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告别思辨哲学

在哲学史研究中,克尔凯郭尔向来被视为是黑格尔及其所代表 的思辨哲学的批判者。因为在他的著述中经常可以见到他对思辨哲 学家的讽刺和嘲弄,其程度之激烈很容易使人们认为,他对思辨哲学 的批判是肤浅的、情绪化的,而非通过深入思辨哲学体系的内部检索 每一个概念的合理性的理性的批判。人们甚至由此怀疑他是否真正 领会了思辨哲学的主旨。但是事实上,克尔凯郭尔对思辨哲学的性 质及其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是有着良好的把握的,只是这种哲学 不仅与他个人的生活目标相去甚远,而且对他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有害而无益,于是他才走上了一条与思辨哲学传统完全相背离的道 路。对此我们可以从克尔凯郭尔对“现实性(Virkelighed;Wirklichkeit; Actuality)”概念的理解中窥得一斑。

19 世纪的欧洲哲学以德国唯心主义为主导。从克尔凯郭尔的学生 时代开始,黑格尔在丹麦哲学界就已经成为了领袖人物,克尔凯郭尔的 大学老师们如马腾森(H.L.Martensen)、西伯恩(F.C.Sibbern)、缪勒 (P.M.Moller)等都经历过一段“黑格尔主义时期”,而不管他们后来更 多的是支持和宣传还是反对与批判黑格尔的哲学,他们自身的思想方式 都受到了黑格尔的极大影响,这种情况在克尔凯郭尔身上也不例外。①

① 参见约翰·史都华《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关系再审视》(Kierkegaard's Relations to Hegel Reconsidered),第 45—83 页,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

黑格尔是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完成了始自康德的 使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工作,而且还以其包罗万象的庞大体系登 上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高峰。至此,哲学已经形成了一套通过概念和 范畴来构造和把握“现实”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并且达到了相当 高的专业化水准。克尔凯郭尔虽然承认19 世纪的思辨哲学代表着哲 学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而且他本人无论是在哲学思维方式还是写 作方式上都无可否认地受到了来自黑格尔的诸多影响,但是在阅读 克尔凯郭尔的著作的时候,我们更多地看到和感觉到的却是他对黑 格尔及其所代表的思辨哲学的不满和批判。在写作中,克尔凯郭尔 经常把“教授”与“思想家”、“(德国)哲学家”与“思想家”对立起来,并 且常常对以哲学为谋生手段的学院派“哲学家”以及“教授”们极尽讽 刺挖苦之能事。在《附言》中他甚至还提出了“生存的、主体的思想家 (existerende subjektive T家”相对立。前者以苏格拉底和莱辛为代表,后者则以柏拉图和黑格 尔为领军人物。在他看来,思辨哲学所致力于建立的“客观思想”体 系虽然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现实”的模式,但这个 模式却与个体的生活毫无关系,它根本达不到“生存”,并且它根本上 是对“主体性”的一种误解。①

在思辨哲学传统之下,“现实性”是一个抽象的和逻辑的范畴,它 被定位于一个超越出实际存在者的形而上的存在。当黑格尔写出那 句屡遭误解的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 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时候,他心目中的“现实性”并不是指那些无限的 具体存在者,而是指自然和精神的世界中那些合乎理性的层面。只 有这些层面才是黑格尔所理解的作为“科学”的哲学所要研究的对 象,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把哲学的内容认定为“现实”。② 克尔凯郭 尔并非不理解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力图使哲学超越现实层面的努力, 只是他拒绝认同这种努力。在《忧惧的概念》中他曾这样说过,“尽管

① 见《克尔凯郭尔全集》第7卷,第92页,2002。 ② 见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第43页,商务印书馆,1980。

黑格尔有着杰出的能力和超凡的学识,但是他一次又一次地以其表 演提醒我们,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德国的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惜 一切代价地必须要解释一切事物”①。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能够称 得上思想的东西应该立足并围绕个体的生活。如果我们从他的生活 经历和写作的最初动机出发,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全部哲学思考 都是为了解决从他个人的生活中滋生出的诸种问题,比如,婚姻问题 和个体的信仰问题等。所以,“现实性”在他看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 逻辑的范畴,而是一个与个体的直接性的生活及生存的事实戚戚相 关的东西。事实上克尔凯郭尔对于“现实性”这一范畴的困惑和思考 由来已久。1841年,当克尔凯郭尔首次前往柏林聆听谢林演讲的时 候,已经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怀疑和不满,因此他对谢林的演讲寄予 了很高的期望。在日记中他曾这样写道:

我真高兴听到了谢林的第二场演讲-—真是不可思议。很久 以来我一直在痛苦着、思索着。思想的胚胎在我体内跳跃……当 他就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提到“现实性”一词的时候,我几乎记住了 他随后所说的每一个词。也许,就在这里,一切都可以清楚明晰 了。这个词令我回想起我在哲学方面所有的痛苦和折磨。②

可是很快地,年轻的克尔凯郭尔就感到了失望。他原以为谢林 能够解决他在哲学方面的困惑,但最终却发现,在谢林的眼中,“现实 性”仍然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范畴,而并没有他所理解和希望的那 种关于人的实在的“现实性”即“生存”的含义,于是他觉得自己受到 了欺骗。在同样是写于其首次柏林之行期间的《非此即彼》中,克尔 凯郭尔表达了这种失望和受骗的情绪。他说:“哲学家们所谈论的现 实性常常是令人失望的,其情形就如同人们在一个二手货商店看到

