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差异和重复,块茎和游牧

德勒兹描述了两种思想方法,差异和重复。他说,我们所关注的 主题是多样性、差异和重复,铲除形而上学,宣判哲学之死,摒弃主 体,还有主体。就表现模式而言,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表现重复含义的 词,即同一,尽管同一和重复还是有小小的差异。这给我们一个表现 概念的模式,一个概念能使我们忽视差异而把一类东西看成是同一 的。就此而言,重复的艺术或文学可能就是尽可能可信地复制某些 东西,力图追随模式或原型。德勒兹认为,就差异和重复的模式而 言,一个重复的词可能显得是同一的,但是,它不是产生重复甚至差 异的同一性。一个词的每次重复始终是这个词的一个有差异的开 端,改变了这个词的历史和内容。更广义地而言,想像如果我们真地 重复法国大革命,如果我们穿上18世纪的服装,建造一座模拟的巴士 底监狱,那我们只能重复表面的形式,因为毕竟不会有同样的革命发 生。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了革命的力量,而且要发动一场有差异的法国革命,那么我们可能会得到某种完全不同的、无法预料的东西,因 为第一个事件是不可预见的。真正的历史是时代错误。真正的重复 使差异最大化。差异反映自身,重复并复制自身。①

差异和重复的观念区别了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经验的和先 验的。非主流文学为了创造将来而重复过去和现在。它是一种先验 的重复,因为它重复的是产生文本差异的隐蔽的力量,而不是已知的 文本自身。因为非主流文学所重复的已经不是它自己的表述,它已 经没有归属感。非主流文学为了揭示表述的特殊风格,重复着传统 的表述和规则。德勒兹认为,风格并非某种装饰表述和内容的东西。 表述、意义或文本都和它的风格有关。主流文学则表现自己是独立 于文本的规则和意义的可靠描述。相比之下,非主流文学并不重复 一种表述或者模式,而是重复产生原型的差异的力量。因此,重复一 部文学作品并不是复制那部作品,而是重复产生那部作品的差异的 力量。这是一种先验的差异和重复,即对差异现实和隐蔽力量的重 复,而不是对已有经验形式的平庸重复。非主流文学重复一种表述, 不是为了坚持传统,而是要改变传统。因此,非主流文学作为真正的 文学乃是德勒兹的永恒轮回概念的一个例证。唯一被重复或轮回的 东西就是差异,生命没有两个因素是同一的。由于时间的流逝,任何 重复的事件必然是不同的。生命的力量就是差异和重复,或者是差 异的永恒轮回。生命的每一事件都改变了生命的整体,而这的确是 屡次发生的。因此,永恒性永远不同于自身,永远向生成开放,永不 停止;差异不是时间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时间本身的力量,是永恒 的或者无时间的。唯一永恒的乃是差异和时间本身永远是不同的。 差异是不断产生新形式的力量。

德勒兹认为,差异不再屈从于辩证法所推崇的同一性,也不会被 扬弃。重复则与差异相对应,重复不是指同一事物的回归,而是经历 变化后,以其他形态重新出现。差异和重复十分契合德里达的“延

④ 参见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第28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异”,以及“重复即差异”的口号。因此,多样性、差异和重复这些时尚 的词要作的就是铲除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宣判哲学的死亡,摒弃整 体,甚至主体,要求解构意义的统一性,强调单一性的原创性事件。 单一性的“事件”超越了符号象征,单一性就其本质而言是先于个体 的、非人格的、不可理解的,是中性的。因此没有主体的同一性,没有 意义的统一性。我们回到了“前主体”和“前语义”的局面,无意识获得 了宇宙的维度。德勒兹按照“块茎”的范式来解释宇宙。他说:“只有 地下的须根、蔓生植物、野生植物和根茎才是美丽、正直和可爱的。”①

