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研究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否定科学价值的克罗齐主义的衰落和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实证主义开始在意大利复兴。1953年,意大 利新实证主义开始分化和改革。50年代末,它转向科学哲学的研究。 1960年杰伊莫纳特《哲学与科学哲学》(Filosofia e filosofia della scienza)的发表,标志着意大利科学哲学的诞生。

杰伊莫纳特(Ludovico Geymonat,1908—1991)是米兰大学教 授。30年代主要批判克罗齐主义,捍卫科学的认识价值。这个时期 的著作有:《实证主义的认识问题》(Il problema della conoscenza nel positivismo,1931),《德国的新自然哲学》(La nuova filosofia della natura in Germania,1934),《哲学研究》(Ricerche filosofiche, 1939)。杰伊 莫纳 特 和赖欣巴赫(H.Reichenbach)、石 里克 (M.Schlick)、魏斯曼(F.Waismann)共同研究一个时期后,使新实证 主义朝着“新理性主义和新启蒙主义”发展,这种倾向反映在《新理性 主义研究》(Studi per un nuovo razionalismo,1945),《历史和无限小 分析的哲学》(Storiae filosofia dell'analisi infinitesimale,1947), 《现代方法论的起源》(Leorigini della metodologia moderna,1947), 《科学思想》(Il pensiero scientifico,1953)等著作中。1960年,杰伊 莫纳特完成了划时代的《哲学与科学哲学》,表明他同实证主义决裂。 杰伊莫纳特强调科学哲学的独立性,反对让科学哲学继续充当新实 证主义的婢女。难能可贵的是,杰伊莫纳特提前并独立地完成国外 学者以后研究的题目。

在《哲学与科学哲学》发表仅仅四年之后,帕斯奎内里(Alberto Pasquinelli)就出版了《科学认识论新原理》(Nuovi principi di episte mologia)。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科学早就产生浓厚的兴趣。1951一 1952年在芝加哥师从卡尔纳普,进行学习和研究。回国后,他在《语 言、科学与哲学》(Linguaggio,scienza e filosofia,1961)中对自己 的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语言分析,而《科学认识论新原理》标志着其科 学认识论思想的成熟。

《科学认识论新原理》发表以后又过了五年,意大利科学哲学的 佼佼者艾万德罗·阿伽齐脱颖而出。阿伽齐(Evandro Agazzi, 1934一 )曾在米兰天主教“圣心”大学和米兰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 和哲学。随后又在牛津、马堡和明斯特大学攻读研究生。60年代主 要致力于数理逻辑和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观的研究,批判绝对形式 主义的科学观。1969年完成的《物理学的哲学论题与问题》(Temie problemi di filosofia della fisica)成为战后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科学 哲学著作。从这部专著可以看出,阿伽齐对数学、逻辑学、物理学、语 言学等专门学科知识的透彻理解;另一方面,他深厚的哲学功底又避 免了在处理最专业化的问题时的纯技术主义倾向。

五六十年代也是意大利逻辑学发展迅速的时期,有创见的学术 著作和通俗读物一本接一本问世。1957年,帕斯奎内里的《符号逻辑 学导论》(Introduzione alla logica simbolica)和卡萨里(E.Casari)的 《谓词逻辑》(Logica dei predicati)出版。两年后,卡萨里的《可计算 性与递归性》(Computabilità e ricorsività)问世,意大利文版最好的 数理逻辑教科书《数理逻辑纲要》(Lineamenti di logica matematica) 出版。1961年,杰伊莫纳特教授在米兰大学组建了数理逻辑课题组。 同年,阿伽齐发表了《公理系统问题导论》(Introduxione ai problemi dell'assiomatica)。1964年是这一领域成果最多的一年,出版了卡萨 里的《数学哲学问题》(Questioni di filosofia della matematica)和曼 乔内(C.Mangione)的《数理逻辑基本原理》(Elementi della logica matematica)等著作。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逻辑学的发展可以看 出,意大利最早的科学方法论作者(如帕斯奎内里、阿伽齐、杰伊莫纳特)均为造诣颇深的数理逻辑学家。

