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维特根斯坦的独特性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维特根斯坦是一位“空前绝后”的思想家。 所谓的“空前”,是指他的思想前无古人:无论是罗素、弗雷格的逻辑, 还是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的思想,它们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都不过是形成他思想的素材,而不是构成他思想的来源;同样,无论 是布劳威尔的逻辑讲演,还是某场足球比赛,显然都无法成为促成他 思想转折的真正动因。我们既无法从前人中找到与他的思想相近或 相似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无法把他的思想完全划归到某个现存的 哲学流派或理论体系中。在这种意义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独来独 往。这里所谓的“绝后”,是指他的思想后无来者:客观地说,维特根斯 坦之后的哲学家或一般研究者对他的思想(特别是对他的后期思想) 更多的是批评或质疑,而不是首肯和追随。远的有罗素、赖尔、奥斯 汀等人,近的有格赖斯(P.Grice)、普特南、格雷林(A.C.Grayling)等 人。而且,即使是完全或部分赞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人,在运用他的 思想或方法时也是极为谨慎和有所保留的。

具体分析,维特根斯坦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他的 独特个性、独特著作和独特思想。通过分析这三个方面的独特 性,我们从中可以充分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深刻内涵,更为重 要的是可以更好地理解维特根斯坦之后英美哲学发展的轨迹,可 以看到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对当代英美哲学的变化究竟带来了多 么大的影响。

一独特的个性

在当代西方哲学家中,维特根斯坦的性格特征与他哲学之间的 关系,始终是研究者们热心关注的话题之一,并被作为研究哲学家个 人生活对其哲学影响这一问题的典型案例。同时,维特根斯坦的独 特个性也往往被看做是进入他哲学思想宝库的一个主要障碍,他的 怪异性格造成了对他哲学思想理解的困难。这样,了解他的性格,自 然就成为真正理解他的哲学的第一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非常重 要的一步。

从历史上看,任何被后人称为伟大思想家的,似乎都有着异乎常 人的特殊性格,如笛卡尔的喜好孤独、斯宾诺莎的谨小慎微、康德的 严格作息、黑格尔的忧郁暴戾,等等。当然,我们不能根据他们的性 格判断他们的哲学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家的性格对他们思想 的形成的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某些思想家来说,这种影响的重 要性表现在,不了解他们的性格,我们就很难理解他们的思想。维特 根斯坦正是属于这样的思想家。我们可以把他的个性理解为这样几 个方面:

1.维特根斯坦的性格是个矛盾混合体,他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 解,又总是怀疑他人的误解;既喜欢孤独隐居,又希望与人交往;既反 感他人的细小过失,而自己又常常不拘小节。他对他人的严格要求 来自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似乎总是对自己有一种强烈的自责,以 思想上的严格性和生活上的简单性要求自己。这种自责表现为,他 总是在与自己作对,希望自己能够比实际做得更好。所以,他常常在 讲座中或在给朋友的信中抱怨自己“太笨”,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 能力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种矛盾心理始终伴随着维特根斯坦的思 考和生活,使得他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思考记录,不断地寻求更好地表 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同时,在生活中,他也对自己情绪多变的性格感 到不满,特别是常常为自己对他人的不礼貌态度而在事后感到后悔, 并向当事人表示歉意。但每当遇到具体问题时,他又会把这种懊悔 置于脑后,对他人的误解或在某个问题上与自己的不同看法作出某种不甚友好的举动,即使对自己最密切的朋友也不例外。 维特根斯坦脾气暴躁,缺乏足够的耐心,这直接影响到他与别入 的正常交流,使人感觉难以沟通。维特根斯坦对自己的这个坏脾气 也深感不满,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教师应有的耐心和谆谆善诱的品质, 这很可能会妨碍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从维特根斯坦的思维特 点来看,他的这些过激表现其实正是他率直性格的自然表露。因为 他不能容忍任何虚伪做作,对他不同意的观点、看法马上就要表明态 度,决不含糊或拐弯抹角。这种有些近似孩子般无忌的表达方式,使 他得罪了不少朋友和同事,甚至是很密切的朋友和热忱的追随者。 此外,虽然他表现出的激烈态度往往是针对所讨论的问题,但他有时 仍然会对与自己争论的对手耿耿于怀。所有这些性格和品质都反映 了维特根斯坦人格上的矛盾特征。

