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新实在论

从以上我们已经知道,新实在论是20世纪初相继出现于英国和 美国的一种哲学思潮。这种哲学的共同特征是以反对19 世纪末的绝 对唯心论为标志,坚持和提倡关于外部世界的常识观点,用本体论和 认识论的实在论反对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当然,在英美两国不同的 哲学家那里,他们对实在和世界的理解各有不同。

① 布莱克伯恩:《扩展语词》,第171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② 布莱克伯恩:《准实在论》,第15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一新实在论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新实在论在 20 世纪的西方哲学舞台上虽然 只有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它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却非常重 大。它不但掀起了当代哲学反对绝对唯心论的序幕,而且直接把科 学的认识论引入了哲学研究领域,在客观上促成了当代哲学家对逻 辑、数学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开创了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处理 哲学问题的先河。

尽管新实在论是以反唯心论起家,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宣布唯心 论是错误的,而是反对一切主观主义、一元论、绝对主义或一切神秘 的哲学观点,因为这样的观点宣称,一切非精神的事物或是被创造出 来的,或是由认识的心灵以某种方式加以修正的。但在新实在论者 看来,真实的客观世界完全是通过感觉经验而直接被认识的,关于对 象的知识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这个认识对象本身;而且,我们的经验 和知觉是由经验对象确定的,而不是去构成经验对象的,我们对经验 对象的感觉并没有创造或改变对象本身。历史地看,在 20 世纪初提 出这样的反唯心论观点不仅具有反传统形而上学的意味,而且为当 时已显陈腐之气的欧洲哲学舞台提供了新鲜的空气,正如罗素形象 地描述的那样,他们突然感到天空是蔚蓝的,空气是清新的,一切都 是那么美好自然,他们突然有了一种解放的感觉。罗素写道: 在刚一得到解放的欢畅中,我成了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极 为高兴,认为草真是绿的,即使自洛克以来所有的哲学家都持相 反的意见。我不能一直保持这种愉快的信念的原有的力量,可 是我再也不能把我自己关在一个主观的监牢里了。①

同样,在美国的新实在论者那里,对唯心论的批判使他们找到了

① 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译,第54页,商务印书馆,1982。

志同道合的语言,因为这样的唯心论把认识活动完全禁锢在了认识 心灵的内部,放弃这种唯心论就意味着认识心灵的解放。正是在这 种解放感的驱使下,新实在论者提出了一些他们认为可以取得共识 的观点。从英美的新实在论者提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 种哲学思潮的新实在论在理论上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反对一切唯心论和主观主义,承认认识对象不依赖于认识活 动或认识心灵存在。承认实在的独立存在,这是一切实在论哲学的 基本特征和标志。但在传统实在论哲学中,这样的实在不仅被理解 为外在世界,更为主要的是被理解为不依赖于个人的认识活动而存 在的独立的理念或观念。由于追求确定性和永恒性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从哲学上确定某个 阿基米德点。把“实在”理解为独立的共相或观念,正是试图从纷繁 复杂的现象世界中寻求永恒不变的“真理”、“大全”、“恒一”等绝对理 念的哲学努力。这就是柏拉图式的实在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论(实 在论)的哲学理想。然而,这种哲学理想在新实在论者那里受到了严重 挑战。新实在论者反对一切唯心论和主观主义,因为在他们看来,它们 的错误在于颠倒了认识对象和认识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我们的感 觉和意识取代了我们所感觉和意识到的对象,这不仅与科学的发现相 背离,也与我们的常识相背离。新实在论者提出,独立于认识活动或心 灵存在的不是某种精神的实体,而只能是作为我们认识和经验来源的 对象。他们主张,“被认识的事物并不是认识关系的产物,它们的存在 或行为也并不是本质上依赖于那个关系的”①。

2.反对认识论先于逻辑的观点,认为逻辑本身就是关于实在的 理论。笛卡尔以来的传统实在论哲学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 这样的认识论是以心理学为根据,以个人的感觉经验为出发点。但 在新实在论者看来,常识和心理学所谓的“知识”、“意识”和“经验”等 项在逻辑上不是根本的,而是逻辑上后于关于实在的理论,至少是后

① 霍尔特等:《六位实在论者的方案与初步纲领》,载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 论著选读》,第417 页。

于它的一些部分的,这个关于实在的理论断定有一些不是意识或经 验的项或关系是存在的。“认识论在逻辑上并不是根本的”,相反,“有 一些逻辑原则在逻辑上是先于任何从其他命题中推演出来的命题 的。基于这个理由,关于认识性质的理论、关于认识与其对象的关系 的理论,在逻辑上是后于逻辑原则的。简要地说,逻辑在逻辑上是先 于任何认识论方面的理论的。再者,各种关于实在的理论是推演而 得的,并且要服从逻辑规律的,因此它们在逻辑上也是后于逻辑的; 而就逻辑在逻辑上说是存在于它们之中而言,逻辑本身就是一个关 于实在的理论或是这个理论的一部分”。①

