里,波普把休谟问题中的“没有经历过的事实”替换为普遍定律 或普遍理论,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事实说明都一定与某种普遍定律有 关,而我们能够从某个事实描述推出另一个事实说明正是借助了某 个普遍定律。当然,波普这样做的最后动机是力图把休谟的归纳问 题完全纳入逻辑的范畴,因为逻辑总是与普遍规律或科学理论有关 的。由此,他对归纳问题给出了自己新的解决方法,即完全否定了归 纳逻辑的可能性。

1.归纳推理中的概率演算是根据演绎规则表达的一种具体关系, 因而概率逻辑只能被看做是演绎逻辑的一般形式,而不能被解释为一 种归纳逻辑,因为概率逻辑与任何简单形式的归纳原则都没有联系。

2.归纳推理并不类似于演绎推理,就是说,归纳推理的结论并不 对应于更高的概率,概率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因为在这里,推理与概率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鸿沟。

3.任何简单的推理规则都是独立于逻辑的,都是通过构造归纳 模式建立起来的,因为我们是用这个世界中的事件构造归纳推理的 规则,但逻辑本身却应当是超越这个世界的,应当在一切逻辑上可能 的世界中都是有效的。①

① 参见波普《实在论和科学的目的》,第323—324页,伦敦,哈奇森,1983。

由此,波普得出这样的结论:“归纳本质上试图扩展我们的知识; 通过至少增加某些未知事物的概率而从已知达到未知。我这里的论 证是,无论我们把归纳看做是什么,它都无法被看做等同于概率逻 辑。”①他在思想自述中反复表明,“并不存在任何归纳推理的规则”, “切实可用的归纳推理规则并不存在”,“不可能有摆脱理论的观察, 摆脱理论的语言,当然不可能有摆脱理论的规则或归纳原理,不可能 有一切理论应建立于其上的规则或原理”,因此,“不存在‘归纳逻 辑’”。②他在回应其他哲学家对他思想的批评时,更加清楚地说明了 他对归纳问题的基本看法:“我称做的归纳问题开始于这样一个信 念,即认为休谟正确地出于逻辑原因谴责了归纳;我称做的对假设的 确认仅仅是对以往完成这个假设的概要报道;它并不是试图证明这 样一个期待,即认为如果这个假设在过去是成功的,那么也就证明了 它在未来也会成功。相反,我与休谟一样相信,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 明这种期待。但这样,我并没有解决归纳问题,每个人都会叫起来。 的确,我并没有解决(或试图去解决)你们所说的归纳问题,我现在把 它称做‘传统的归纳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归纳如何能够得 到证明?’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它不能。’(所以某些人以为我认为 归纳问题是不可解决的)但我不仅是说了‘它不能’,最后,我还说了 ‘它不能,而且它不需要”。”③

波普对“归纳”概念的这种坚定的拒斥态度,自然引起了哲学家 们的质疑。虽然有哲学家赞同他对休谟问题的解决,但更多的哲学 家则持否定的态度。普特南指出,如果归纳不能保证科学假设的有 效性,那么科学本身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了,因为根据波普的观点, “科学家不会告诉我们哪一些规律或理论会足以保证成为实践目的

① 波普:《实在论和科学的目的》,第327页,伦敦,哈奇森,1983。 ② 见波普尔(即波普)《无穷的探索》,邱仁宗、段娟译,第154—155页,福建人民 出版社,1984。 ③ 波普:《回应我的批评》,载于希尔普《卡尔·波普哲学》第2卷,第1043页,开 放世界出版公司,1974(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所依赖的基础;而且这从理解的目的来说也是不重要的,因为根据波 普的观点,科学家不会告诉我们哪一些规律或理论是真的或是具有 可能性的。知道某些‘猜测’(根据波普的看法,一切科学规律都是‘暂 时的猜测’)还没有被反驳,这并没有理解任何东西”。普特南进一步 指出:“由于科学规律的运用是要涉及到对未来进程的预测,所以,波 普坚持归纳是不必要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使科学家不是归纳地预测 到未来,但运用科学规律和理论的人却是这样做的。对这样的入来 说,提出‘不要作出归纳’这种建议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把一切知 识都看做是‘暂时的猜测’也是没有道理的。……知识和猜测之间的 区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作用的;波普之所以坚持这种极端的怀疑 论,只是因为他非常极端地把理论看做是目的本身。”①

