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机器、时间和生命

德勒兹使用机器这个概念来重新思考伦理学。他用机器描述一 种内在的生产,不是通过某人的某物的生产,而是为了自身的生产,

① 德勒兹、伽塔里:《哲学是什么?》,第79页,伦教,1994。

一种无根的时间和生成。同时他用机器的概念思考时间的激进而开 放的本性,并 构造了一种 伦 理 学 的 新模 式。而 非 地域 化 (déterritorialisation)的观念则直接和机器的概念相关,因为一部机器 没有主体性或机体中心,它只不过与其产品相关,它就是它所做的, 没有家或者根,是一个不断非地域化的过程。

在《反俄狄浦斯》和《干块高原》中,德勒兹认为:“机器并非一个隐 喻,而是说,从字面意义看,生命就是一部机器。”①这是德勒兹伦理学 的主要观点。一个有机体就是一个有同一性和目的的有限整体。一 个机械体就是一个有特殊功能的机器。但是,一部机器只是它的关 系,它不是任何东西造的,它不为任何东西,而且没有排他的同一性。 我们可以用自行车和人的关系说明这点。自行车显然没有目的或者 意向,它只有在和另一个“机器”,例如入体联系起来时才会工作。而 这两个机器的产品只有通过它们的联系才会取得。在和机器联系 时,入体变成了自行车,自行车变成了一个工具。但是,我们可以想 像不同的关系产生不同的机器。自行车摆在展览馆就成为一个艺术 品,当人体拿着一个画笔时就成了一个艺术家。我们所有的封闭的 机器,例如包括机器体的入体,是完全有自动功能的钟表机械体,它 们的形象都是机器的作用和假象。所有的生命只是就它和某些其他 机器相关时才有意义,在它的关系之外不存在现在的生命。我们只 有表象、形象或思想,因为这里已经存在与机器的关系:眼睛和光有 关,脑和概念有关,嘴和语言有关。生命并不是一个特权的点,生命 就是和心灵或者脑有关系的机器的一种增殖。德勒兹使生命摆脱了 有机论的或者基础论的模式,使感情摆脱了存在。生命是感情互动, 是遭遇机器或者纯粹机器的关系和产品的一个能动集合。生命是由 区别于存在的感情组成的,而身体是通过时间、通过生成产生的,于 是就有了感情的历史和政治。艺术和哲学并不表现现成的世界,它 们是制造关系或者生成的“欲望机器”。

① 德勒兹、伽塔里:《反俄狄浦斯》,第201页,明尼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 社,1983。

“生命是一种时间之流或绵延,而时间是一个差异的生成的过 程,这个过程不断产生新的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机器的概念思考这 个过程。同时,生命也是一个没有根据、目的或者单一意向的诸关系 和增殖的过程。”①我们通过机器和关系的增殖去思考事件。一个事 件并不固定在时间之内,它是时间的新方向的一个创造物。但是,我 们常常试图通过把一个事件,例如把人的生命作为一切时间和事件 的起源来使时间同质化,并因此获得根据。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一事 件都起根据的作用,那么我们已经使时间的能动力量服从它的一个 结果。这是一种保守主义的错误,因为这会压制生命的力量,使生命 毫无作为,失去了未来。因此,对于生命来说,唯一真正的重复乃是 差异的重复,永恒地重新肯定生命的创造性的差异。如果哲学和艺 术要成为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唯一的条件是它们要向差异和每一 个新的思想行动提出挑战。哲学和艺术承诺通过机器实现绝对的非 地域化,这并非承诺要摆脱这种或那种教条或形象,而是承诺形象的 自由流动和无限的创造性。“机器、时间和生命既体现了差别,又再 现了重复。资本主义正是通过机器产生的一个历史时期,使人变成 了欲望机器。它无处不在,时而不知疲倦,时而停歇。它呼吸、发热、 吃喝拉撒、性交。它就是这个‘本我’,在任何地方它都是不折不扣的 机器:机器的机器,齿轮交错、机关重重。每个人都是他自身机器的 组装者。”②欲望机器的概念既包含着对欲望的理解,也包含着对机器 的重新理解。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道德与政治观

    霍尔巴赫从理性出发阐述他的道德与政治观点。理性是从感性 出发的,但是“感情、我们的天性和气质都可能使我们迷失方向并欺 骗我们,只有经验和反思使我们走在健康的道路上,使我们知道什么 才能真正把我们引向幸福。”①启蒙时代的“理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 模糊的概念,但是至少在霍尔巴赫这里,其含义是清楚的,他排除了 其中的情感和情绪成分。当霍尔巴赫说到“经验”一词时,并…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60
  • 第四节“自然本能”与“共同概念”

    由认识论的目的所决定,赫伯特主要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能 力与对象符合的条件。他将人的能力分为四种,即自然本能(natural instinct)、内在的领悟(internal apprehension)、外在的领悟(external apprehension)、推理性思维(discursive thought)。其中内在的领悟是 指意志、情绪、情感等内心的活…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37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结束语-在线阅读

    结 束 语 纵观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我们看到它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各种思想矛 盾、对立和争论,不断深化和丰富着人类对世界、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认识。哲 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会受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状况的制约,同时 它也对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个时代的哲 学,反映了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那一时代的社会文明进步起着阻碍或者推 动…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02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十三章 上帝一般本质中的矛盾-在线阅读

    第二十三章 上帝一般本质中的矛盾 基督教诡辩的至高原则、中心,便是上帝之概念。上帝是属人 的存在者,但却又应当是超乎人的一个另外的存在者。上帝是普 遍的、纯粹的存在者,直截了当地就是存在者之理念,但他却又应 当是人格的、个体的存在者;换句话说,上帝是人格,但他却又应当 是上帝,应当是普遍的存在者而不是人格的存在者。上帝存在着; 他的实存是确实可靠的,较比我们…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126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二十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十二章 法与使用货币的关系 第一节 使用货币的原因 蛮族那样没有商品可供交易的民族,以及仅有两三种商品 像 可供交易的开化民族,只能通过以货易货进行交易。到非 洲腹地通布图①去以食盐交换黄金的摩尔人商队,因而就 不需要货币。摩尔人把食盐堆成一堆,黑人则把金粉堆成一堆,如果金 粉的含金量不足,那就由摩尔人从盐堆中取走一些盐,或者由黑人添加 一些金粉,直到双…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1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