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被贴上各种标签,如消费社 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等等。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这种新社会是 后马克思主义,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在已经过时,不可能应 用于新的社会发展。在这场争论中,主要问题是启蒙运动的计划是 否已经失败。

18世纪启蒙运动哲学家所阐述的现代性计划就是要发展客观科 学、普遍的道德和法律以及自主的艺术。像哲学家孔多塞(M.D. Condorcet)就试图使用这种日积月累的专门文化造福人们的日常生 活。他们希望艺术和科学不仅促进入类控制自然的力量,而且可以 认识世界和人自身,促进道德进步和公正制度的建立。但是,已经发 生的事情与启蒙运动的希望和理想背道而驰。逐渐地,每个领域都 被制度化了。科学、道德和艺术已经成了脱离生活世界的自主王国, 认知工具的道德实践和美学表现的理性结构已经处于专家的控制 之下。

在美国、法国和世界各地,现代主义文化现在已经受到多方面的 批评。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贝尔(Daniel Bell)多年前就对现代性作出了有力批判。贝尔认为,现代主义文化已经影响了日常生活的价 值,现代主义的享乐主义缺少社会认同,缺少服从、自恋。

作为现代主义的反动,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是暖昧的,但已为人 们所广泛接受。某些思想家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周期性的概 念,其作用是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中新出现的特征,和 20 世纪 50一 60年代新出现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相关。利奥塔是怎样理解现代主 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呢?他认为,现代性就是任何将元话语作为自己 合法性根据的现代科学。这种科学求助于某种宏大叙事,例如,精神 辩证法、意义的解释、财富的创造、理性主体或能动主体的解放。他 把那种为了证实自己的合法性而求助于这种或那种宏大叙事的话语 定义为现代性。所谓宏大叙事是统治的叙事,是在追求自然的过程 中寻找自己目的的人的叙事。他还以另一种方式提出了对现代性的 批评,他说,后现代主义者不信任元叙事,在后现代状况中,现代性的 宏大叙事 精神辩证法、工人的解放、财富的积累、无阶级的社 会 全都失去了可信性。他完全怀疑黑格尔、马克思和任何形式 的普遍哲学。

利奥塔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叙事只是众多现代统治叙事中 的一个版本。利奥塔之所以批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他认为马克思 主义希望创造一个只有通过高压统治才能产生的同质社会。他相 信,个人主义、四分五裂的我们今天拥有的社会就在这里存在着。然 而,非常奇怪的是,他似乎十分怀念一种前现代的(传统的)社会。而 他在解释传统社会时强调的是叙述,即神话、魔术、民间寓言等。他 认为,叙述和科学之间是互相冲突的,叙事正在消失而没有东西去取 代它。他似乎需要叙述知识的灵活性,而且还需要和资本主义共同 发展的个人主义。

利奥塔认为,艺术、道德和科学(美、善和真)已经互相分裂,而且 自主自立。我们时代的特征就是语言游戏的四分五裂,不存在元语 言,没有人能够理解在作为一个整体社会中什么东西正在发展。他 还说过,并不存在一个统治系统。这些观点和某些右翼理论家的观 点是互相并列的。比如,右翼理论家哈耶克认为社会按微观事件运行更好,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比一个有计划的社会更好。 总之,利奥塔的观点是:大故事是坏的,小故事是好的。他用小 和大的叙述标准取代了真和假的区别。当叙述变成历史哲学时,它 就是坏的。大叙述已经和政治计划或政党结合在一起,而小叙述和 本土的创造性相结合。利奥塔强调本土经常和保守的传统结合在一 起。但是,使人们迷惑不解的是,利奥塔为什么如此害怕普遍,而且 为什么在宏大叙事终结时又告诉我们另一个宏大叙事?

