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起源于活动

关于认识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经验论和先验论两 派之争。在经验论看来,主体是受教于外在事物的,因此认识只能来 源于客体。先验论则主张,主体本身就具有内在认知结构,并运用这 些结构去规定客体,所以主体才是认识的根本来源。皮亚杰认为,这 两种看法表面上对立,实质上都犯了预成论的错误,前者把认识看做由客体预先存在的特性决定的,后者把认识看做由主体预先存在的 结构决定的。而实际上在认识之前,并不存在既有的认识内容和认 识形式。“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 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 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① 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在认识发生之前并不预先存在各自独立的主体 和客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随着认识的发生而逐步分化出来的。 皮亚杰解释说,初生的婴儿就处于类似人类史前时期的主客体混沌 未分的“非二分化”状态,他心目中的世界是由变动不居的感觉“动画 片”组成的,既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客 体,他还没有认知意识。儿童最初的世界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为中心,皮亚杰称这种状态为“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婴儿把每一件 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 样 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② 除了对自己的动作有 所感觉之外,在婴儿的外部世界与自我世界之间不存在任何界限。 皮亚杰进一步指出,在主客体的分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活 动。婴儿最原始的身体活动,为即将出现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了唯一 一个可能的联结点。一开始,婴儿的每一种活动只能分别孤立地把 他的身体与外界相联系,以后各种活动逐渐协调,并出现了表象、语 言等信号性功能。当儿童的各种身体活动能够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时,他开始意识到自身是各种活动的来源,主体概念因而产生。另一 方面,当儿童对相应于主体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外界变化发生自觉注 意时,客体概念也就逐渐形成。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以人的机体结 构为依托、以活动为契机而从无到有地产生的。

皮亚杰的活动理论在认识起源问题上独树一帜,不仅尖锐批评

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② 见同上书,第23页。

了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的预成论观点,把认识看成一个动态的、发生 的过程,而且通过强调活动的作用深化了对认识起源和认识本质的 理解。“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得动之以手”;“认识就是转变实在,从而 理解某一状态是如何产生的”①。应该说,皮亚杰关于认识起源于活动 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实践的思想,在基本出发点上是 一致的。也就是说,他的活动概念所具有的对象性、物质性和结构层次 性,不仅是对唯心主义预成论的批判,而且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能动作 用。然而与实践概念相比,活动概念的含义毕竟过于宽泛,它还包括了 人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等;而实践概念最集中地体现了入类文明进化 和认识发展的特征,正是实践构成了活动范畴最本质的内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七章约翰·邓斯·司各脱

    约翰·邓斯·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1266—1308),13 世纪 方济会(Franciscan Order)著名哲学家,司各脱主义(Scoticism)的创 始人,有“精细博士”(Subtle Doctor)之雅称。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 中国南宋末至元代初期,基督教第二次传入中国,时称“也里可温 教”。《农桑辑要》的颁发、郭守敬的《授时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729
  • 第三节哲学与学术自由

    德国古典哲学的辉煌,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德国 大学这一舞台上发生的。哲学的繁荣,离不开大学这种当时为德国 文化所特有的教育机构及其制度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四分五裂的政治环境使得学校和学者相对自由。18世纪 的德国还是一个分封割据的国家,各邦国分别管理自己辖区内的大 学,对辖区外大学的各种事件无能为力。这就为知识分…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08
  • 第一节 笛卡尔的继承者——马勒伯朗士

     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法国近代重要哲学家与神学 家,笛卡尔主义者。1638年8月5日生于巴黎。1659年在索邦神学 院获得学位并接受神职。1670—1674年写出了代表作《论寻找真理》 (De la Recherché de la Vérité)。1680年出版了另一本重要著作《论 自然和神赐》(Traitéde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778
  •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 以下我们谈一谈慷慨。慷慨是在财物方面的中庸之道。我们称赞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慷慨,也不是在节制中慷慨,也不是在判断中慷慨,而是在财物的给予和接受中,特别是在给予中的慷慨。所谓财物就是一切其价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在财物上的过度就是浪费,在财物上的不及就是吝啬。那些珍惜财物超过应有限度的人,我们称为吝啬。我们称之为浪费的某些人,则比较复杂。…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279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二十三章-在线阅读

    第二十三章 法与人口的关系 第一节 人和动物的物种繁衍 哦 维纳斯女神!哦,爱情之母! ……………………………………… 自从你的星儿把绮丽的初春带回大地, 和煦的微风就吹来了爱情的气息, 大地把自己的胸怀打扮得五彩缤纷, 空气中弥漫着鲜花浓郁的香气, 鸟儿们在你强大力量的召唤下, 唱着动听的歌儿热烈地欢迎你, 骄傲的公牛为了追逐漂亮的牡牛, 跨过湍急的溪流,…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61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