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尔班的哲学思想对整个西南学派产生很大影响。他的学 生,这个学派的另一个著名代表李凯尔特就是跟在文德尔班后面亦 步亦趋地谈论相同或相近的观点的。当然,他们的表述不尽相同,尤 其是在价值学说方面,他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李凯尔特(H.Rickert,1863—1936)1863 年出生在但泽(今波兰 格但斯克),其父是一名政治家。李凯尔特原本想成为一名记者,最 初在柏林大学学习文学,后来才对哲学感兴趣。面对当时各种各样 的哲学思潮,如马克思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经验批判论、活力 论、唯意志论等,李凯尔特都保持一定距离。直到在斯特拉斯堡听文 德尔班的讲课,他才认为作为知识(die Wissenschaft)的哲学才是他 真正企盼的学问。在斯特拉斯堡学习期间,他不仅学习哲学,同时还 学习当时非常热门的心理学和国民经济学。1888年,李凯尔特获得 博士学位,1891年,在弗莱堡大学通过教授资格答辩,1894年当上副 教授,1896年成为正教授。在弗莱堡期间,他与社会学家韦伯交往甚
① 文德尔班:《哲学概论》,载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第653页。
密,1910年参与创办著名的哲学和文化杂志《逻各斯》(Logos)。1915 年,李凯尔特接替其师文德尔班在海德堡的教席,成为这所大学哲学 系的主要负责人,以后与存在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雅斯贝斯经常发 生争执。1936年在海德堡去世。李凯尔特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 定义的学问》(Die Lehre von der Definition,1888),《认识的对象》 (Der Gegenstand der Erkenntnis,1892),两卷本的《自然科学的概念 构成之界限· 历史科学的逻辑导论》(Die Grenze der naturwissenschaftlichen Begriffsbildung. Eine logische Einleitung in die historischen Wissenschaften,1896—1902),《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Kulturwissenschaft und Naturwissen-schaft,1899),《历史哲学的问题》 (Probleme der Geschichtsphilosophie,1905),《生命哲学》(Die Philosophie des Lebens,1920),《哲学的体系》(System der Philosophie,1921),《康 德——现代文化的哲学家》(Kant als Philosoph der modernen Kultur, 1924),《谓项的逻辑与本体论问题》(Die Logik des PrProblem der Ontologie,1930),《哲学、方法论、本体论、人类学的基本问 题》(Grund probleme der Philosophie, Methodologie,Ontologie,Anthropologie,1934)。李凯尔特去世以后,由弗斯特出版了他的最后一本著作 《直接性与意义指向》(Unmittelbarkeit und Sinndeutung,1939)。 在认识论方面,李凯尔特不同意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在他看来, 人类认识世界不是去“模拟”或再现(die Wiederholung)现实世界,而 是要在概念的普遍性中认识世界的本质。如果我们坚持反映论,理 论上就不能直接认识在现实后面的世界,更不能直接断定映像是否 与原型相一致。具体地讲,在反映论的假设下,“知识的进步仅仅取 决于再现现实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这样一来,镜子能够最清楚地‘认 识’,或者一个十分逼真地涂上颜料的模特儿——至少就事物的可见 性而言:
最接近‘真理’。”①然而,这样的“清楚认识”和“精确再 现”,即使它是绝对完满的重现,对我们的认识也没有什么价值。进
①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第29页,商务印书馆,1986。
