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起源于活动

关于认识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经验论和先验论两 派之争。在经验论看来,主体是受教于外在事物的,因此认识只能来 源于客体。先验论则主张,主体本身就具有内在认知结构,并运用这 些结构去规定客体,所以主体才是认识的根本来源。皮亚杰认为,这 两种看法表面上对立,实质上都犯了预成论的错误,前者把认识看做由客体预先存在的特性决定的,后者把认识看做由主体预先存在的 结构决定的。而实际上在认识之前,并不存在既有的认识内容和认 识形式。“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 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 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① 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在认识发生之前并不预先存在各自独立的主体 和客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随着认识的发生而逐步分化出来的。 皮亚杰解释说,初生的婴儿就处于类似人类史前时期的主客体混沌 未分的“非二分化”状态,他心目中的世界是由变动不居的感觉“动画 片”组成的,既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客 体,他还没有认知意识。儿童最初的世界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为中心,皮亚杰称这种状态为“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婴儿把每一件 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 样 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② 除了对自己的动作有 所感觉之外,在婴儿的外部世界与自我世界之间不存在任何界限。 皮亚杰进一步指出,在主客体的分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活 动。婴儿最原始的身体活动,为即将出现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了唯一 一个可能的联结点。一开始,婴儿的每一种活动只能分别孤立地把 他的身体与外界相联系,以后各种活动逐渐协调,并出现了表象、语 言等信号性功能。当儿童的各种身体活动能够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时,他开始意识到自身是各种活动的来源,主体概念因而产生。另一 方面,当儿童对相应于主体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外界变化发生自觉注 意时,客体概念也就逐渐形成。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以人的机体结 构为依托、以活动为契机而从无到有地产生的。

皮亚杰的活动理论在认识起源问题上独树一帜,不仅尖锐批评

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② 见同上书,第23页。

了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的预成论观点,把认识看成一个动态的、发生 的过程,而且通过强调活动的作用深化了对认识起源和认识本质的 理解。“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得动之以手”;“认识就是转变实在,从而 理解某一状态是如何产生的”①。应该说,皮亚杰关于认识起源于活动 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实践的思想,在基本出发点上是 一致的。也就是说,他的活动概念所具有的对象性、物质性和结构层次 性,不仅是对唯心主义预成论的批判,而且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能动作 用。然而与实践概念相比,活动概念的含义毕竟过于宽泛,它还包括了 人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等;而实践概念最集中地体现了入类文明进化 和认识发展的特征,正是实践构成了活动范畴最本质的内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四章 从波斯战争结束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1] 从霸国发展到帝国。 89 以下将追述雅典是怎样获得如此强大的势力的。[2]波斯人在海上和陆地上被希腊人打败[2]之后,从欧罗巴撤兵回国,他们当中那些乘船逃往米卡列的,又被歼灭了。随后,在米卡列指挥作战的拉栖代梦人的国王列奥提基德斯也和来自伯罗奔尼撒的同盟者一同回国了。但是,雅典人和新近叛离了波斯国王的伊奥尼…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469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 过 渡 时 期 在康德哲学以前,有一种思想衰落的情况。那时有一种思想, 可以称之为一般通俗哲学、反思哲学、反思的经验主义,起来反对 理智的形而上学。正如理智形而上学由于向特殊科学发展而变成 了经验主义一样,反过来,这种经验主义本身也或多或少地变成了 形而上学。为了对付上述的那些矛盾,有些人提出了一个或一些 内在于精神、人心的固定原则。与我们仅仅在彼岸…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816
  • 第二节 圣西门的基本思想

    圣西门写得很快,思想庞杂而不成系统。他的著述涉及到各种 各样的科学,但是每一门都缺少专门而深入的论述。他的思想倾向 于 F.培根以来的欧洲启蒙运动,相信文明的进步。对启蒙时代各种 各样的入物,他大多作了积极的评价。他的精神成就显现为他在论 证前人的思想时经常出现的妙语警句。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历史与 社会两个领域。 一科学与哲学的历史 圣西门著述中有相当大的部…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760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五章 经院哲学-在线阅读

    第五章 经院哲学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昔日罗马帝国的 废墟上,蛮族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又实现了相对的统一。800年,法 兰克国王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史称“查理大 帝”。这位雄才大略的蛮族皇帝以及他的几位继承人深刻意识到文 化建设对于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开始在全帝国境内鼓励教育、兴办 学校、招聘学者、教授“七艺”(文法、修辞、逻…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784
  • 第四节 总体或碎片

    利奥塔批判了大故事。他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在一个整体社 会中什么在进行着。用现在似乎十分时尚的说法,就是不存在单个 的理论话语。他强调语言游戏、时间、人类主体和社会本身的碎片, 反对并拒绝总体性。他在赞扬碎片的同时,竭力反对和批判有机的 统一体,并企图解散统一体。他和先锋派一样精心地从方法论上摧 毁作品的完整性和自主性。 本雅明的讽喻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58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