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已经提到关于海德格尔思想来源的三条线索,可简称为现 象学与康德的线索、生命哲学(含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与生存主义 的线索、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的线索。对于它们,这里不 可能都涉及到,只能择其要者加以讨论。从实际的启发效应和方法
① 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第20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② 见同上书,第 334 页。 ③ 见同上书,第331页;此为威尔特(Welte)在海德格尔葬礼上所宣读的悼词中 的引语。
论上的分量来讲,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最重要的。① 而现象学与生命- 生存哲学的创造性结合与深化导致了海德格尔独特的思想方式与表 达方式的产生,由此而打开了他理解亚里士多德与康德哲学的全新 视野。所以,我们就从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接受、改造和批 判、深化讲起,看他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一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吸收与改造
胡塞尔从布伦塔诺那里得到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at)”这个至 关重要的思路。布伦塔诺用它来区别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任何心 理现象都是意向性的,也就是说,任何造成心理现象的活动不是对分 立的感觉材料的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基于表象活动的对象指向,即 对于某种内在的客体或“内存在”的指向和包含。所以,在知觉中总 有某物被知觉,在判断中总有某物被肯定或否定,在爱、恨、怀疑、相 信中总有某物被爱、被恨、被怀疑、被相信,等等。这样看来,“意向性” 显示出了一种“必然要更丰富”的意识模式,即意识的经验过程必定 要超出实项地(reelle)经验到的东西,比如感觉材料,而指向更高一维 的内在对象。当然,这“多”出者可以被认为是“仅仅心理的、(狭义)意 向的”,就如同布伦塔诺所认为的那样,但它毕竟表明了一种新的意 识活动的维度,即一切意义现象都不可避免的、由提交活动本身实行 着的“虚构”活动。如果能进一步认识到,这样一种必然的虚构既不 同于事后的再现,也不同于概念的建构,而是原初的意义构成或意义 赋予,那么就可明白,被如此这般地构成者决不止于个人的心理对
①“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对于我的学术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而且,他的更 早些时的算术哲学著作使数学对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这是海德格尔于1915 年 提交教职论文时写的自述简历中的话。(参见奥特《马丁·海德格尔:政治生活》,布 伦东英译,第84—85页,伦敦,1993。类似的说法可在他此后的各个时期找到,一直 到晚年。的确,胡塞尔的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的思想形成从方法论上起到了最重要 的作用。如果没有与胡塞尔相遇,海德格尔的思想完全会是另一个样子,尽管两者从 一开始就有所不同。不过,这段师生式的、令当事人非常愉快的因缘到 30 年代带有 了政治色彩,双方从学术上和感情上相互排斥,并且因各自不同的方式受到伤害。
象,而是一切理智活动所由出的“意义”。它具有可交流的客观性(主 体间性)、跨越物理时间的稳定性,及指向那些超出感觉的实项内容但 又被当下活生生地体验着的意向对象的能力。简言之,这种构成意义 的意向行为可以不离直接经验地提供“多中之一”,而这个“一”比它由 之而出的“多”在逻辑上更高阶,但又并不在抽象的意义上更高阶,而是 在体验过程中活生生地由这些“多”供养着、维持着、构成着。
胡塞尔看到并实现出了这种极具革命性的理论可能,用这超出 了心理主义的意向构成的和赋予意义的模式来说明人的一切意识活 动,比如知觉、回忆、相信、情感等等,说明意向活动所构成者(意义和 意向对象)正是我们知识的根基,因而超出布伦塔诺,开创了现象学 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论意识在传统哲学认为是分裂的,因而要去 费力地建立起认识联系的地方,比如感觉材料与知性概念、现象与本 质、个别与一般、当下与过去及未来、多与一等之间,看到了一种原本 就有的,由直接经验本身提供的内在关联。所以,现象学无须去做外 在的建构,而只须去对“事情本身”进行“描述”,因为这描述所暴露出 的正是原本的意义和意向对象的构成。“对象”、“本质”、“自明的观 念”都是由这种赋予意义的活动指引出、显现出和充实着的。对于这 样一个以严格的、“逻辑研究”的方式所揭示出的新方法论视野,这样 一个有助于突破两千多年的传统西方哲学二相分叉式的思维方式的 新思路,海德格尔极其重视,在多少年中受它的决定性影响,并以自 己的方式深化之,使其具有根本的存在论含义。