2.若从与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来看,维特根斯坦的个性特征并 非简单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是他哲学思想的现实表现,或者说,他后 期哲学的思想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个性决定的,他的哲学正 是对他个性特征最好的理论说明。坦率诚实、厌恶虚伪、边想边写、 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所有这些性格特征和思想风格都充分体现 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他的坦率使他的哲学思考中充满了许 多出人意料的论述,特别是对过去哲学和以往思想家的评价,往往使 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些振聋发聩。例如,他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称做 “黑暗的时代”,认为他的书可以为智慧的人带来光明;他认为在培根 的书里充满了矛盾,而康德的书则给人以启示;同时,他还高度评价 当代的思想家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惠灵格等 人,而这些人的思想却往往并不为当代英国哲学家所重视。维特根 斯坦对任何虚伪做作毫不留情,在他的哲学中表现为对过去一切哲 学理论的不满和批判。在他看来,一切哲学理论都是那些所谓的哲 学家们错误地使用语言的产物。他还说,哲学家就像一位无能的经 理,他不去干自己的工作,而是用眼睛盯着他的雇员,想要接替他们 的工作,结果有一天发现自己过分承担了他人的工作。所以他认为 以往的一切哲学研究都是无意义的,是大多数思想错误的主要根源;而他的思考之所以仍然使用“哲学”一词,是为了让入们知道这 种思考与以往哲学之间的批判关系,同时也表明,他的哲学不过是 为了让人们彻底清除以往哲学错误的工具,而不是某种新的理论或 思想体系。所有这些思想都向我们表明了这位坦率思想家的彻 底性。

维特根斯坦性格特征的另一面是,他从不刻意追求某种理想化 的东西,即使这种理想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简单的生活方式和 独立的思维习惯。他对事物的发展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并不过分 强调事情的重要性。例如,无论是他的隐居生活还是他的思想变化, 都不是他追求某种理想的结果,而是他个性的自然要求。维特根斯 坦性格上的矛盾性和思想上的多变性,正是由于他随遇而安,不为自 已的生活和思想设定任何目标,一切言行都以自己的喜好和对事物 的基本判断为标准。因而,他才可能随时根据当时的想法改变原有 的某些观点,或者在处理某个问题的态度上时而摇摆不定,时而坚决 武断。或许,正是由于他从不追求外在的物质条件和注重与他入的 良好关系,所以他才可能对不同意他观点的或在他看来误解了他观 点的任何入立即表示出极端强烈的态度,而从不考虑他人对此可能 产生的反应,也不考虑这种态度对他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诸如此 类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尽管他真正的朋友对他的一些不甚友好的 态度大多能理解并从不计较,但他的这种不顾后果的性格仍然得罪 了不少当时非常重要的各个领域的思想家,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把 维特根斯坦的这种态度放在心上。据艾耶尔记载,由于维特根斯坦 反复无常的性格,当时在英国很少有人不怕维特根斯坦的。只有罗 素、赖尔以及斯拉法(P.Sraffa)和莱姆塞等几个人可以同他作对,而 当时被邀请到剑桥的知名学者,如波普似乎也都领教过维特根斯坦 的“主人”态度。这些后果反过来使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特别是他的 后期哲学思想,在许多重要哲学家(如罗素、赖尔和艾耶尔等人)那里 评价不高。可见,维特根斯坦的个性也是造成他的思想常常不被人 理解或招致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独特的著作

维特根斯坦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他的个性上,而且突出表现在 他的著作中,表现在他的写作风格中。《逻辑哲学论》的格言式风格 曾使人感受到音乐之美,同时,它严密的逻辑结构也使人感受到作者 的严谨作风;《哲学研究》的散文体风格,又会使我们想起维特根斯坦 毫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和思无定性的思维方式。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逻辑哲学论》。这本著作总共只有两万来 字,篇幅还不到八十页,但其中却既有对现实、思维、语言、知识、科学 和数学等问题的清晰明确的逻辑分析,又包含了关于世界、自我、伦 理、宗教、人生和哲学的深奥神秘的警句箴言,因而被公认为西方哲 学史上最精练、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的结构是由一系列十 进位数字编排起来的: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有一个编号,后一个编号都 是对前一个编号的解释和说明,因而每个编号都反映出这句话或这 段内容与前面内容的关系;同时,正如维特根斯坦本人在书的第1页 脚注中所解释的那样,作为命题编号的这十位数表明了这些命题在 逻辑上的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表明了他在论述中对它们的不同强调。 而构成全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七个主命题,也是全书的中心主 题。这七个主命题就是:(1)这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2)所发生 的一切,即事实,就是事态的存在;(3)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4)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6)真值函 项的一般形式是[p,ξ,N(ξ)],这是命题的一般形式;(7)对凡是不可 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