普特南的批评还是从科学规律的有效性角度对波普观点进行正 面反驳,而拉卡托斯则认为波普的观点还不够彻底,还没有完全从真 理符合论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拉卡托斯指出,由于波普把归纳问题 与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分离开来,所以他就无法在归纳问题上 坚持在划界问题上应坚持的反符合论标准:他把归纳问题的不可能 性归结为无法通过这种归纳方法达到科学的真理。而这是由于波普 思想中接受了塔尔斯基的真理观,即根据符合论的要求追问真的 定义。

三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问题

波普认为,认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就是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 归纳问题的解决是基于划界问题的解决,因为归纳逻辑的不可能性 正是由于它并没有提供一今恰当的区分理论体系的经验特征和形而 上学特征的明确标准,就是说,它没有提供一种恰当的“划界标准”。 他写道:“找到这样一个标准,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一方面是经验科学,另 一方面是数学、逻辑以及‘形而上学’体系。我把这叫做划界问题。”②

① 普特南:《理论的证实》,载于希尔普《卡尔·波普哲学》第1卷,第223页。 ② 波普:《科学发现的逻辑》,第34页,纽约,基础图书公司,1959。

休谟最早在《人类理解研究》中就提出并试图解决划界问题,康 德则把这个问题看做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如果把归纳问题称做 “休谟问题”的话,划界问题就可以称做“康德问题”。波普自称,他在 1919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科学的态度 就是批判的态度,这种态度并不去寻找证实,而是去寻找判决性的检 验;这些检验能反驳被检验的理论,虽然这些检验决不能证实它。”① 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波普明确阐述了他对划界问题的基本看法。 他写道:“如果我们希望避免实证主义者用我们的划界标准去消除自 然科学的理论系统,那么,我们就必须选择一种标准,它允许我们承 认经验科学的领域,即使其中的某些陈述是无法得到证实的。但我 的确不会把一个系统看做是经验的或科学的,仅仅因为它能够得到 经验的检验。这些考虑表明,应当作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 是可证伪性,换言之,我不会要求一个科学系统能够一劳永逸地在肯 定的意义上得到确定,但我会要求它的逻辑形式应当是这样的,即它 能够在否定的意义上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得到确定:一个经验科学系 统必须有可能由经验得到反驳。”②

波普之所以要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作出这样的区分,是基于 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1.他认为,传统哲学把经验观察或归纳方法作为科学的基本特 征,而把伪科学或形而上学的特征规定为思辨的方法或类似假说的 方法,这种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标准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这是因 为现代物理学理论,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高度思辨、高度抽 象的产物,远离了可以称为其“观察基础”的东西;牛顿力学本身也是 思辨的结果;培根曾经反对哥白尼的学说,理由就是认为它不必要地 歪曲了我们的感觉。相反,那些声称具有神奇效力的伪科学主张倒 是与观察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且往往明显地建立在归纳的基础之上,

① 波普尔(即波普):《无穷的探索》,邱仁宗、段娟译,第3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② 波普:《科学发现的逻辑》,第40—41页,纽约,基础图书公司,1959。

例如占星术就是声称他们的理论是以大量的归纳材料为基础的。所 以,简单地以经验观察和归纳方法作为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显然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只有用一种新的划界标准才能真正把科 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

