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30年代中期以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 经济危机和战争等严重的社会病症,使这一学派的诸多理论家们都 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了社会文化因素。其中霍尔妮、沙利文、弗洛姆的 观点是有代表性的。
①《荣格全集》第7卷,第266页。 ② 同上书第8卷,第432页。 ③ 同上书第16卷,第80页。
一霍尔妮的“原始焦虑论”
霍尔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她的 主要著作有:《我们时代精神病者的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1937),《自我分析》(Self-Analysis,1942),《精神病和 人类成长》(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1950)。霍尔妮继承了精 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分析等)和无意识、压抑、抵抗等 基本概念,并给以新的解释,但否定了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 力比多以及童年经验决定论等说法。她认为,无意识冲动不是生之 本能和死之本能,而是对安全和满足的渴求。现代人一生下来就处 在一个充满敌意、威胁的世界中,这造成了人的先天恐惧感,即“原始 焦虑”。儿童焦虑感产生的初始原因,往往是父母的粗暴、冷漠、苛刻、 不公正等态度,所以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养成了儿童对社会的反应方式,家庭结构决定着儿童的人 格结构。儿童为了克服孤独和不安全感会采取种种防御策略,这些 策略针对不同的需要在使用中固定下来,成为指向性的行为模式,由 此而形成三种不同的人格:第一种是出于求爱的需要而趋向人们,属 于依从性人格;第二种是出于独立的需要而避开入们,属于分离性人 格;第三种是出于权利的需要而反对人们,属于攻击性入格。然而这 三种行为模式或人格都不是对付焦虑的有效手段,因为这些行为本 身都有可能引起冲突,进而加重焦虑感,导致人的精神病患。 霍尔妮认为,正因为人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令人惶恐和畏惧的 环境中,所以人生的基本动力不是性本能,而是摆脱焦虑感和寻求安 全。这种求安全的动机与其说是入的先天本能,不如说是后天受到 心理压抑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就是产生这些压抑的重 要原因。她批评弗洛伊德在研究个性问题时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忽 视,并正确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病产生的根源是经济领域里 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竞争。但她对社会文化因素的理解仍比较抽象, 她所谓的社会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认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 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祖籍爱尔兰,出生于 美国。其主要著作有:《现代精神病概念》(Conceptions of Modern Psychiatry,1945),《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1953)。沙利文的文化派精神分析观点突出 的是“人际关系论”。他认为,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人际关系 中,所以人格实际上是在复杂、变动的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个人相对固 定的行为模式。对人格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个人的特性,而应当重 视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人际关系指同周围人们的接触、交往,也包括 梦境、意向、艺术欣赏等带有人际特点的心理过程。沙利文区分了人 格发展的三个过程。第一种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他称 之为动能,这是生物体内决定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因素。动能分为 焦虑动能、自我动能、分裂动能、升华动能等,人依靠这些动能调整自 己的行为,解除心理紧张,追求安全生存。第二种是个体保持关于自 己和别入意象的过程,这些意象一般从婴儿期就产生了,他称这一过 程为人格化。第三种是认知过程,主要指个体以自身能力应付不同 种类的符号化,以及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沙利文把人格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言语行 为能力的成熟;儿童期——与同伴相处能力的成熟;少年期——爱情 能力的成熟;前青年期 内心需要以生殖需要的精神推动力形式 表现出来;成年早期——性欲行为的成熟;成人后期——身心全部成 熟。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往往产生矛 盾冲突,处理不好就可能促成焦虑、倒退或自我中心的人格。只有注 意各阶段发展的协调,才能获得完满的人格。沙利文以人格理论为 基础解释精神病的起因,认为幼年时期的人际关系遭到破坏,会使人 陷入严重的焦虑,最终导致精神的分裂,这是精神病的主要起因。只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情境,帮助患者恢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人 际关系安全感,就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沙利文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已 经超出家庭范围而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因素。