①《克尔凯郭尔全集》第4卷,第327页;克尔凯郭尔:《忧惧的概念》,汤姆特、安 德森英译,第20页,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0。 ②《克尔凯郭尔全集》第19卷,第235页,2001。

的一个招牌,上面写道:熨衣在此。假如真有某君把他的衣服拿来熨 烫的话,他就会上当受骗,因为那块招牌只是用来卖的。”①随后,在 《忧惧的概念》一书中,他又从学理的角度分析了“哲学家们”所理解 的“现实性”所可能造成的不幸后果。如果“现实性”被置于逻辑学当 中而成为构成逻辑学内容的一个范畴的话,这个结果无论对于逻辑 学还是对于“现实性”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现实性没有因此而被充 实是因为,作为现实中的本质的一部分的偶然性在逻辑的领域内是 不被承认的。而逻辑学亦没有得到充实,因为假如逻辑学思考了现 实性的话,它就把它本不能吸收的某些东西包括了进来,它从一开始 就吸收了它原本只能倾心的东西。”②

总之,克尔凯郭尔所理解的“现实性”是一个与“可能性”相对立 的概念,是一个存在论层面(existential)而非形而上层面的概念。既 然如此,它与逻辑学和思辨哲学传统就是异质的。在逻辑学中,一切 都按照“必然性”发展运行,而存在论意义上的“现实性”无疑则涉及 “偶然性”的内容。如果硬要把这两种不同质的东西拉在一处,那么 逻辑学僭越了自己的职能范围,而“现实性”则因为将被“必然性”所 统领而丧失了其原本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偶然性”。于是,克 尔凯郭尔努力要恢复“现实性”所具有的存在论的意义,并且使之从 逻辑学当中剥离出来;只有这样,关于“生存(Existents)”的思想才能 够开显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克尔凯郭尔像所有的浪漫主义者 一样把恢复哲学本来面目的希望寄托在古希腊人的身上。他认为古 希腊的学术传统是美好的,那时的哲学活跃在大街上、工场里和市场 上,它立足于大地以及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而非来自云端的声音。 他把苏格拉底当做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因为他关切的是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并且把个体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存的意义的问题放在首位。

①《克尔凯郭尔全集》第2卷,第41页,1997;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上卷,霍 华德·洪、埃德娜·洪英译,第32页,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7。 ②《克尔凯郭尔文集》第4卷,第317—318页;《忧惧的概念》,汤姆特、安德森英 译,第9—10页,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0。

相反,当代的学院派哲学教授们则以概念构造和解释现实为己任,他 们所研究的只是一些依靠哲学术语和抽象思维臆造出来的问题。克 尔凯郭尔甚至还以嘲讽的口吻指出,当代哲学家因为沉浸在概念和 体系的构造之中而忘却了自己的生存,或者至少对于自身的生存漠 不关心,因而他们显得十分滑稽可笑。他说:“在生存中理解自身是 古希腊的原则。不管有的时候一个希腊哲人的教导所具有的实质性 内容有多么地少,这位哲人都有一个优势:他永远不会显得滑稽。”① 不过在此应该明确的是,当克尔凯郭尔自称是在向带有几分童真气 的古希腊哲学返归的时候,他所提出的“在生存中理解自身”的所谓 “古希腊的原则”却已经为哲学开启了一个现代性的维度,这个维度 就是克尔凯郭尔为后世“存在主义”思潮所关注的关于“生存”和“选 择”的思想。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 前期理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柏拉图在他建树的理念论中表达了对世界存在的普遍本质的看法和知识论,并据以论述他的社会伦理道德学说与政治哲学、教育思想、审美思想、宇宙论和法哲学思想等,从而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知识内容极为丰富的体系化哲学,几乎涵盖了当时知识的各门类,在哲学各分支领域也都有许多创造性的或合理的见解。虽然理念论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但我…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7日
    391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五章 最美的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五章最美的哲学家 在所有的哲学家中,柏拉图也许是长得 最帅的,还是最伟大的。 关于柏拉图这个人,我有理由相信大家对他的名字要比前 面几位熟悉一些,尤其是谈过一些恋爱的少爷小姐们。因为在恋 爱的诸多种类之中,便有一种叫柏拉图式的恋爱,我在若干年以 前就听见过,并且稍微实践了一下。 在所有的哲学家之中,柏拉图很可能是最伟大的一个— 是的,就哲学而言,甚至苏格拉…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3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部-第二篇-乙-在线阅读

    乙、一般的历史观点 此后的经院哲学更加依靠教会的教义,而以教会的体系作为 它的基础。斯各脱·爱里更那曾经说过:“真的哲学就是真的宗 教,真的宗教就是真的哲学。”②基督教的教义早就由教会会议固 162 定下来;对宣传福音的教会的信仰在教会会议之前业已存在着,但 天主教会是以教会会议为支柱的。——经院哲学家所特有的主要 思想和思维的兴趣在于:第一,唯名论与唯实论…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240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三卷 论语词-第五章 论混合样式的名称和关系的名称-在线阅读

    第五章 论混合样式的名称和 关系的名称 §§2.3.以下.斐 但心灵是照它认为适当的方式把一些简 单观念集合在一起以形式混合观念,而无须实在的模型;反之简单 观念则是由于事物的实在存在而无可选择地来到它之中,难道不 ① Solon,公元前640一前558,雅典的立法者,改革家。雅典经梭伦的改革后逐 步成为奴隶主民主制城邦。 ② 参阅本书序言开头处及第一卷第一…

    书籍分录 1天前
    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