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摩尔的常识哲学

在分析哲学的兴起过程中,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摩尔起了特殊的 重要作用。与弗雷格的思想影响不同,摩尔对分析哲学的作用主要 是通过他提倡的分析方法和对常识与日常语言的强调。当代西方哲 学家把摩尔的作用看做是一个“牧师”所起的作用,把摩尔称做“分析 哲学的思想领袖”或“灵魂”。

① 参见斯特罗《20世纪分析哲学》,第52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 ② 参见同上书,第 53 页。

一生平与著作

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于1873年11月4 日出身于伦敦附近一个富足的医生家庭,8岁起开始接受古典教育, 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长达 10 年,19 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专修 古典学科,后来在罗素的建议下转修哲学。1896 年以一篇关于康德 伦理学的博士论文获得为期六年的资助,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写出了 他的重要著作《伦理学原理》(Principia Ethics,1903)和几篇重要论 文,并被推选为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后来又因获得遗产而继续从 事写作,直到 1911年担任剑桥大学讲师,主持道德哲学讲座,先后讲 授哲学、心理学和形而上学。1925年起他担任精神哲学和逻辑学教 授,直至1939年退休,由维特根斯坦继任他的职位。1940年起,他赴 牛津大学和美国各大学作学术访问和演讲。他还是1921--1947年英 国著名的分析哲学杂志《心》的主编,并于1918年被推选为英国科学 院院士,1951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功勋勋章。1958年病逝于剑桥。① 摩尔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主要有《伦理学原理》(Principia Ethica)、《伦理学》(Ethics,1912)和《哲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Some Main Problems of Philosophy,1953),但他发表的两篇论文却影响 很大,奠定了他在分析哲学中的地位,这就是《驳唯心论》("Refutation of Idealism”,1903)和《为常识一辩》(“A Plea for Common Sense”, 1925)。前者被摩尔收入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文集《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Studies,1922)中,后者被收入摩尔嗣后出版的另一 部文集《哲学文集》(Philosophical Papers,1959)中。他去世后,他 于1919—1953年间所写的关于哲学问题的看法以及关于逻辑哲学、 哲学方法和哲学分析性质等的讲演,被整理出版为《常识札记》(The Common Place Books,或译《摩尔札记》,1962)和《哲学讲稿》(Philoso phical Lectures,1965)。

① 关于摩尔的生平,可参见他的《思想自传》,载于希尔普《乔治·摩尔哲学》,收 于《在世哲学家文库》,埃文斯顿,西北大学出版社,1942(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摩尔的思想发展以1903年为界,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① 在 1903年之前,摩尔主要受新黑格尔主义者麦克塔加特的影响。在 1897年发表的论文《从什么意义上说存在着过去和未来的时间?》中, 摩尔站在布拉德雷哲学的立场上,断定时间是不存在的;在 1898 年的 《论自由》一文中,他赞同康德的先验解释方法和综合必然真理的学 说,认为从理论上可以认识超越时间和感觉的实在;在1899年发表的 《判断的性质》一文中,他试图把布拉德雷的思想、康德的观点以及所 谓的“绝对实在论”的观点结合起来,认为整个世界是由“性质的共 相”构成的,它们组成了命题、物质对象以及其他复合对象,这些共相 和命题被称做“经验的共相和命题”。1903年摩尔发表了《驳唯心论》 一文和《伦理学原理》一书,标志着他与新黑格尔主义彻底决裂,从新 黑格尔主义转向了新实在论。

二摩尔的思想发展

当时在欧洲大陆和英语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是唯心论,表现 形式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以及所谓的“新巴克莱主义”。它 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认为实在最终是精神的。世纪之交的英国唯心论 主要代表是麦克塔加特、布拉德雷、格林和鲍桑葵等人。摩尔的《驳 唯心论》一文主要针对的是巴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即认为“存在就是 被感知”。这个命题一直被看做是唯心论的基本命题,它主张被感知 的东西都是依赖于心灵的,因此像桌子、椅子、人、星球等等东西的存 在都是依赖于它们被某个心灵所感知。摩尔认为,它是一个意义含 糊不清的命题,其错误在于没有把感知活动与感知对象区别开来,用 感知活动代替了感知对象。他指出,感知活动显然是依赖于心灵的, 但感知对象却不是,因而没有理由相信一片蓝色的存在就等于对它 的感知活动的存在。他写道:“在每一个感觉或观念中,我们必须区