3.反对内在关系说,提倡外在关系说。罗素在谈到他追随摩尔 反叛唯心论时明确表示,他对新实在论的兴趣与摩尔的不同:摩尔关 心的是否定唯心论,而他关心的则是否定一元论。他指出,一元论与 唯心论的密切关系就在于“内在关系说”,它主张,两个事物之间的关 系表示的是这两个事物的内在性质,而且,最终表示的是这两个事物 所构成的整体的性质。罗素认为,这种内在关系说无法解释在数学 和逻辑中大量存在的非对称的关系,而在哲学上,这个理论把关系解 释为关系项的性质,这就颠倒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抹杀了个体或关 系项的独立地位。罗素提出“外在关系说”与之对立,这种理论主张, 在两个或多个事物构成的关系中,关系本身并不取决于关系项的性 质,而是独立于关系项的。由此,罗素得到这样的哲学结论:一个孤 立的真理可以是全真的;事实是脱离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命题的真取 决于它与事实的关系;而且,经验是我们这个世界中很小的部分,可 以相信存在着没有经验的事实。② 美国的新实在论者把这种外在关 系说表述为:“在‘a项和 b项具有R关系’这个命题中,aR在任何程 度上都不构成 b,Rb也不构成 a,R也决不构成或 a或 b”③。

① 见霍尔特等《六位实在论者的方案与初步纲领》,载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 哲学论著选读》,第412页。 ② 参见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译,第56页,商务印书馆,1982。 ③ 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第413页。

4.反对心理主义,提倡用逻辑和科学的方法研究哲学。反心理 主义是 20 世纪初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新实在论在反心理 主义中提出的论证不是用于修补心理主义,而是采用釜底抽薪的方 式,完全放弃了传统哲学以心理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强调建立在逻 辑规则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法。罗素明确地用逻辑的方法从语言上 彻底摧毁了心理主义,而美国的新实在论者也严格地区分了心理的 东西和物理的或生理的东西,认为心理主义的错误在于否认了那些 逻辑上在先的命题,从而混淆了逻辑与心理学。根据心理主义的观 点,认识论从来都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在新实在论者看来,认识论 首先需要确立的是逻辑的规则,并根据这种逻辑规则去表达我们对 实在的认识。由于认识活动是我们对认识对象的直接呈现,所以在 认识论中就不应当存在心理学的地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 实在论与 20 世纪初的许多哲学思潮都强调了反心理主义,如弗雷格 哲学、实用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但新实在论的反心理主义主 要针对的是唯心论和主观主义,强调的是用逻辑的方法研究关于外 部世界的知识。在这种意义上,美国的新实在论者被看做是罗素哲 学在美国的最好宣传者。①

当然,以上特征并不能完全刻画出 20 世纪初英美哲学界的新实 在论,但它们却真实地表明,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新实在论,其实在 哲学上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贡献。与其说它是一种独立的哲学思潮, 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哲学立场和方法,就是说它代表了一种研究哲 学问题的基本倾向,即科学的、逻辑的、分析的研究倾向:在英国,摩 尔和罗素的新实在论直接带来了分析的方法;而在美国,新实在论的 主张则为分析哲学在30年代登陆美洲大陆扫清了思想道路,作好了 理论准备。

① 参见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洪汉鼎等译,第295页,商务印书 馆,1996。

二英国的新实在论

我们现在知道,英国是 20世纪初新实在论的主要发源地:摩尔和 罗素是这种哲学的最初倡导者,稍后还有怀特海和亚历山大。但根 据巴斯摩尔的说法,“在英国,最先系统阐述新实在论重要思想的是 努恩(T.P.Nunn)”①。虽然努恩主要是作为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哲学 家闻名于世的,但他在发表于 1909 年的《第二性质是独立于知觉的 吗?》一文中,坚决捍卫传统经验论对第一和第二性质的观点,因而获 得了哲学界的认同。努恩还在1907年出版的《科学方法的目标及其 成就》一书中反驳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论命题,论证了物体的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都是实际存在于物体之中的,它们的存在并不 以是否被感知而改变。例如,唯心论者认为,在我们的经验中,至少 存在某些东西,它们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比如疼痛。但努恩则指 出,疼痛是完全处于我们心灵之外的东西,我们感到疼痛是因为我们 心灵之外的东西作用于我们的结果。努恩还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感 觉和事物本身的真实性质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因为这些感觉本身就 是事物的性质,只不过是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是从不同角度得到的 性质方面。但是,努恩的这种观点很容易被看做是马赫主义的翻版, 因为把感觉等同于事物的性质,无疑是把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现象看 做事物的性质。虽然努恩没有使用“中立要素”这样的概念,但从他 的论述和思想中可以明显看出马赫的现象主义的痕迹。②

虽说努恩系统地阐述过新实在论的观点,但在时间上,摩尔和罗素 提出他们的思想早于努恩:摩尔最初显示出他实在论立场的文章《论判 断的性质》发表于1899年,被罗素称做“关于这种新哲学第一篇公之于 世的叙述”③,而他直接反叛唯心论的文章《驳唯心论》则发表于1903

① 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洪汉鼎等译,第 292 页,商务印书馆, 1996。 ② 参见同上书,第 294页。 ③ 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译,第47页,商务印书馆,1982。

年;罗素最初提出外在关系说是在1900年的《莱布尼茨哲学述评》中, 随后在1907年的亚里士多德学会的年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这个学说 作了详细的论述。① 摩尔和罗素提倡新实在论的动机,最初是对布拉德 雷的绝对唯心论的批判,特别是反对“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命题,但随 后他们就以不同的方式把新实在论的精神贯彻到自己关心的领域:摩 尔强调以概念分析的方法论证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存在的知识,而罗素 则以逻辑分析的方法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基本逻辑原则。

摩尔和罗素的新实在论思想对 20世纪初到 20 年代的英国哲学 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实在论一时成为英国哲学中与当时占主导地位 的唯心论形成强大抗衡的哲学力量,许多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成为 这种新哲学的拥护者,如亚历山大、怀特海、莱尔德(J.Laird)、史密斯 (K.Smith)、乔德(C.E.M.Joad)等人,其中以亚历山大和怀特海的 影响最大。