根据维特根斯坦对这七个主命题的解释和说明,我们可以大致 把它们分为这样四个方面:(1)关于世界的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 思想(第1、2 主题);(2)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第3、4 主 题);(3)关于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理论(第5、6主题);(4)关于不可 说的神秘之物(第7主题)。当然,这种划分并不严格,因为事实上每 个主命题下面所包含的子命题在内容上都是相互关联的,在某些地 方甚至是相互对应的;而且全书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是无法简單地用几个方面所能概括的。所以,严格地说,我们 很难把这些内容明确地区分开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哲学研究》。严格地说,这是唯一一部维特根 斯坦生前同意在他嗣后出版的著作,该书的手稿也是他完全按照出 版的要求编排好了的,如专门写了“序言”,并大致按照问题内容编排 了条目顺序。这本著作共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包括1篇“序言”和 693个条目,大致写于1936—1945年,这是维特根斯坦最初同意出版 的部分。而该书的第2部分包括14篇长短不一的短论,大致写于 1947—1949年,是由该书的编辑安斯康和里斯编排而成。从全书完 成的时间上看,这本书正是写于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成熟的阶段,事 实上橫跨了他整个后期发展过程。因而,《哲学研究》中的思想基本 上反映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观点。不仅如此,《哲 学研究》中的条目都是维特根斯坦从他后期所写下的大量笔记中精 选出来的,并经过他本入的反复修改,因而被他看做能够体现他较为 成熟的思想。他后期所写的其他大量笔记以及讲座记录,后来也都 被編辑出版,如《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 《片段集》等等,但这些著作并不是维特根斯坦本人计划出版的著作。 从思想内容上看,类似以上的这些著作都与《哲学研究》在许多方面 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因为这些笔记是维特根斯坦为写作《哲学研究》 而准备的资料,因此可以说,《哲学研究》是他后期思想的核心著作, 而其他著作都是围绕《哲学研究》展开的。

《哲学研究》是一部奇特的著作,通常被哲学家们称为用德语所 写的最伟大的散文之一,并把它与柏拉图的对话录相媲美。但正如 我们所提到的,这部著作是由许多只言片语构成的,它与其说像是散 文,更不如说是一部箴言录,維特根斯坦本人则把它称为“一本相 册”。他在该书的“序言”中清楚地描述了他的写作风格:

本书中的断想如同我在浸长迂回的旅途中所做的一系列风 景素描。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观点,往往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新的探讨,形成新的素描。其中许多素描可能画得很糟或毫无特色,到处留下拙劣画家的败笔。而当抛弃了这些糟糕的素描, 被保留下来的就是一些可以容忍的东西。通过把这些保留下来 的素描进行重新排列和删减,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幅风景的全貌。 因此,这本书其实只是一本风景画册。①

的确,这本书既不是一部规范的包含了系统论证的哲学论著, 也不是一本如同文学描述那样的散文集。它不仅没有系统的结构, 而且没有前后连贯表述的思想。它的思想如同它的条目排列一样, 完全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从某个条目中很难看出它与前后条目之 间的思想联系。全书由一些如同信手拈来的片段组成,没有章节, 没有主题,没有严格的推理,也没有明确的结论。一切看起来似乎 都是漫无边际的、杂乱无章的。维特根斯坦所用的例子也都像是在 日常语言使用中随意看到的,如最初学习语言的儿童、正在学习算 术的学生等。还有不少是他想像出来的例子,如装在匣子里的甲 虫,没有摩擦力的万能机、太阳上的时间、处于回忆和期待状态中 的狗,似兔似鸭的图像等。所有这些都使得《哲学研究》在常人看 来变得扑朔迷离,难以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书中的每句话或 每个例子都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并没有晦涩的语句或烦琐的推 理,但真正要知道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弄懂维特根斯坦为什么 要这样去说,却是非常困难的。他自己也曾对朋友说过:“我所说 的一切都是烦琐的、容易理解的,但要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却 是非常困难的。”②

不过,尽管如此,《哲学研究》的这种写作特点并不是维特根斯坦 故意而为之,而是他的思想自然流露的结果。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把这些思想以断想或小段的方式写下来。有时围绕着同 一个题目形成了一串很长的连环,有时我却突然改变话题,从一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安斯康译,第区页,牛津,布莱克威尔,1953。 ② 参见哈勒特(G.Hallet)《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指南》,第9页,纽约,1977。