① 近年来有学者把他的思想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903年之前的绝对唯心论时 期:1903—1912年的伦理学时期;1912年之后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时期。参见斯特 罗《20世纪分析哲学》,第93—96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

别两种因素:(1)‘对象’,或者说一个感觉或观念不同于另一个的地 方;(2)‘意识’,或者说所有感觉或观念共有的东西—-使它们成为感 觉或精神事实的东西。”①摩尔批判唯心论的结果是提出以实在论取 代唯心论,这种实在论承认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实体,摩尔称之为 “物质的”或“物理的”对象。摩尔在后来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讨论 中一直坚持这种实在论立场。

摩尔对当代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以研究伦理概念 为主要内容的元伦理学。当代哲学家认为《伦理学原理》一书开启了 现代道德哲学,因而有理由把他看做是 20 世纪伦理学的核心人物。 在伦理学的基本立场上,摩尔捍卫柏拉图式的实在论,认为道德判断 可以是真的或假的。他认为,世界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事实,其中一些 是道德的事实,而当道德陈述符合这些事实的时候,它们就是真的。 在捍卫这种实在论的同时,摩尔反对伦理学中一切形式的还原主义, 他把它们称做“自然主义的谬误”;即试图用某些非道德的术语去定 义道德概念,比如用“幸福”、“愿望”或“愉悦”等去定义“善”。摩尔认 为,每个真正关于善的性质的“自然主义的”命题(比如“愉悦是好的”) 都是综合的,所以我们就可以想像出某个使人感到愉悦却并不好的 东西。这就表明这两个概念并不是指相同的东西。摩尔把这种分析 运用到其他自然主义的特性,譬如偏好、功利等等中。通过分析,他 力图说明“善”是一个简单的特性,是无法定义的,因而对善的任何 (即使是科学的)论述都是不可能的。摩尔的这种伦理学分析与实证 主义的思想有很大区别,并遭到了后者的批评。艾耶尔(A.J.Ayer) 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典型地表达了逻辑实证主义对摩尔观点的 批评。他认为,道德判断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为它们在认识上 没有意义,它们只是唤起情感和感觉的表达,说者对它们的使用只是 要从听者那里得到相同的情感。艾耶尔把这种观点称做“伦理学的 情感论”。如今这种观点已被广泛接受,特别是斯蒂文森在《伦理学

① 摩尔:《驳唯心论》,载于摩尔《哲学研究》,第20页,伦敦,罗特雷奇和基根· 保罗,1922。

和语言》(1945)中对这种观点给予了详尽论证。摩尔后来承认这些批 评是有道理的,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他在对批评者的答 辩中称,他开始考虑接受伦理学的情感论,但同时又倾向于抛弃它。①

20 世纪 20年代之后,摩尔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形而上学和认识 论。他主要关心的是实在的确实性和常识问题,他的哲学立场仍然 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研究者认为,摩尔在现代认识论中的地位略 显独特②:一方面,他认为,在“外在对象”与“物理对象”之间存在着区 别。所谓“外在的”,是指存在于人类心灵之外的东西,它们不仅包括 了物理对象,而且包括了一些非物理的对象,如动物的疼痛。传统的 观点并不区分这两个概念,所以摩尔的观点就显得非常独特。另一 方面,他认为感觉材料并不总是精神实体,虽然他承认感觉材料的存 在,但他拒绝把它们定义为“心理状态”。他坚持一种直接知觉理论, 认为当我们看到某个物体时,我们实际上就是直接看到了物体的某 个表面,这个表面既是物体本身,又是感觉材料。在关于实在的确实 性问题上,摩尔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者,因为他相信物理对象独立于 心灵的存在,同时他又希望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物体本身。在这种意 义上,他也是一个潜在的素朴实在论者。但是,他认为我们在每个知 觉行为中都可以直接看到感觉材料。这个观点却与他的素朴实在论 观点相悖,因为没有人会认为感觉材料和物理对象是一致的。但摩 尔则认为,感觉材料正是被感知的对象的外表,所以我们可以说,我 们同时直接看到了感觉材料和物理对象的外表。然而,在《为常识一 辩》中,他不得不承认这两种观点不能并列存在。在他晚年发表的最 后一篇文章《视觉感觉材料》(1957)中,他又认为,由于这两种观点在 经验上无法兼得,因而某种形式的表象实在论一定是正确的。