亚历山大(Samuel Alexander)于 1859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悉 尼,1877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数学、古典学和哲学,1882年成为牛津 大学第一位犹太血统的研究员,1893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哲学教 授,直至退休。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格拉斯哥大学所作的吉 福特讲座,于1920年以《空间、时间和神》(Space,Time and Deity)为 名出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他的代表作。亚历山大的哲学 特征是结合了传统形而上学研究和当时的实在论思想,特别是努力 把科学和宗教的看法熔为一炉,由此形成了受到形而上学哲学家和 实在论者两方面都欢迎的独特哲学体系,即所谓的突现进化论 哲学。②

亚历山大的实在论思想主要来自摩尔和罗素,同时也接受了努

① 参见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译,第48—54页,商务印书馆,1982。 ② 通常把亚历山大的哲学体系称做“突现的进化论”,即认为意识现象是在生命 进化过程中的某一点上突现出来的。亚历山大的哲学体系对不同的哲学观点兼收并 蓄,内容庞杂,也正因为此,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不再为后人所提及。限于篇幅,这里 主要讨论他关于实在的观点。

恩的影响。他在与新黑格尔主义者鲍桑葵的论战中根据摩尔的观 点,认为意识是某些有机结构的属性,例如,我看到的树不是在我的 意识之中的,而是作为一个与有意识的存在物并存的对象出现在我 的意识之前的。他明显地肯定用有机体的行为去解释对象存在的分 析方法。但他又强调,在认识过程中,认识对象的确定不是根据行 为,而是根据认识者对认识对象的欲求,这就是作为一个认识过程的 精神行为所特有的心理学特征。亚历山大明确地区分了心理行为和 这个行为趋向的对象,认为唯心论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这种区别。 他强调一定要使对象非人化,就是说,要使对象和对这个对象的认识 活动各司其职。他在《实在论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实在论的倾向是 使对象非人化,使人和心灵在有限事物的世界中占据它们本来的位 置;一方面,去掉物理事物上面的那些由于心灵的自负或自大加给它 们的虚饰;另一方面,给这些物理事物以及心灵以适当程度的自我存 在”①。巴斯摩尔把亚历山大的这种实在论称做一种“自然主义的”实 在论,因为“在这种实在论看来,人只是处于其他有限事物之中的一 个有限事物,而不是有穷宇宙的统治者和主宰者”②。

但根据亚历山大的论述,他的实在论基本上应当属于一种形而 上学的实在论。与传统的形而上学实在论者不同,他更多地吸取了 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特别是进化论思想,以摩尔根的生物学上 的突现进化论思想作为框架,形成了关于意识活动的突现进化思想。 这个思想的核心是他对从四维视角对时空连续统的规定。他认为, 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那样,也不是物理 学家或形而上学家告诉我们的那样,而是由“瞬间点”构成的四维视 角,这些瞬间点不是扩展的事件,而是运动的有限情形,这些运动构 成了时空中的实际差异,也构成了最为广泛的范畴模式。这些范畴 模式是由概念图式察觉的。时空中最为具体的运动展现了这样一些

①② 亚历山大:《实在论的基础》,原载于《英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British Academy)1914年。转引自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洪汉鼎等译, 第 305页,商务印书馆,1996(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模式,即在某种水平上的有机体中突现出显著的特征。他把有机体 的水平分为三种:最低的一种是“物质”,具有僵死的特征;其次是“生 命”,具有新的特征;最高的是“心灵”。这种进化论思想把物质看做是 能够产生更高级特征的基础,但否认高级的特征能够还原到低级的 水平。根据这种进化论思想,基本的实在不是物质,而是时空。在亚 历山大看来,时空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为时间可以推进整个时空 朝向更新的特征前进,所以,时空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一定存在我们未知的东西,他称做“神”,但这个神不是 上帝,而是我们可以景仰的一种特征。抛开这种进化论的神学意义,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亚历山大的实在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利用当 时的生物学成果论证了心灵存在的形而上学基础。

但亚历山大的这种实在论以及他的整个哲学系统在当时并没有 得到完全的理解,甚至连麦克塔加特也抱怨说,在《空间、时间和神》 中的“每一章内,我们都碰到了一些除了亚历山大教授以外,任何哲 学家都不曾持有的观点”①。的确,正如当代的亚历山大研究专家埃 米特(D.Emmet)所说,亚历山大的主要兴趣在于美学,他对时空的形 而上学描述从美学的角度看就具有合理的意义。②如此看来,亚历山 大的思想不被当时的哲学家所理解也就可以理解了。但事实上,到 了 20世纪 60年代之后,亚历山大的哲学就很少有人提及了,主要是 在讨论他的同时代人怀特海的时候才提到他。③

