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哲学家、宗 教思想家和作家。他生活在丹麦历史上文化和科学事业获得长足 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几乎终生住在丹麦首都及文化教育中心哥 本哈根。有两个人物对他的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位是他的颇具 传奇色彩的父亲迈克·克尔凯郭尔(Michael Kierkegaard),另一位 则是雷吉娜·奥尔森(Regina Olsen)。迈克曾是日德兰半岛上穷苦 的牧童,后凭机遇和精明实干跃居为哥本哈根的富商之列。他性格 忧郁,虔信基督教,在其事业正达鼎盛之时突然宣布放弃经商,转入 对宗教和哲学的研习之中。他去世时除留给克尔凯郭尔一大笔财 产外,还把对宗教的虔诚态度和忧郁症传给了克尔凯郭尔。雷吉娜 是一位比克尔凯郭尔小 9 岁的美丽女孩,在 1840 年 9 月至 1841年 10 月之间她曾与克尔凯郭尔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约事件,正是该 事件直接促使克尔凯郭尔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克尔凯郭尔在遗嘱 中指定雷吉娜为自己财产的继承人,但遭到了早已嫁人的雷吉娜的 婉拒。
克尔凯郭尔的父亲十分重视这个家中最小的儿子的教育。1821 年,克尔凯郭尔进入了当时以教授拉丁语、希腊语等古典课程著称的 贵族学校——“公民美德学校”读书。1830 年毕业时,时任校长的尼 尔森(M.Nielsen)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一个杰出的头脑,向所有 需要投以最高关注的事物开放,但是长期以来表现得十分孩子气,并且缺乏严肃性。”①之后,克尔凯郭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神学系学习, 但他当时的兴趣并不在神学,相反,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文学、戏剧、 政治、哲学以及对相对放纵的生活方式的探寻之上,直到 1838 年老迈 克去世他才重新转向神学学习。1840年7 月,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 结业课程考试,次年完成论文《论反讽的概念》(“Om Begrebet Ironi”),获得神学博士学位。
克尔凯郭尔的写作生涯始自他的学生时代。除了几篇报刊短论 之外,早在 1838年他就出版了一本针对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自传体小说《仅仅是个小提琴手》的文学评论著作《一个 仍然活着的人的作品》(Afen endnu Levendes Papirer),他批评安徒 生的小说缺乏必要的“世界观”。但在“婚约事件”之后,从1843年到 1855年他去世前这段时间内,克尔凯郭尔以惊人的速度写作并出版 了涉及哲学、心理学、宗教以及基督教问题的著作约计40 本,另有报 刊文章若干。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们根据克尔凯郭尔生前发表作 品的时间和内容将其写作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假名写作时期(1843—1846):克尔凯郭尔写作并出版 了《非此即彼》(Enten-Eller),18 则《启示性训导文》(“Opbyggelige Taler"),《反复》(Gjentagelsen),《恐惧与战栗》(Frygt og B《哲学片断》(Philosophiske Smuler),《忧惧的概念》(Begrebet Angest),《入生道路诸阶段》(Stadier paa Livets Vei)和《对〈哲学片断〉所 做的最后的、非学术性的附言》(Afsluttende uvidenskabelig Efterskrift,以下均简称《附言》)。除《启示性训导文》采用真名(写为 S. Kierkegaard)出版外,其余作品均采用化名和假名。
第二阶段,“基督教时期”(1847—1851):克尔凯郭尔出版了《爱的 作为》(Kjerlighedens Gjerninger),《不同情境下的启示性训导文》 (Opbyggelige Taler i forskjellig Aand),《基督教训导文》(Kristelige Taler),《致死之疾病》(Sygdommen til Doden)和《基督教的训练》
①《遭遇克尔凯郭尔》(Encounters With Kierkegaard),克姆斯(Bruce H.Kirmmse)编译,第17页,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6。
(Indovelse i Christendom)。除后两部作品以假名作者(写为 Anti Climacus)出版外,其余全用真名出版。
第三阶段,与国教会论战时期(1854—1855):克尔凯郭尔以真名 在《瞬间》(Oieblikket)等报刊上发表系列言辞犀利的短文,并出版小 册子,公开向丹麦新教路德宗国教会宣战。
此外,克尔凯郭尔生前还撰写有大量未发表的日记、笔记、写作 提纲等,总计多达75本笔记本。他去世后他的长兄、时任奥尔堡主 教的彼得·克尔凯郭尔(Peter Kierkegaard)根据这些遗稿出版了两 部完整的作品《作为一个作者的观点》(Synspunkt for min Forfatter Virksomhed)和《判断你自己!》(Dommer selv!),其余的部分则委 托给语言学家巴福整理。但是巴福在整理过程中犯了很多为现代 学者所不能原谅的错误。例如,擅自改动原有的格式,将写在页 边的文字武断地变为正文内容;而在把部分日记交付出版商后他 甚至将原稿弃置。自 1997年以来,丹麦学者开始整理并出版最 新学术版《克尔凯郭尔全集》(Soren Kierkegaards Skrifter),其中 包括克尔凯郭尔的日记、笔记及写作提纲等,并且将最大限度地 尊重现存手稿中所保留的格式,以期还克尔凯郭尔写作的本来 面目。