摩尔的《为常识一辩》和《关于外部世界的证明》(1939)是在 20 世 纪西方哲学中被讨论最多的文章。后者主要反对唯心论,根据常识 的观点论证了物质世界的存在;前者则反对认识论上的怀疑论,对常

① 参见希尔普《乔治·摩尔哲学》,第545页。 ② 参见斯特罗《20世纪分析哲学》,第98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

识观点给出了论证。摩尔认为,唯心论的错误就在于违背了关于世 界的常识观点,把物质的存在全部解释为精神的,这显然不符合我们 对实在的常识认识。因为我们都知道,许多命题是真的,并且是确实 为真。同样,他认为,怀疑论者否认人类可以得到知识和确实性,这 也是违背了我们对实在的真实感受,因为物理对象的存在和时空的 实在性正是我们的常识命题所蕴涵的内容。摩尔区分了我们确定知 道的命题和对这些命题所作的“正确的分析”,但他在这里并没有进 一步说明“分析”的意义。他认为,分析这些命题的方法取决于对简 单命题形式的分析,如对“物质对象存在”这个命题的分析就取决于 对“我看见一只手”这个命题的分析,并进一步取决于命题“这是一只 手”以及“我正在知觉到它”等。虽然这样的分析过程并没有摩尔所 描述的那样简单,但他指出,至少有两点是确定的:该命题一定是关 于感觉材料的命题,以及我们所知道或判断为真的东西并不是说感 觉材料本身就是一只手。因而,他区分了整个物理对象和一个感觉 材料,因为我们从没有直接地看到整个一只手,就是说,我们不能同 时看到一个物理对象的内外和正反,因此不是直接看到它的全部。 所以,当我们说我们看到一只手的时候,这里就包含了一个推论。当 然,在真正的知觉活动中,我们的视域中一定有一个对象,我们直接 看到了它。这就是摩尔所谓的“感觉材料”的含义。他认为,以往的哲 学家对直接感知的实体(即感觉材料)和相应的物理对象之间的关系 曾经提出过三种说明:一种是直接的实在论,认为感觉材料等同于物 理对象的外表,这是他所赞同的观点。一种是表象实在论,认为感觉 材料不同于物理对象的外表,但代表了物理对象。他先是反对这种 观点,后来又有所接受。一种是现象主义,认为物理对象只是现实的 和可能的感觉材料的堆积。他反对这种观点,把它斥为唯心论并加 以抛弃。

三摩尔的常识哲学

在《为常识一辩》中,摩尔详细阐述了他的常识哲学的思想。他 在文章的开篇就写道:“在下面,我只是想要依次陈述某些最重要的点,它们表明了我的哲学立场不同于那些由其他一些哲学家所采 纳的立场。”①他把自己的观点分做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了一个 长长的命题清单,他认为其中的每个命题都是他确定地知道为真的 东西;第二部分是断定了一个单一的命题,同样是他确定地知道为真 的东西。他把所有这些命题都称做是“显而易见的真理”。他进一步 把第一部分的命题分做两类:第一类是关于“他的身体”的命题;第二 类是关于“他的心灵”的命题。第一类命题包括:目前存在着一个活 生生的人,它就是我的身体。这个身体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出生的, 持续存在了许多年,尽管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在它出生之前已经存在 了大量其他的人类,同样,在我出生之前地球就已经存在了若干年 了,大量的人类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若干年了,在我出生以前已经 有许多人去世或不存在了,等等。第二类命题包括:我是一个人,自 我出生以来在不同的时间我一直有各种不同的经验。例如我感觉到 我的身体和构成其环境的其他东西,包括其他人的身体;我曾经对未 来抱有期望,并有各种真的或假的信念;我想过想像中的事物以及我 在现实中不会相信的事件和人物;我怀有梦想,我对许多不同的事物 具有感情,等等。与这些命题不同,摩尔指出,第二部分的命题是一 个单个的命题,它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常常知道关于自己身体和自 我的那些命题,它们对应于第一部分中的每个命题。就是说,第二部 分中的命题陈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他有一个身体,他的身体在 某个时间比现在要小,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经验,等等。可以 看出,摩尔这里所提出的第二部分命题实际上就是对第一部分命题 的常识信念,因为它表达的正是摩尔所谓的“常识的世界观”。他认 为,存在着许多人都拥有的常识性知识,而他正是根据这些知识来反 对唯心论和怀疑论的观点。

