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新科学观与新人性观

马斯洛的哲学思考,是从对传统科学观与人性观的批判反思开 始的。他指出,旧科学观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当自 然科学理论处于原子论、分类说、静态论、线性因果论和简单机械论 的水平时,在科学观上必然以强调各门科学自身的独立运转,以及研 究手段、研究对象的“纯客观化”为特征,好像目的、价值、入格等主体因素会玷污科学的神圣。因此,主体与客体的分裂、科学与人性的分 离是旧科学观的显著特征。20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 时期,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呼唤着新科学观的诞生,即把对客观因素 的研究同对主观因素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对外部对象的研究同对人 固有本性的研究结合起来,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人的价值目标。 马斯洛满怀激情地表述了他对于新科学观的理解:“科学是人类的创 造,而不是自主的、非人类的,或者具有自身固有规律的纯粹的‘事 物’。科学产生于人类的动机,它的目标是人类的目标。科学是由人 类创造、更新以及发展的。它的规律、结构以及表达,不仅取决于它 所发现的现实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完成这些发现的人类本性的 性质。”①

马斯洛进一步提出了新科学观的如下特征:“这里所要阐述的一 般观点是整体论的而不是原子论的,是功能型的而不是分类型的,是 能动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动力学的而不是因果式的,是目的论的而不 是简单机械论的”②,总之,是一种“整体动力学的观点”。这些新科学 观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整体关联性、有机功能性、“症候 群”性。

针对旧科学观不把对象置于孤立、分割状态就不能进行研究的 问题,马斯洛提出了整体关联性。他说,宇宙也好,社会也好,甚至每 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部分 都同其他部分有着某种关系,即使是以极其微妙、极其遥远的方式关 联着。然而,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各门自然科学的分别研究中, 由于特定观察角度的局限,这种世界的内在联系性被割断了。因此, 原子论、机械论一类的旧科学理论都带有封闭性,并不是科学的真正 面貌。科学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把握了对象的整体特征、全部 结构和所有的相互关系,并把各个细节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去进行 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他举例说,用许多原料烹调出一盘风味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1页,华夏出版社,1987。 ② 同上书,第 363页。

炖肉,就包含了整体内在关联性的效应,风味弥漫在整盘炖肉中,它 不同于任何一种单独的原料,也不是各种原料的简单相加。 有机功能性针对的是僵死、静态的研究方法,它要求在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考察事物,要求去把握活的、动态的对象。比如对胃这个人 体器官的研究,是把它取出来放在解剖台上作孤立、静止的研究,还 是让它仍然留在活的人体中,在有生命功能的状态下研究,是完全不 同的。马斯洛称前者为还原分析法,称后者为整体分析法,即把作为 研究对象的局部放到丰富的联系和生动的运动之中,研究它在整个 有机体的组织和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

针对旧因果观如同弹子球一个击中一个的传导式特征,马斯洛 提出了关于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症候群”之说:“弹子球现在不是被 另外一只球击中,而是被另外十只球同时击中。”①世界内部的相互联 系十分错综复杂,因此仅仅对线性因果观作算术式的复杂化延伸是 不够的,应该提出一种以更为精密的计算为依托的复合因果律。任 何一个简单的现象都可能处于多种复杂的关系之中:部分与部分的 关系,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组合体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或 整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当心理学研究人格时,经常会遇到人格 与它的形成条件、刺激物及与它的表现、效果之间相互缠绕的变动关 系,因果不分或倒果为因的情况屡有出现,这说明以强调必然性、作 用力为主旨的因果性概念已不适应说明有机体那种主动的、目的性 的、可以同刺激物建立起复杂互动关系的功能。马斯洛借用“症候 群”这一医学术语,就是为了说明复合因果性是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 体,其特征如下:(1)共时性(所有因素均与此事有关,同时共在一个整 体中);(2)结构性(具有层次、序列);(3)相互依赖性(内部因素之间的 作用与反作用);(4)有机性(变化发展);(5)功能性(整体反应)。

马斯格在厘清科学观的同时,对人性观也作了清理。他指出,研 究人性决不能离开科学的轨道。以往的人本主义理论总是企图远离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364页,华夏出版社,1987。

实证科学,以抽象地议论人的形而上学本质为己任,因此除了研究主 观的意志、想像,就是研究本能的冲动、欲望,至今未对“人性”作出正 确的解释。在现代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取得巨大进步的鼓舞下,马斯 洛批判了这种“只看到自己肚脐眼”的唯我论,提出应该以实验科学 对人的研究为基础,重建科学的人性观,即以科学为立脚点,建立从 人的本性中派生出的价值体系。比如他说为了使科学能以积极的方 式帮助人的实现,有必要扩大和加深对科学本性、科学目的和科学方 法的看法。他还认为,一个科学的人本主义体系,必须包括内部观察 和心理治疗等依据经验的技术,才能科学地和客观地研究人的内部 天性。

一方面,要求人学以科学为立足点;另一方面,又要求科学内部 保有人性,这实际上是一条科学与人学联姻的新思路。正是以这样 一种新科学观和新人性观为基础,在“新的人本主义的时代精神”①的 感召下,马斯洛踏上了探索人性之路。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必须先从康德对判断的分类说起。他把判断首先区分为“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的特征有三个:一是它的谓词的内容已经包含在主词里,如“所有的单身汉都是独身的男人”,因此它属于不增加、不扩展人们的知识的判断;二是它们都属于先天判断,因为要了解这种判断的含义,并不须借助任何经验,而只须对主词的内容加以演绎即可;三是一切分析判…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603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一章 “我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一生”-在线阅读

    第十一章“我度过了非常 美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史上最纯粹的天才, 他的人生令人扼腕长叹。 维特根斯坦的生平是一个传奇,当他还在世时,他就成了一 个有若教主般的人物,就像《美国百科全书》所言: 他有一种强有力且几乎令人着迷的个性,深深地影响 许多英国和美国的年轻哲学家,使他们成为他的学生。 谈维特根斯坦之前,我们先谈谈维特根斯坦的家族。这是 一个不平凡…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82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五卷-在线阅读

    第五卷 【1】本原的意思或者是事物中运动由之开始之点,例如一段线、一条路都在一端有一个起点,而在另一端有另一个起点;或者是某一事情最佳的生成点,例如学习有时并不必定从最初开始,从事情的开端开始,而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学习起;或者是内在于事物,事物由之生成的初始之点,例如船只的龙骨,房屋的基石,所以有的人把心脏、有的人把脑髓、有的把类似的其他什么东西当作动物的本原…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346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九章-在线阅读

    第 九 章 法与防御力量的关系 第一节 共和国如何获取安全 个共和国,小则亡于外敌,大则毁于内弊。 民主政体国家和贵族政体国家无论是好是坏,也都避 不开这两种祸害。弊病存在于事物内部,任何方法都无法 补救。 如果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即联邦共和国,它既有共和政体的所有 内在优越性,又有君主政体的外部力量,人类可能最终不得不永远生活 在一人治国的政体之下。 联邦…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345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箴言-在线阅读

    箴言的价值1:1 大卫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的箴言。1:2 这些箴言会使你认识智慧和训诲,明白格言深奥的含义。1:3 它们会教导你怎样过明智的生活,怎样作诚实、公正、正直的人。1:4 它们会使无知的人精明,教导年轻人处事有方。1:5 这些箴言也能使才智的人增长学问,使明达的人获得开导,1:6 明白箴言中的隐喻,以及明智的人所提出的问题。劝告年轻人1:7 敬畏…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1.2K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