一步讲,人们都希望,科学应当和能够如实地描述世界,这样的愿望 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愿望能否实现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 题。现实具有异质性,因而是杂多的,现实又具有连续性,因而是连 绵不绝的。我们面临的这种现实世界是漫无边际、连绵不绝的经验 杂多,我们越深入这种杂多之中,越分解这种杂多的单个部分,就越 会发现这种杂多的庞大和悠远,任何一个有限的人都不可能如实地 描述这样杂多的世界。现实世界的这种连续性和异质性原理(der Satz der Kontinuit实会面临着一个在原则上无法解决的困难,而且还说明,“认识不是 反映,而是改造;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句:与现实本身相比, 认识总是一种简化(Vereinfachen)”①。这就意味着,李凯尔特在否定 反映论的前提下,主张首先要在认识主体的意识中对现实进行改造, 这样,李凯尔特就彻底走向了唯心论立场。
李凯尔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新提出康德的形式主义和先验论 的观点,力图在方法论上把能动的形式与被改造的认识内容结合起 来,让混乱的意识状态服从先验的形式,使之得到整理并定型下来。 对他来说,人们不能给科学提出精确再现现实的任务,那样会使科学 概念变得软弱无力,而是必须如此提问:科学概念如何获得把握现实 的能力?他认为,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在概念上把差异性 和连续性分开,并且加以“改造”。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把握现实中的 同质的连续性,还可以认识被改造为异质的间断性。李凯尔特认为, 这样的方法是与数学方法一样的,“数学就是以这种方法取得它的最 大胜利的”②。由此类推下去,人们正是借助于概念在变化万千、连绵 不绝的现实河流上架设了一种桥梁,尽管这些概念并不能完全表现 现实之河,但它们在原则上比同质的东西和纯数量的东西更接近于 现实本身。这里的关键是,科学活动所进行的“改造”不是主观随意 的,需要有一种“先验的”判断或预先判断。“这就是说,科学需要一个
①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第30页,商务印书馆,1986。 ② 同上书,第32页。
选择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科学就能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把所与材料中 的本质成分和非本质成分区别开来。”①李凯尔特相信,这个选择原则 相对于现实内容来说,更具有形式的性质,而且只是在本质的总和 中,我们才能达到这种形式方面的认识。在李凯尔特这里,形式既是 原则,更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任何一门经验 科学,不论它是对现实进行专门研究还是要形成普遍概念,形式都是 更本质的,“认识论首先要研究概念形成的两种基本方式,即普遍化 的方式和个别化的方式”②。于是,注重形式研究成为李凯尔特认识 论的首要任务。
李凯尔特确实继承了康德重视思维形式的思想,注意到机械唯 物论的缺点。但是与康德相比,他倒退了一大步。在认识论方面,他 彻底否定了康德思想中关于物自体概念的实在性,否定了康德关于 人的认识始于直观表象、理性依据先验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 基本理路。在方法论方面,他不仅像康德一样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关 系,而且走得比康德更远,把形式看作可以脱离内容、比内容重要得 多的原则。
既然这样,在李凯尔特的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呢?李凯 尔特在他本人认为是其最重要的论文《关于哲学体系的论纲》(Thesen zum System der Philosophie)中如是说道:“哲学原本意味着知识 (Wissenschaft),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一切‘大哲学家’几乎都坚持这 种语言用法;哲学研究就是理论者的事情。”③这就是说,李凯尔特坚 持认为,现实世界虽然纷繁复杂,人们可能对这个世界作出各种各样 的解释,但只有作为知识的哲学才能给予这个世界一个清晰的概念, 只有这样的哲学才能成为世界观,所以也只有“理论者”才能以其逻 辑思维构造涵盖一切存在物的概念。对于当时流行的一些哲学流 派,李凯尔特则予以否定。他认为,所谓“直观”、“意愿”、“感觉”等概
①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第34页,商务印书馆,1986。 ② 同上书,第54页。 ③ 李凯尔特:《关于哲学体系的论纲》,载于《逻各斯》,第97页,1932第21期。
念都只能局限在某个领域,就是尼采、克尔凯郭尔依据“生命”、“生存” 等概念也不能向人们提供清晰的知识。在李凯尔特这里,哲学就是 思想家从事理论思维、探讨逻辑普遍性的活动:“真正哲学的任务就 是:它不同于局限在这个世界某个部分的具体科学,而是从总体上给 出这个世界的知识。”①