个题目跳到另一个题目——我的初衷本是想把所有这些汇集在 一本书里,而汇集的形式我在不同的时候曾有过不同的构想。 但重要的是思考应该按照一种自然秩序不间断地从一个题目向 另一个题目发展。经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我认识到,要想 把这些结果融为一个整体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我能写的最好的 东西永远只能是这些断想。假如我违反这些思想的自然倾向, 把它们强行地扭向一个方向,那么这些思想很快便会残废。①

由此可见,维特根斯坦写作这本书时最初的考虑完全是从更好 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角度出发,因而,《哲学研究》一书的写作风格是为 了满足他表达思想的需要,而不是他刻意追求某种异端效应的结果。 事实上,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是与他的思想特征融为一体的,如思维方 式上的不断跳跃,随时变换思考的角度,从最常见的日常事物和语言 用法出发竭力显示而不是解释我们所看到的现象以及努力还事物或 事件的本来面目等。

三独特的思想

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独特性,当代西方哲学家给予了许多解释。 最为常见的解释,是认为他既有奥地利文化的传统,又在逻辑和数学 等领域造诣颇深,因而他被看做是在当代哲学中少有的能够兼备英 美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特点的哲学家之一。当然,也有的研究者认 为,他的特殊性表现在,他是一位极少与传统哲学有联系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处处透露出原初的创造力,而他的独特个性也为他的思想 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性 质的解释真可谓汗牛充栋,仅从因特网上所能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就 多达上千种。而且,每天全世界还在不断发表各种研究成果。面对 所有这些解释,我们往往如堕云海,恰恰很难得到对他哲学思想的真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安斯康译,第X页,牛津,布莱克威尔,1953。

实描述。从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量资料中,我们得到了维特根斯 坦的不同形象,譬如有人称他为“现象学者”,有人把他看做“后现代 主义者”,还有的人认为他与东方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澄清他与当代许多哲学思潮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为我们 了解他的真实形象扫清道路。

(一)维特根斯坦与当代现象学之间的关系

由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为当代西方哲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这场 革命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哲学家们抛弃了哲学研究的心理学方法,代 之以逻辑的、纯意识的方法,力图把对意识的研究建立在客观逻辑的 基础之上。尽管后来的现象学家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提出了各种不同 的解释,但意向性理论却始终被看做是他现象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这种理论的基本原则是认为每个意向活动都有一个意义,根据它的 意义而指向它的对象。胡塞尔根据这个原则强调了意向性与语言意 义之间的关系。这表现在:

1.每一意识活动都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因为人类的思维通常 是用语言来完成的,理智的全部活动都完全和语言连在一起。所以, 当我们进行语言活动时,我们就已经从意向上把我们施加于对象的 那些意义也施加于我们的语言。由于我们能够用公开的、可交流的 语言表达意识活动,因而这种为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与我们的意识 活动具有相同的意义。

2.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是被表达的意识活动的意义。在胡塞尔 看来,由于每个意识活动都“公开地或不公开地”具有一种意义,如果 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意识活动,那么意识活动的意义就与语言表达式 的意义相同了。而且,无论意识活动的意义是不是被表达出来的,它 在原则上都能提出某个适合的语言表达式。这就是说,表达式的意 义就是它所表达的意识活动的意义。可见,胡塞尔的“意义”概念是 与“意向性”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离开了意向性的语言表 达和离开了语言表达的意向性,在他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

从胡塞尔的这种意向性理论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语言的意义在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他的这个思想是他 整个现象学哲学的基础。然而,他的这个思想似乎并没有完全为他 的继承者所接受,他们更关心的是胡塞尔在意向性理论中所阐述的 关于意向内容和意向对象的区分。而通常认为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中 的这个思想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得到了发挥。①

然而,尽管我们可以从维特根斯坦思想那里找到胡塞尔思想的 痕迹,但必须看到两者的思想在出发点和理论目的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对意向对象以及如何去把握这些对象的方式有着不同的 理解。胡塞尔认为,意向的对象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概念化 的对象,这样建立起来的对象都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概念 把握对象的一部分内容,而不能把握对象的全体。但在维特根斯坦 看来,我们并不是通过概念去把握意向的对象,而是通过语言的用法 达到显示这种对象的目的。因为语言的用法不是表明某种普遍的概 念,而只是表明在使用中所意向的内容。