三弗洛姆的“逃出自由说”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后期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重 要代表,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正统犹太家庭,纳粹上台 后他流亡到美国。弗洛姆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方法,也接 受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批判精神。他试图用心理学、精 神分析学去解决人在社会中的异化问题,用“心理革命”来补充、推进 社会革命。他称自己的思想是“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并把精神分析 学引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其主要著作有:《逃出自由》 (Escape from Freedom,1941),《健全的社会》(The Sane Society, 1955),《自为的人》(Man for Himself,1947)等。
弗洛姆的全部研究围绕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而展开,他特别关 注的是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问题。“逃出自由说”是弗洛 姆的代表性观点。他批评弗洛伊德忽视经济因素对人的个性形成的 影响,强调政治、经济、思想等全方位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弗洛 姆指出,入的个性化过程与所处的历史时代有关。比如在中世纪,由 于工业和交通不发达,等级界限僵化,人的个性化程度相对很低,个 人对他所属村落、宗族的归属感与他的不自由状况是联系在一起 的。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出现了自由人, 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松弛了,个性化不断加强。但与此同 时,人也失去了对原来村落、宗族的从属依赖关系,丧失了相对稳定 的社会经济地位。此时的人发现其他个体都是自己的潜在竞争对 手,于是感到时时处处都处于威胁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自由 是同软弱、孤寂、恐怖、绝望等情绪连在一起的。“人之最根本的需 要是克服分离,挣脱其孤独的牢狱”①。为了重新回到较为安全的境 况,当代人的主要心理动机就是逃出自由。也就是说,宁可少一些自 由,而换取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较有保障的生活。这是一种无意
① 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纲等译,第1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识的变态心理机制,它在整个社会上蔓延,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 病态的社会。
弗洛姆从对人的心理机制分析中寻找改造社会的途径。他认 为,人为了应付处身于社会中所产生的孤独感,在性格上逐渐形成五 种动力倾向:接受倾向、剥夺倾向、贮藏倾向、交易倾向、生产倾向。前 四种倾向都是病态的,只有最后一种是健康的,因为真正的自由必须 建立在自发的爱和工作上:“具生产性人格的人对给予的理解却迥然 不同。给予即潜能的充分实现。正是在给予中,我领略到我的力量、 我的财富、我的能力。”“爱既然是给予,爱的能力必定依赖于个人性 格的发展。仅有那些具备完全生产性倾向的人才可能爱。”①要改造 资本主义社会,应该实行普遍的心理治疗,即发扬人们心理机制中的 生产性动力倾向,抑制其他四种不良的心理倾向。通过这种微观革 命的方法,重建人们之间互助友爱的兄弟关系,这样就可以在社会中 重新获得安全感。
弗洛姆还通过分析社会体制引出心理革命的结论。他说,可以 使入们摆脱孤独的社会体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权势主义,另一种是 人本主义。权势主义是通过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套极其严格的控 制,造成对人的束缚以至奴役状态,使人们与他人保持一致而感觉不 到孤独;但这又会造成人的消极感和对社会的敌视态度。人本主义 则是通过在社会内部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建立起人与 人之间的分担、分享、合作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 主义社会。而要实现人本主义的健康社会离不开人的心理革命。
四新弗洛伊德主义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推进
新弗洛伊德主义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人格结构中反对弗洛伊德以本我为中心的倾向,而突出自我的 地位;把自我看成具有独立目标和动力的理性系统,也就是强调了意
① 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纲等译,第26、2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识对无意识的控制和指导作用;(2)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性恶论,认为 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人的向上发展倾向和自尊意识能够对本能欲 望进行调理,从而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和本能决定论持批评态度; (3)超越了弗洛伊德只对个体进行精神分析的狭隘眼界,强调了社会 文化因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改造社会的 要求。然而,由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仍然较多地局限于心理分 析的范围,因此它们的社会观带有乌托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