为了充分展示意向性的哲学的而不只是心理学的含义,胡塞尔提 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术语,建立了以意向性为根基的意识现象学。这其 中最引人注目的有还原、本质直观、构成等方法和思路。其中尤以意向 性的构成学说最有启发性,内容也最丰富。它讲的主要是意向行为 (noesis)构成意向对象(noema)的方式、前提、结构,及其在不同层次和 意义上的表现。为了说明这种构成,胡塞尔除了提出意识行为的质性 与质料的区分、意向行为对于材料的统握或立义(Auffassung)、意义与 充实的不同与关系、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区分等学说之外,还 发现意向性构成的最关键的前提和中介是视域(Horizont)。而他对内时间意识的分析则显示出,视域以及通过视域来理解的时间意识对于 构成学说来说是最原本的,它们为意识中的一切综合或构成提供了发 生性的基础。后期他就从内时间意识发展出了在我思(主动意向活动) 之前、以“被动构成或综合”为特征的发生现象学,从而在一个更深入、 更动态、更原本的意义上说明了本质直观的可能,并同时提出了“生活 世界”这样一个在所有的科学的和反思的活动之前的、让意义得以发生 的境域的学说。由此也可看出,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已经潜伏着一 个解释学的和前反思的构成视域。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观念化与 主体化哲学的影响——以科学为知识的楷模——胡塞尔没有能够让 意向性视域构成的思想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存在论的或最本原的层 次,因而还在坚守“先验主体性”这样一个自我收敛极的最高地位,在 某种程度上还受到主体与客体分叉这个近代西方哲学传统的束缚。 海德格尔在形成自己的基本方法论倾向时(约 1909—1919),主 要通过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观念》第1卷、《哲 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和关于内时间意识的手稿来了解胡塞尔的现象 学。他对这种现象学的基本态度是:吸收那些突破了传统西方哲学 的二元分叉方法的视域构成的新思路,以人的生命-生存的原发冲力 和某种新的表现方式(比如下面讲的“形式指引”的方式)来使之完全 地动态化、原本化和解释学化,由此而将这种革命性的突破带入古希 腊人开创的存在论的维度,同时批判并超越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主 体主义和反思对象型的认识论。海德格尔在他亲自定稿出版的东西 中,提到胡塞尔的地方并不多①,其中只有极少数的地方讲到胡塞尔 的现象学对于自己思想形成的影响。这些说法里边传达出的最重要 的一个信息是,海德格尔曾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的第六研究第6章
① 海德格尔在他1927年夏季学期的讲课修订稿《现象学的基本问题》(Die Grundprobleme der ph学。此书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24卷于1975年出版。但它不是由海德格尔本人亲 手定稿的,而是在他的允许和帮助下,由当年听过此课的学生莫塞尔(Simon Moser) 整理出版。
关于感觉直观与范畴直观的区别中得到解决“存在的意义”这个问题 的帮助。① 但是,由于《海德格尔全集》(Gesamtausgabe)的不断出版, 特别是能反映他的思想形成期和《存在与时间》的准备期的卷册(第 55—64、17—21卷)的出版,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关于海德格尔与胡塞 尔的思想关系的材料。其中以第 20 卷《时间概念史导论》(1925 年夏 季学期的讲课稿)的“预备性部分”所提供的最丰富、最直接。当然,这 已经是海德格尔自己的思想形成之后,在准备《存在与时间》过程中 的作品(相当于《存在与时间》的倒数第二稿)。但由于它离形成期还 不太久,应该也能反映出海德格尔吸收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本方式。 比如,他对于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塔诺讲的意向性这么理解:“‘意 向(intentio)’是一个经院哲学的表述,意味着使自身指向(sich richten auf)……布伦塔诺讲的是意向性的对象内存在。每个体验都使自身指 向或对准某物,而且是按照这体验的特性而变化。表象某物的表象方 式就是与判断某物的判断方式不同的自身对准。布伦塔诺清楚地强 调,亚里士多德已经提出了这个观点来支持他对心理现象的论述,而经 院哲学则采纳了这样一个意向性现象。”②这里显示出布伦塔诺的意 向性学说的某种动态构成的特点,也就是各式各样的“使自身指向某 物”的体验方式对于被体验的“某物”的构成作用;而淡化处理这个学 说中的心理主义内容,比如意向的对象内存在的内在性。而且,提及 这个学说具有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血统也是一种潜在的赞扬。③
① 参见海德格尔《我进入现象学之路》(Mein Weg in die ph《朝向思想的事情》,第86页,图宾根,马克斯·尼迈尔出版社,1976。 ②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20卷,第 26—27 页,法 兰克福,克罗斯特曼出版社,1994(以下所引《海德格尔全集》均为此版本)。 ③ 在1973年9月的查黑根(Zahringen)的讲座中,海德格尔提请听众注意,虽然 他和胡塞尔都从布伦塔诺开始,但两者的起点所依据的著作是不同的,胡塞尔所依据 的是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而唤起他哲学兴趣的则是布伦塔诺早期 的《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含义》;海德格尔微笑着说:“我的布伦塔诺是亚 里士多德式的!”[海德格尔:《四次研讨会》(Vier Seminare),第123-124页,法兰克 福,克罗斯特曼出版社,1977。
说到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肯定他的意向性学说:“胡塞尔的关 键贡献在于,他并不在现成的教条和前提的指向中来看,而是在对现 象自身的指向之中看出,知觉就是使自身去指向或对准。”①海德格尔 马上批评他的论文导师、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对现象学和意向性 学说的误解。李凯尔特认为知觉这样的表象(Vorstellen)不是认知, 所以其中是不会有意向性这种赋予对象以意义或价值的行为的,只 有判断这种具有超越性和价值对象的行为中才可能有意向性。海德 格尔指出,李凯尔特之所以有这样的偏见,是由于他受近代以来关于 主体与客体、身体与心灵的关系的认识论教条的束缚,看不到任何活 生生的人类行为中都已经有了这“使自身去指向”的意向活动。“意 向性是活生生体验的结构(Struktur der Erlebnisse),不是事后才加上 去的关系。”②
