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启蒙的辩证法

霍克海默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同时,对与之密不可分的启蒙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这一反思的结果就是他和阿多诺共同撰写的哲学论 文集《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以下简称《启蒙辩证法》)①。这部著 作通过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追踪批判,考察了法西斯和一切极权思 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具体的历史形式和机制,对浸透在近现代文 明中的启蒙精神予以辩证的反思,进而对现代工业社会征服自然的 掠夺式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扼杀个性和自由的技术统治、文化 工业、道德衰败、反犹主义予以广泛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部著作 不只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对全部 人类文明史进行考察和反思的一部最重要著作。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承认,“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 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②。这就是说,启蒙无论 是从其意向,还是从其纲领来看,都是要在神话偶像前拯救人类理 性、反抗抽象的脱离自然的精神幻想,追求的是一种“支配自然”的知 识形式。启蒙的主旨就是想消除神话,用知识来代替幻想。这样,启 蒙的基本精神就是反对对自然界的恐惧,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压迫,要 使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和宗教学说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使观念的主 体完全成为唯一的无约束的权威。“启蒙以真理的名义反对宗教和 形而上学,它不仅在信仰的象征和图形方面,而且也在思维认识的理 念和概念方面,使真理的足迹彻底地非神话化了”③。但是,启蒙思想

①《启蒙辩证法》是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执笔完成的,反映的却是法兰克福学派 的共同看法和思想。 ②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第1页,重庆出版社, 1990。 ③ 贡尼、林古特:《霍克海默》,任立译,第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家们在理性、知识、真理等概念方面的模糊不清,不仅为谎言留下了 地盘,而且最终导致了“启蒙的自我毁灭”。

启蒙始于拯救人类自身,最终却导致自身的毁灭。霍克海默和 阿多诺认为,启蒙之所以产生这种与出发点完全相反的“自反性”结 果,主要有以下几点教训值得深思。

首先,从表面看,启蒙反对神话,反对外在统治,启蒙追求的目标 是确立人的尊严,建立理性信仰,争取人的权利和自由。但在本质 上,启蒙是以神话为基础的,启蒙思想家们从主体的设想来解释自 然,以为许多神话中的形象都来自主体。“启蒙精神从神话中吸取了 一切原料,以便摧毁神话,并作为审判者进入神话领域。”①这种过于 张扬理性的无限要求,就使自蒙在摧毁旧神话的同时,却又使“神话 变成了启蒙,自然界变成了简单的客观实在”,真理沦落为物化的文 化。正是在这种以“世俗化的神话”为基础的启蒙精神中,启蒙思想 家在追求“支配自然”的知识形式的同时,他们一方面为人类思想能 够认识事物本质而庆幸;另一方面却以为知识就是权力,战胜迷信的 理性可以向失去魔力的自然界发号施令。主体也必然会把自己视为 世界的主人,不仅要征服自然,而且还要无限制地掠夺自然,并进而 把这种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用于人类本身。这样,“知识的目的不在 于概念和观念,不在于侥幸地了解而在于方法,在于利用其他人的工 作和资本”②。人们的理性活动变成了工具,只有征服自然、支配世界 才是目的。启蒙摧毁了旧的不平等的东西,推翻了直接统治权,但同 时又在现实存在的普遍联系中建立了新的不平等,并使这种统治权 永恒化。因此,启蒙在反对愚昧、摆脱自然和宗教的统治、建立理性 信仰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无限要求,它不仅“把世界当作自己的战利 品”,而且“在客观上变成了疯狂”,从而让自己不可能摆脱神话,并不 可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即启蒙的自我毁灭”。

①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第9页,重庆出版社, 1990。 ② 同上书,第2页。

其次,启蒙精神遵守的规则是,“只有通过统一的现象才能认识 存在和所发生的东西;统一现象的理想典范是一切言行遵循的制 度”①。于是,启蒙思想家们通常都遵守统一化的形式逻辑,他们从现 存状况获得形式,从事实中获得历史,从物质中获得事物,按照形式 逻辑排他的、统一的规定去预设未来世界的公式。正是基于这种统 一不二、非此即彼的精神,不仅自然科学关注的自然界的普遍关联被 赋予了普世必然性,而且人类社会还因此盲目崇拜科学技术。此时, 关于世界模式的认识是以数学的公式和物质的场论、物质的结构理 论为基础的,个体无关紧要,只有“数”才是认识世界的关键。对真理 的信仰已经沦落为“文化财富”,思维不能包含否定因素,哲学丧失了 对知识的指导意义,只是满足于它自己也承认的逻辑的同义反复,满 足于方法论上的修修补补,最后甚至于满足记录文字。这样,“在培 根的理想‘我们在实践中支配自然’在全球范围得到实现的同时,他 所认为的不可把握的自然所具有的强制本质就变得清晰可见”②;必 然性与自由的关系表现为机械的、数量的关系,“统治世界”这个单纯 的技术理想由此反馈到人自身。启蒙对统一规则的追求,不只是使 启蒙自身成为技术的统治,而且还使统治技术更加彻底化。启蒙让 作为整体的人类获得了这样的“自由”,即各个民族都尊重既成事实, 盲目的统治被合理化了,并对人们的意识发生影响,统治世界表现为 “真理”。于是,对真理的探索受到嘲笑,关于革命的想像被讥讽为乌 托邦。真正自由的可能性就被这种虚假的“自由”所排除,一切希望 都因此而化为乌有。