摩尔提出了这种常识观点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认 为在以上两个部分中的所有命题都全部为真。根据绝对唯心论的

① 摩尔:《为常识一辩》,载于摩尔《哲学文集》,第32页,伦敦,乔治·艾伦与昂 温出版公司,1959(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观点,只有应用于绝对之物的命题才是全部为真的,而单个的命题 只能部分为真,因为它们只是定义了对象的部分特性。但在摩尔看 来,由于我们认识的对象既是对象的外表又是关于对象的感觉材 料,所以,我们关于对象的命题就一定是全部为真的。他在这里对 “真的”一词的用法是,如果一个陈述只是部分为真,那么它就不是 在他的意义上为真,因为在他看来,常识的世界观是真的,而任何与 这种世界观不一致的命题即使部分为真,也不会是真的。第二个特 征是,认为在以上两个部分中的所有命题使用的都是日常意义上的 语词。正是这个特征使得摩尔被看做是“日常语言哲学家”。在这 里,摩尔提出了对命题的理解问题。他认为,我们通常都会理解使 用日常语言表达的命题,只要我们进一步询问这些命题中使用的语 词是不是按照日常的用法。他提出区分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是否 理解了“地球在过去已经存在了若干年”这个命题的意义和“对它的 正确分析是什么”这个不同的问题。他指出,对一个命题作出分析不 同于我们对这个命题的理解,我们只有理解了命题才能提出对这个 命题的分析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摩尔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的。他 写道:

当我谈到“哲学家”时,我当然只是指那些一直是作为人类 的哲学家,他们有着人类的身体,一直生活在地球上,在不同的时 代有许多不同的经验。所以,如果曾经存在过哲学家,那么就一定 存在过这种人;如果存在过这种人,那么在第一部分中断定的其他 东西就一定是真的。所以,对应于第一部分中每个命题的许多命 题都是真的,而与此命题不相称的任何观点也只能是真的,因为没 有任何哲学家会持有这种观点。所以,由此得出,在考虑这个命题 是否为真的时候,我无法一致地想到我所敬重的许多哲学家(就我 所知)持有与此不相称的观点,即完全反对它。①

① 摩尔:《为常识一辩》;载于摩尔《哲学文集》,第40页。

在这里,摩尔使用的是逻辑上的矛盾法,即只要不存在矛盾的情 况,我们就可以判断某个命题为真。但摩尔对这个问题的前提,即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人类”的论述却非常简单,并没有进一步的 分析。他根据这个观点批判了唯心论和怀疑论。他认为唯心论是完 全错误的,就因为它违背了我们所知道的实际情况。而对怀疑论,摩 尔则认为,它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根据怀疑论的观点,我们无法确定 地知道任何断定了物质事物存在或他人存在的命题。但在摩尔看 来,当怀疑论者谈到“人类无法知道他人的存在”时,他不仅是在谈论 他自己,还在谈论他人,这样他就确定地知道他人的存在,因此这里 就自相矛盾了。摩尔这样来描述怀疑论者:

如果他说“这些信念是关于常识的信念,但它们并不是知识 问题”,那么他就是在说“在我之外一直存在着许多其他人,他们 共同持有这些信念,但我和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些信念是真的”。 换言之,他确定地认为这些信念是关于常识的信念,只是通常没 有注意到。倘若它们是这样的话,它们一定是真的,因为它们是 关于常识的信念这个命题就在逻辑上蕴涵着这样的命题,即在 哲学家本人之外的许多人有着人类的身体,生活在地球上,有着 各种经验,包括了这种信念等。这就是在形成关于一般人类知 识的命题,因而实际上就是在断定许多人类的存在。①

通过批判唯心论和怀疑论,摩尔明确捍卫了普通人所持有的常 识观点,即在我们之外存在着一个外部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其 他人,而这些人也持有与我们相同或相似的、同样可以确定地得知的 经验。