海德格尔举了一个在我们生活中自然地知觉一把椅子的例子: 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顺手推开一把椅子,因为它挡了道。③ 我们就 是这样在环境的潜在关联网或活生生的体验结构之中知觉椅子和各 种东西的,其中当然就有动态的和自发的“使自身去指向、去对准”。 在最原本的意义上,从来也没有那种对一个孤立对象所做的毫无意 向超越性的纯观察知觉。因此,海德格尔写道:“在严格的现象学意 义上的被知觉者(das Wahrgenommene),就其被知觉的程度而言,如 其自身在具体的知觉中所显示的那样(wie)而言,它并不是被知觉的 存在者自身,而是那被知觉着的存在者。在严格的意义上,这被知觉 者就是这如其原样地被知觉本身(das Wahrgenommene als solches); 确切说来,并以这把椅子为例,它的被知觉就是这把椅子在其中被知 觉的样式、方式和结构。……被知觉自身就意味着此种存在于其被 知觉的样式与方式之中的存在者。”④这是一段非常典型的也非常重
①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20卷,第41页。 ② 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20卷,第47—48页。 ③ 参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20卷,第37、48页。 ④ 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20卷,第53页。
要的海德格尔理解和解释胡塞尔的话。它既是为胡塞尔的热心辩 护,反驳他人对其学说的误解和贬低,同时又隐含着对胡塞尔意向性 学说的批评、改造、深化和超越。胡塞尔当然强调要如其原样地来知 觉对象,并为达到这个境界而还原掉了自然态度中的“存在者自身”, 而只在意向行为对于意向对象的构成方式中来看待这个被知觉者。 但是,他的还原同时也剥离了对这把椅子的通常知觉活动所原发地、 前反思地涉及和卷入的“样式、方式和结构”,还是在反思中来考察一 个主体知觉一个孤立客体的意向构成方式。① 所以,他讲的那在意向 行为中被构成的意向对象,比如在这个意义上的这把被知觉到的椅 子,就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者自身”,而不是海德格尔讲的“存在 于其被知觉的样式与方式之中的存在者”。这样一个差别造成了海 德格尔的前反思的、解释学化了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反思型的意识 现象学(不包括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的重大不同,也是海德格 尔形成自己思想时的一个关键的发力点。
海德格尔在这段话中透露出来的一个最值得注意的见地就是: 在人的最原本、自然、自发和还融于环-境(周遭世界)的活动之处,就 已经有了原发的和正在被构成与构成之中的“样式、关系、结构”;它 们不同于传统认识论和存在论讲的静态的关系与结构,但却是一切 人类的理智、语言与精神活动所依据的源头。
① 不要忘记,胡塞尔在其反思式的现象学考察中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具体知 觉或其他的意向活动都有一个伴随着当下体验的非对象化的或前反思的自身意识, 与事后才进行的反思意识不同。不过,胡塞尔相信反思意识可以有效地、不做重大歪 曲地考察前反思的意识,看出其中的原本构成结构和方式,这却是海德格尔与萨特等 后来的现象学家们不能同意的了。所以,胡塞尔仍然延续近代认识论的传统考察方 式,认为在反思中对于各种认知活动的独立探讨是普遍可行的,并由此而仍然坚持知 觉相对于其他心智活动(比如想像、情绪)的逻辑优先。海德格尔否认这种考察方式 的原本性和普遍有效性,认为它已经遗漏掉了最根本的那些发生结构,因为它已经止 住了原本在流动中的意向行为或各种认知的和生存的行为。所以,海德格尔也就取 消了知觉直观在获得真理中的特权地位。关于这个问题,下面还会更深入地涉及。 至于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史导论》中对于胡塞尔的直接批判,可见该书“预备性部 分”的第13节。
在这样一个新见地的指引下,海德格尔解释他心目中所有重要 的胡塞尔现象学的思路。因此,他认为“范畴直观”是到处都有的,“范 畴直观被夹带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觉(事物知觉)之中”,“我们的行为 或最广泛意义上的活生生体验,都是彻 头彻尾的 被 表 达 出 来的 (ausgedrückte)体验”①,尽管这些被直观的范畴、被表达出的关系首 先不是可被课题化或概念对象化的。关于胡塞尔在讨论范畴直观时 涉及到的系辞“是”或“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这样讲:“我可以看到这 把椅子,看到它‘是被装了软垫的(Gepolstertsein)’并且‘是黄色的 (Gelbsein)',但我永远不能以我看椅子的方式看到‘这’、‘是’、‘并 且’。……‘是(存在,das Sein)’不是这椅子里的一个实在因素,像那 木头、重量、硬度和颜色那样;也不是椅子上的一个实在因素,像椅垫 和螺钉一样。康德早就在‘实在之是’的意义上说:‘是(或存在)不是 一个实在的关于对象的谓词’。”②尽管这样,这“是”或“存在”却是使 真假可能或具体的存在者状态可能的那样一个原本的“意向性的多 余(überschuss an Intentionen)",③引发式的指向或指引。正如海德 格尔1973年的查黑根讲座记录中所说:“这个‘是’或‘存在’必须被 (先行)给予,以便通过它去询问它的意义。胡塞尔的贡献就在于提 出了这种存在,使其显现于范畴之中。凭借他的这个贡献,海德格尔 继续讲道,我终于获得了一个基础:存在不是依据推导而产生的纯 概念。”④
