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实践哲学是解释学的主题

伽达默尔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实现了两个转变,其一 是实现了解释学由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技艺学、理解方法学向 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解释学的转变;其二是实现了由理论解释 学向实践解释学的转变,将解释学与实践哲学传统结合起来,使实践 哲学在解释学的基础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理论力量。从这两个 转变来看,第一个转变是前提,是基础,是第二个转变的准备,其根本 任务就是将解释学的“理解”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其本体论化,不再 将“理解”看成是人对某个被给定的‘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从效果 历史意识上,由“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而把理解看成人的 存在经验,看做人的“亲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运动成为无所不 包、无所不在的。其中,第二个转变则是第一个转变的目的、归宿、落 脚之处及其理论统率,也是贯穿于伽达默尔全部解释学思想的一根 理论主线。伽达默尔之所以竭其所能创制巨著《真理与方法》,不仅在于他要以其创立的哲学解释学来为人文精神科学的真理性、科学 性开辟道路,更重要的是在于他通过哲学解释学将“理解”置于本体 论高度进而把理解与人的存在本身等同起来,这就为他在理解基础 上建立起以对实践行为予以理性反思的实践哲学奠定了基础、依据 和保障。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的基本问题是:“在通过写作而固定下来 的意义与通过读者进行理解的意义之间的距离如何能够达到沟 通。”①理解就是在取得一致意见的交往联系中获得它的地位,这就是 说,理解作为一门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意义就在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和解释上,使一种意义从陌生的世界转到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但是, 这种局部解释学只是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考察理解,只是 把理解作为意义显现的一种技艺、一种途径和手段,因而,不管对理 解的规则和方法作出了多么详细的研究,它们仍旧停留于单纯的解 释学技艺理论上。实质上,从总体上说,传统解释学特别是浪漫派解 释学忽视了解释学除了理解、解释之外的第三个要素,即应用。“应 用(Anwenden)”是在虔信派那里才被作为一种技巧,作为第三种要 素而添加于解释学之中的[如在J·J·兰巴赫(Rambach)那里],但对 应用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总是 包含对被理解的意义的应用”,“应用乃是理解本身的一个要素”,理 解与应用是统一的,“理解的解释的问题与应用的问题密不可分地联 系在一起”,一种理解意义的合法性与普遍性就存在于其所理解的意 义的应用之中。同时,之所以要对文本的意义作出这样或那样的理 解,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以此来服务于人的真正存在与生活。因此, 离开了应用,理解的合法性得不到保障,其普遍性与意义也根本无法 真正地实现。这意味着,“应用就不仅仅是某种对‘理解’的‘应用’,它 恰恰是理解本身的真正核心”②。当然,伽达默尔解释学所说的“应

① 伽达默尔:《赞美理论 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第149—150页,上海三 联书店,1988。 ②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第43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用”并不是指将某种普遍东西应用到某种特殊东西上去的通常性理 解,而是一种与文本意义、与人的存在意义联系起来的一种哲学意义 上的理解。如阅读文本所包含的应用就在于“谁读某个文本,谁就自 身处于他所理解的意义之中”①。正是基于此种理解,伽达默尔指出, 哲学解释学从根本上说,是在探究人的世界经验和生活实践的 问题。②

在伽达默尔看来,“实践”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它不是指构成实 践的行为模式,而是指“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③,是指人的行为和入 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的“实践”的理智性。因而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和 生活就会有实践的理智性,也就必定会有实践哲学。问题不在于现 代社会有无实践哲学,而在于现代社会是在失去实践理智性的情况 下完全以科技理性来支配和决定入类生活的,因而,现代人类生活是 失去出自“存在于理智的自我责任心”的实践理性反思的,是没有真 正的实践哲学的。伽达默尔坚持以出自自我责任心的实践理性作为 入类实践生活的基础,这就将解释学的理解理论与人类实践行为的 实践哲学理论相互沟通起来。正因为如此,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所 处理的就并不是某个特殊具体的对象,而是人类的全部实践生活领 域;所研究的就不是要为人类活动提供一些什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而是要探究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目标与价值等的根本性理论问题。 正如伽达默尔所自称的,“解释学不仅是一门有关一种技术的学 问,它更是实践哲学的近邻”④;“解释学是哲学,而且是实践哲学”⑤。

统观伽达默尔全部思想,实践哲学问题是其毕生关心的重要问 题,其解释学可称之为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而其实践哲学又可称 之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前者是就解释学的本质而言,后者是就实践