摩尔对常识的捍卫以及由此对唯心论和怀疑论的批判,在 20 世纪初的英国哲学中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破除黑格尔

① 摩尔:《为常识一辩》.载于摩尔《哲学文集》,第43页。

绝对唯心论的运动中起到了先锋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摩尔 对常识哲学的论述以及他的批判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方面, 由于摩尔对现代逻辑的生疏,使得他的论证缺乏严格的逻辑力量; 另一方面,他的论述仅仅停留在对常识观点的重述,停留在对我们 的日常感觉的认识程度上,这也使得他的思想缺少理论上的深 度。① 有哲学家指出,摩尔在晚年发表的《论确定性》(1941)一文, 虽然旨在捍卫常识的确定性,但在论述关于梦境中的实在问题时却 没有能够坚持自己的实在论立场。②还有哲学家认为,摩尔对常识 的捍卫和他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证明听上去更像是一些断言,而不是 论证。

人们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如此常识性的哲学家会引入 感觉材料。人们感到奇怪,特别是因为这些感觉材料的状态构 成了人们所认为的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奥康剃刀以及我们 无法在不谈到物质对象的情况下去谈论感觉材料,这些似乎都 在建议我们不要去采纳关于知觉的感觉材料理论。③ 但摩尔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知觉的感觉材料理论,却为 后来的哲学家所抛弃。

四摩尔的分析方法

当然,摩尔对当代分析哲学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的分析方法,他 为分析哲学留下的哲学遗产不是他对唯心论和怀疑论的批判,也不 是他对常识的强调和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证明,而是他提出的概念分

① 参见王路《走进分析哲学》,第165—17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② 参见鲍德温《摩尔与哲学怀疑论》,载于贝尔和库珀《分析的传统:意义、思想 和知识》,第113—136页。 ③ 普特南:《感觉:从摩尔到奥斯汀》,载于伯茨基(A..Biletzki)和梅塔(A. Matar)《分析哲学的故事:情节与英雄》,第186页,伦敦和纽约,罗特雷奇,1998。

析的方法。尽管《驳唯心论》和《为常识一辩》等文章以及《伦理学原 理》等著作都充分体现了摩尔的分析技巧,但他在这些论著中并没有 明确解释他所谓的“分析”概念。直到他在《乔治·摩尔哲学》(1942) 中回应批评者的问题时才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分析的看法。

首先,他反对把哲学看做由分析构成的,认为分析不可能是哲学 的唯一任务,虽然分析可以是哲学的一个专门的任务。他在答复威 斯顿的《摩尔的技巧》一文时写道:“我从来没有说过,或者想过,或者 暗示过,分析是哲学的唯一固有任务,虽然我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能 暗示过分析是哲学的固有任务之一。可是,我所暗示的肯定没有超 出这一点。而且,事实上,分析也决不是我曾经试图作出的唯一一项 任务。”①

其次,他强调:分析决不是一个语词表达的问题,它应当属于概 念或命题,虽然为了给出分析,我们必须使用语词表达。他写道: 当我谈到分析某个事物的时候,我所说的被分析的事物始 终是观念或者是概念或者是命题,而不是任何语言表达式。这 就是说,如果我谈到分析一个“命题”的时候,我总是在下述意义 上使用“命题”这个词,即任何语言的表达式(例如语句)在这种 意义上都不可能是“命题”。②

在摩尔的用法中,被分析的对象(analysandum)和分析者(analysans)都一定是概念或命题,而不是纯粹的语词表达式。当然,为了 给出分析,就必须使用语词表达式。

摩尔提出了几种分析方式。一种方式是,当我们说“是一个兄 弟”这个概念等同于“是一个男性同胞”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对“是一 个兄弟”这个概念给出一个分析;如果这个断定是真的,那么就是在 给出这个概念的一个正确的分析。同样,我们也可以对这个概念给