这样,海德格尔就认为,“作为发现这个(范畴直观)的结果,哲学 研究现在就处在了一个能够更敏锐地来理解‘先天(Apriori)’的位置 上”⑤。而这个胡塞尔讲过的作为“本质真理”的“先天”,就不会只是 一个“逻辑的在先”,而是原本意义上的时间在前和存在的可能性。
①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20卷,第65页。 ② 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20卷,第 77—78页。 ③ 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20 卷,第 77页。 ④ 海德格尔:《四次研讨会》,第116页,法兰克福,克罗斯特曼出版社,1977。 ⑤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20卷,第98页。
“这个先天是这样一种某物,在它那里(存在)总已经是更靠前的了。 这是一个对于先天的完全形式的规定(eine ganz formale Bestimmung)。还未被说到的是,所谓‘某物(Etwas)’就是指,在它那里某物 被发现是更靠前者。先天是这样一个名称,其中有着像时间序列那 样的某物,尽管还是相当苍白、未被规定和空虚的。”①以“先天”的方 式从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引出“时间”线索,是有些奇怪的。但是,考虑 到当时(1925)胡塞尔关于“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的著作还未出版,以 及海德格尔进行“思想家之间的对话”时的不拘小节,这一热心的发 掘还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在海德格尔的新视野中,这生存论 时间的“更靠前者”就意味着解释学存在论意义上的“先有”,所以《存 在与时间》谈到这个先天时,说它不是先天的构造(比如康德依据形 式逻辑构造出 12个知性的先天范畴,或黑格尔的《逻辑学》构造出一 系列概念),而是一切现象的基底,因而就处于平均的日常状态之 中。② 而且,这段话中出现了“形式的(formale)”这个形容词,它是与 海德格尔的思想形成有着极大关系的用语。实际上,我们以上所介 绍的东西,也只有在了解了海德格尔独创出的“形式指引”这个方法 之后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二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指引
新康德主义者那托尔普曾对胡塞尔反思型的现象学提出尖锐批 评,受到海德格尔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他超越胡塞尔现象学的切入 点。那托尔普的反对意见被海德格尔归结为两条:首先,现象学的反 思会使生活经验不再被活生生地体验着(erlebt),而是被观看着 (erblickt)。用那托尔普的话来讲就是“止住了(体验的)流动”。③ 其
①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20卷,第99 页。 ② 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50页的注释1,图宾根,马克斯·尼迈尔出版 社,第16版,1986。 ③ 见海德格尔《哲学的观念与世界观问题》(Die Idee der Philosophie und das Weltanschauungsproblem),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第101页,1987。此处 海德格尔引用的是那托尔普《普通心理学》第1卷第190页上的话。
次,对经验的任何描述都不可避免地是一种普遍化和抽象化,根本就 不存在直接的描述。因此,现象学所许诺的纯描述是达不到的。海 德格尔看出,现象学必须真切地回答这样的批评和疑问,“胡塞尔本 人迄今还没有对此发表意见”①。而要作出这样的回答,就不可避免 地要超出一切以主客分离为前提的、认识论型的现象学,“投入”更本 源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尤其是要表明,这种生活体验本身具有由它本 身构成的而非外加的可理解性和可理解的结构,而且这种理解可以 被非抽象化地但又是贴切地(不仅仅是“象征性地”)表达出来。因此, 海德格尔感到必须跳出胡塞尔意识现象学框子,将对“意向性构成” 的理解生存化为拉斯克讲的“投入的生活体验”或者更原本者。所 以,对于他,一切意义的出发点只能是“在生活的湍流体验的自身之 中”,在“不被减弱的‘生活冲动力’”或“饱满的生活本身”那里。换言 之,他认定哲学或现象学必须让“生活的最高潜能”不打任何折扣地 被释放出来和实现出来。② 同时,他还在拉斯克的“反思范畴”的学说 中看到了非抽象地表达人的生活领会的可能,因为这种范畴的表达 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对象域的束缚以及由此束缚而产生的抽 象化的必要性。③ 反思范畴这个思路提示出这样一种表达和理解的 策略,即漠视对象的区别而只关注于范畴或表达式的纯关系含义。 与之相似,海德格尔提出了“形式指引”或“形式显示”(formale Anzeige)”的解释学策略。不过,在拉斯克那里,这种范畴的“反思”的 意义来自主客之间相互对待和需要的形式关系,是由主体的参与或 投入所赋予的,因而仍然保留了某些新康德主义的思想特点,而且应
① 海德格尔《哲学的观念与世界观问题》,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第 101页。 ② 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第116、115页。请注意,这里 译做“生活”的德文词与上面讲的“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是一个词,即“Leben”。不同 的译法是根据不同的哲理特点和话语特点而改变的。当然,不同的特点下面有着深 刻的相遇。 ③ 参见拉斯克《著作集》第2卷(Gesammelte Schriften Band Ⅱ),第 137—139 页,图宾根,摩尔出版社,1923。
