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列 维 纳 斯

列维纳斯(E.Lěvinas,1906—1995)于1906年1月12日出生于 立陶宛的考纳斯(Kaunas)。他是一位犹太人。列维纳斯的父母比较 富有,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是快乐和幸福的,当时的社会政治动荡及 反犹主义并没有影响他的早年生活。1914年,列维纳斯入哈尔科夫 (Kharkov)中学学习,一直持续到1923年。1923年他为考大学去了 斯特拉斯堡,这是他在哲学道路上的起点。1923—1927年,他在斯特 拉斯堡大学学习和研究了柏格森和胡塞尔的理论。1928年他到了弗 莱堡,向胡塞尔学习现象学,也听了海德格尔的课。他认为胡塞尔肤 浅,而海德格尔则闪烁着思想的光芒。1929年,他提交了博士论文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La théorie de l'intuition dans la phénoménologie de Huseerl”),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0年他到了巴 黎、1931年获法国国籍。1935年,他发表了一篇体现其独特思想的论 文《论逃离》(“De l'évasion”)。1939年他作为翻译加入法军,1940年 被俘,在德国的监狱里度过了大部分战争岁月,后来被转移到东普鲁 士的集中营,这段经历使他终身对德国抱有遗憾。1946年获释后,他 决心不再去德国,随即参加了“全以色列同盟(All-Isreal Alliauce)” 的工作,并任“东方以色列学校”校长。1961年以《整体与无限》获国 家博士学位。先后在巴黎各大学任教,1976年退休。1995年12月 25日在巴黎去世。

他的主要作品有:《从存在到存在者》(De l'existence à l'existen, 1947)、《时间与他者》(Le Temps et l'autre,1948),《整体与无限》 (Totalité Infini,1961),《<塔木德〉研究四篇》(quatre Lecture talmudique,1968),《超在或超本质的彼在》(Autrement qu'être ou Au-·1006 · 第八篇后现 代哲学 delà de l'essence,1974),《圣句的彼岸》(L'Au-delidu verset,1982), 《上帝,死亡和时间》(Dieu,La Mort et le Temps,1993)。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五节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

    斯宾诺莎《伦理学》之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全部谈的是情感问 题,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似乎有些不成比 例。至少从表面上的原因追溯,斯宾诺莎这部书的旨趣不是本体论, 而是伦理学。伦理学以人为研究的对象,而在斯宾诺莎看来,情感构 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第三部分的序言中,斯宾诺莎向我们揭示,情感是自然而然 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251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四篇 德国古典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在西方哲学史上,一般把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哲学称为 “德国唯心论”(或德国观念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称之为“德国古典哲 学”。通常“古典”(Klassike)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古希腊经典和近代回归古 希腊的文学艺术,二是指学术研究的典范。这一时期德国哲学之所以被称作古 典哲学,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它与以古希腊为理想的德国古…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13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十八章 结束语-在线阅读

    第二十八章 结束语 在上述信仰与爱之间的矛盾中,从实践方面来看,很容易理解 为什么我们急不容缓地要超越基督教,一般地要超越宗教的固有 本质。我们已经证明,宗教之内容和对象,道道地地是属人的内容 和对象;我们已经证明,神学之秘密是人本学,属神的本质之秘密, 就是属人的本质。但是,宗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内容是属人的; 倒不如说它使自己跟属人的东西相对立,或者,至…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147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六章 贝克莱-在线阅读

    第⼗六章 贝克莱 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53)因为否定物质存在 ⽽在哲学上占重要地位,在这个否定⾥,他有许多巧妙的议论作为根 据。他主张物质对象⽆⾮由于被感知才存在。那样说来,譬如⼀棵 树,假若没⼈瞧着它岂不就不再存在了;对这个异议,他的回答是: 神总在感知⼀切;假使果真没有神,那么我们所当成的物质对象就会 过⼀种不稳定的…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47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十二章 论复杂观念-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论复杂观念 斐 理智很有点像一间一片漆黑的小房间,只有几个小孔能 让一些外部的和可见的影像从外进入,像这样,要是来画在这暗室 中的这些影像能够停留在那里并且照次序在其中安排好,以致人 们在适当时机能发现它们,那么在这小房间和人的理智之间就会 有一种很大的相似性。 德〔要使这种相似性更大些,就应该假定这暗室中有一幅幕 布来接受这些影像,这幕布不是一色…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