① 摩尔:《回应我的批评者》,载于希尔普《乔治·摩尔哲学》,第676页。 ② 同上文,载于希尔普《乔治·摩尔哲学》,第 661页。

出另外一个相同的分析,即说“x是一个兄弟”这个命题函项就等同 于“x是一个男性同胞”这个命题函项。还可以这样给出一种分析, 即说一个人是一个兄弟就等于是说这个人是一个男性同胞。在摩 尔看来,分析应当是对概念或命题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针对语词 本身,因为概念正是语词的意义,或者说是语词所“代表的”东西,这 样他就不把概念看做语词的内容或属性。显然,在摩尔那里,分析 并不是针对语言的,而是针对那些由语言所刻画的更为客观的东 西。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他看来,纯粹语言的分析只能是 一种句法的分析,因此这样的分析并不能达到揭示概念内容的目 的。他甚至反对在分析概念或命题时使用“意味着”(mean)这个词, 因为他认为使用了这个词就会使人误以为被分析的对象是一个语 词表达式。

摩尔的“分析”概念具体包含了这样几种含义:(1)对构成某个概 念的组成部分的详细说明;(2)对人们在理解某个概念的意义时心灵 所得到东西的详细说明,例如某个简单的不可分析的共同特性,或可 以分析为组成部分的共同特性;(3)对一个给定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 的关系和差异的详尽说明。由于摩尔并没有把哲学确定为对语言及 其用法的细致考察,因而他严格地区分了知道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和 知道对它的意义的分析,前者是知道这个表达式的语词定义和用法, 而后者是知道对由这个表达式所表达的概念的分析。他指出,知道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这个意义是不同的,因为知道意义 就是可以在心灵中构成这个概念,而有能力分析意义则表示能够说 出它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将其与其他相关的概念区别开来。换言 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但并不一定知道对它所代表的 概念的分析。

摩尔把分析一个概念看做是对隐藏于心灵深处的东西的考察, 理解它的组成部分,观察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以及如何与其他概 念相区别的。所以,根据他的分析概念,我们可以在分析一个概念时 不去考虑它的语词表达。然而,后来的研究者指出,摩尔在分析“存 在”概念时,实际上仍然是在对表达式的用法进行比较和对照,以便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① 同时,摩尔的概念分析方法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哲学中也被放弃,主要原因就是:摩尔对这种分析 方法的理解,即把包含了复杂内容的命题分析为简单的构成要素,逐 渐被另一种分析所取代,即把概念分析看做是对语言表达式用法以 及相关意义的描述。②斯特劳森把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关联的分析”。 他写道,这种分析要求的是“一种相关成分、概念的复杂网络,一个系 统,从哲学的观点看,其中每个成分或概念的作用都只有通过掌握了 它与其他成分或概念的关联、它在这个系统中的地位,才能得到恰当 的理解——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套类似关联系统的图景”③。

五摩尔思想的责献及局限性

虽然摩尔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及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 但他在分析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的:他对绝对唯心论的 反叛直接导致了19世纪末的英国哲学走出黑格尔哲学的阴影,引导 罗素等人的思想开始转向所谓的新实在论;他提出的分析方法和对 常识的强调直接影响了剑桥和牛津的哲学家,使得对日常语言的关 注成为英国分析哲学的重要特征。当代西方哲学家对摩尔的工作和 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看做是 20 世纪英国哲学最为杰出的先 驱者。英国哲学家布劳德在摩尔去世后不久的1958年10 月25日的 《曼彻斯特卫报》上撰文写道:毫无疑问,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哲学家会 像摩尔一样具有分析问题、觉察和探索谬误与模棱两可以及提出和 实施各种可能性的完美能力。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因而把自己的 工作限制在那些绝对基本问题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他清晰阐明并完 全改变了他所处理的每个问题。奥斯汀把摩尔视为自己的同路人, 赖尔则把摩尔比做苏格拉底,认为他善于提出问题,却很少对这些问

① 参见哈克《维特根斯坦在 20世纪分析哲学中的地位》,第8页,牛津,布莱克 威尔,1996。 ② 参见哈克《20世纪分析哲学的兴起》,载于格洛克《分析哲学的兴起》,第60页。 ③ 斯特劳森:《分析与形而上学》,第19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

题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① 当代哲学家更是把摩尔与斯特劳森相提 并论,认为摩尔对我们关于宇宙所知道的最重要事物的描述与斯特 劳森对我们所能理解的概念图式中基本殊相(basic particulars)的描 述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②

的确,摩尔对常识的直率捍卫、他对外部世界的证明以及对感觉 材料的承认,都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哲学家的批评。最新资料表明,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摩尔在这些问题上的具体论述都不同程度 地遭到批评和抛弃。③

