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高峰体验说

马斯洛认为,人性达到最高的完美境界时,就能体现出人生的本 体意义。这种时刻,人处在最高的存在状态——本体存在状态。人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115页,华夏出版社,1987。

在本体存在状态中可以获得区别于一般认知过程的不同寻常的认知 体验——存在性认知,这是一种触及到认识终极目的的神秘体验。 它不必借助一般的认识手段和工具,而是通过主体内在本质的实现 达到对宇宙、人生的顿悟,因此是认识论与本体论相互通融的美妙时 刻,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高峰体验产生于个体的高级需要达到 满足的瞬间,比如创作、审美、爱情、成就、发明、洞察等等,都会带来高 峰体验。此时,人会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融为一体,“摆脱了一 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的真理、事物 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像突 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① 在这一瞬间,人的 个性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最能真实地接近自我的本质;同时又处于 最忘我的境界,能够体验到个体融于自然的永恒性。高峰体验的特 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高峰体验是健康的。过去人们往往把有关这类体验的报 告归结为宗教迷信和病态心理,不承认它们有任何科学研究价值。 马斯洛指出,高峰体验完全是健康人的正常感受,它们属于人的知识 范围,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秘密;它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而不 是超乎于世界之上;它们并非神父们宣传的神迹,而是全人类共同的 感受。科学家发明创造、诗人偶得佳句、守门员救出险球、母亲产下 婴儿、青年人陶醉于艺术,此时此刻,他们活力勃发、个性鲜明的心理 状态,都充满了积极而健康的特征。

第二,高峰体验是自然产生的。这种体验并非来自于幻想,也不 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既不专属于深居简出的僧人圣徒,也不需要多 年的修炼和特殊的环境,任何人都可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它。 它的到来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以毫无预料、突如其来的 方式发生的。马斯洛让我们想像这样一幅图景:清晨,一缕阳光射进 居室,年轻的母亲刚做完早餐,她倚在门边,注视着丈夫和可爱的孩

① 见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第366—367页,华夏出版社,1987。

子们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一边吃东西,一边说笑逗乐,那样从容,那 样幸福。她注视着他们,为他们的美而深深感动。突然,一股强烈的 爱和满足感笼罩了她的整个心灵,此时她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高峰 体验。

第三,高峰体验带有很大的普遍性。高峰体验的产生,并不取决 于人的地位、学识、贫富,即使是患有严重疾病和身体残障的人,只要 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仍有可能获得高峰体验。可以这样说,几乎每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只是人们未必能够意识到罢 了。有时人们可能经历到一些比较轻微的高峰体验,例如与友人共 处时,陶醉于美妙音乐时,等等。“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能臻 于完善,实现希望,达到满足,诸事顺心,便可能不时产生高峰体验。 这种体验完全可能产生于非常平凡低下的生活天地里。”①

第四,高峰体验带有主体相通性。由于人们的性别、年龄、职业 等等不同,刺激人产生高峰体验的诱因也就有所不同。高峰体验的 产生具有多种根源、多种途径。企业家可能因为度过了一次经营风 险,数学家可能因为一次成功的计算,年轻人可能因为得到了恋人的 爱抚,老年人可能因为深情的回忆。不管由于什么原因,通过哪一种 途径,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都能够产生某种相通的幸福体验。这是 因为,尽管人们的个人条件、外在境遇千差万别,但从人性来说都有 着相似的主体结构,这种主观精神方面的趋同性在高峰体验中尤为 突出,所以才使我们有可能达到彼此间的同感和理解。

高峰体验作为一种主体感受,表明人在这一瞬间进入了存在的 本体境界,或者说,是对本体存在的暂时分有。马斯洛归纳了人处于 高峰体验时的16条主体感受与行为特征:(1)具有比其他任何时候都 更加整合(统一、完整、浑然一体)的自我感觉;(2)更能与世界、与非我 的东西融合,达到忘我、超越自我的境界;(3)处于自身最佳状态,是力 量的顶峰、潜能的充分发挥;(4)行为轻松自如、得心应手;(5)更富于