① 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第301页。 ② 参见埃米特为《罗特雷奇哲学百科全书》所写的“亚历山大”条目,载于克里格 (E.Craig)《罗特雷奇哲学百科全书》,伦敦,罗特雷奇,1998(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 本)。 ③ 根据现有的文献,对亚历山大的著作和思想作过专门研究和论述的哲学家为 数不多,20 世纪 20 年代主要是布劳德,他在 1921年的《心》杂志上曾发表文章评论 《空间、时间和神》,他在1929年出版的《心灵及其在自然中的位置》中对“突现”概念 作了讨论;到了60年代以后,主要是埃米特对亚历山大作了大量研究,他曾为爱德华 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麦克米兰,1967)撰写了长达四页的“亚历山大”条目,此外, 他还曾在1991年发表了《怀特海与亚历山大》一文,对这两个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比 较,认为他们的实在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怀特海最初是作为数学家而闻名于世的。1880 年,他进入剑桥 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1884年毕业后就成为该学院的研究员,教授 数学,罗素和凯恩斯等人曾是他的学生。他早年与罗素共同完成了 《数学原理》,该书奠定了现代数学和逻辑的基础。1910年,他移居到 伦敦大学教授数学,并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教育改革。1914 年,他成为 帝国科技学院的应用数学教授,主要研究科学哲学问题。1924年,他 担任了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主任,转向对思辨的形而上学的研究。① 通常认为,怀特海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数学和逻辑 研究时期,也称做“剑桥时期”(1898-1918);中期的科学哲学时期,也 称做“伦敦时期”(1919—1922);晚期的思辨形而上学时期,也称做“哈 佛时期”(1924年后)。他在剑桥时期发表的头三部著作就表明了数 学、逻辑和科学在形成他的哲学中所起的核心作用。1898 年出版的 《泛代数论及其应用》推进了格拉斯曼在抽象代数这个新兴领域中的 工作,受到了当时数学界的重视,他因此而被选入皇家数学学会。虽 然该书对后来的数学发展影响甚微,但它在哲学上却具有重要的意 义②:(1)它讨论了数学变项的普遍化或概括的问题,而不是按照传统 的方式把变项限制在数的符号。这种概括采取了“替换方案”(Substitutive Schemes)的形式,这是一种非公理化的代数。怀特海认为, 这种替换方案的作用是强化了数学公式与经验世界之间的关系。 (2)它在强调数学与经验的关系以及对形式结构的实际应用的同时, 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形式主义倾向,即由于现存的公理系统要求一致 性作为唯一基础,数学模式就要求具备约定的理想特征,完全独立于 知觉的内容。(3)怀特海还强调了数学推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 构造的综合过程。例如,他认为“2+3”和“3+2”是不同的,因为这两 个公式的排列顺序就表明了思想的不同过程,因而等式是一种差异

① 虽然怀特海对当代哲学的主要影响是他在美国之后提出的“过程哲学”,但由 于他最初的哲学工作开始于英国,并且由于与罗素的合作而成为世界著名哲学家,所 以,我们在这里就把他放到英国范围内来讨论他的哲学。 ② 参见布拉德雷为《罗特雷奇哲学百科全书》(克里格编)所写的“怀特海”条目。

中的同一。

正如他的哲学发展经历了数学哲学、科学哲学和思辨哲学这样 三个阶段,怀特海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也前后经历了实在论、形式论和 直觉论这样三个阶段。他在1906年发表的皇家学会论文《论物质世 界的数学概念》中对物质世界结构的不同理论提出了不同的逻辑方 案或模型。他运用了公理化的方法来构造这个方案,并把这个方案 确定为运用了奥康剃刀原则的假设,即最好的方案是设定了一类唯 一的终极实体。这样的终极实体是关系复合体,如作为一类线形关 系的点,这样的线形关系可以用力的矢量或线段来给予经验的解释。 怀特海在这里确立了一种关系的逻辑,即把永恒结构和一种序列的 排列结合起来的方式。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就是这种关系逻 辑的典范,也是他的形式论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形式论的逻辑主 义主张一切纯粹的数学都可以派生于作为基石的逻辑概念的公理化 方案。但这种逻辑主义由于过分强调了数学对逻辑的依赖性而最终 不得不用直觉来解释逻辑形式本身的认识来源。所以,怀特海在晚 年的《过程与实在》中基本上放弃了形式论的逻辑主义,转向直觉论 的观点,即认为对数学公式或逻辑公理的把握就像对终极实在的把 握一样,应当依靠直觉的领悟。

怀特海的科学哲学是以感觉经验中揭示出的自然关系和要素 为来源,形成了关于它们的数学概念或科学概念的本体论地位。他 抛弃了牛顿的“瞬间自然”的概念,放弃了把自然区分为被感知的属 性和理论的科学实体的两分法,特别是反对罗素关于从感觉材料中 推论出逻辑原子的现象主义观点。他根据新的关系逻辑、物理理论 以及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提出既非表象主义的又非现象主义的 经验论主张,根据这种主张,逻辑构造和被感知的属性是通过把感 觉经验重新定义为揭示“自然过程”或时空范围中的事件或呈现,被 分析为一种具有多重关系的体系。在怀特海看来,在感觉经验中展 现自然的主要内容是“事件”(event),他有时也把这个内容称做“过 程”(process),认为它们构成了自然界中的实在。他写道:事件就是 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而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以事件为前提的,因为它们都是一些时空观念,而时空观念本身是由 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才是宇宙的惟一组成部分。事件是一个实 体,而不仅仅是由若干部分或成分组成的集合体。空间和时间不外 是一个把许多集合体组合成为统一体的系统。事件这个词恰恰指 的是这些时空统一体。一个事件具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 是说,它在其自身中反映出它的同时物的模式、它的先行者的模式以 及未来投射于现在的某些方面。”①由此,怀特海把事件描绘为创造性 的实在。