例如,根据胡塞尔的看法,亚里士多德作为意向的对象,可能被 概念化为“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 老师”等等。这些不同的概念内容各自把握对象的某个方面,而不是 把握对象的全体。但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当我们使用以上这些对亚 里士多德的描述时,我们并不是把亚里士多德作为意向的对象,而只 是把这些描述当做对象,因为人们并不一定知道这些是对亚里士多 德的描述,但人们可以知道这些描述的用法,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 确地使用它们。所以,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意向的对象并不是某种概 念的内容,也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某种对象,而只是语言使用者在某 个语境中所意向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但也不一定是某个现实 的对象。

2.两者对语言也有着不同的理解。胡塞尔理解的语言主要是

① 关于维特根斯坦思想与现象学的联系,读者可参见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 哲学的文化》,第39—4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逻辑的、概念化的语言,他没有考察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而且他把 意向性理解为纯意识活动的产物。这忽略了表达意向时的具体语 境。相反,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从根本上说,表达意向性的语言不属 于逻辑的语言,而应属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因为只有在日常语 言中,才存在表达者所要表达的意向,纯粹抽象化的或符号化的逻 辑语言没有意向性。意向性应当与意志相联系,但意志并不是纯粹 的意识活动,而只是想要使用语言表达意向的一种意愿,它是在使 用语言之前就出现的,而且只能是在语言活动中才得到证实的。 3.两者在所追求的哲学目的上也不同。胡塞尔强调,他在哲学 研究中要建立的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一门描述意识现象的科学。这 种具有科学的客观性质的哲学摆脱了一切传统哲学中通常存在的心 理成分,力图用具体的现象学方法分离或“悬置”所谓的意识现象,最 终使现象学成为超脱一切哲学的“第一哲学”。然而,维特根斯坦并 没有这样的理想或梦想。从中期开始,他就始终把哲学研究看做是 一种治疗理智疾病的活动,因此,他认为他从事哲学研究的目的正是 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哲学疾病的存在,是为了通过观察日常语言的使 用,并把哲学家们使用的语言放回到日常的语法当中而达到最终消 除哲学的目的。这样一种哲学目标不仅与胡塞尔截然不同,而且与 当今大多数哲学家的哲学理想相悖。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应该说差 异更多于相似。我们不能因为维特根斯坦论述中使用了“现象学”或 “现象学的”这样的概念,或者因为维特根斯坦不止一次地提到胡塞 尔的思想,因此就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相提并论; 更不能仅仅通过后人的分析,就简单地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归于现 象学运动的行列。所以,我们可以说,无论是在思想的出发点上还是 在哲学的目的上,维特根斯坦都不是一个现象学者,维特根斯坦的思 想都不应当被纳入出现于欧洲大陆的现象学运动。

(二)维特根斯坦与当代欧洲大陆人本主义思潮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问题上,人们通常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相提并论,认为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有入甚 至把他们两人的思想归于一种哲学形式,如罗蒂把他们看做是所谓 的“教化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从某种哲学倾向上看,维特根斯坦 的思想,特别是他对基础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海德格尔的哲学精神的 确有着一些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维特根斯坦强调对基础问题的研究,这种基础不是指某个学 科或哲学自身的基础,而是指人类生活的基础或人类文化的基础。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对建构一座大度不感兴趣,而是更关心大厦的基 础。这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路是一致的。海德格尔曾明确表示,他 对存在问题的研究不是为了在现有的本体论或存在论中增添一点内 容,而是为了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长期存在的混乱,即没有真正区 分存在与存在者,以存在者的存在代替了存在本身。所以,海德格尔 认为,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这个问题的基础,认识到存在问题 本身对整个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基础性意义。

2.维特根斯坦思想中有一条重要线索,这就是关于可说与不可 说的界限。在他的前期思想中,他把思想的界限划定在可说与不可 说之间,不仅强调了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和世界的界限,而 且坚持不可说之物的神秘性。而在后期思想中,他则希望用描述语 言游戏的方式“显示”这种不可说之物,并使思想的界限消失在具体 的语言活动之中。这种对语言极限的认识与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认 识是一致的,因为海德格尔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就竭力表明,抽象的、 概念的语言是有限的,有许多东西无法用这种语言表达,因而是神 秘的。在这种意义上,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沉默”恰好是一种真正 的理解。

