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Gilles Deleuze)是法国当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 1925 年出生于巴黎市17区。父亲是个工程师,祖籍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 斯(Provence)。1932—1944年在巴黎17 区的利希·卡诺公立中学 (Richier Carnot Ecole Publique)读完小学和中学。他后来在回忆中 学时光时曾说过,“萨特就是我的全部,是我唯一的精神食粮”①。 1944年巴黎从纳粹统治下获得解放,德勒兹进入巴黎大学,1948年毕 业,并取得教师资格,成为阿米安国立中学(Amian Ecole Publique)哲 学教师。在大学里,他深受阿里基耶(Ferdinand Aliquie)、康吉南 (George Canguilhem)和伊波利特等人的影响。从1948年到 1957 年,德勒兹差不多当了十年中学教员。这是他养精蓄锐、积累学问的 十年。1957年他受聘于巴黎第一大学,主讲哲学史,到1960年结束。 1960—1964年在国立学术研究中心作研究员。这期间发表了《尼采 和哲学》等著作。1964—1969年任教于里昂大学。1969—1987年退 休前,一直在巴黎第八大学任哲学教授。1987年退休后仍然笔耕不 已,发表了许多重要作品。1995年11月4日由于不堪忍受疾病之苦 从巴黎17区自己家窗口跳楼自杀。
德勒兹著作丰富,涉及哲学的各个领域,尤以哲学史见长。而他 的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影理论、政治理论和女 性理论这三个领域。他的主要著作有:《经验论和主体性》(Empirisme et subjectivité,1953),《柏格森的差异概念》(La conception
① 德勒兹、帕内特:《对话集》,第9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7。
de la difference Chez Bergson,1956),《尼采与哲学》(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1962),《柏格森主义》(Les Bergsonisme,1966),《差 异和重复》(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1968),《意义的逻辑》(Logique du Sens,1969),《斯宾诺莎或表达之难题》(Spinoza ou le problème de lexpression,1968),《普魯斯特与符号》(Proust etles Signesl, 1970),《资本主义和精神分裂》:第1卷,反俄狄浦斯(L'AntiOedipe, 1972);第2卷,千块高原(Mille plateaux,1980);第3卷,根茎(Rhizome,1976)。这三部作品是与伽塔里合著的。《电影1》(Cinéma 1, 1983),《电影 2》(Cinema 2,1985),《哲学是什么?》(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1991年,与伽塔里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