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现代社会批判

博德里拉的后现代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入类思维进行探索研究, 涉及到宗教、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和现实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法国和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一种新思 潮,对入们的思维方向和方式起着引导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渗 入我们的思维活动。

博德里拉在他早年作品《符号交换和死亡》中对现代性及西方文 化的总体状况作出了悲观的估计。他认为,克服现代资本主义文明 的总体弊病,需要一种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的“价值结构的革 命”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都成了商品,而商品的交换价值高于 其使用价值。金钱是商品在交换价值中体现出的普遍性的等价物。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包括人一切在内的所有物品,不管是生产的 还是消费的都可以折换成金钱。就是说,金钱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 在整个社会文化领域内横行,社会和人都折换成交换价值。根据经 济学家和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索绪尔的价值规律就变成一个社会制

① 博德里拉:《符号交换和死亡》,第17页,慕尼黑,1982。

度中的每一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个体产生关系即进行交换时才具有价 值,每个个体本身并不存在价值,只有在基本元素的完全交换之中才 产生价值。这就是语言学和结构学意义上的价值规律、今天在实际 运行着的价值规律,也符合经济学价值规律。按索绪尔的说法,符号 与概念所表现的只是与在其之外生存的某物的关系。博德里拉认 为,他所鼓吹的虚无主义正是要打破这种表现方式,或者说这种关 系。因为他认为,符号是空洞的,它其实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能代 表,只能在不对外物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表现其他符号。因此他提 出必须把符号从古老的必须符合某物的责任中解放出来,从而使结 构和推理游戏获得自由。在这里,意义只拥有某种不可能实现的体 系化的影响。语言或者符号作为文化的象征纽带实际上等同于数字 逻辑的0和1,即二进制。数字在这里所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为它 自己的,反而首先是因为在语言体系内它与其他的表现方式有区别。 不同的概念和价值标准,其实都是广阔数字推理空间的游戏符号。 它们自给自足,并不断进行再生产。这样一来,每种内容实际上都是 在无差异性的吸引力作用下继续沉沦。

总之,整个社会文化似乎进入了一个模拟时期,成了一幕滑稽 剧。文化已经步入了“伪病态”时期。伪病态时代将通过无处不在的 从前的矛盾对立概念的相互沟通来拓展地盘。在流行模式中,美和 丑沟通,在政治中左派和右派沟通,在媒体传播中真和假沟通。所有 崇高的人文价值标准,所有道德、美学和实践教育的整个文明的标 准,都将会从我们的影像和符号体系中死亡。一切都变得虚幻不定, 这就是符号统治的特征代码,而这些代码是建立在中性或共同性的 基础上的。

博德里拉由此描述了一个和尼采意义上的虚无主义相反的虚无 主义的进步时代。因为尼采认为,虚无主义就是最好价值的丧失,即 真和善的理念、科学知识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伦理原则的解体。而 博德里拉认为,在当代世界符号统治之下,失去的还有真实原则。由 于当代世界为各种信息和通讯技术所充斥,它们所产生的影像充溢 了整个社会,所以人们过去直接获得经验的本能已经瓦解,他们无法再很确定地去判断什么是真的和假的。在这些影像和符号面前,真 实却变得无法真实,变得更具人工加工的痕迹。真实隐身于其自身 的影像之后。虽然影像常会混淆视线,但真实的法庭仍然存在。面 对符号世界,它却倾向于真实的立场。这就是博德里拉从理想主义 到伪病态的基本原理。这是个颠倒的世界,理想主义的真实变成了 伪病态。也就是说人为的粗制滥造和陈词滥调战胜了真实和对现状 的实际反映,真实则向旅游模式屈服,并很快地改变了自己。伪病态 是一种谎言的方式,以一种看似真实的表述方式来表现其接近真实, 也就是一种以真实的方式表述的谎言。人们将这种所谓的经历编入 程序,使人记起关于过去的,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传统因素。这样就 好像进入了电视系列片的环境,好像人们可以打开屏幕进入内部一 样。博德里拉用他的伪病态理论表现出生活世界的这种唯美主义趋 势。他认为,这种伪病态可以在所有社会生活层面和领域中发现,不 仅在时尚和大众媒体中,而且应该在经济、政治甚至性之中去发现。 但是,他的分析总是倾向于无效,总是那么自相矛盾,博德里拉最后 也成了自己理论的牺牲品。

博德里拉认为,为了打破伪病态的封闭状态,根据社会学和人类 学的理论,我们必须回到原始社会的“给予”和“偿还”的体系,也就是 使用生命和死亡进行交换。在原始社会,这首先表现在乱伦禁忌和 成年仪式上。“因为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进入的不过是活着的成 年人与死者的循环往复而已,即他们被给予,然后又须偿还,这样他 们会得到象征性的承认。另一种情况是妇女的循环性,即她们所要 求的只不过是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地位,也就是社会能给予,并能偿 还,即接纳她们,而不是被父兄阻止。”①相反,现代社会是建立在死亡 的压迫之下的,这导致了对无穷的符号交换的排斥。但是,在一个死 亡压迫下的社会里,仅仅是压迫的挑战就可以导致体系的毁灭,这种 体系必须作出回答的给予,只有在令人蒙羞的惩罚中,才能明显看出