60年代,意大利科学哲学家也开始对控制论和系统论进行哲学 思考。托尼尼(Valerio Tonini)是最早对控制论进行研究的哲学家。 他的主要成果有:《控制论和信息》(Cibernetica e informazione, 1964),《技术的结构》(Struttura della tecnologia,1968),《信息科学、 控制论、科学认识论》(Scienza dell'informazione,cibernetica,epis temologia,1971)。托尼尼主张将控制论与系统论联系起来,作为广 义的信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只有掌握了具有跨学科性质 的方法论,才能处理控制论的问题。

意大利学者对人工智能问题的兴趣也越来越大。1965年,索门 兹(Somenzi)完成了一部《机器人的哲学》(Filosofia degli automi)的 专著。他肯定机器能够思维,换言之,认为存在着人为地再生或模拟 人的思维的可能性。1967年,意大利哲学学会在比萨召开“人与机 器”的研讨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机器能否像人那样思维,多数学者 作出肯定的回答。同年,阿伽齐发表《对人工智能问题的考察》(Alcune osservazioni sul problema dell'intelligenza artificiale)。他认 为,入工智能可以实现,但目前受到技术和对人脑思维机制认识程度 的限制。由于机器的“思维”与人的思维明显不同——人的思维具有 “意向性”,而机器不具有,故不能用同一概念“思维”加于人和机器。 在意大利,对物理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到 60年代末才达到学术上 成熟的水平,这是同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在物理学界开始对物理学概念基础进行批判性思考,物理学家纷纷 反对哥本哈根学派的保守僵化的科学认识论。1962 年,达内里 (A. Daneri)、洛因杰尔(A.Loinger)、普罗斯佩里(G.M.Prosperi) 共同提出测量论以代替冯·诺伊受(John von Neumann)的理论。他 们强调被测量的微观现象与肉眼可见的观测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用这种相互作用对观测过程作出物理学的解释。1969 年,塞莱里 (F.Selleri)指出,“波”说明存在这样的客体,它们不具有其他任何物 理体系所拥有的基本属性,而仅仅通过关系的属性显现特征。1970 年,卡帕索(V.Capasso)、弗尔杜纳托(D.Fortunato)和塞莱里(F.Selleri)联名撰文批判冯·诺伊曼及其后继者的理论观点。

与此同时,哲学界也加强了对物理学哲学问题的研究。阿伽齐 着重批判僵化经验论的科学观。他认为,一个物理概念并不意味着 一个独特的操作(或一组独特的操作),它源于操作,但与操作并不同 一。阿伽齐还对互补性原理进行了批判性考察。他指出哥本哈根学 派的代表人物常常把互补性原理的两种不同解释混淆起来:第一种 解释是泡利(E.Poli)作出的,第二种解释源于玻尔思想的研究者,他 们为了解释微观现象——波粒二象性,克服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与牛 顿力学之间的矛盾,把互补性看做某种必然的作用。在阿伽齐看来, 前种解释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后种解释造成科学认识论上的巨大困 难。因为,当人们不是正视波粒二象性问题,而是以“互补性”的新概 念使之合法化时,只能矛盾百出。

1972年,塔里亚冈贝(Silvano Tagliagambe)对互补性原理做了 历史分析。他着重考察在玻尔的思想中这一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指 出赫夫丁(H.Hoffding)对玻尔的影响。

有的意大利学者还论证了观测手段的相对性与波粒二象性的关 系:微观客体显现波或者粒子的属性取决于应用的实验装置,但在同 一实验过程中不可能同时显现两种属性。

塞莱里和塔罗齐(G.Tarozzi)对上述观点持有异议,认为在同一 实验过程中对波与粒子的描述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他们 认为,只有接受波粒二象性原理,才有可能解释干扰现象,但为此不 需要改变古典逻辑的基本规律。