通常把怀特海的这种关于事件的理论称做他中期的主要思想, 但事实上他在后来的“哈佛时期”继续着这种认识方法,即把他认为 重要的特殊之物与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并仅仅对这种特殊之 物及其与时空的联系作出形象的描述,而不是逻辑上的论证。这种 重要的特殊之物在他中期就是“事件”,而在他晚期则是“对象”(object,或译“客体”)。为了表明他思想的变化,他在《过程与实在》中对 “事件”和“对象”作了严格的区分:事件是唯一的,就其本质而言是不 可能重复出现的,它们是自然的材料,也构成了自然的特殊性;而对 象则是我们在自然中认识到的东西,是自然的永恒之物。但事件与 对象又是密不可分的;事件的特殊性就表现在进入事件的对象的特 殊性,对象的性质必然导致相关事件的特征。基于对事件的不同认 识,怀特海把对象也分做了不同的种类,如感觉对象、知觉对象、物理 对象和科学对象。但他认为,所有这些对象都是对一种“永恒对象” 的显现(occurrence,或译“显相”),这种永恒对象是不变的、抽象的, 但也是不确定的,是在时空之外的,它与具体对象的结合就构成了他 所谓的“现实实有”(actual entities)。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对如 何从永恒对象走向现实实有的过程给出了详尽的形而上学描述。但 这里只需要指出,怀特海关于过程和实在的观点具有明显的柏拉图 主义的特征,他的实在论早已不再是摩尔、罗素甚至亚历山大式的新

① 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2卷,第490—49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实在论,而是回到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实在论。①

应当说,在 20世纪的实在论发展史中,怀特海的哲学占有着独特 的地位。怀特在《分析的时代》中这样描述怀特海:

正由于他特有的智力发展,怀特海是二十世纪超出这些门 户之限(指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家之间的隔膜——引 者注)的唯一卓越的哲学家。即使是以改变观点见称的罗素,也 不能号召这样广大的听众,首先是因为他在整个改变的过程中 坚持了对逻辑、科学、明确性及分析的重视。而怀特海在所有人 们的心目中同时具有三方面的人格——逻辑学家、科学的哲学 家和形而上学家——所以,即使是范国极狭窄的图书室也至少 会有一些他的著作。②

入们通常把怀特海的哲学看做是多种成分的混合体:科学与宗 教、理性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现实与永恒。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 因是由于他的哲学产生于有着浓厚的经验论传统并且至今仍然以分 析哲学和实用主义为主流的英国和美国。这种哲学环境使他的哲学 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一方面,他的科学案养和数学训练要求 他以科学理性和严谨论证的方式思考一切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另一 方面,他的内在哲学动力又驱使他抛开一切精确性的束缚,从他的自 我认识出发去追求理想的世界图景。虽然他一再强调形而上学的工 作只能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但他为这种描述设定的框架和使用的 描述方法却是根据他的哲学理念确定的,所以,我们在他的哲学中 (无论是前期的数学和逻辑哲学中还是中期的科学哲学和晚期的形 而上学中)看到的不是简单展现出来的描述的世界,而是经过规划 的、他在心中已然勾画出来的世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怀特海也被

① 参见巴斯摩尔《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第384页。 ② 怀特:《分析的时代》,杜任之等译,第79页,商务印书馆,1981。

称做在放弃了建立体系的现代哲学中最有体系的哲学家。①

三美国的新实在论

从时间上看,美国的新实在论与英国的新实在论基本上同时出 现于 20世纪初,但从思想上看,美国的新实在论却通常被看做是受到 了英国新实在论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摩尔和罗素的国际影响力造 成的印象。然而,事实上美国的新实在论完全是在没有受到英国哲 学的影响下独立出现的,是回应和批判罗伊斯意志唯心论的直接结 果,虽然在这一点上与英国的新实在论反对布拉德雷的绝对唯心论 有着相同的思想背景和哲学动因。

正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实在论始终是西方哲学中的一种重要 传统,任何一种哲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首先接受实在论的考验,因为 在通常的哲学理论中,实在论是一种对世界和实在的最为朴素的看 法。美国新实在论的产生正是由于罗伊斯对实在论提出了新的挑 战。罗伊斯是19 世纪晚期美国重要的哲学家,被看做是美国唯心论 哲学的重要代表。他在继承德国唯心论传统的基础上,也接受了当 时在美国刚刚兴起的实用主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以意 志为核心的唯心论哲学。他在晚年的重要著作《世界与个体》中在阐 述自己关于实在的思想时,对传统的实在论提出了批评,认为实在论 的错误在于以实在的独立性否定了认识实在的可能性,以对实在的 整体理解取代了对实在的具体认识。由于罗伊斯对实在论的挑战直 接威胁到当时的许多哲学理论,所以他的观点立即遭到了捍卫实在 论传统的哲学家的反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蒙塔古、佩里、霍尔特、马 尔文(W.T.Marvin)、斯波尔丁(E.G.Spaulding)和皮特金(W.B.Pitkin)等人,他们于1910年联名出版了《六位实在论者的方案与初步纲 领》,首次使用了“新实在论”这个名称。1912年,他们又联名出版了

① 怀特海的哲学由于强调了过程、生命和实在的重要意义而被当代美国的后现 代主义哲学家所推崇,再次成为当今美国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关于他的哲学对 当代西方的重要影响,请参见希尔普《怀特海的哲学》,开放世界出版公司,1941。

《新实在论》一书,该书成为美国新实在论的代表作。 关于美国新实在论的主要观点,我们在本章的第1节中已经作了 介绍。从哲学上说,美国的新实在论与英国的新实在论在主要观点 上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它们的哲学特征是一致的。但与英国的新实 在论相比,美国的新实在论仍然有以下这样一些不同的特点:

1.过分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从理论上看,哲学原本是一种个入思考的活动,无论是理性反思 还是思辨认识,都是以个入意识活动的形式出现的,集体的意识活动 在哲学思维中很少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番,1900 年以前的美 国哲学基本上都是哲学家单兵作战的结果,几乎没有集体合作的记 录,即使是在实用主义的形成时期,也没有哪些哲学家声称构成了某 种统一的团体或流派。然而,在 20世纪头10年中形成的美国新实在 论者却明确地宣称:他们怀着揭示真正的哲学问题的希望集合在一 起,互相商讨,并努力设法取得了一种共识。他们甚至把这种合作分 做三个阶段:“首先,这种合作力求对基本原则和学说进行阐述;其 次,致力于根据建立在这些原则和学说之上的方法,定出一个建设性 的工作纲领;最后,努力建立一个体系,它的公理、方法、假设和事实 至少必须使参加合作的研究者能够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接 受。”①新实在论者提出的这种合作精神有两点值得注意:(1)他们之 所以强调这样的合作,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以往哲学的混乱和错误正 是由于哲学家之间缺乏这样的合作,缺乏共同的语言以及在一些根 本假定上缺乏共同的意见等,因而导致了真正的哲学问题被蒙蔽了, 真正的哲学进步受到了严重阻碍。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2)在他们着来,只有通过这样的合 作,哲学家们才能发展出一套共同的研究方法、一套共同的术语,最 后发展出一个共同的学说,这样得到的学说就会具有自然科学意义 上的权威作用。显然,他们是把自然科学的权威作为树立哲学权威

① 霍尔特等:《六位实在论者的方案与初步纲领》,载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 学论著选读》,第 410—411页。

的样板。

在整个当代西方哲学中,只有像逻辑经验主义那样的哲学,才会 有统一的哲学纲领、统一的研究方法、统一的哲学理想。而美国的新 实在论却是在维也纳学派诞生前二十多年就明确宣称自己有统一的 纲领和方案,并且明确地把自然科学作为哲学学科的样板。客观地 说,这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只有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科学、一种可以 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和术语的科学,理解为一种可以带来共识的理 论框架,哲学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以 及心灵哲学等新学科的不断兴起,已经并正在验证着这个道理。 不过,需要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术语,并不一定需要哲学家们真正 以团体的方式表述他们的观点,也并不一定需要哲学家们的思想统 一到一面哲学旗帜之下,否则就会导致哲学家们丧失自己的思想本 色,丢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特点。而这正是美国的新实在论后来面 临的问题。虽然六位新实在论者共同发表了宣言,并共同出版了论 文集,但这样的时间持续得并不长久,事实上他们在1914年出版了 《新实在论》之后不久就分道扬镳了。通常认为,他们分手的主要原 因是他们在认识论问题上的观点有很大分歧,并且由于各自从事不 同的研究领域,最终导致他们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对实在论提出了不 同的解释。其实这些原因并不是导致他们分手的关键。因为要使一 个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持完全相同的观点,这是不可能的,而霍尔特 等人合作研究的最初动机就是要发展出一个共同的学说,这正是导 致他们之间合作短命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维也纳学派的成员虽 然也发表了共同的纲领(《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但每个成员 并不是完全赞同这个纲领中的某些观点,而且从一开始就有成员对 卡尔纳普以及石里克的某些观点提出了批评。可以说,正是这种互 相批评和取长补短,才使得维也纳学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赢得了 广泛的国际声誉,并最后演变成声势浩大的国际性哲学运动。所以, 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密切合作,观点上的相互接受,这恰好成了美国新 实在论解体的内在原因。

2.与传统实在论的关系密切。

虽然英美两国的新实在论都是缘起于反对19世纪末的唯心论哲 学,都宣称自己的哲学来自林素实在论的传统,但它们与传统实在论 的关系却各不相同。摩尔、罗素等人的新实在论仅仅是一种常识的 实在论,是在现代科学和逻辑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对唯心论思想束 缚的自然反叛,他们并没有强调这种实在论与传统实在论之间的关 系,而且他们的实在论观点在思想上也与传统实在论没有直接的继 承关系,比如他们并没有把实在的独立性着做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 没有承认实在物的存在完全不依赖于对它们的认识。正如罗素所 说,他的新实在论更多的是一种多元论的观点,而不是传统的一元 论。但美国的新实在论观点则明显地表明了与传统实在论的密切关 系,特别是与苏格兰实在论传统的思想联系。苏格兰实在论是在18 世纪下半叶由苏格兰哲学家黎德(T.Reid)提倡的一种尊重常识的实 在论哲学,这种哲学认为:“真实对象独立地存在于人之外,并能为人 们所感知。既不能说真实对象是不可知的,也不能把真实对象归结 为现象或观念。它信赖常识,信赖归纳和直观,认为我们凭借常识 与直观可以认识真实的对象,可以确定道德真理、政治真理和宗教 真理,可以区分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非正义等等。它认为通过心智 的直观,人们能够获得关于对象的简单的和直接的知觉,这就是说, 心智能直接地把握它的对象,不论其对象是感觉的、关系的或抽象 的。它认为只有当我们的观念与事物相符合时,我们才能获得真 理。因此,我们应当注意事实,采用归纳方法,不要陷入空洞的 思辨。”①

苏格兰实在论的这些观点在美国的新实在论哲学中得到了直接 继承。首先,霍尔特指出,存在物的存在和性质,在任何意义上都不 以它们是否被认识为条件;马尔文认为,实在的性质不能仅仅从认识 的性质中推定;蒙塔古指出,被认识的事物在不被认识时可以继续存 在而不变;佩里认为,一个存在物成为特定的意识内容并不改变这个