该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讲的“反思的判断力”中的“反思”含义有 关系。① 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学说则超出了这种来自于主客关系的 话语框架,只从最原发的生活体验的“被推动着的趋向或趋向着的推 动(motivierten Tendenz bzw. tendierenden Motivation)"和这体验本 身的朝向姿态(Zug,牵引)中获得表达的意义。② 在1919年上半年的 讲课中,海德格尔虽然还未正式提出“形式指引”或“形式显示”这个 词组,但通过所谓”“依据饱满的生活本身”的“形式刻画(die formale Charakterisierung)"③,他已明确地表示出了这个思路的基本特点。 比如,“对象”或“物(Gegen-standlichkeit)"被形式地刻画为“某物(Etwas)”,漠视(Indifferenz)任何对象化(Objektartigkeit)意义上的世界 状态(Welthaftigkeit),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是前世界的(vorweltliche) 和“还没有(Noch-nicht)""被拆卸(被区别和抽象化)”的。④ 然而,它 已有形式指引的意义和可表达方式:“在作为可体验者的某物的意义 中,也正是在它不被减弱的‘生活冲动力(Lebensschwungkraft)’中, 有着‘朝着(Auf zu)’、‘指向(Richtung auf)’和‘投向(hin ein)一个
①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清楚地表达了这种反思判断力的特点。它 是处于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高层认识能力。而且,这“反思的判断力”与“规定的判 断力”不同,在后者那里,普遍的法则已经被给定了,只是通过判断将特殊者归摄于其 下;而在反思判断这里,只有特殊者被给予,判断力必须为此去“寻求”普遍。这种反 思判断力通过想像力无意识地和自由地与知性取得形式上的协调一致,由此产生出 愉悦,这就是“审美判断”。“这判断不基于对象的现存的任何概念,并且它也不供应 任何一个概念。当对象的形式(不是作为它的表象的素材,而是作为感受),在单纯对 它反思的行为里,被判定作为在这个客体的表象中一个愉快的根据(不企图从这对象 获致概念)时:这愉快也将被判定为和它的表象必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单是对于把握 这形式的主体有效,也对于各个评判者一般有效。这对象因而被唤做美的;而那通过 这样一个愉快来进行判断的机能(从而也是普遍有效的)则唤做鉴赏。”(康德:《判断 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第28—29页,商务印书馆,1964。引者对其中个别词语的翻 译做了调整。) ② 见海德格尔《哲学的观念与世界观问题》,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 第117页。 ③ 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56—57卷,第114页。 ④ 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第115页。
(确定的)世界’的契机。”①以这种方式,海德格尔回答了那托尔普的 挑战。也就是说,对于海德格尔,生活的湍流体验本身就前对象化、 非抽象化、非二元分叉地包含着、构成着和揭示着它本身具有的趋 向,构成一个解释学的形势,而且这种趋向或势态关联可以被形式地 指引、显示出来。② 这就是完全投入的生活体验本身的意向性,而不 只是意识体验的意向性。“解释学”这个词对于海德格尔自始至终都 意味着人最原本的生活体验势态本身的意义构成和形式显示,并且 在这个意义上是存在论的和现象学的。
在海德格尔1920年冬季学期的题为《宗教现象学引论》(Einleitung in die Ph和“形式指引”的解释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它的“方法上的引论”部 分着力讨论了“实际的生活经验(die faktische Lebenserfahrung)”和 “形式指引”。他在第2节写道:“到达哲学之路(Weg)的起点是实际 的生活经验。”③在第10节中这种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被说成是“实际 的缘在(das faktische Dasein)”、“实际的生活缘在(das faktische Lebensdasein)”、“人类的缘在(das menschliche Dasein)”和"忧虑中的缘 在(das bekümmerte Dasein)”。④ 它们“实际上”就是《存在与时间》中 的“缘在”的源头。
这种实际生活经验从根子上是境域式的、无区别相的、混混沌沌 的和意义自发构成的。海德格尔描述了它的几个特点。首先,这实 际生活经验的经验方式是“无区别”或“不在乎(Indifferenz)”的,也就 是说,不在乎、不顾及对象化的区别。但这无区别决不干瘪,而意味 着一种根本的发生可能性,因而根本就不可设想什么东西会不能与 它相通(zuganglich werden)。“这实际经验为生活的一切事件都提供
① 海德格尔:《哲学的观念与世界观问题》,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56—57卷, 第115页。 ② 请注意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中的“形式的(formale)”一词与上面提到的康 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讲的反思判断力“形式的”特点的某种联系。 ③ 海德格尔:《宗教现象学引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10页,1995。 ④ 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60卷,第51—54页。