2.波普对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非常 不满。他认为,卡尔纳普等人提出的用“可证实性”作为区分命题有 无意义的标准完全不适合这样的划界。因为:(1)可证实性并不是科 学的唯一或主要的特征,相反,有许多被公认的科学命题是无法得到 证实的;(2)虽然形而上学的命题不是科学命题,但它们并不一定是 没有意义的,如果用有无意义作为划界的标准,必定会使科学理论本 身也因此而被排除,相反却无法排除那些真正需要排除的形而上学。 因此,波普提出了一种新的划界标准,即理论系统的可反驳性或 可证伪性。他说:“一个系统只有作出可能与观察相冲突的论断,才 可以看作是科学的;实际上通过设法造成这样的冲突,也即通过设法 驳倒它,一个系统才受到检验。因而可检验性即等于可反驳性,所以 也同样可以作为分界标准。”①根据波普的论述,他关于这种划界的思 想包含了以下这些内容:

1.科学理论应当以批判态度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特征。一种理论 是不是科学的,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能够经受批判性的讨论。只有在 这种批判性的反驳遭到否定的时候,这种理论才可以说是科学的。 例如牛顿力学对开普勒定律的批判,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遭受的反 驳,这些理论正是通过这些批判和反驳最终获得了它们的科学地位。 事实上,任何一次真正的检验都是对理论的恰当反驳,而只有在一种 理论成功地经受了这些反驳后,我们才能说它已经得到了经验的 检验。

2.对理论的任何一次检验都不是最终的,因而可反驳性或可证 伪性往往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的检验。对一个理论的反驳或证伪需

① 波普尔(即波普):《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第36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要有一个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可检验度”的问题。这个问题特别适 用于对不同理论之间的解释。波普用两个物理学的例子说明这一 点:有这样两个理论,一个是关于可推导出不同强度的磁场重原子所 发射光谱线分裂的精确预测值,一个则是预言磁场可以影响光的发 射。比较这两个理论,前一个比后一个更容易受到实验的反驳。这 是因为一种理论越是精确,也就越是容易受到反驳,越是使人产生兴 趣;相反,那些似是而非、大而化之的理论虽然表面上无懈可击,但没 有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提出任何精确的说明,所以,也就无法得到真正 的检验。对于那些完全不可检验的理论,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形而 上学”。

3.对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不是为了提出一种有无意义的标 准,更不是为了通过划界而排除形而上学,相反,划界的目的仅仅是 为了说明科学理论的最重要的性质,为了用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解 释科学的进步。所以,逻辑实证主义提倡的那种意义标准完全不适 用于对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而且任何试图通过在科学与形而上 学之间划出界限,以便把形而上学作为胡说而从有意义的语言中清 除出去,都是不恰当的。

4.由于科学理论的可确证性、可检验性或可确认性会随着可检 验度的提高而得到提高,因而,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并非是 严格的、一成不变的。从科学的发展史中就可以看出,许多今天的科 学理论都源于神话或想像。这也说明,不能把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 作为区分科学理论有无意义的标准,而只能把它看做是在某个具体 历史情况中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如果有意义的标准适用于对某个 存在陈述的否定,如“不存在任何永动机”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那 么,这个存在陈述本身也就应当是有意义的。这样,波普就明确地把 意义标准问题与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划界问题区分开来,并把前一个 问题看做是假问题而排除掉。波普一再强调,他把可证伪性看做是 划界的标准,而不是意义的标准。他强烈批判把意义的概念用于划 界标准。他认为,可证伪性是区分了两种完全有意义的陈述,即可以 证伪的陈述和不可以证伪的陈述。这是在有意义的语言之中划定的界限,而不是关于语言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5.划界的标准最终解决了休谟的归纳问题。在波普看来,归纳 问题即自然规律的有效性问题,根植于这样一个明显的矛盾:一方面 是“经验主义的基本论题”,即认为只有经验才能决定科学陈述的真 假;另一方面是休谟意识到了归纳论证是不恰当的。而这个矛盾只 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即断定了一切经验科学陈述都必须 是最终可以得到确定的,就是说,它们的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在原则 上都是可能的。如果我们放弃了这种要求,而把经验陈述着做仅仅 在一种意义上可以得到确定的,就是说是可证伪的,并且可以通过系 统地证伪它们而得到检验,那么上述的这个矛盾就会消失,因为证伪 的方法并没有预先假设归纳推理,而仅仅是预设了演绎逻辑的同义 转换。