再次,启蒙不仅是精神的独立自主的普遍运动,而且还使精神客 体化——这就是启蒙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的危害不仅像尼采所批 判的那样,主体是“独立精神的执行者”,统治世界的是主奴关系。而 且更可怕的是,精神的客体化变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①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第5页,重庆出版社, 1990。 ② 同上书,第37 页。译文有改动。

“这种意识形态是对盲目生活的盲目颂扬,而压制一切活生生的东西 的同样的实践,也属于这种对盲目生活的盲目颂扬”①。因此,精神的 客体化不仅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且也适用于被统治阶级,社会的各个 阶层和群体都成为社会这个大机器的各个部分和传动装置,大家都 接受同样节奏的约束,任何一种主动性行为都可能毁灭这个也包括 他们自己的“大机器”。资产阶级一直信奉和鼓吹的个体自由丧失殆 尽,人变成了“单纯的类本质”,成为与自我原则相反的东西。自我消 失了,良心失去了对象,灵魂不再是“自责的感情”,而是变成没有内 容的空虚。不仅康德设想的“道德至善”是空中楼阁,就是黑格尔梦 想的作为荣誉公民的人格也不复存在。启蒙的主题是要使人能够自 我保存,现在,人自身的瓦解、分裂直至消失,导致了根本不存在着需 要保存的自我,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人与理性的告别,人与真正的启蒙 的告别。这正是:“在工业社会的进步中,整体赖以证明自身的概念, 即人作为具体的人(Person)、人作为理性的承担者的概念成为泡影。 启蒙的辩证法在客观上变成了疯狂。”②

最后,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集中体现在“文化工业”上,这 方面尤其是在电影和广告事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电影、广播、广告 既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又与经济联系在一起。这样,统治者 必定会加倍注意这个领域,在利益驱使下会生产、制造出成千上万个 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而这种“文化工业”恰恰与启蒙所追求的普 遍统一的精神不谋而合。“因此,启蒙精神首先概括地体现在生产和 宣传的活动以及技术中;从启蒙的真正内容来看,意识形态都在竭力 神话现存的事物,以及操纵技术的权力。”③这种所谓工业化的“文化” 一方面是消除了文化中本来蕴含的自由创作的原创性和反抗性,消除

①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第39页,重庆出版社, 1990。 ② 同上书,第194页。译文有改动;参见《阿多诺全集》第3卷,第 230页,法兰 克福,苏尔坎普出版社,1981(以下所引《阿多诺全集》均为此版本)。 ③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第6页。

了不同文艺作品的千变万化的风格,一切文化、艺术和娱乐消遣的作品 都是按照一定格式制造出来的。于是,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的需求得到 了满足,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被规定需求的消费者,只是单纯的“文化工 业”的对象,观众的主观创造性被抑制了,思维活动也变为不必要的多 余东西。另一方面,“商业与娱乐活动原本的密切关系,就表明了娱乐 活动本身的意义,即为社会进行辩护”,“文化工业用不存在的要求,来 证明社会上的胡作非为”①。快乐意味着满意,消费者由于这些文化产 品而变得愚昧无知,忘记了一切痛苦和忧伤,受欺骗的大众比统治者本 身更加醉心于这些虚假的东西,他们因此相信奴役他们的意识形态,而 放弃一切其他目的。限制个性的自由发展,疏导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抑 制大众的革命情绪,使之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 “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质,也是启蒙欺骗大众的本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三篇-丙-在线阅读

    丙、亚历山大里亚派哲学 自我意识与存在的统一,在亚历山大里亚学派里面,以更有哲 学意义、更有概念意义的方式出现了;这个统一是主要的形式,是 真正的哲学。亚历山大里亚从很早的时候起,尤其是在托勒密朝 的时候,曾经是学术重镇。这座城市是各种科学的中心点,东方和 32 西方各个民族的宗教与神话,以及他们的历史,都在这里交流混 189 合,——这种结合,从宗教方面说…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56
  • 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序言-在线阅读

    ———————————————— 谨将本文献给敬爱的慈父般的朋友、政府枢密顾问、特里尔的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先生,以表达子弟的敬爱之忱——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 我敬爱的慈父般的朋友,请您原谅我把我所仰慕的您的名字放在一本微不足道的小册子的开头。我已完全没有耐心再等待另一个机会来向您略表我的敬爱之忱了。 但愿一切怀疑观念…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10日
    197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本篇阐述的“中世纪哲学”,这里特指以神学为形式、以基督教哲学为主 干的西方哲学史发展阶段,也是希腊哲学向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希 腊哲学是以理性为原理探索世界和自我知识的学问,而中世纪哲学,正如恩格 斯所说:“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 到神学中。”①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晚期,基督教哲学已经逐步形成并产生了重 要社…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89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快乐的热情和痛苦的热情-在线阅读

    快乐的热情和痛苦的热情1原文 Freuden - und Leidenschaften,即 Freudenschaften 和 Leidenschaften,指快乐和痛苦两方面。一般译为快乐和热狂或欢乐与情感。但Leidenschaft,字典上虽只有激情、热情、激昂、情欲等意,而尼采在此乃玩弄文字游戏,利用Leiden 的痛苦之意以与Freuden的快乐之意…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6日
    22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