① 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第369页,华夏出版社,1987。

责任心、主动精神和创造力;(6)最大限度地摆脱了抑制、迟疑、畏惧; (7)行动更具自发性、纯真性,正直、朴实、坦诚、公正;(8)行为更加新 颖独特,兴之所至,斐然成章;(9)达到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个性; (10)具有最强的此时此地之感;(11)更受内在精神规律而非外在现实 规律的支配;(12)不受欲求驱动,一切任其自然、不期而至,行为不是 手段,而是自我肯定的表现;(13)表达和交流富有诗意和神秘色彩; (14)从主观上领悟到终极,有着爽然若释、完美极致的感受;(15)体验 到存在价值,欢悦充裕,既成熟又纯真,悠然洒脱,超越时空;(16)具有 感恩的特性,充满敬仰、报答与奉献之情。

在高峰体验中,人不仅实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最高追求,同时也 获得了一种新的认知能力,这就是马斯洛所说的存在性认知。存在 性认知是相对于缺失性认知而言的。缺失性认知由生存需要的匮乏 而引起,因此只能以功利价值为取向与对象发生一般的常识性认知 关系,这种局限性使它忽视或掩盖了世界的其他特点,不可能完全地 把握对象。存在性认知立于存在价值的本体高度,摆脱了狭隘的功 利价值取向,而按照对象自身的真实存在去认识,因此是超越于主体 自我的客观性认知。

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中,从认识论角度描述了高峰 体验中存在性认知的特性;后来又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对比 列出了存在性认知和缺失性认知的19条区别。概括起来说,存在性 认知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本质性的认识,认识对象在认识主体极为 热烈、投入的关注下作为整体被把握;同时,在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 流动的辩证整合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本质也在与对象的融合中更趋 完善。存在性认知又是主动、自由、创造性的认识,随着认识主体真 正达到存在价值,人的认识也就获得了神圣、永恒的意义。存在性认 知是人在高峰体验中获得的超常认识,同时也是人对存在本体界的 领略。“是什么”与“应当怎么样”已融为一体,没有任何差异和矛盾。 这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和谐统一,是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微妙结合。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劝戒人不要夸耀,凡是想要有所表现的人,就应当努力使自己 真正成为他所想要表现的那样的人。一个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而 冒充为那样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引起麻烦和讪笑,而且还可能给国 家带来耻辱和损害。 让我们再考虑一下,由于苏格拉底劝戒他的门人不要夸耀,是 不是会激励他们追求德行。他常说:通向光荣的大道没有比真正 成为自己所希望表现的那样好人更好的了。为了证明他所说…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65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章 基督教的故事-在线阅读

    第十章 基督教的故事 基督教的产生是从耶稣的诞生开始的。很多人认为,拿撒勒的耶稣确有其人。 我们下面将分三步来讲述基督教的历史: 第一步是耶稣基督和圣保罗的传,他们缔造了基督教。 第二步讲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裂,这是基督教诞生的最后一步。 第三步讲基督教开始受罗马帝国政府压迫而终成为罗马国教的过程。 对于我而言,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难的一章,这一章对于大家了解西…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4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三章 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在线阅读

    第三章 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 1 简单观念的分类——为了明白设想我们由感觉得来的各 种观念,则我们不妨考察它们进入人心时,被人所知觉时,所由的 那些不同的途径。 第一点,有些观念进入人心时,只通过一个感官。 第二点,有些观念进于人心时,要通过两个以上的感官。 第三点,有些观念是只由反省来的。 第四点,有些观念所以进入于人心,提示于人心,是通过反省 和感觉两种…

    书籍分录 2天前
    16
  • 第三节 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也是前期智者运动的主要代表。他是当时修辞学和论辩术的大师,他的焕发文彩与论证力的演说颇有反传统精神;在哲学上,他以怀疑论式的思辨论证否定爱利亚学派传统的"存在"论,实际上是否定、摧毁当时希腊自然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从反面来张扬智者运动以感性的人为中心的相对主义。 高尔吉亚(Gorgias)出生于西西里东部的林地尼。普卢塔克在《演说家传》中说高尔吉亚比…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276
  • 尼采-《善恶的彼岸》-第八章 民族与国家-在线阅读

    第八章 民族与国家 240 我破天荒又听了一遍理查德·瓦格纳《名歌手》的序曲。这 是一部恢宏的、华丽的、冗长的当代艺术作品,它自豪地假设 两个世纪以来的音乐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因而人们能够理解 这部作品。令德国人感到光荣的是,这一假设没有落空!我们 发现,这部作品中混杂有各种风格和力量,各种季节和气候! 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会儿是古代气息,一会儿是异国情调,叫…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0日
    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