克尔凯郭尔生前被哥本哈根市民视为是“街头怪人”,丹麦哲 学界也从未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过他的作品,但他死后却受到了世 界性的关注。首先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克尔凯郭尔被奉为“存 在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卡夫卡、雅斯贝斯、海德格尔、萨特、加缪 等都对他的思想做过回应。雅斯贝斯对克尔凯郭尔评价最高,认 为是“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使我们睁开了眼睛”。但是随着“存在主 义”热潮的消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加在克尔凯郭尔头上的这一 称号表示不满,认为它有挂一漏万之嫌,不足以展现克尔凯郭尔 写作的整体风貌。对克尔凯郭尔的第二次世界性关注始自 20 世 纪 70年代解构主义对其作品的重新发现。克尔凯郭尔采用的包 括使用假名、运用反讽手法等在内的“间接沟通”的写作方式被后 现代主义者们视为开启了一种“无权威写作”的范例,它足以与德里达的“无权威阅读”相对应。① 今天我们返观这两种浪潮,应该说 它们各有偏颇。毫无疑问,研究者们对克尔凯郭尔著作的早期研究 往往伴随着一种对哲学的、神学的体系重构的努力,他们不仅对克尔 凯郭尔“间接沟通”的写作方式不甚在意,而且往往还有一种视克尔 凯郭尔为“英雄”的倾向。比如,丹麦学者萨尔斯楚普(Niels Thulstrup)在他的著作《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的关系》(Kierkegaards forhold til Hegel og til den spekulative idealisme indtil,1846) 中②,在并没有全面理解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前提下,处处显示出抬高 克尔凯郭尔、贬低黑格尔的倾向。该书先后被译成德文和英文在世 界范围之内广为流传,其基本主张几乎成为对这两位哲学家之间关 系的“标准”解说。再比如克尔凯郭尔著作的早期英译者及介绍者劳 瑞(Walter Lowrie),他原是位美国牧师,退休之后方开始翻译克尔凯 郭尔的著作。1936—1944年之间,他翻译并出版了包括《基督教训导 文》等在内的大量克尔凯郭尔重要著作,并著有克尔凯郭尔的传记。③ 在翻译和研究过程中,他基本上是把克尔凯郭尔诠释成一位正统的 基督教信仰的卫道士乃至“牺牲者”,并且把这种诠释贯彻到他的译 作之中。由于语言的限制,当时很多研究者们都受到了此种翻译和 诠释的影响,以至于此种主张一度成为英语世界克尔凯郭尔研究界 的主导声音。客观地说,这个定位与克尔凯郭尔写作的整体面貌相 比有很大的偏差。实际上,克尔凯郭尔既是一位自由的宗教思想家, 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两个方面几乎构成了他持续一生 的思想中的两极,且它们不断地进行着斗争。在阅读时我们不应从 正统神学的角度出发来检视克尔凯郭尔的写作,而应从其文本出发,
① 见《克尔凯郭尔与文学》(Kierkegaard and Literature),史莱夫、马可利(Ronald Schleifer & Robert Markley)编,诺曼,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1984。 ② 参见萨尔斯楚普《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的关系》,哥本哈根,金色山谷出版社, 1967。 ③ 参见劳瑞《克尔凯郭尔传》(Kierkegaard),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38;劳瑞《克尔凯郭尔小传》(A Short Life of Kierkegaard),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 出版社,1942。
看看他究竟就宗教和基督教神学说了些什么。
再来看后现代主义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似乎又过分强调克尔凯 郭尔作为一个“作家”、“作者”的面目,它们在其假名作品与真名作品之 间作出了严格的区分,否认在其非体系化的写作之间存在着进行体系 构建的可能性,过分强调把对这些作品的评判权交还给作为个体的读 者。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英国学者普尔(Roger Poole)对于克尔凯郭尔 “间接沟通”的写作方式的研究。他以克尔凯郭尔用假名发表的所谓 “审美作品”为考察重点,指出这些作品只应被视为是独立的作品,它们 从根本上是一种“文字神秘”的展现,对我们而言它们最终是“不可穿透 的”。因此在阅读这些审美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像阅读侦探小说那 样,只是随着文本所展现的神秘的结构和情节而飘荡,而不应去作将其 体系化的努力。① 这种极端的看法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