波普的这个划界标准是直接反对逻辑实证主义意义标准的,但 他首次明确阐述这个思想的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却是在石里克和 弗兰克主编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丛书《科学的世界观文集》中出版 的。这一方面为他带来了一定的学术声望,但另一方面也招致了更 多的“误解”和责难。① 维也纳学派成员对波普的批评非常重视,他 们以各种方式讨论波普的观点,并与他本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 流。波普的思想在当时的自然科学家中得到一些反响,如实验物 理学家乌尔巴赫、数学家门格尔、逻辑学家米塞斯等入,他们对于 把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标准给予了 很高的评价。但更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则对波普的观点提出了 疑问。

例如,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就指出,波普的划界标准明显地排 除了存在性陈述在科学命题中的地位,但科学的历史和现实都向我 们表明,科学命题中的许多陈述都属于存在性的普遍命题,如果把这 些命题都排除在了科学系统之外,那么波普的划界标准就显得过于

① 参见波普尔(即波普)在《无穷的探索》(邱仁宗、段娟译,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第81—90 页中为自己观点的辩护。

严格而令人无法接受了。他说:“由于存在性陈述在逻辑上是独立于 理论的其他部分的,所以,我就无法理解它们是如何被用在对这个理 论的可证伪性上的,或者说,如何使它们在波普的‘可检验性’意义上 是更能够得到检验的。”①逻辑史学家涅尔认为,把没有限定的存在 性命题都着做是形而上学命题,势必会导致一个悖论,因为当代哲学 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并不是在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理解的形而上学;认 为一种理论无法从经验上得到证伪或反驳就认定为是形而上学,这 种做法本身就是不恰当的。他写道:“一方面认为对自然规律的假设 是经验的,因为它们是可以由经验得到反驳的,另一方面又否定了没 有限定的存在性命题可以被赋予相同的名称,这是奇怪地背离了日 常语言的用法。因为对规律假设的反驳,同时就是在确立一个与之 相反的没有限定的存在性命题;如果这个过程要求助于前者描述的 经验,那么它也会涉及到后者描述的经验。的确,如果要把‘经验的 这个词用于这样的命题,那么就会有更好的情况可以从经验上得到 确立,而不是把它应用于那些可以从经验上得到反驳的东西,因为哲 学家们正是首先用它来讨论关于知识的主张。”②

波普的划界标准对后来的科学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1)它 消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标准,使得科学哲学中对意义问题的追 问变成了对验证问题的求证,因而概率研究就变成了当代科学哲学 中的主要领域之一;(2)它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科学理论的迷信认识, 科学不再被看做是颠扑不破、普遍适用的真理,而仅仅成为一种有条 件的、可以被反驳的假说,但可证伪的假说比不可证伪的假说离真理 更近一些;(3)它使得后来的科学哲学研究更为关注科学研究中的历 史、社会和文化因素,把科学史研究引入科学哲学领域,推动了科学 哲学从强调静止的结构分析的逻辑主义转向了关注动态的历时分析 的历史学派。

① 麦克斯韦:《无需划界的证实》,载于希尔普《卡尔·波普哲学》第1卷,第 316页。 ② 涅尔:《科学划界》,载于希尔普《卡尔·波普哲学》第1卷,第207页。

四进化和世界三理论

既然判定科学理论的标准是对现有假说的反驳和证伪,而且可 证伪的假说比不可证伪的假说离真理更近,那么科学的进步就只能 是一个不断寻找证据推翻现有科学假说的过程。这就是波普向我们 描绘的科学进步的图景。在这个图景中,科学的进步完全是一个渐 进的过程,而不是通过科学上的革命实现的。波普用达尔文的生物 进化理论说明科学的演化过程,把科学的进步看做是一个情景问题, 就是说,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检验或反驳的。 早在《科学发现的逻辑》德文版中,波普就明确表达了他对达尔 文进化论思想的推崇,他用达尔文的选择理论,通过试错和排除谬误 的方法论证科学知识的增长。1961年,他在牛津的斯宾塞讲座“进化 和知识之树”中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科学进化论思想,明确提出了他关 于“遗传二元论”的假说。