①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第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② 参见同上书上卷,洪汉鼎译,第6页。 ③ 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高地、李河等译,第79页,国际文化出版 公司,1988。 ④ 同上书,第 85页。 ⑤ 同上书,第98页。

哲学的基础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在伽达默尔那里,这两者是统一 的,并且是以实践哲学来对两者作出统一的。当然,建立起解释学的 实践哲学,如同亚里士多德那里,暗示了这样一种看法;理论描述只 有从属的功能,而实践的推理与决定才是首要的。但这样做同时也 包含着这样一种危险,那就是往往会引起人们将作为一种理论的实 践哲学视为看待具体情况与个案的一般原则从而失去实践哲学整体 理论与精神上的紧迫性与道德要求。有入就批评伽达默尔的哲学解 释学的主张是勇敢的,又是极为温和的。说其勇敢是因为他在现代 科技社会面对各种非议与冲突重新捍卫和确立了实践与实践理性的 应有地位;说其温和是指伽达默尔并不期望对这种社会加以政治性 的改造,而只停留于一种形式的哲学来提出实践生活理论,因而实际 上它是解决不了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的,伽达默尔也是冒着充当先 知的诱惑走向了独断论之路。我们认为,这种批判似乎是无的放矢, 也基本上是没有真正懂得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精髓。如果要求伽达 默尔提出具体解决每一个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如果把伽达默尔作 为先知来看待,那么上述对伽达默尔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但如果是 将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反思社会生活的理论来看待,如果 是将伽达默尔作为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哲学家来理解他力图从根本观 念与精神上重新为人类生活确立基础的话,那么他的实践哲学的意 义就得以彰显了:它不求推翻世界,也不求为每一具体活动提供行为 指南,而在于要在科技统治生活的时代重塑人类的思想精神。归根 到底,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不只是哲学家的任务,而且是所 有人类公民的任务;也不只是哲学理论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还是要 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之中去。因为任何理论问题,从根 本上说,都是实践问题。从操作层面上看,它形成于实践,而又最终 解决于实践。

如果说传统解释学只是暗含着与实践问题相关的话,那么,伽达 默尔则通过其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公开明确地表明了解释学与实践哲 学的必然联系,阐明了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指出 了转向实践哲学,这是现代解释学其重要时代意义与理论价值之所在。因为将人的生活世界经验的基本性作为解释学普遍性之根据, 这就为解释学走向时代现实生活提供了前提,也为解释学用以处理 当代哲学问题确立了自身的特有位置。总之,以实践哲学作为解释 学的思想统率纲领,作为其理论的落脚点与归宿,这是现代解释学的 新变化、新特点,也是伽达默尔全部哲学思想的一条值得人们十分重 视与回味的中心线索。作为与理论哲学平行的哲学形态——实践哲 学,必将以其自身的性质、宗旨和理性反思的智慧性,而在现代人类 生活中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作用,重新构筑起人类存在与社会 生活真正的理论基础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无论在理论哲学之中,还是在实践哲学之中,法则都具有中枢的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99。 ② 同上书,第48页。 位置。纯粹理性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必然要通过法则实现出 来,而这里一个最为特殊的特征就是,无论在自然领域还是在自由领 域,纯粹理性都通过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在颁布法则,人既为自然立 法,也为人自己的实践活动…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06
  • 尼采-《瞧,这个人》-人性的,太人性的-在线阅读

    人性的,太人性的 及其两个续篇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是一次危机的纪念碑。它自称为一本为自由精神的书:几乎其中每个句子都表达出一种胜利——以此胜利,我摆脱了不属于我的天性的东西。理想主义即不属于我: 本书书名是说,“在你们看到理想事物的地方,我看到的是——人 性的,啊太人性的!”……我对人的认识更佳……“自由精神”一词 在这里不可能有别的意思,只能被理解为…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277
  • 第一节 洛克的生平与著作

    约翰·洛克(John Locke)于1632年出生在英格蘭萨默塞特郡的 灵顿镇。其父是一个乡村律师,在英国革命的第一次内战期间曾参 加过反对王党的战斗。1646—1652年,洛克就读于伦敦威斯敏斯特 公学,后入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学习。1655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165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被选为该校的高级研究员。1660年成为 希腊文讲师。1663年被任命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514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存在着一种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89
  • 尼采-《瞧,这个人》-我为什么是命运-在线阅读

    译后记 读者眼前这本《瞧,这个人——人如何成其所是》(Ecce homo.Wie man wird, was er ist)是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年)的最后一本著作(遗著,1908年出版)。1888年9月下旬以后,直至1889年初精神失常,这位德国哲学家住在意大利的都灵。10月底,尼采开始写作本书,至12…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12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