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两个重大特点是“模仿”和“精神分 裂”。现代主义以发明个人的私人风格起家,现代主义美学是有机地 和一个可靠的自我以及个人同一性的概念相联系的。这种个人同一 性产生了它自己唯一的世界,而且忘记了它自己的正确风格。而后 现代主义反对这一点。它认为独一无二的个人概念和个人主义的理 论基础都是意识形态的。不仅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体是过去的事,而 且它也是一个神话,首先它决不会真的存在过,恰好是一个神秘化的 东西。因此,在一个不再可能发明风格的世界里,存在的只能是模 仿。我们可以在“怀旧影片”中发现模仿的实践,即对死去的风格的 模仿。我们好像无法聚焦我们的现在,我们已经丧失了我们的历史 的定位。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已经无法和时间交往。

后现代主义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观念。詹明逊(F.Jameson)根据 拉康的精神分裂理论解释了他的观点。拉康认为,精神分裂实际上 是一种语言失序,出现在从婴儿期结束到完全进入言语和语言领域 的时候。暂时性的经验,人类的时间、过去、现在、记忆、个人同一性的 坚持,都是语言的结果。正因为语言有一个过去和一个将来,句子随 时在动,所以我们能够拥有一种似乎对我们来说是具体的或活生生 的有关时间的经验。但是,精神分裂者并不知道用哪种方法去表述 语言,他或她并没有我们那种暂时连续的经验,而是生活在永恒的现 在之中,他或她的过去的每时每刻都和现在毫无联系,他或她的现在 没有将来。就是说,精神分裂者的经验是一种孤立的、毫无关联的经 验。一方面,精神分裂者对任何已知的现实世界可能拥有比我们更 热烈的经验,因为我们自己的现在始终是某些更大的包括过去和将来的计划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精神分裂者并没有个人同一性。而且 他或她什么也没做,因为有一个计划就意味着可能投身于某种超时 间的连续性。总之,精神分裂者经验了一种四分五裂的时间,一系列 永恒的现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判断力批判》的缘起

    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判断力批判》是最后完成的。按照康德 本来的计划,他的哲学体系应当是两个主体部分,即关于人类认识能 力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关于人类实践能力的《实践理性批判》,以及 由这两个批判所建立起来的“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顶 多再加上结合这两方面而在理性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宗教学”(《单纯 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所以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77
  •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中,谢林开始以历史哲学的观点来考察“上 ① 谢林:《穿过大地的中心》,第25页,瓦门布洛恩,乌尔利希·凯歇出版社,1998。 ② 同上书,第23页。 帝”概念,使得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与哲学体系的联系之中。但 是,真正促使谢林严肃思考宗教问题的是艾辛迈耶尔(C.A.Eschenmeyer),此人在名为《通往非哲学的哲学》一文中讨论了绝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53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3A 书一早 府 (公元前333—前261年) 芝诺(Zeno),穆纳西阿斯(Mnaseas)(或德密阿斯(Demeas))的 儿子,是塞浦路斯的基提翁的居民,该城曾接纳过腓尼基人定居者。据雅 典的提谟色乌在《论生平》(On Lives)中说,芝诺长着歪脖子。而提莱 (Tyre)的阿波罗尼奥说他又高又瘦,皮肤黝黑,因此,克律西波在《谚 语集》(Prover…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63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八章 抽象的和具体的名词-在线阅读

    第八章 抽象的和具体的名词 1 抽象的名词不能互相作为谓词;我们可以解释其故——我 们如果仔细考察语言中的普通文字,以及平常用法,我们就会因此 窥见我们观念的性质。我们已经指示过,人心有一种能力可以抽 象它的观念,使它们成为概括的本质,用以区分各种事物。每一个 抽象观念既是独立的,因此,这两个观念便不能互相转移,因此,人 心就可以凭其直观的知识,观察出它们的…

    书籍分录 3天前
    21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愿的死-在线阅读

    自愿的死 好多人死得太晚,而有些人死得太早。“在恰当的时候死亡!这句教言听起来还有点奇怪。 在恰当的时候死亡;查拉图斯特拉如此教导人。 当然,并未在恰当的时候诞生的人,怎能叫他在恰当的时候死亡?他没有被生出来就好了!——我这样劝告多余的人。 可是,即使是多余的人也很重视死亡,即使是最空心的胡桃也想被敲碎。 人人都把死亡当一件大事:可是死亡并不是庆祝活动。人们…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29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