他首先指出,在科学研究中,理论总是先于观察的,就是说,在具 体的研究活动中,我们总是从某个现有的理论或实际的问题出发,根 据这样的理论去寻找和确定我们的观察对象,或者对符合这个理论 要求的观察对象进行细致的分析,试图由此得到确证或反驳这个理 论的有效证据,这种证据将会显示现有的理论是假,从而激发我们去 提出更好的理论。他这样写道:“因此,我断言,我们不是从观察开始, 而总是从问题开始,它们或者是实际问题,或者是已经陷于困境的理 论。一旦我们碰到问题,我们就可能开始研究它。”①他认为,这样一 个研究过程往往是经过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对这样的理论或问题提 出猜测性的解决方法,然后是对这样的解决方案提出检验,但作出这 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证实解决方案的有效,相反,是为了能够推翻 这样的解决方案,并提出更好的方案。所以波普提出,知识的增长正 是通过这样不断的猜测和反驳而从老问题走向新问题的过程。

① 波普尔(即波普):《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第27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在这里,波普明确反对传统知识论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 知识的进步是通过不断积累有效的真理而实现的,虽然科学的实验 经常会推翻以往的理论,但从总的历史进程看,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 增长的,不断进步的。波普把这种知识论称做“科学的水桶说”①,他 认为,这种知识论的错误在于把观察和知觉看做是没有任何先在的 理论或问题作为引导的,这完全不符合知识学习的实际过程,也不符 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与这种知识论相反,波普提出,任何观察或 知觉活动都是以假设或理论或问题为前提的,我们的观察和知觉活 动是根据先在的假设或理论或问题的要求进行的,换言之,观察和知 觉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就像探照灯总是要聚焦在 某个地方。“因为我们只有通过假设才知道应该进行哪一类观察,哪 个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个地方我们应该感兴趣。因此,正是假设成 了我们的向导,引导我们得到新的观察结果。”②波普把他的这种观点 称做“探照灯说”。根据这种观点,虽然观察对于假设来说是第二性 的,但观察对假设同样起到了检验的作用:如果假设没有经受住检 验,被我们的观察所否证,那么我们就要寻求新的假设。由此,科学 的进步就是经过观察的检验而使得新的假设不断替换旧的假设的过 程,所以科学的进步就只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波普对科学进步的这种进化论说明,隐含着这样一个理论前提: 他的目的不是要说明科学的发生历史或科学知识产生的根源问题 (他把这样的问题看做是假问题),而是要说明科学知识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用他的话说,科学的任务并不限于寻求纯粹的 理论说明,更重要的是要进行预测和对技术的应用。科学的这两个 任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即科学是一个 通过否证而不断前进的过程。他说:“科学家的目的不在于发现绝对 的确定性,而在于发现愈来愈好的理论(或者发明愈来愈好的探照

① 波普尔(即波普):《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第35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② 同上书,第 356页。

灯),这些理论可以接受愈来愈严厉的检验(并由此而引导我们达到 最新经验,照亮我们的最新经验)。但是,这意味着这些理论一定是 可否证的:正是通过它们的否证,科学在前进。”①