① 博德里拉:《符号交换和死亡》,第66页,慕尼黑,1982。

仅仅是死亡的给予。在对死亡和自杀的多种挑战的答复中,制度自 己必须自杀。在这种冒险性的假设之上,博德里拉提供了自我牺牲 的许多形式,如自焚、撞车、恐怖主义、绑架人质等。① 后来他才认识 到,他所建构的死亡反抗虽然非常具有反叛性,但却毫不现实。他对 一种更深层、更真实的秩序失去信念,对这种作为文化人类学原则的 符号交换失去信心,而对那种通过人的主观性超越体制的行为却表 示赞赏。

博德里拉后来放弃了主体性的观点,转而求助于客体性。他认 为,只有从客体,即从事物本身出发,这才是一种由人自身进行的、有 希望对伪病态作出反抗的行为,其中当然包括攫取世界权力的计划。 就是说,客体的变化、名称和策略战胜了主体的理性。客体既非双倍 的主体,亦非主体压迫下的产品;既非幻象,亦非幻觉;既非镜子,亦 非反射,而是它具有自身的策略、自己的游戏规则,与主体无关,因为 它本身具有无穷的讽刺,而非因为它本身的神秘。

博德里拉认为,人们所相信的这些通过科学、技术和语言为中 介的物体,引诱主体误入歧途,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负面效应和恶 果。物体的这种复仇和反抗的行动,使主体陷入一片混乱,而物体 的反抗并没什么目的或意义,仅仅是出于客体的阴险和物体的惰性 而已。

博德里拉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金钱、信息和性必须实现自由 的大循环。作为核心概念的信息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的象征性的事物 必须是可以交换和可以流通的。而语言则处于令人迷惑和难以理解 的混沌状态中,在似是而非却又充满魅力的状态中存在着。信息技 术作为无所不包的交流原则及其载体,反过来却包含了一种通向平 等的压力,同时它也是另类性、陌生性和不同的结合,而那种封闭的、 难以承受的另类则作为计算机病毒在体系内活动。

博德里拉认为,在形而上学终结之后,世界变得深不可测并失去

① 参见博德里拉《符号交换和死亡》,第261页,慕尼黑,1982。

了真实性。因为关于真实的思想或理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象或错 觉。在这种意义上,符号的凯旋和胜利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理论作 为符号的体系只能是一种对真实的挑战,而真实也只是作为一种对 理论的挑战而存在。理论只有一种机会改变自己,即和真实的变化 保持同步,这样它们可以不断进行对抗。

博德里拉对于伪病态的批判,也就是对破产的整个西方传统的 批判,但是对他的批判我们不必当真,可以当科幻小说来读。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十一章 柏拉图

    柏拉图是希腊古典文明后期的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标志着希腊古典哲学进入体系化的鼎盛阶段。他批判地总结了在他之前的希腊的哲学与文化成果。构建了一个以理念论为中心的宏大的哲学体系。他不仅深刻阐发了以理念为核心范畴的本体论、灵魂学说、知识论、辩证法、宇字宙论,而且紧密联系希腊城邦奴隶制文明由盛趋衰时期种种现实的社会与文化问题,在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法哲学与法律…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251
  • 第三节 价值与道德

    李凯尔特的思想在当时就引起学术界的不同看法,不仅雅斯贝 斯尖锐地批评他的哲学思想,而且在新康德主义内部就有不少人不 同意他的价值学说。考虑到西南学派的价值学说的特殊影响,我们 在下面主要考察这个学派的其他人物在这个领域展开的讨论。 文德尔班的另一个学生鲍赫不同意李凯尔特的过于强调价值的 文化性和历史性的观点。鲍赫更愿意接受文德尔班注重价值的道德 伦理意义的思…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71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十章-在线阅读

    一 阿特拉斯与俄刻阿诺斯的女儿普勒伊俄涅生了七个女儿,叫作普勒伊阿得斯,在阿耳卡狄亚的库勒涅地方,即是阿耳库俄涅、墨洛珀、刻莱诺、厄勒克特拉、斯忒洛珀、塔宇革忒与迈亚。她们中间,俄诺玛俄斯娶了斯忒洛珀,西绪福斯娶了墨洛珀。波塞冬与她们中的两人有关系,先与刻莱诺,因了她生有吕科斯,波塞冬使他住在福人岛上,复次与阿耳库俄涅,她生了女儿埃图萨,即与阿波隆生了厄琉忒…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414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诗篇-Part2-在线阅读

    祈求赦免【39】51:1 上帝啊,求你怜悯我,因为你有永恒的爱。求你除掉我的过犯,因为你有无穷的仁慈。51:2 求你清除我的邪恶,洗涤我的罪孽。51:3 我知道我的过犯;我自觉常在罪恶中。51:4 我犯罪冒犯你,我得罪的是你;我做了你认为邪恶的事。因此,你审判我是理所当然;你责罚我是我所应得。51:5 我一出母胎便是邪恶;出生之日就充满了罪。51:6 你所要…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57
  • 第一节维特根斯坦的独特性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维特根斯坦是一位“空前绝后”的思想家。 所谓的“空前”,是指他的思想前无古人:无论是罗素、弗雷格的逻辑, 还是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的思想,它们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都不过是形成他思想的素材,而不是构成他思想的来源;同样,无论 是布劳威尔的逻辑讲演,还是某场足球比赛,显然都无法成为促成他 思想转折的真正动因。我们既无法从前人中找到与他的思…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1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