3.追求基础的不可怀疑性和确定性,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 的重要内容。在他看来,语言游戏中的遵守规则不是一个能够给出 理由的行为,因为一且能够这样,也就意味着我们同样可以对这种行 为提出怀疑,而遵守规则行为本身却是不可怀疑的,就是说它是不假 思索的,可以不需要对这种行为提出任何理由或根据的。因为遵守 规则就是语言游戏本身。这种对基础的确定性追求,同样符合海德格尔的思想。海德格尔就强调,思想本身是一个无须证明的过程,如 果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解释思想,我们就不会把握思想的真谛。他 这样写道:

如果用一些科学式的分析并通过一连串的结论来引发出关 于这种跳跃的命题可以称为证明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通过跳 跃,随着思想所达到的境地而启明的东西是绝对无法证明的,也 是从不允许去证明的。①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海 德格尔是一致的。甚至再进一步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欧洲大陆 的所谓人本主义思潮似乎也有了某种契合关系。但我认为,这种把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思潮等量齐观的做法,不 仅过于简单化,而且存在模糊维特根斯坦思想特征的危险。因为,无 论是在思想动机上还是在具体论述上,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以及 其他欧洲大陆哲学家都有着根本性的、明显的差别,尽管他们之间不 像其他分析哲学家与大陆哲学家之间的关系那样紧张。这种差别主 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尽管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都把语言当做他们研究的中心, 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以及处理语言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而这种 不同恰恰反映了分析哲学与存在哲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前期维特根 斯坦使用的是逻辑的语言,他的研究方式是明显的逻辑分析;而在他 后期思想中,日常语言的使用是他关注的内容,研究的角度已经从静 观的分析转向了动态的参与。在维特根斯坦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 中,语言研究不是手段、途径、方法或阶段,而是目的、内容、结果和一 切。所以,我们在他的思想中会看到,语言的界限就是他思想的界限 和世界的界限。然而,在海德格尔那里,语言被主要地看做是一种手

① 海德格尔:《什么是思想?》,第33页,图宾根,1961。

段、途径和方法,语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展露、显现存在。无论 是“语言作为存在的家”,还是“人是语言的存在者”,这些都表明了海 德格尔把语言看做存在去蔽的方式这种思想动机。同样,无论是诗 的语言还是无言的理解,他都是把语言作为一种道路,人们沿着这条 道路会走向存在的深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他在《存在与时间》中 就曾明确地宣布:“为了追问‘事情本身’,哲学研究将不得不放弃‘语 言哲学’,将不得不把自己带到在概念上业经澄清的问题提法面 前来。”①

2.维特根斯坦对思想的划界与海德格尔对思想的理解也是不同 的。尽管我们前面看到他们在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分问题上似乎有着 一致的看法,但事实上,这种一致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相似:由于他们 所理解的语言各不相同,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大相径庭,因而对可说与 不可说的理解也就南辕北辙、互不相干了。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可说 的东西是可以用逻辑形式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也是可以用日常的语 言揭示出来的,而不可说的东西则只能用使用语言的活动显现出来, 但由于我们又只能看到说出的东西,因而被显现出来的东西同样也 是在语言之中,即在使用语言的活动之中。这样,所谓不可说的东西 就变成了不可知的东西,因此,谈论它们也就变成无意义的了。但在 海德格尔看来,不可说的神秘恰恰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存在方式显现 出来,由于语言是存在的显现形式,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说 出什么东西,相反,是语言在使用我们来显现出存在的本质。所以, 在海德格尔那里,并非不可说的不能说,而是恰恰相反,语言正是要 说出那不可说的神秘之物。他还把这看做思想者的天职。这样一种 对不可说的理解完全是基于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探索要求,是他 存在论的组成部分。

3.即使在追求确定性问题上,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也 是不同的。虽然他们都强调思想的确定性和不可证明性,但他们所

①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第20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87。

追求的目的是不同的。维特根斯坦追求的是人类生活形式的确定 性,它体现在人们日常使用语言的大量的语言游戏中,而这种确定性 的意义在于实践活动的无须说明,在于语言游戏自身的完备性。但 在海德格尔那里,思想的确定性表现为与科学分析和逻辑证明的对 立,由于对存在的去蔽活动是通过追思存在而完成的,因此这个过程 就是超越理论、超越语言的。从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哲学追求 上看,他们两人的哲学旨趣也是不同的。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根据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某些倾向性和具 体的论述方式,把它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作番比较,但在这种比较中千 万不要忘记,他们的思想无论是在哲学目的和使用的语言上都是截 然不同的。而比较工作的意义并不是在被比较双方之间划上等号, 相反,正是由于被比较者的差异才使得这种比较工作成为可能。所 以,我们千万不能由于作了这种比较工作,而忽略或抹杀了维特根斯 坦与海德格尔之间事实上存在的根本区别,否则就真的“南辕北 辙”了。