可能,区别和重心变换也完全处于这(生活经验的)内容自身之中。”① 所以,实际生活经验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自足(Selbstgenügsamkeit)”。 这种经验展现于一切之中,同时意味着主动和被动、经验与被经验, 包含着“周遭世界、共通世界和自身世界(Umwelt,Mitwelt und Selbstwelt)的透彻意义”②。由此也就可知它的第三个特点,即它总 是一种“有深意的状态(Bedeutsamkeit)”。这种原本的意义状态不是 认识论的和形而上学的,既非实在论亦非唯心论。“在这样一个决定 着经验本身内容的有深意状态的方式中,我经验着所有我的实际生 活形势(faktischen Lebenssituation)。”③
“形势(Situation)”这个词后来也出现于《存在与时间》中,代表着 一种发自人的生活境域或“世界”的解释学形势。因此,这种“对自己 的自身经验(Sich-Selbst-Erfahren)”既非理论的反思,亦非(狄尔泰讲 的)“内知觉”,而是对于自身世界(Selbstwelt)的经验。这世界与经验 着它的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通而不可区分;因此,这世界(Welt)就决 不只是所有存在者的集合,而意味着一个世界境域。海德格尔形式 地(formal)称之为“环-境”、“世-域”或“周遭世界(Um-welt)”④;而在 此世域之中,就总有着与我“同此世域(Mitwelt)者”或他人。由此可 以看出,海德格尔讲的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本身已具有了形式指引或 不如称之为“境域指引”的特性,因为这经验本身就是对于一个世界 境域和关系的体验,而这里“境域”或“形势”所意味着的就是各种原 发的方向或关系姿态,比如“In-”、“Um-”、“Mit-”等等。所以在海德格 尔那里,实际生活经验与形式指引的关系比拉斯克讲的投入体验与 反思范畴的关系还要更紧密和浑然一气。在拉斯克那里,反思范畴
① 海德格尔:《宗教现象学引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10页。胡塞 尔后期发生现象学中讲的“视域”或“境域”也有这种本身模糊或非主题化,而“随时准 备让……出现”的特点。 ② 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13页。注意,海德格尔这里讲到的 三种“世界”正对应他后来在《存在与时间》中分析“缘在”的三个阶段。 ③ 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60 卷,第13页。 ④ 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 60卷,第14页。
还是由主客之间的关联决定的,而且“寄生于”实质性的、对象化的构 成范畴之上。而对于海德格尔,形式指引就是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 “形势”本性或境域本性的表述,因而与这生活经验一样是自足的或 意义构成的,并不再预设什么更基本的东西。尽管这实际生活的“不 在乎”的混世状态中有一种要“寻求保障的倾向(Sicherungstendenzen)”①,并以对象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逃避实际生活经验的令人 “忧虑(Bekümmerung,牵挂、操心)”的不确定性,但它们永远无法完 全遮蔽掉实际经验的浑噩之下的沸腾着的不安。而这种不安的原本 表达就是形式指引。
海德格尔通过区分普遍化(Generalisierung)、形式化(Formalisierung)和形式指引来更确切地说明这形式显示的特点。古希腊哲 学家已经能自觉地运用普遍化方法。通过它,就能形成一个从低级 的种或属上升到更具普遍性的属或类的概念等级。比如从“人”到 “哺乳类”,再到“动物”、“生物”等等。在此普遍化“等级排列”过程 中,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大,内涵越来越小。定义这样的一个概念就 是给出它的属和种差,比如“人”可被定义为有理性(种差)的动物 (属)。从表面上看,这种普遍化可以一直向上进行,最后达到最普 遍的“存在”概念。但是,依照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这是不对的,因为 普遍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被形式化打断。例如,从“红”到“颜 色”,从“颜色”到“感觉性质”是普遍化,而从“感觉性质”到“本质 (Wesen)”,从“本质”到“对象(Gegenstand)”则是形式化,因为前者 受制于“事物域(Sachgebiet)”的限定,后者则不受此限制。②“红”色 有它的事物域,即一切具体的红色事物的集合;“颜色”的事物域则 是由一切具体的颜色(红、黄、兰、绿……)组成,等等。但“本质”不 受制于这样的事物域(说“本质的事物域由一切具体的本质或性质 组成”没有意义),它的意义不能被属加种差的层级次序来决定;它 是一个形式的概念,其意义来自“纯粹的姿态关系本身的关系含义
① 见海德格尔《宗教现象学引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9页。 ② 见同上书,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58页。
(der Bezugssinn des reinen Einstellungsbezugs selbst)",而不来自任何 “什么内容(Wasgehalt)”或事物域内容。① 因此,“这石头是一块花 岗岩”与“这石头是一个对象”这样两个句子就属于不同的逻辑类 型,因为前者的谓词(“花岗岩”)是事物性的,而后者的则不是。按 照这个区分,“对象”、“某物”、“一”、“多”、“和”、“其他”等等只能被 视为形式范畴。
自莱布尼兹以来,这个区分已在数学基础的研究方面隐约地为 人知晓。现代分析哲学的开创者们,比如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也很关 注类似的“逻辑语法”区分,依据它们去推翻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传 统。人们却往往没有注意到,欧陆哲学在一开始也明确注意到了这 类区分,而且在海德格尔这里这种区别被进一步深化和彻底化,达到 了“形式显示”,最终引导到“存在论的区分”。