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以一种“历史的-哲学的”态度面 对克尔凯郭尔的写作。也就是说,在直接阅读丹麦原文以及相关的 历史背景资料的基础上,既对克尔凯郭尔借“间接沟通”的写作方式 所欲传达的意蕴给予重视,又认可了在一定范围之内(比如,在其假 名作品之间)对其著作进行哲学的、神学的体系构建的可能性。从这 个视角出发,以往研究中的很多偏颇似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校正。 这里仅以假名写作为例子。事实上假名写作并非克尔凯郭尔的首 创,在他生活的年代这种做法在丹麦相当流行,其原因在于当时的哥 本哈根只有一个“集市”的规模(克尔凯郭尔语),文化圈子相对更加 狭小,因此很多知识分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都采用隐姓埋名的 办法发表作品。倘若结合克尔凯郭尔写作的具体情况来看,丹麦学 者在对其文本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克尔凯郭尔在完成《哲学片 断》的初稿和誊写稿的时候采用的是真名,直到送交出版商之际才把 作者定为“Johannes Climacus”,同时将“S.Kierkegaard”签为出版者。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忧惧的概念》一书,同样是在出版前的最后关
① 参见普尔《克尔凯郭尔:间接沟通》(Kierkegaard:The Indirect Communication),夏洛特斯威尔,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93。
头,克尔凯郭尔才把自己的名字换成现在的假名作者"Vigilius Haufniensis”。① 这两个例证都说明,克尔凯郭尔在决定用真名还是假名发 表作品时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并不一定都具有特别的含义, 因此我们也不必在其真名与假名作品之间作出绝对的区分。这与我 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甚至认为,如果我们承认克尔凯郭尔是一 位有创造性的思想家的话,那么在其真名作品与假名作品之间就不 应存在不可逾越的距离。因为所有这些作品都只是克尔凯郭尔在不 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思想创造,它们只不过被题献 给了不同的作者,其中包括克尔凯郭尔这个名字。
克尔凯郭尔不是专业哲学家。这个意思是说,作为自由撰稿人 且自费出版作品的克尔凯郭尔在写作时向来无视学术规范,其表达 思想的方式亦呈现出非体系化的、非学院式的甚至反学院式的特点, 以至于长期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克尔凯郭尔能否被称为“哲学家”表示 怀疑。②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哲学思考和写作方式的可能性 被扩展了,克尔凯郭尔及其著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理直气 壮地登上了哲学的神圣殿堂。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克尔凯郭尔 是何种意义上的哲学家?在面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人物的时候, 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地从现代的视角出发对其思想加以追问,以此挖 掘出历史人物身上的新意,而且更需要返回到该人物所处的时代当 中,明确那个时代所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以此避免陷入“削古人之足 以适今人之履”的偏颇。这样,从克尔凯郭尔所处时代的哲学和思想 背景出发,他并不能算做一个19世纪意义上的“哲学家”,而应被看做 是一名“宗教哲学家”。因为他所思考的问题和讨论这些问题的方法
① 参见《克尔凯郭尔全集》第 4卷,第 171—196 页;《克尔凯郭尔全集·集释 (Kommentarer)》第4卷,尼尔斯·扬·凯普伦等编,第307—339页,哥本哈根,盖德 出版社,1998(以下所引《克尔凯郭尔全集》、《克尔凯郭尔全集·集释》均为此版本)。 ②代表性的论文有阿拉斯泰尔·汉内(Alastair Hannay):《为什么要称克尔凯郭 尔为哲学家?》'Why Should Anyone Call Kierkegaard a Philosopher?’,载于《再访克尔凯 郭尔》(Kierkegaard Revisited),尼尔斯·扬·凯普伦、约翰·史都华(Jon Stewart) 编,第238—253页,柏林、纽约,沃尔特·德·格吕特出版社,1997。
都与居当时主流地位的思辨哲学精神相违背,对此我们可以从他对 “现实性”概念的理解和阐发当中得到清晰的认识。而当他进一步展 开“生存”、“选择”、“真理”以及“个体与单一者”这些概念的时候,这种 与思辨哲学传统之间的冲突加剧了,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克尔凯郭尔 思想所昭示出的现代哲学的维度,同时亦可以找出他与思辨哲学传统 决裂的根本原因,并且进一步明确克尔凯郭尔之为“宗教哲学家”的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