(三)维特根斯坦与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与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是人们热衷于谈论的话 题。自从罗蒂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看做一种后哲学的文化以来,人 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不仅对这种 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认为它本身就属于这种后现代主 义思潮。应当说,从维特根斯坦思想对哲学的消解以及他强调语言 游戏的重要性的角度看,这种思想与出现于 20 世纪 60—70年代西方 社会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确有着某种联系。例如,维特根斯坦 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把它们看做一种理智疾病,力图通过回到日常 语言的使用中达到消解哲学的目的。而这种做法正是后现代主义所 要达到的目标,即以再现、建构、现象、多样化、固有的规范以及基本 的他者等范畴,取消传统哲学在一切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生活 中原有的核心地位,并通过把哲学化解到其他学科从而达到最终取 消哲学的目的。

然而,更应当看到的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存 在着重要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它们消解哲学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后现代主义以否定西方 的传统思想和文化逻辑为目标,它的工作主要是消解和破坏一切现 有的思想结构与文化积淀,以革命者和掘墓人的面目和只破不立的 气概为西方的文化逻辑敲响了丧钟。同时,后现代主义不仅是破坏 者和解构者,而且成为世纪末的殉葬人。因为这里所谓的“后现代”, 在思想根源上仍然是西方现代思想的延续,准确地说,它不过是西方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变体而已。然而,维特根斯坦的想法 与做法则不同。他的想法是要把一切哲学都消解在正确使用语言的 语言游戏当中,因而不必对任何语言游戏都从哲学上说三道四,因为 这里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和说明,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投身到语言游 戏之中,从使用语言的活动中感受规则的存在,看清哲学错误产生的 根源。可见这种想法与后现代主义有所不同:他反对一切解释和说 明,无论它们根据的是现代主义的还是后现代主义的思路;而后现代 主义者们则把目光盯在如何通过消解语言而达到新的建构,因为任 何的消解和解构最终都会以重新建构更能说明和解释的理论体系而 结束。而这正是维特根斯坦所坚决反对的。

2.虽然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的看法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哲学 的消解有着相似之处,但维特根斯坦与后现代主义者们对哲学的理 解仍然不尽相同。后现代主义者对哲学的理解是从对现代主义的反 叛出发的。在他们看来,现代主义的基石是以逻辑中心主义为特征 的西方传统哲学,这种哲学强调工具理性在思想推理中的支配作用。 这种工具理性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中得到了无限的扩展和膨胀,导致 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状况的异化和精神生活的匮乏。所以,后现 代主义就是要唤醒人类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义无返顾 地放弃传统理性对人类的控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在哲学观念 上,就是要彻底放弃被传统哲学看做是能够追求客观真理的“大写的 哲学”(罗蒂语)或“神目观”(普特南语),把哲学至多看做是一种“教化 的”工具或手段。然而,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理解与此大为不同。在他看来,哲学不存在新旧之分,一切哲学(包括传统的和未来的)都不 过是人类错误使用语言的结果,因此,改造哲学的唯一出路就是彻底 抛弃哲学,使人类在语言游戏中正确地使用语言。所以,我们在维特 根斯坦那里会读到这样的话:“真正的发现是:当我搞哲学时就会使 我不搞哲学”,“哲学家就是那些不称职的经理”,“哲学的成就就是使 我们发现了这个或那个明显的胡说,发现了理智在撞到语言的界限 时起的肿块”,所以,我们会理解维特根斯坦这样的说法,即哲学是一 种人类理智上的疾病,治愈这种疾病的过程就是消除哲学的过程。 显然,这种哲学观不同于后现代主义对哲学性质的理解。概而言之, 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的确是“后哲学”,但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则是“无 哲学”。

凡此种种都清楚地向我们表明,无论维特根斯坦对后现代主义 的影响如何,我们都无法把他的思想完全划归到这种思潮中,因为它 们究全属于不同的思想倾向:后现代主义是要揭示和祛除现代主义 以及一切传统哲学和文化中的逻辑中心主义,而这归根结底仍然是 一种现代主义的延续;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则完全摆脱了所谓的“现 代性”与“后现代性”樊篱,直接走进人们的日常语言当中,从具体的 语言游戏中寻求人类生活的确定性。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 后现代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路数。