① 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1卷,第241—24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存在物的存在本身;皮特金指出,被认识的事物不是认识关系的产 物,它们的存在或行为在本质上也不依赖于认识关系;斯波尔丁认 为,存在物即使不被认识也是可知的。其次,霍尔特认为,潜存于存 在物之间的统一或联系的程度是需要在经验上被确定的东西;马尔 文指出,逻辑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所研究的存在物并 不是在“心理的”一词任何专门的或通常的意义下是心理的;蒙塔古 认为,认识和它的对象一样属于这同一个世界,它在自然界的秩序中 占有它的地位,它并没有任何先验的或超自然的性质;佩里指出,物 理性质在某种情况下是直接呈现于意识中的;皮特金认为,实在论的 主张是人人都有的自然的、本能的信念,是一切自然科学的所有观察 和假设在逻辑上所要求的;斯波尔丁指出,任何存在物都可以在它的 某些方面如实地被认识,尽管它的一切方面并没有被认识,尽管和它 有关系的其他一些存在物并没有被认识,因此知识可以通过积累而 增加。①

美国新实在论者的这些观点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哲学与苏格兰实 在论之间的血缘关系。不仅如此,某些新实在论者的思想还直接受 到了苏格兰实在论的影响,如蒙塔古在《美国实在论的历史》一文中 就明确承认新实在论的思想来源于黎德的呈现的实在论;佩里早年 从神学转向哲学,也是受到苏格兰实在论在美国的重要代表麦科什 (J.McCosh)的影响。② 这些就使得美国的新实在论具有了与英国的 新实在论明显不同的特点。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美国的新实在论者对苏格 兰实在论的观点似乎并没有多少推进,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对这种新 实在论的阐述甚至还没有苏格兰实在论者更为清晰有力。例如,黎 德就明确指出,人们在知觉中认识到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事物的现 象或外貌,而且一切知识都建立在一些自明的、为每个拥有常识的人

① 以上观点出自《六位实在论者的方案与初步纲领》,载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 方哲学论著选读》,第410—421页。 ② 参见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2卷,第22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所理解的原则之上,如因果原则。麦科什也明确地说:“实在论从事 实开始,又以事实为终结。在开始与终结之间,它进行分析、概括和 推理,但所有这一切都依据于心智的实际运作。它的法则是由事实 提供的,并且被事实所检验。”①然而,美国的新实在论者在认识论问 题上则说得含糊其辞:“一切事物的被认识,都是通过它们本身被放 置于那种被称为是受到直接感觉或感知的关系中间。换句话说,事 物在受到意识的作用时本身就变成了意识的内容;因此,同一个事物 既出现于所谓外在世界中,又出现于内省所显示的集合体中。”②这里 既有“外在世界”又有“内省所显示的集合体”,但这些都是由于意识 的作用而变成了意识的内容。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同时出现在外在 世界和内省显示的集合体中的事物是同一个事物呢?换句话说,我 们用什么方法来保证出现在内省显示的集合体中的事物一定是外在 世界中的事物?显然,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很难对此给出令人满意的 答案。

3.对观点的论证过于简单。

与传统的苏格兰实在论者相比,美国的新实在论者处于一个有 利于实在论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经验科学的发展和现代逻 辑的形成为实在论提供了有力的论证武器;另一方面,马赫的实证主 义思想也为实在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然而,虽然新实在论的 确把主要的哲学工作放在了认识论方面,而不像传统实在论那样重 视本体论,但这些新实在论者对他们的认识论观点的论证却明显地 表现出过于简单,无法从理论上完全令人信服地驳倒他们的对手唯 心论,当然也没有达到逻辑经验主义的思想水平。我们这里来分析 一下新实在论者提出的认识论上的两个重要论证,即“直接呈现说” 和“自我中心困境”。

所谓的“直接呈现说”是新实在论在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最初

① 麦科什:《实在论哲学》,转引自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1卷,第244页,河北 教育出版社,2000(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② 霍尔特等:《新实在论》,伍仁益译,第41页,商务印书馆,1980。

由蒙塔古提出,随后得到了其他新实在论者的一致赞同。这个思想 直接来源于苏格兰实在论者黎德,并基本上为其他苏格兰实在论者 所接受。这个观点认为:“对于任何认识对象,无论殊相(具体事物)或 者共相(抽象观念),人们都是直接地认识的,而不是通过摹本或者映 象间接地认识的;这就是说,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所认识的是对象本 身,而不是关于对象的观念;人们之所以能认识某一对象,并不是由 于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关于这一对象的观念,而是通过对象直接进 入人们的意识之中。”①

蒙塔古用这个观点去反对认识论中的反映论或摹写论,认为事 物在被认识时并不是被反映到意识内,而是直接进入意识之中的。 但对于在认识过程中事物是如何进入意识之中的这个问题,新实在 论者并没有给出有效的解释,而且在意识的性质问题上,新实在论者 内部也存在很大分歧。霍尔特、佩里等人提出,个人关于对象的认识 就是个人的机体对对象的一种特殊反应。这显然是以有机体的物理 反应代替了意识活动的内容。而蒙塔古则认为,意识活动应当包含 了三个元素:实际存在的外界对象;大脑的状态;所感知的或意识到 的对象。然而,这些解释都没有真正说明意识活动的特殊性,仍然是 把意识活动归结为大脑的或物质的反应或特性。新实在论正是由于 “直接呈现说”的简单观点遭到了另外一些哲学家的反驳,它很快就 被一种“更新的”实在论所取代,即批判的实在论。

“自我中心困境”是佩里在1910年发表的《自我中心困境》一文中 提出的概念,是指每个人的知识都要受到自己经验的限制,因而无法 超越自己的经验范围。佩里把这个论题称做“本体论的唯心论”,认 为这是巴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命题的隐含前提。新实在论 者提出,这个“自我中心困境”并不是一个新的发现,而是在方法论上 存在混淆的结果。他们写道:“这一情况如果被表述为一个关于事物 的命题,其结果就或者成为一个无意义的重复推论,即一切被认知的