在植物学里,人们把某些植物的密密麻麻的地下根称为“块茎”或者 “根茎”。例如冰草和铃兰的根就蔓延向四面八方,形成枝权交错缠 绕的乱糟糟的网,网中同样生出小根、藤蔓。块茎的生长是从一个具 有生产性的中心蔓延出去,无始无终,漫无目的到处伸展开去。块茎 经历着自身形态的变化,老化的部分萎缩死掉,马铃薯和姜也是一种 块茎。德勒兹认为,世界就像块茎那样,所反映的不是静止不动,而 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一个变动的存在。事物、人和整个现实世界 都在川流不息,真正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块茎”的形象抨击了哲学传统中的中心主义模式,批判了“起 源”、“原则”和“主体”等范畴。它非地域化,是精神的分裂。“块茎”形 象的目的就是要铲除传统哲学“树状”思维,消解二元对立的逻辑,使 事物多元化,产生差异和多样性,以建立新的联系。“块茎”范式是“游 牧”范式的一种形式。它们都是差异和重复范式的一种延伸和形象 化。游牧范式和城邦范式相对立。城邦范式代表总体性、控制和征 服,代表封闭、否定、无差异和同一性,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就是 城邦范式的典范。相反,游牧范式代表单一性、自由放任、反叛,代表 开放、多样性、差异和重复,它是创造性和生成,是反传统和反因袭的 象征。城邦范式的形而上学同一性哲学就像被分割成无数条块的平 原,沟壑纵横,河道交错。人们住在这种平原上,老死不相往来,过着

① 德勒兹、伽塔里:《千块高原》,第27页,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2。

封闭单调的生活。而游牧范式则好比一望无际、坦坦荡荡的高原,人 们可以自由迁徙,过着无拘无束、四处流动的游牧生活。这种游牧生 活积极向上,崇尚多样性、差异性和重复,反对同一性和一致性,信奉 自由放任、发散和无中心,而不是体系和规则。只有流浪的游牧者才 是创造者。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五卷 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 里柯 (公元前299—前225年) 斯特拉托的继任者是特洛阿斯(Troas)的阿斯提阿那克(Astyanax) 的儿子里柯(Lyco),这个人极擅表达,在教育年青人方面有一流的水平。 因为他常说,谦虚和对荣誉的热爱是年青人的必要装备,就像鞭刺和缰绳 对于马一样。他的雄辩和声音的宏亮从下述事实可以窥见一斑:他谈及一 个赤贫如洗的姑娘时说,“对一个父亲来…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51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 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 狄奥尼修 (约公元前330—前250年) 叛徒狄奥尼修(Dionysius the Renegade)① 宣称,快乐即是行为的目 的;他说这话时正受眼炎困扰,因为病痛剧烈,所以不能让自己把痛苦当 作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他是塞奥番图斯(Theophantus)的儿子,赫腊克利亚本地人;如狄奥 克勒所说,起先他是同镇人赫拉克利德的学生,然后跟随阿勒克西努…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37
  • 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第7章 希腊的抒情诗、悲剧与喜剧-在线阅读

    第VII章 希腊的抒情诗、悲剧与喜剧 古希腊的生活本身是充满美感的,各种文化形态中都体现了美的 形态、美的特征。其中,雕塑、建筑是以空间凝固的形态来表现美, 将美的姿态、美的瞬间展现给众人。还有一种美是通过时间的流动展 现的,这就是希腊的文学,包括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等。本章 将详细阐述希腊的文学发展历程,尤其是希腊的抒情诗、悲剧与喜 剧。第I节 希腊抒…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40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在线阅读

    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产生阶段,由于后世的研究者们多 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因而亦被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这一时 期的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所以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宇宙论时期”或“自然哲学时期”。当希腊人 试图摆脱宗教神话的限制,以理性的目光注视自然之时,他们除了 感到敬畏和赞叹而外,也产生了困惑和惊异…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182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一卷 第九章-在线阅读

    第九章 密松 (约公元前600年) 索西克拉底引用赫尔米波说,密松(Myson)是斯特里蒙(Strymon) 的儿子,是伊塔或拉科尼亚地区的村庄车恩的本地人;他被列为七贤之 一。据说他父亲是一个僭主。有个人告诉我们,当阿那卡尔西询问是否有 人比他更智慧时,彼提亚的女巫作了这样的回答——这个回答我们在谈及 泰勒斯的生平时已经作为对喀隆的问题的回答有所提及:① …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3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