首先,摩尔对常识的捍卫直接针对的是怀疑论思想。批评者认为, 摩尔仅仅是断定了常识的观点是真的,但并没有给予论证,他从未解释 过他是如何知道诸如“地球在过去许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命 题。摩尔断言,我们并不是直接知道这个命题,而只是根据对这个命题 的其他证据,但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去怀疑我们知道这个命题,虽然我们 可能并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知道它的,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推论它的证 据是什么。然而,这里显然涉及到对“知道”这个词的意义的理解问题。 根据摩尔的推理,说一个人A知道 p,就在逻辑上蕴涵 p为真,也就是 说,A对p不会出错,因而A就有恰当的理由相信p。但是,如果A知 道 p不是直接的而是根据其他证据推论得到的,那么在这些证据与p 之间显然就存在一个鸿沟,这样,A断定p为真就总有可能出错,而且 A也就无法确定地知道 p。同样,如果我们无法确定地知道推论 p的证 据是什么,那么断定A知道p也就没有证据支持了。在怀疑论的批评 者看来,摩尔的断定并不是推论的结果,更像是一个独断论的主张, 因为独断论是不需要推论的,但同样也并不包含真理。维特根斯坦 在其晚期著作《论确定性》中就指出了摩尔说法的独断论性质:“摩尔

① 参见斯特罗《20世纪分析哲学》,第87—88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 ② 参见哈克《20世纪分析哲学的兴起》,载于格洛克《分析哲学的兴起》,第61页 注⑩。 ③ 参见斯特罗《20世纪分析哲学》,第109—112页,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 以下对摩尔观点的批评主要根据斯特罗的论述。

的错误就在于,通过说‘我知道它’来断定人们并不知道的东西。”①维 特根斯坦认为,摩尔无法回答“我们如何知道”这个怀疑论问题,因而 他对常识的捍卫没有任何力量。因为声称自己知道并不意味着真正 知道,而要断定自己知道,就必须表明自己是如何知道的。反之,如 果无法解释如何知道,那么这种断定就无法被看做是真正的知识。 所以,摩尔对常识的捍卫和对怀疑论的反驳都是无效的。

其次,摩尔对外部世界的证明采取了最为直观的方式,即他举起 两只手说:这是一只手,这是另一只手,所以存在两个物质对象。然 而,即使是对唯心论者来说,他们也不会否认这一点。但他们否认这 两个物质对象是独立于心灵而存在的,认为摩尔所说的“手”并不是 物质对象,而只是可能的和现实的感觉材料的聚合。由于所有的感 觉材料都是观念,而所有的观念都是精神实体,所以即使是“手”,也 并不是独立于心灵存在的物质对象。由此,摩尔断定手的存在并不 能断定外部世界的存在。摩尔用这个例子来反驳唯心论,说明他并 没有真正理解唯心论的意图,他与唯心论之间的分歧并不是一个经 验的问题,唯心论的主张并不能用经验的方法加以驳斥。相反,唯心 论的关键是关于世界的基本构成的问题,即世界的构成究竟是物质 的还是精神的。可见,摩尔对唯心论的反驳是不得要领的。

再次,摩尔明确地把感觉材料看做是物质对象本身,并认为我们 所能认识的对象只能是这些感觉材料。他把物质对象等同于感觉材 料,认为感觉材料就是物质对象表面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但他并没有 区分我们对物质对象的表面所得到的感觉材料和这些物质对象本 身。令入奇怪的是,在西方哲学史上,从来没有人把物质对象与它们 的外表区分开来,而摩尔的做法实际上是混淆了物质对象的外表与 我们对它们所得到的感觉材料。唯心论的核心就是把感觉材料看做 是精神的产物,否认存在独立于心灵存在的物质对象本身。如果可 以把物质对象(无论是这个对象的整体还是它的外表)看做是感觉材