(四)维特根斯坦与东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随着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文化矛盾日益凸现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反 传统的呼声日益增强,西方哲学家们似乎开始逐渐把关注的焦点转 向了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着不同传统的东方哲学与文化,力图从东 方思想中寻求解决西方问题的途径。这本来是一件对东方哲学和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好事。但不幸的是,夜郎自大的痼疾却使得我们 的一些研究者一叶障目,仅以西方哲学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心 得,甚至只是一种偶然的兴趣,就推断出西方哲学家竭力推崇中国文 化的结论,进而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不但可以解决西方哲学的问题,甚 至将会成为新世纪治国安邦的良方。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包括维特根斯坦在内的不少当代西方著名 哲学家对东方的传统哲学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众所周知的事 实是,维特根斯坦对印度佛教的兴趣、海德格尔对《道德经》的翻译和 研究、叔本华对印度哲学的研究,等等。然而,我们不应忘记的是,这 样的兴趣和研究都是在这些哲学家自身的文化背景中发生和进行 的。即使他们承认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的确在主观上试图借 助东方文化的某些内容重新审视西方文化的问题,但这种承认和审 视无疑仅仅是把东方文化作为他们建立自己哲学观念的不同参考 系。这一点是我们在研究西方哲学家的东方文化情结时必须牢记的 基本原则。

回过头来再看维特根斯坦,我们对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他的思想 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应该说就比较一目了然了。即使 维特根斯坦对东方文化表达过这样或那样的兴趣,即使我们从他的 思想中可以分析出某些与东方文化相近的成分,但这些都无法成为 我们把他的思想看做与东方文化有相通之处的明显证据。相反,如 果说他的思想中有与佛教精神相近的内容,那也只是研究者的主观 意愿而已。因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或方面来 说,都只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他的哲学精神与东方文化有着天壤 之别。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四卷 潘达罗斯射伤墨涅拉奥斯战事重起-在线阅读

    宙斯挑话刺激赫拉 众神坐在宙斯旁边,在黄金地上 召开大会,尊贵的赫柏给他们斟神液, 他们遥遥望着特洛亚人的都城, 高举金杯互祝健康,彼此问候。 克罗诺斯的儿子试用嘲弄的语调 刺激赫拉,意在言外,对她这样说: “女神中间有两位帮助墨涅拉奥斯, 就是阿尔戈斯的赫拉和守护女神 雅典娜,她们坐在远处观望,很开心。 爱笑的阿佛洛狄忒总是袒护帕里斯, 使他侥幸,免于遭受…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250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二先验方法论 第一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纯粹理性在独断运用中的训练 数学提供了一个没有经验的辅助而有幸自行扩展开来的纯粹理性的最光 辉的例子。例子具有传染性,尤其对于那当然会自夸在别的领域也拥有它在422 二、先验方法论 某个领域所分得的同一种幸运的同一种能力来说是如此。因此纯粹理性在先 验的运用中希望能像它在数学中成功地做到的那样同样有幸彻底地扩展自 己,尤其是当它在前者中应用的同一个方…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59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者前言-在线阅读

    译者前言 这一祸患的产生,首先起因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卢梭《答斯坦尼斯拉斯·勒辛斯基的驳难》(1751年9月) 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简称为《论不平等》或第二篇论文。这篇论文所表述的论点,是卢梭政…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6日
    87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二卷-第三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听到哈赖丰和哈赖克拉泰斯两兄弟争吵,就用下列论 证方式劝说哈赖克拉泰斯要有手足之情。应当把弟兄当作一个朋 友来看待,把他看得比财富更宝贵,第1节。因为财富的持有者没有 朋友,财富就是靠不住的东西,第2、3节。兄弟友爱是自然所规定 的:有兄弟的人比没有兄弟的人更受人的尊敬,第4节。即使弟兄56 第 二 卷 对我们有恶感,我们仍应当努力同他和解,第5—9…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00
  • 第三节摩尔的常识哲学

    在分析哲学的兴起过程中,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摩尔起了特殊的 重要作用。与弗雷格的思想影响不同,摩尔对分析哲学的作用主要 是通过他提倡的分析方法和对常识与日常语言的强调。当代西方哲 学家把摩尔的作用看做是一个“牧师”所起的作用,把摩尔称做“分析 哲学的思想领袖”或“灵魂”。 ① 参见斯特罗《20世纪分析哲学》,第52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 ② 参见同上…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2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