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以“似本能”为突破口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东 方文化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鲜明地昭示着性善论的主导地 位,因此一切恶都只能是社会教化的责任。而西方文化却普遍相信, 人的本性“是一种恶的动物性,我们大多数的原始冲动是邪恶的,贪 婪的,自私的,敌意的”②。这种人性观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 者倾向于把人性看做形而上的东西,而后者则把人性视为形而下的 本能。不同的观察角度导致了人性被分裂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家、生理学家对人性的关注,是自然科学意义上人的动物本 能,人所独有的精神现象被当做后天习得的非本能排除在科学的视 野之外;玄学家、道学家所感兴趣的,则是人学意义上的理性,他们对

① 马斯洛:《动机与入格》,许金声编译,第13页,华夏出版社,1987。 ② 同上书,第95页。

与人的本能密切相关的欲求是不屑一顾的。这种彼此隔绝的研究思 路把人的本能和理性看成相互对立的两极,却从来没有想到人的精 神活动也可以是科学研究的课题,而人的某些本能行为同样也是人 学应该关注的对象。

马斯洛提出,为什么不能把本能和理性看成合作而非敌对的呢? 他以现代动机理论作为二者同一性的基础,认为人一切生存行为的 真正动机都出自人的内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这是人生最根本的 内驱力。既然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由需要驱动的,那么它在最初的意 义上就无所谓善恶,而只能是中性的。在其后的发展中,人性是不断 趋向于更加健康、更加完美的一个动态系统,它的总体趋势应该是向 善的。因此,必须“对文化和生物两种因素都有恰当的尊重”①,只有 把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统一起来,才能找到人性研究与实证科 学之间的契合点。

从动机理论出发,马斯洛进一步发现,满足需要的冲动是在一个 强度有差异的层级序列里能动地互相联系着的。既然我们可以把本 能和理性看成同一个完整人性序列中的不同层级,那么从本能到理 性之间就应该有一些逐渐过渡的环节。早期本能论者的一个错误就 在于,他们把那些只在人身上有而动物身上没有的冲动,当成非本能 轻易忽略了,而这正是马斯洛所抓住的东西。他说:“当我们在种系 阶梯中上升时,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新的(更高级的)欲望,发现另一 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由机体结构和作用 所决定的。”②

马斯洛提出的“似本能”是入性研究的突破口。之所以在称呼上 把它与本能相关联,因为它同样是人生的基本需要,是维持人之为人 的正常生命不可或缺的因素;之所以又不把它与本能同等对待,是因 为这种需要毕竟是人才具有的。本能需要完全靠先天遗传决定,它 所引发的工具行为、它的能力表现、它的满足方式都是动物性的;似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94页,华夏出版社,1987。 ② 同上书,第105页。

本能是由专属于人的生物机体结构和人的活动决定的更高级的基本 需要,比如对信息、对理解、对美的需要,对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的需 要等。似本能“类似于本能”的特征表现为,它既有生物学上的基因 基础,又有文化上的发展。我们把似本能看做人性结构中的固有成 分,是因为它的确不同于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后天习得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规范。“我们学会一日三餐,学会道谢,学会使用叉匙、桌椅,我们 穿着衣服、鞋子,夜晚睡在床上,说英语。我们吃牛、羊肉,而不吃狗、 猫肉,我们保持清洁,为等级竞争,对金钱朝思暮想。然而,这一切强 大的习惯在受到挫折时可以没有痛苦,甚至间或还有积极的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泛舟或野营时,我们通过轻舒一口气抛开这一 切,承认它们的非本质性质。但对于爱、安全或尊重,却决不可能如 此。”①似本能是人的精神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对它的依赖,就如同 入体的物质生存对维生素的依赖一样。失去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 人就会从内心深处生病,人的灵魂乃至肉体就会死去。因此,似本能 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需要,也是人性的一个规定性特征,它 构成了人的真实存在的本质部分,没有它,人性就不完全、不丰满。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二章-在线阅读

    一 弥诺斯的儿子卡特柔斯有女儿阿厄洛珀、克吕墨涅、阿珀摩绪涅,和儿子阿尔塔墨涅斯。卡特柔斯询问乩示他的一生怎么结局,神说他将死在他子女一人的手里。那时卡特柔斯把这乩示隐藏过了,但是阿尔塔墨涅斯听到了这话,怕做了他父亲的凶手,便带了他妹子阿珀摩绪涅从克瑞忒出发,在罗得斯的一个地方登陆,占了那岛,叫它作克瑞提尼亚。他上到叫作阿塔彼里翁的山上,看见周围的列岛,又望…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472
  •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尾声-在线阅读

    男孩圣地亚哥在夜幕将至的时候,赶到了那座废弃的小教堂。无花果树仍生长在圣器室所在的位置。透过坍塌了一半的屋顶,依然能够看到群星。他想起有一次他曾和羊群来到这里,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是那个梦打破了宁静。 现在他又来到这里,没带羊群,而是带了把铁锹。 他久久地仰望着天空,然后从褡裢里拿出一瓶酒喝了起来。他回忆起沙漠中的那个夜晚,当时也是仰望着星空,和炼金术士一…

    书籍分录 2024年12月18日
    416
  • 第三节萨德

    拉美特利与萨德之间有天然的联系,但是哲学史却极少注意到 这种关联,只是从道德上对萨德义愤填膺,逃避、不敢、不愿意承认萨 德的思想是18世纪整个唯物主义系谱中的一个分支,是其中的自然 主义倾向。萨德主义是从唯物主义者那里借用了自然和物理的概念 并把它们用到人的身体上吗?看一个哲学家,首先要分析他发明和 使用的概念。萨德与拉美特利的关联在于他们使用近似的概念,这…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467
  •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四-在线阅读

    想要心中宁静,只做必须之事 1.吾人内心之主宰,在与自然之道相吻合 的时候,对于一切发生之事均能适应;凡是可能 的,凡是所遭遇的一切,均能从容不迫地适应之,它并不需要某一种固定的物质。在追求其崇高目标之际,固然要有若干条件的限制,但如遭过任何障碍却能改变其气质—犹如任何东西投入火内,均能被它融化一般。小的火焰可能被它扑灭,但是熊熊的大火便能吸收一切投入之物,…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3日
    423
  • 第二节法国启蒙时代知识分子宣言

    达朗贝尔的哲学著作是“大手笔”,因为它们通常针对的是整个 启蒙时代,集中了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的集体智慧。启蒙著作的一个 鲜明特点在于,与其他时代相比,哲学家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启蒙是一项伟大的公众教育事业。在用萧上,启蒙思想家们喜欢用 一些大字眼,他们自认为是一些扭转乾坤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类 现代精神各个领域深深刻有启蒙时代的思想烙印。在达朗贝尔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4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