① 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第521节,牛津,布莱克威尔,1969—1975。

料(无论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材料的),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唯 心论的巢穴。摩尔的错误在于,他没有认识到我们对物质对象得到 的感觉材料都是我们从不同的观点或视角得到的关于对象的表象, 而这些不同的表象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我们是在知觉不同的视觉实 体。事实上,在感觉材料的情形中,并不存在超越于物质对象的实 体,因而也就不存在与已经认识到的物质对象密切相关的特殊实体。 最后,摩尔的整个哲学方法也遭到维特根斯坦的批判。摩尔认 为,他的哲学不是要揭示常识对他本人的确实性,而是对整个人类的 确实性。所以,他的哲学方法是为了解释概念内容对所有概念使用 者的意义。但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摩尔的做法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他 的目的,相反,如果他能够明确地表明这些说法的个人立场,或许能 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接爱。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写道:“摩 尔能够不说‘我知道……’而说‘在我看来确定的是……’,而且是‘在 我和许多其他入看来确定的是……’吗?”①维特根斯坦认为摩尔对常 识的捍卫,其对错各半:正确的地方在于,摩尔肯定了存在着知识和 确定性的东西,他的任务就是要去为这些东西作出辩护;但错误的地 方则是,摩尔混淆了知识和确定性这两个东西,他以为他给出的关于 常识的那些命题就是可以被说成是得知的东西,但这是错误地描述 了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知识和确定性的概念。根据通常的用法,只 要是提出了知识陈述,就需要对这些陈述进行辩明或证明,但摩尔给 出的那些命题都无需辩明,因为它们都是确定无疑的,不可能有错。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我们的某些命题是属于我们的推论背景的,一旦 我们放弃了它们,我们也就无法判断任何东西。但我们不能用这样 的命题来证明我们对其他知识陈述的肯定,或者说,我们既不能用它 们来证明什么,也无法对它们给出进一步的证明。所以,根据维特根 斯坦的观点,确定无疑的东西完全是在辩明、真理、举证或知识之外 的。摩尔的错误就是把它们完全混淆起来了。

① 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第116节,牛津,布莱克威尔,1969—1975。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十章-在线阅读

    一 阿特拉斯与俄刻阿诺斯的女儿普勒伊俄涅生了七个女儿,叫作普勒伊阿得斯,在阿耳卡狄亚的库勒涅地方,即是阿耳库俄涅、墨洛珀、刻莱诺、厄勒克特拉、斯忒洛珀、塔宇革忒与迈亚。她们中间,俄诺玛俄斯娶了斯忒洛珀,西绪福斯娶了墨洛珀。波塞冬与她们中的两人有关系,先与刻莱诺,因了她生有吕科斯,波塞冬使他住在福人岛上,复次与阿耳库俄涅,她生了女儿埃图萨,即与阿波隆生了厄琉忒…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21
  • 荷马史诗-《奥德赛》-第十六卷 父子田庄相认商议惩处求婚人-在线阅读

    黎明时分,奥德修斯和高贵的牧猪奴 在农舍一起生起炉火,准备早饭, 派遣其他牧猪奴赶着猪群去牧放, 喜好狂吠的牧犬对特勒马科斯摆尾, 见他走来未嗥吠。神样的奥德修斯 5 看见牧犬摇摆尾巴,又传来脚步声, 立即对欧迈奥斯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 “欧迈奥斯,定然是你的某位朋友 或其他熟人到来,因为牧犬不吠叫, 只是把尾摇,我也耳闻有脚步声响。” 10 他这样询问话犹…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179
  • 尼采-《善恶的彼岸》-引言-在线阅读

    引 言 自康德以来,还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弗里德里希·尼采那样, 给现代思想打上了如此不可否认的烙印。即便是几.平震撼了全 欧洲的叔本华,也没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不仅在道德和文 学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尼采那塑造人心的巨手在起作用,使人 精神振奋而饱满,而且在教育学和艺术,政治和宗教等方面, 也可以看到他的学说所产生的影响。 有关尼采的生平材料少之又少,而且很简单…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0日
    64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在线阅读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在第一个沉思里,我提出了只要我们在科学里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一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尽管普遍怀疑的好处在开始时还不显著,不过,由于它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123
  •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五卷-在线阅读

    第五卷 【1】 关于公正,我们应该探索它所涉及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公正为什么是中庸之道,是在什么东西中间。这一探讨要按既定的方针进行。 我们看到,所谓公正,一切人都认为是一种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由于这种品质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情。不公正的意思也是这样。首先让我大概地以此为基础,在科学上,潜能和品质是各不相同的方式。潜能和科学自身看来是由对…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3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