波普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说明这种进化论的科学观,认为科 学知识的增长是一个自然选择假说的过程:我们的知识都是由假说 构成的,这些假说在生存竞争中幸存下来,显示了它们的适应性,而 那些不适应的假说则在生存竟争中被淘汰掉。波普把人类知识的增 长之树与人类进化之树作了对比,认为两者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构成家谱的过程,人类共同的单细胞祖先是以后 发展的基础和主干,这是一个向上生长的过程;但人类知识的增长则 是无数的根部不断向空中生长的过程,我们往往是由于经验实例而 引申出知识的不同分支,而一切理论说明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 波普在《进化与知识之树》中把他的这些进化思想概括为这样四 个论点:(1)我们总是会犯各种错误,但我们会从错误中学习和进步; (2)我们不能证明我们的理论,但我们能够理性地批判它们,并且尝 试性地采纳那些似乎最经得起我们批判并有最大说明力的理论; (3)科学方法不能提供科学成功的捷径,科学上的成功不是依靠方法 的有效,而是不断试错的结果;(4)科学的成果是不能被证明的,它只 能被批判和检验;而经过批判和检验的成果似乎比它的竞争者更好、 更有意义、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更接近真理。②

虽然波普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看做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但他并不 反对这种知识的客观性。他认为,通过猜测和反驳而得到的知识恰 恰是客观的。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关于知识的三个世界的学 说。波普于1967年在第三届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国际会议上发表 的《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这个学说, 1968年在维也纳的一次讲演中再次对这个学说作了补充论证,最后

① 波普尔(即波普):《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第372—373 页,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1。 ② 参见同上书,第277页。

于1978年在与艾克尔斯合著的《自我及其大脑》中对这个学说作了更 为全面的解释。

他把我们常说的“世界”或“宇宙”区分为三个:第一是物理对象 或物理状态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世界”,波普称之为“第 一世界”或“世界一”;第二是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者是关 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世界”,波普称之 为“第二世界”或“世界二”;第三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 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思想世 界”,波普称之为“第三世界”或“世界三”。正如波普所说的,这个“思 想世界”最接近弗雷格所描述的由可以共享的客观思想构成的世界。 他认为,这个世界的主要内容是理论体系、问题和问题境况,还有批判 性的辩论以及讨论的或批判辩论的状态。这些东西虽然依附于物质世 界中的书籍、图书馆等有形物质以及精神世界中的意识活动、意向对象 等无形东西,但从性质上说,它们又是可以脱离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的,因为它们属于客观理论、客观问题和客观论据的世界。波普把这种 世界中的知识称做“没有认识者的知识”、“没有认识主体的知识”。

他在阐述这种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时,特别提出了三个主要 论点:第一个是否定性的,即认为传统的认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 世界的知识也就是主观意义的知识上,这就背离了科学研究的正路; 第二个是肯定性的,即认为认识论应当研究科学的问题和产生问题 的境况,研究科学推测和科学讨论,也就是要研究在本质上属于自主 的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对认识论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第三个论 点是认为,研究第三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会有助于很好地阐明主 观意识的第二世界,尤其是有助于阐明科学家的主观思想过程,但反 之则不然。

围绕第三个世界或世界三的这三个论点,波普主要阐述了以下 几个重要思想:

1.世界三中的知识是客观的,虽然作为这种知识载体的有形物 质如书籍或图书馆等可以消失,但它们负载的知识却不会因它们的 消失而消失;这种知识的客观性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但这些知识又不是主观精神本身,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后结 果。他这样写道:“我把从产品即理论和论据方面作出的探讨称为 ‘客观的’探讨或‘第三世界的’探讨。而且我将把对科学知识作的行 为主义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探讨称为‘主观的’探讨或‘第二世界 的’探讨。”①

2.虽然世界三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但它也像人类的其他创造物 一样,反过来又创造了它自己的自主性领域。这就说明,世界三本身 具有自主性。波普把这种自主性看做是他的世界三理论的核心内 容。他说,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自然数理论中的猜想“尽管间接 涉及我们的创造活动,但直接涉及的却是从我们的创造中莫名其妙 地涌现出来而我们又无法控制和影响的问题和事实:它们是难以对 付的事实,有关它们的真理往往是难以发现的。这个实例说明了我 的说法:尽管第三世界是我们创造的,但它基本上是自主的”②。