海德格尔看到,由于人们的“寻求保障的倾向”,这形式化的原本 意义可能而且往往被掩盖住。掩盖的方式之一,就是将形式化概念 视为“形式本体论(formal-ontologisch)的范畴”。这样,它的关系意义 就又受制于普遍的对象域或“形式域(die formale Region)”,比如数学 中的抽象对象域,在最广义上也是一种事物域。海德格尔称这种看 待形式化的方式为“不真正切身的(uneigentlich)理论态度”。为了达 到“更本原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他提出了“形式指引”,用它来“防范” 形式本体论的倾向,从而进一步实现纯关系姿态的意义构成。海德 格尔写道:“如何才能预防这种(滑向对象的形式规定性的)偏见或事 先判断呢?形式指引就正是做这件事的。它属于现象学解释本身的 方法论的方面。为什么称它为‘形式的’?(因为要强调)这形式状态 是纯关系的。指引(die Anzeige)则意味着要事先指引或显示出现象 的关系 不过是在一种否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警告!一个 现象必须被这样事先给出,以致它的关系意义被维持在悬而未定之
① 见海德格尔《宗教现象学引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58- 59 页。
中(sein Bezugssinn in der Schwebe gehalten wird)。"①这种"悬而未 定”意味着不受任何对象域的规定,但它本身又决不缺少原本的含 义。相反,这正是原发的、还未被二元化思路败坏的纯意义实现的可 能性,因而最适于表达那“无区别”、“自足”、“有深意”的实际生活经 验。这是更原本意义上的现象学还原,或者说是还原与构成的结合, 不会“止住”或“抽象化”生活流的原发冲动,因为这被“凭空维持”的纯 姿态关系只能靠它们原本趋向的相互构成而实现出其非对象化的意 义,因而是纯境域、纯语境和纯缘发构成的。这样才从方法上排除了 脱离实际生活体验的实体化倾向,包括胡塞尔将这种体验归为纯意 识的形式规定倾向。
1924 年之后,“形式指引”这个词组在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尽管还 偶尔出现,比如在《存在与时间》之中,但不再具有突出地位。而“形式 的(formal)”却仍然较多地出现,行使着“形式指引”的话语功能。20 世纪 30 年代初,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后期形态之后,连“形式的”也很 少出现了。但这决不表明海德格尔放弃了这个方法。恰恰相反,“实 际生活经验的形式指引”中包含的思路对于他是如此根本、“自足”和 “充满深意”,以致它的基本方法论导向活在海德格尔的所有思想和 表达活动之中,根本“不在乎”是否得到特意的标明。
实际上,“形式指引”(更确切的表达应该是“形式的关系指引”或 “纯境域关系的指引”)表达出了一个西方哲学中还从来没有真正出 现过的新方法和新的话语方式。它的一个基本见解是:在一切二元 分叉——不管是先天与后天、质料与形式,还是一与多、内与外、主体 与客体、人与世界——之先,在人的最投入、最原发和前反思的活生 生体验之中,就已经有了或存在着(es gibt)一种纯境域的动态关系 (趋势)结构,及其对意义、理解和表达的自发构成或生成实现。所有 的意义与存在者都是从这境域关系结构中生成,但这种关系结构本 身不能被孤立化和主题化为任何意义上的对象式的存在者,以及这
① 海德格尔:《宗教现象学引论》,载于《海德格尔全集》第60卷,第63—64页。
种存在者层次上的关系和构造。所以,这种结构中总有“悬而不定” 的或隐藏着的原发维度,并总在这不定、忧虑之中当场实现出前对象 化的意义和理解。现象学意义上的“时间”或“时间(历史)体验方式” 是这种形式指引的一个典型例子。
其次,还应指出,正是由于这“形式指引”的动态关系结构已原本 到再无任何现成者可依据的地步,它就只能靠某种微妙的、从根本上 生发着的回旋结构来实现和维持“自身”。也就是说,在这个层次上 的存在者们(比如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已经没有任何 “自性”或自己的存在性,而只在趋向他者的或不如说是相互趋向着 的关联交织之中来赢得自己的“那时各自状态(Jeweiligkeit)”的存 在。① 一切都在风云际会中(umgangsweise)缘在着。这样,传统西方 哲学的问题,比如胡塞尔还在努力去解决的“认知意识如何能切中实 在本身”的问题,或观念论与实在论之争,等等,就都从根本上被解决 了或消解了。在实际生活体验中生成的或形式指引出的东西,总已 经是世界的了(见上面的三种世界之说),再顺着“寻求保障倾向”堕 落,按兴趣和关注方式而聚焦出各种对象;但另一方面,形式指引出 的东西又都活在人的体验之缘里,与实际体验毫无关系的“客观存 在”是没有的或无意义的。
第三,更微妙的是,海德格尔找到了一种能对抗对象化堕落倾向 的,并与这种实际生活体验一气相通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他 之前的其他哲学家都没有做到的,在他之后也只有德里达才悟到了 其中的某些诀窍。看了以上讨论的读者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那种混沌恍惚的实际生活经验本身有何真正的“理解(Verstehen)”可 言?作为现象学家,海德格尔也要在反思中、理论探讨中活动,他怎
① 见海德格尔 1923年夏季学期讲稿《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Ontologie (Hermeneutik der Faktizit节题目为“实际性;作为在其那时各自状态中的缘在(Faktizitat als das Dasein in sei ner Jeweiligkeit)”,其中讲道:“这个作为实际性的自己的缘在,正在并只在它的那时 各自的缘(jewiligen‘Da’)中才存在。”
