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起源于活动

关于认识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经验论和先验论两 派之争。在经验论看来,主体是受教于外在事物的,因此认识只能来 源于客体。先验论则主张,主体本身就具有内在认知结构,并运用这 些结构去规定客体,所以主体才是认识的根本来源。皮亚杰认为,这 两种看法表面上对立,实质上都犯了预成论的错误,前者把认识看做由客体预先存在的特性决定的,后者把认识看做由主体预先存在的 结构决定的。而实际上在认识之前,并不存在既有的认识内容和认 识形式。“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 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 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① 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在认识发生之前并不预先存在各自独立的主体 和客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随着认识的发生而逐步分化出来的。 皮亚杰解释说,初生的婴儿就处于类似人类史前时期的主客体混沌 未分的“非二分化”状态,他心目中的世界是由变动不居的感觉“动画 片”组成的,既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客 体,他还没有认知意识。儿童最初的世界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为中心,皮亚杰称这种状态为“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婴儿把每一件 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 样 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② 除了对自己的动作有 所感觉之外,在婴儿的外部世界与自我世界之间不存在任何界限。 皮亚杰进一步指出,在主客体的分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活 动。婴儿最原始的身体活动,为即将出现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了唯一 一个可能的联结点。一开始,婴儿的每一种活动只能分别孤立地把 他的身体与外界相联系,以后各种活动逐渐协调,并出现了表象、语 言等信号性功能。当儿童的各种身体活动能够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时,他开始意识到自身是各种活动的来源,主体概念因而产生。另一 方面,当儿童对相应于主体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外界变化发生自觉注 意时,客体概念也就逐渐形成。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以人的机体结 构为依托、以活动为契机而从无到有地产生的。

皮亚杰的活动理论在认识起源问题上独树一帜,不仅尖锐批评

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② 见同上书,第23页。

了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的预成论观点,把认识看成一个动态的、发生 的过程,而且通过强调活动的作用深化了对认识起源和认识本质的 理解。“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得动之以手”;“认识就是转变实在,从而 理解某一状态是如何产生的”①。应该说,皮亚杰关于认识起源于活动 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实践的思想,在基本出发点上是 一致的。也就是说,他的活动概念所具有的对象性、物质性和结构层次 性,不仅是对唯心主义预成论的批判,而且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能动作 用。然而与实践概念相比,活动概念的含义毕竟过于宽泛,它还包括了 人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等;而实践概念最集中地体现了入类文明进化 和认识发展的特征,正是实践构成了活动范畴最本质的内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指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 产生的一个思想“左倾”的派别。其成员大多直接或间接的是黑格尔 的学生,最初为黑格尔哲学所吸引,继而力图从中得出反教会、宣传 无神论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结论,因为对他们来说,对意识形态问题的 兴趣,要超过对纯哲学问题的兴趣。于是,他们以哲学的形式对黑格 尔的宗教理论和基督教教条进行猛烈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796
  • 第四节关于政治问题的争论

    1840年前后,关于宗教问题的争论发展为各派之间的政治论战, 这是时局使然。1840年前,虽然政治改革基本上停滞,王室的许诺没 有兑现,但教育改革的成果还得以保持,人们对普鲁士的政治改革还 抱有希望。但是,1840年普鲁士王子弗里往里希·威廉四世上台后, 开始使本来就停滞不前的改革局面倒转。他重新让反对改革的保守 人士进内阁,这就使改革的力量彻底被抛弃在一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564
  • 第三节 后期理念论

    柏拉图的前期理念论将理念和具体事物“分离”,实质上如后来亚里士多德所批评的,将世界二重化。由此造成现象世界与存在(理念)世界的割裂,而且孤立、静止的理念之间也是割裂而缺乏内在联系的;灵魂在把握理念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感知认识和理智认识也是断裂、脱节的。因而,前期理念论并不完善,存在着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而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出的"辩证法"即把握最普遍的实…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7日
    642
  • 萧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二-在线阅读

    二、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的揭示 恩格斯的论述首先是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开始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五个问题:(1)论德国的哲学革命;(2)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3)论真理问题;(4)论黑格尔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5)论黑格尔哲学解体及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 (一)论德国的哲学革命 1.以黑格尔为顶峰的德国古典哲学为什么为封建王朝所激赏…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0日
    652
  • 埃斯库罗斯悲剧-《阿伽门农》-(二)进场歌-在线阅读

    (宫人自宫内上,点燃祭坛上的火焰后退下;由阿尔戈斯长老们组成的歌队进场) 歌队 光阴荏苒已十载,自从那 普里阿摩斯的强大的指控者 墨涅拉奥斯和阿伽门农王, 阿特柔斯之子;由宙斯赋予 共同的强大王权和王杖, 离开这个国家,统率着 五千条船的阿尔戈斯大军, 作为战斗辩护人出征, 愤怒地声称要进行恶战,…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66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