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出身在法属阿尔及利 亚一个犹太小的有产者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殖民者正规的法语训 练,感受到来自民族与文化方面的压抑。他生活在犹太-阿拉伯人的 氛围中。在殖民地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自发地逃脱原有文化的倾 向。后来的事实表明,德里达以法国哲学家而不是阿拉伯哲学家的 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已经完全法国化了,用法语写作,一直没有 掌握阿拉伯语。在中学阶段,德里达就已经阅读了许多法国文学作 品,他喜欢布朗肖、巴塔耶等法国现代作家,也阅读了胡塞尔和海德 格尔的现象学。无论在文学还是哲学方面,萨特都算得上是德里达 的引路人,因为青年德里达首先是从萨特作品中知道那些文学与哲 学大师的。
1949年,德里达怀着美好的期待来到巴黎,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的预备班。“高师”是诞生法国哲学家的搖籃,萨特、梅洛-庞蒂、福柯都 来自那里。入学竞争十分激烈。德里达抱着再也不“回家”的决心来到 巴黎。像福柯一样,德里达也经历了第一次考试的失败,但最终考取了 这所著名学府。在“高师”毕业后,德里达先后在母校、索邦大学、社会 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德里达还长期兼任美国几所著名大学教授。 德里达是著名的解构理论的创立者,其学术影响力远在法国之外 并且超出了哲学领域,波及整个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德里达是一 个“高产作家”,从 20 世纪 60年代初至今,已经有六十余部著作问世。 中国学者比较熟悉并且有英译本的德里达著作有:《论文字学》(De lagrammatologie,1967),《书写与差异》(L'e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 1967),《声音与现象》(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1967),《播撒》 (Dissemination,1972),《哲学的边缘》(Marges de philosophie,1972), 《立场》(Positions,1972),《丧钟》(Glas,1974),《马刺:尼采的风格》(Eperons, les styles de Nietzsche,1978),《绘画中的真理》(La vérité en peinture,1978),《明信片》(La carte postale,1980),《心理:他者的发明》 (Psyché,inventions de l'autre,1987),《回忆保罗·德曼》(Mémoires pour Paul de Man,1988),《省略号》(Points de suspension,1992),《马克 思的幽灵》(Spectres de Marx,1993)等。
1992年5月9日,来自十多个国家的 20个哲学家在伦敦《时代》 (Temps)报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公开信,反对剑桥大学准备授予德 里达荣誉博士学位。其理由是:德里达虽然声称是哲学家,但其影响 却几乎全在哲学之外的文学和电影之类。德里达的著作不清晰严 谨,无法让人接受。德里达以玩笑的姿态对待严肃的逻辑;不遵守学 术规范,把做学问的方式延伸到不适当的范围;故意与理解相悖的写 作风格;德里达深奥难解的语言实际上是肤浅和虚假的。这封信传 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它并非与德里达有个人恩怨,而是学院派哲学 对德里达式的当代法国哲学怀有深深的忧虑。这件事整个过程中, 德里达对自己没有做任何辩解,倒是学院派的教授们把学术问题推 到了社会。最后的结果是德里达获得了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德里达曾在2001年9月首次来中国讲学,他先后到了北京大学、 《读书》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中国学者及 青年学生交流。其话题有:人文科学与大学的独立性、宽恕精神、马 克思主义等。
2004年10月9日,德里达因胰腺癌在巴黎一所医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