么能找到理解和表达那完全投入的实际生活体验的契机与话语?换 句话说,他怎么能作出比其他的前反思型的哲学家们(比如尼采、柏 格森、狄尔泰、詹姆斯、怀特海、雅斯贝斯、伽达默尔、萨特、福柯)和完 全否认对于终极真实的理解与表达可能的直觉主义者们更多更深的 工作,以致“偶尔能够以最神秘和惊人的方式触到哲学事业的神经” (雅斯贝斯语)?① 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说的妙处或“绝处” 所在。由于要完全不离实际生命世间地——决不向任何松垮的理论 化和对象化低头地——寻求理解和表达,海德格尔势必要让思想与 语言最充分地震荡起来,当场现身和实现出来,相互穿透、相互做成, 由此而显示出可理解性和可表达性。所以,对于他,一方面那些生活 中的最不起眼的境域式经验和最震撼人的边缘式的经验,比如使用 工具、非对象式地体察生存环境、与大家伙儿搞在一起混世浮沉,以 及倾听良知的呼唤、面对自己死亡的决断式领会,等等,受到最高的 关注和非-对象域化(将它们人类学化、社会学化、心理学化、伦理学化 等就是“对象域化”的做法)的动感描述,或不克扣实况的去蔽描述; 另一方面,他坚信思想(理解)与原本的语言(逻各斯)在一开头的显 示(现象)中就是相互编织在一起的,正如主动与被动在他那里已经 无法从原则上分开一样。因此生存意义上的解释学是他形成自己思 想时的最关键契机之一,他对于胡塞尔、狄尔泰、克尔凯郭尔、拉斯克 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思想的吸收无不朝向它。这样,让哲学考察中的 思想回复到实际经验中的努力就同时体现为话语方式的改变,从传 送语言之外的现成的观念变为语言本身在当场的生成活动,也就是 对语言中隐蔽的各种非对象联系的揭示、新的联系的发现和建立。 或者说,是让语言成为有生命的、有自己时空间的,让语言本身说出 和歌唱出充满深意的凭空而行的东西来。所以,在海德格尔那里,一 切有助于让语言本身活动起来、当场生成起来的语境化和完型(Gestalt)化的成分,比如副词、介词、中性代词、有内结构的(比如有词头、
① 见奥特《马丁·海德格尔:政治生活》,布伦东英译,第338页,伦敦,哈帕柯林 斯出版社,1993。
词根、词尾区别的)词、有外结构的词(比如他用小横线连起来的词)、 词丛(有词头、词根、词尾照应的词族)、语音关联、词源关联,等等,都 被尽量调动起来,参加一场语言-思想音乐会和舞会(与黑格尔讲的那 场绝对精神吞吃对象的“豪宴”是大不同了)。于是,语言的“肉身”(读 法、写法、排法、前后文中的位置等)已不可忽视,能指与所指的界线 与一一对应被模糊,角色开始变换翻转。简言之,对语言的境域式和 亲身的(leibhaftig)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实际生活的体验的微缩形 态及其“形式指引”,它们让思想和领会被当场萌发出来和凭空维持 在“那时各自的状态”之中。这样的语言就成了思想的温床或“家”,而 不再是家奴或邮差,而思想也就在这个意义上被语境化了、动态化了 和当场生成化了。我们主要不是在听关于某些概念化思想的报告, 而是在观看语言-思想的戏剧演出。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哲学方法的 革命。①
所以,我们看海德格尔的著作时,就有一种阅读别的哲学著作 时所没有的感受,也就是一种悬浮在当场的语言氛围之中,遭遇到 思想的萌发、生长与深化的活生生体验,而决不是按照某个预先设 定的设计框架进行的分类与扩展。② 当然,做这种思想-语言游戏需 要创造性的技艺,需要才华和时机,即使对于海德格尔这样的大师, 也有发挥得好与差的问题。无论如何,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一些哲学 贡献,都与他成功地将语言游戏与对重大思想问题的深层揭示相结 合有关。在他那里,对存在意义、人的本质、时间的本质、世界的奥 义、哲学史上的概念、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等等的理解,几乎都是从德
① 它的起点,确实可以追溯到胡塞尔-布伦塔诺的意向性学说,其基本精神是: 意向行为的方式构成着被意向的对象。比如,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布伦塔诺的意向 性学说具有动态构成的特点,也就是各式各样的“使自身指向某物”的体验方式构成 着被体验的“某物”。而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要旨在于,被知觉者就意味着其被知 觉的样式与方式。可以说,海德格尔的“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指引”学说是意向 性学说的前反思化、生存论化和存在论-解释学化。 ② 所以,《海德格尔全集》都不做“索引”、“编者注”等,逼读者深入原文。这种 安排虽然受到不少批评,但却是符合海德格尔的治学风格的。
语的语境旋涡中喷涌而出的。它让习惯于平整化的科学语言的人 绝望,使“正常的”翻译难于进行,但它带来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想的 可能。尤其是,不了解它,就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海德格尔。在他 那里,哲学不再是观念化的思维,而是凭借广义的语境来开启道路 的思-索。
海德格尔还小试牛刀,用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指引这个新 方法来解读《新约》中的保罗书信,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海德格尔对 “保罗致帖撒罗尼迦人前书”的解释就旨在揭示原始基督教信仰的生 活经验及我们对它的理解的纯形势构成的本性,并说明这经验最终 应被视为原发的时间性的理由。他敏锐地注意到,这封信中有一些 关键词反复出现,比如“知道(Wissen)”和“成为(Gewordensein)”就出 现了十几次。它们是作为形式指引词、观念表象词而起作用的,它们 的原本意义只在说出它们、写下它们、阅读着它们的语境中被当场实 现出来。因此,如诗句乐调,它们在境域中的重复出现有着原发构成 的意义,表达着紧张饱满的生活体验流的构成趋向。而海德格尔阐 述的保罗心目中的基督再临(parousia)的时间含义,则是他的《存在 与时间》中的表面上与神无关的时间性的先导之一。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