① 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2卷,第220页。

东西都是被认知的,或者得出一个谬误的推论,即一切东西都是被认 知的。”①佩里则明确指出:“出自自我中心困境的错误论证是将‘一切 被认识的东西都是被认识的’这样一个多余的陈述混同于‘一切存在 的东西都是被认识的’这个陈述;或者是从第一个陈述推论出第二个 陈述。”②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唯心论者试图用这个论题来证明对象的 存在依赖于意识,实际上并没有成功,因为这个困境是由于方法论上 的错误造成的。

应当说,指出唯心论依赖这样一种“自我中心困境”,这是佩里 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后来的分析哲学都用“自我中心困境”这个 论题来说明巴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命题。但佩里等人对 “自我中心困境”的批评并没有真正驳倒唯心论的这个根基,反而使 唯心论者把它作为自己正确的强有力证据,如在关于“他人心灵” (other mind)问题上的唯我论。佩里等人的论证仅仅把这个困境看 做是方法论上的错误,认为是方法程序上的困难,即用已知的东西 代替存在的东西。这并没有说明这种代替为什么是不可能的,或者 说,为什么不能从已知的东西中推出存在的东西。因为从逻辑上 看,如果要说明这种代替的不可能性,就必须说明存在物本身与对 存在物的认识之间的区别,说明这样的存在物是如何进入这种认识 活动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这正是新实在论所无法解决的 问题。

在处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上,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的做法 就显得更为彻底些。刘易斯把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解释为一种 自我中心原则或唯我论原则③,对此石里克明确地宣布:真正的实证 主义的最大优点和吸引力就是自始至终鲜明地反对唯我论。他写 道:“在逻辑实证主义里,同在任何‘实在论’里一样,唯我论的危险是 很小的,在我看来,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实证主义

① 霍尔特等:《新实在论》,伍仁益译,第18页,商务印书馆,1980。 ② 佩里:《价值王国》,第447页,哈佛大学出版社,1954。 ③ 参见刘易斯《经验和意义》,载于《哲学研究》1934年3月。

完全避免了自我中心的困境。”①石里克的方法是宣称原始经验是绝 对中立的,直接的感觉材料是没有所有者的,或者说原始的经验不是 第一人称的经验,因为“自我”不是一切经验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谓的 个人经验中的“个入”,不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指逻辑上的个 体。这样,表达了自我中心困境的命题就不是在逻辑上错误的,也不 是在经验上假的,而是在认识上毫无意义的。石里克认为,用这种方 法就可以彻底排除“自我中心困境”的唯我论嫌疑。显然,这种方法 比新实在论者的论证更容易避免陷入对存在物的认识论说明。

当然,新实在论哲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还不只是论证上的简单和 与传统实在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如巴斯摩尔所说,新实在论无论 是在本体论上还是在认识论上,都没有任何新颖的东西。② 它的出现 只是美国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对来自欧洲的、在19 世纪末的美国哲 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唯心论哲学作出的一种自然的反应,也是当时的 自然科学发展和现代逻辑的建立在美国哲学界产生的一种回声。历 史地看,新实在论对当代实在论的主要贡献(如果有的话),不是它的 认识论主张或本体论观点,而是它在美国率先举起了实在论哲学的 大旗,首次把美国的经验主义传统和现代逻辑的方法结合起来,把美 国哲学传统中的实在论精神确定为一种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把哲 学家们单枪匹马的研究变成了一种团体合作的共同事业。这些对美 国哲学的当代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十三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的几篇简短的言论。不应因别人的举止粗鲁而生气, 正如不应因身体上有缺点而生气一样,第1节。禁食是医治厌倦食 物的良方,第2节。对饮食不应过分考究,第3节。责罚奴隶的人 应当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应受同样的责罚,第4节。对旅行者的劝 告,第5节。受过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如一个奴隶能忍受劳苦是可耻 的,第6节。 ① 原文 δtávora,有思想、智能、精神等意。—…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181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八卷 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恩培多克勒 (公元前484—前424年) 据希波伯图说,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是阿格立真坦本地人,麦 同(Meton)的儿子,恩培多克勒的孙子。这一点蒂迈欧在其《通史》 (Histories)的第十五卷中给予了肯定,而且还补充说,这位诗人的祖父恩 培多克勒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赫尔米波也赞同蒂迈欧的说法。因此赫拉克 利德在其《论疾病》① 一文中…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54
  • 第一章 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最早开创于小亚细亚伊奥尼亚的殖民城邦米利都。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代传人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家,被称为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最早在米利都诞生,是由于当时米利都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条件。 米利都(Miletos。在今土耳其境内,仍用原名)地处弥安德河入海口附近的有利位置,早在克里特文明时代此地就建立了老米利都城,考古发掘表明,爱琴文明就是经…

    2023年11月10日
    253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造者的道路-在线阅读

    创造者的道路 我的弟兄,你要走进孤独之中去吗?你要寻找通往你自己的道路吗?请稍许迟疑一下,听我说。 “寻求的人,易于迷途。一切陷于孤独的人乃是罪过”:群众如是说。你长久以来就属于群众一分子。 群众的声音还在你内心里回响。即使你说:“我跟你们不再有同一的良心了。”那也将是一种叹息和痛苦的声音了。 瞧,这种痛苦还是由那同一的良心1离开群众的良心(意识和价值观),…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6日
    15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