1971年意大利逻辑学与科学哲学学会重建后,科学哲学研究的 形势变得更好。科学哲学刊物层出不穷,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专著大 量出版并拥有广泛读者。1978年阿伽齐创办《科学认识论》(Epistemologia)杂志,他自任主编,杰伊莫纳特、帕斯奎内里和索门兹组成顾 问委员会及一个极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委员会负责指导,用意、英两 种文字在热那亚出版。由于该刊反映意大利科学哲学研究的动态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国外同行瞩目。最近 20年,意大利科学哲学 专著超过其他哲学学科。米兰、都灵、波伦亚的出版社竞相出版科学哲学系列丛书,较为著名的有《科学哲学》(Filosofia della scienza,杰 伊莫纳特主编),《科学史》(Storia della scienza,罗西主编),《科学认 识论》(Epistemologia,阿伽齐主编),《科学方法论与语言哲学》 (Metodologia delle scienze e filosofia del linguaggio,索门兹主 编),《科学》(Scienza),《科学文化文库》(Biblioteca di cultura scientifica),《数学丛书》(Collana di matematica),《今日哲学与问题》 (Filosofiae problemi d'oggi)和《知识园地》(Campidel sapere)等。 科学哲学家的工作受到意大利哲学界的赞誉,阿伽齐曾当选意大利 哲学协会主席。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 附录-在线阅读

    由知性的经验性运用与先验的运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 反省(reflexio①)并不与诸对象本身发生关系以直接获得它们的概念,而 是这种内心状态,在其中我们首先准备去发现我们由以达到这些概念的那些 主观条件。反省是对给予的表象与我们的不同认识来源的关系的意识,唯有 通过这种意识,表象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规定。在对我们的 表象作任何进一步的讨…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29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 从波斯战争结束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1] 从霸国发展到帝国。 89 以下将追述雅典是怎样获得如此强大的势力的。[2]波斯人在海上和陆地上被希腊人打败[2]之后,从欧罗巴撤兵回国,他们当中那些乘船逃往米卡列的,又被歼灭了。随后,在米卡列指挥作战的拉栖代梦人的国王列奥提基德斯也和来自伯罗奔尼撒的同盟者一同回国了。但是,雅典人和新近叛离了波斯国王的伊奥尼…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255
  • 第一节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尽管费希特是在《论知识学或所谓哲学的概念》中第一次提出自 己的哲学思想就是知识学,然而,他在以前的《评“埃奈西德穆”》 (Rezension Aenesidemus)已经表达了这个崭新的思想,只是没有说出 “知识学”这个名称。在这个书评中,费希特一方面表明,他与康德哲 学的杰出宣传者莱因哈德一样,坚持康德开创的批判哲学的方向;另 一方面,他不同意莱因哈德把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41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六卷 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俄涅西克里图 (鼎盛年在公元前330年) 有人说俄涅西克里图(Onesicritus)是伊齐那人,但麦格尼西亚的德 米特里乌说他是阿斯提帕拉亚(Astypalaea)本地人。他也是第欧根尼的 杰出弟子。他的经历似乎与色诺芬的很相似;因为色诺芬参加过居鲁士的 远征,俄涅西克里图则参加过亚历山大的远征;前者写了《居洛帕厄迪 亚》(Cyropaedia)或《…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34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一 克瑞翁继承了忒拜的王位,把阿耳戈斯的死人都抛弃不葬,发出布告说,不许人埋葬他们,叫人看守着。但是俄狄浦斯的一个女儿安提戈涅偷去了波吕涅刻斯的尸体,秘密地掩埋了、这事被克瑞翁自己所发见,她被活埋在坟墓里了。阿德剌斯托斯逃往雅典,躲在慈悲神女的神坛下,上面放着乞援的〔橄榄树〕枝、请求他们埋葬那些死者。雅典人与忒修斯前往,占了忒拜,把死者交与他们的亲属去埋葬。…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