3.由于世界三具有这种自主性,因而它会对世界二产生重要的 反馈作用,就是说,属于世界三中的知识和问题会推动世界二中的意 识活动,并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问题。波普用一个简单的图式 来表明这个过程:P是对这个问题提出的尝试性解答或理论,EE 是这种理论必须经受的 消除错误的阶段,主要是批判性的讨论或实验,P验后产生的新的问题。波普认为,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从问 题到理论,再到检验,最后到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过程。他把上面这个 图式解释为“借助于系统的理性批判、通过消除错误使知识发展的图 式。它成为借助于理性讨论来探究真理和内容的图式。它描述我们 依赖我们的力量提高我们自己的方式。它对突现进化,对我们通过 选择和理性批判而自我超越提供了理性的描述”③。所以,波普的哲

① 波普尔(即波普):《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第122—123页,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1。 ② 同上书,第127 页。 ③ 同上书,第130页。

学通常被称做“批判理性主义”。

4.在这三个世界的关系中,世界二是世界一和世界三的中介,就 是说,世界三的对象是通过世界二而对世界一的对象产生作用的。 在柏拉图的客观性意义上,世界二和世界三的对象是与世界一的对象 一样客观的。波普认为,世界三的对象是实在的,这“不仅在于它们在 世界一中的物质化或具体化,而且也在于世界三方面。作为世界三的 对象,它们可以引导人们去生产其他的世界三的对象,并从而作用于世 界一”①。他把与世界一的相互作用看做是称某个事物具有实在性的 决定性判定标准。这样,波普就扩大了“实在性”概念的范围。

5.借助于世界三,我们就可以改变传统的身心问题。根据波普 的观点,身心问题实际上是世界一和世界二的关系问题,如果说世界 三是通过世界二而与世界一发生作用,那么由于世界一和世界三的 实在性,世界二也就具有了实在性,就是说,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身并 不是完全个人的意识活动,而是可以对世界三产生作用的过程。波 普把世界二和世界三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为制造世界三对象以及用 批判性选择把它们加以比较,这样世界二就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批判 性的创造和比较的过程,因而意识活动就可以完成类似神经过程所 完成的那些任务,意识活动也由此才成为可以理解的了。波普明确 地把重新解释身心问题的根据建立在对语言的理解之上。他认为 语言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物质的,就是说,语言是 人类用于传达思想的物质手段;另一方面它又是非物质的,就是说, 语言是对人类自我意识的表达。波普还把身心问题分做两个不同的 部分:一个是人的生理状态与某些意识状态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自 我与其身体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只有考虑到语言和世界三以及自 我对它们的依赖性,身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波普的科学进化论思想和关于世界三的观点在当代西方科学哲 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他完全打破了传

① 波普尔(即波普):《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第410页,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7。

统哲学对科学进步的基本认识,特别是一反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常识 实在论的主张;同时,他对世界三的论述又使得知识的客观性或实在 性问题成为当代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波普的这些思想观点在 20 世 纪 50—70年代曾赢得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赞誉,特别是科学家 出于对爱因斯坦的热爱,大多表现出了对波普思想的肯定和支持,因 为波普多次表明他的思想与爱因斯坦是完全“同路”的,并曾得到了 爱因斯坦本人的首肯;然而,从今天的科学哲学观点看,波普的思想 由于明显存在论据不足和论证逻辑上的问题,因而并没有真正解决 科学进步的问题,他的世界三理论也表现出了思想上的一种简单化 的倾向。

波普的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在当代西方哲学家中毁誉参 半。哲学家们对他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过分强 调证伪在科学进步中的作用,这就完全忽视了科学进步中包含的知 识积累的事实。因为我们判断科学进步的标准不是旧有的理论是否 被证伪并代之以新的理论,而是新的理论是否真正包含了新的内 容。①(2)强调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这是与理论先于观察的观点完 全相容的,因为一切科学都不是开始于纯粹的观察,一切观察都包含 了理论的成分,或者说,没有理论的观察是不可想像的。②(3)以证伪 方式说明科学的进步以及知识的增长不符合科学史的事实,而且从 逻辑上也很难成立,因为一旦采用这种方法,那些被公认为科学理论 中最佳范例的理论就根本无法发展起来,它们会在萌芽时期就被抛 弃了。事实恰恰与波普设想的情况相反,“新理论(包括表述不完善 的新颖概念)的早期阐述是在对那些表面的一次次证伪不予理睬的 情况下被坚持下来和发展起来的。只是经过许多科学家若干世纪的 智力劳动,在新的物理学体系终于创立之后,新的理论才能够即使在 细节上也成功地和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相吻合。不考虑到这样一些因

① 参见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第460页。 ② 参见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查汝强等译,第70—71页,商务印书馆, 1982。

素,任何科学观都不能被认为是接近于正确的”①。(4)波普的划界方 法混淆了科学的心理条件和逻辑条件;“在许多情况下,当面临与假 说相反的证据时,采取的合适步骤是,通过提出有关的理论来将它重 新解释为有利证据,这样棘手的证据就被看作符合理论”②。 应当说,西方哲学家对波普理论的主要反对是认为它关于科学 进步和知识增长的过程过于简单化了,对证伪和反驳的作用缺乏合 乎理性的说明;但他们也认为,波普的理论抛弃了科学哲学研究中的 本质主义,强调用动态的方式检验科学理论,这为后来的科学哲学注 重科学史研究的历史学派倾向开启了大门。因此,波普被看做是当 代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走向历史学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人物, 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六)第二合唱歌-在线阅读

    (六)第二合唱歌 歌队 (第一曲首节) 天神为了规范人类的言语行为, 制订了许多最高的法律条文。 它们的父亲是宙斯,不是凡人, 是神在天上的奥林波斯订出的, 人类谁也不能忘记它们,或者 置之不理,天神正是因它们 才得以伟大,得以永恒的。 啊,命运之神呀,愿你依旧看出, 我的一切言行遵守神律保持清白。 -------- (第一曲次节) 傲慢养育暴君, 傲慢如果…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268
  • 第二节 “哲学”文本

    “哲学家”、“哲学”、“哲学的”这样一些词在18世纪法国并不具有 今天人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对我们来说,哲学是一门“关于……的学 科”①,与其他科学一样在课堂上讲授。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哲学的使 命在于解释和展开那些令人困惑的概念。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是 思辨的同义语,哲学非常容易与哲学史混淆起来。 ①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种说法,但无论这些立论之间有多么大…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191
  • 尼采-《瞧,这个人》-我为什么是命运-在线阅读

    译后记 读者眼前这本《瞧,这个人——人如何成其所是》(Ecce homo.Wie man wird, was er ist)是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年)的最后一本著作(遗著,1908年出版)。1888年9月下旬以后,直至1889年初精神失常,这位德国哲学家住在意大利的都灵。10月底,尼采开始写作本书,至12…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60
  • 第六章 阿那克萨戈拉和复兴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

    在公元前5 世纪中叶,同意大利的∶恩培多克勒遥相呼应,阿那克萨戈拉孜孜从事哲学启蒙,首先将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带到希腊本土,为伯里克利时代兴盛的希腊古典文明灌注了科学精神,促使希腊哲学的中心转向希腊本土。他也综合伊奥尼亚哲学和南意大利哲学,探求物质粒子结构的本原,但和恩培多克勒不同。他更偏重以彻底的多元论修正和革新伊奥尼亚哲学,并且提出"种子"和"努斯"这种二…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5日
    151
  • 第四节承前启后的自然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大体上说来可以分为在时间上前后 相继的三种体系。先是从古代和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的自然哲学,中间经过一种在柏拉图主义复兴运动影响下产生的、比 较侧重于玄学思想和神秘经验的自然哲学,最后发展到一种深受柏 拉图主义和毕达哥拉斯主义中的数理哲学以及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 德科学方法影响的自然哲学。从这最后一种自然哲学里面,产生了 近…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176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