李凯尔特因此主张,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哲学必须把这个表面上 看起来五花八门的世界置于一个由诸概念组成的关联之中。这样的 关联就是一个体系,作为知识的哲学必定会接受这种体系的形式。 哲学决不能陷入某一门具体科学之中,它追问的是一般世界的概念, 所以,哲学在方法论上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具有普遍主义的特 征。对李凯尔特来说,康德以前的哲学虽然也强调这种普遍主义,但 由于它们把考察的重点放在认识的对象上,只注意研究的客体,而忽 视了对主体的关注,其结果就是主客二分。康德先验哲学的一个重 要意义就在于,他既注意研究客体,更关注我们认识的能力、可能性 和限度,从而把世界当做一个整体重新聚集起来。康德哲学由此就 带来这样一个原则:“既要关注主体也要关注客体,同时还应当认识 到,世界这个整体是如何由太一(Einen)与他者(Andern)结合在一 起的。”②
现在,李凯尔特把这种方法论的特点提高到本体论层面。他认 为,康德在把这种普遍主义的整体世界原理教给我们的同时,已经清 楚地表明,哲学探寻的是一个“整体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的各个分 支能够涵盖整体,因而也能够满足普遍性的要求。李凯尔特注意到 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与他所说的世界普遍性之间的差别,提醒人们注 意,哲学探寻普遍性并不排除对异质性的考察,但哲学并不是按照黑 格尔式的正题与反题方法去解答普遍性与异质性的关系,而是要首 先意识到,异质对世界存在的规定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 体论上说,哲学不是预先假设世界只有一种存在方式,并且以这种方
① 李凯尔特:《关于哲学体系的论纲》,载于《逻各斯》,第97页,1932年第21期。 ② 同上文,载于《逻各斯》,第99页,1932年第21期。
式去判断世界本原的“性质”。这里毋宁这样提出问题:除了先前业 已发现的存在以外,是否有其他的“存在”?这就是说,在世界的普遍 存在方面,肯定还有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世界存在的整体性就由这种 存在方式的多样性所组成。在李凯尔特看来,康德的普遍主义与本 体论上的多元主义是不矛盾的,多元主义是与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 相符合的。
李凯尔特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通过对“整体世界原则”与“存在 方式的多样性”的关系不断追问而进行的,并且力图以此来解答困扰 哲学界几千年的问题:我们如何理解本体论层面上的存在和意识与 存在的关系?李凯尔特的解答在某些方面是深刻的,尽管他的解答 带有很浓的唯心主义色彩。
首先,在李凯尔特看来,人们通常都把世界分为感性世界和精 神世界,前者是物理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由各门具体科学来完 成的,它们所要把握的就是某种自然界的规则;后者则是心灵的,人 文科学主要就是探索人的心灵存在。李凯尔特不同意这种看法,他 认为,本体论必定是以被给予的存在或者经验世界为出发点的,但 这并不意味着,经验的质料全部都是感性的,我们获得经验只能是 通过外在知觉和内在知觉这两种途径。事实上,我们与此同时还直 接理解非感性的对象,这些对象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灵的。所以,李 凯尔特强调,应当区分两种经验:一种是感性的、可知觉的经验;另 一种是理智的、可理解的经验。由此就可以区分两种存在世界:一 种是感性的世界,这种世界是实在的和可以知觉的;另一种是理智 的世界,这种世界是非实在的和可以理解的。我们除了认可自然科 学是对感性世界的认识以外,还必须承认,对理智世界的知识之求 索是与价值体系相关的,我们只有依赖价值概念的帮助,才能去解 释可理解的经验的意义,从理论上去认识作为整体的理智世界的意 义。很显然,李凯尔特已经把人类的理智世界与他的价值概念联系 在一起。
其次,在把存在世界分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以后,李凯尔特 进而追问道:“在现实存在与价值存在之间是否有一条跨越的联系纽带?”①这就是说,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人们在这时一定会提出世 界统一性的问题。但是,李凯尔特并不赞同传统哲学或者把物质归 于意识或者把意识归于物质的解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不论我们 是肯定感性部分或理智部分,我们最后都会把存在世界归于物理世 界。李凯尔特大胆地提出他自己独特的看法。在他看来,这里首先 需要考察的依然是选择认识对象或选择认识主体的问题。如果我们 选择认识对象,那就没有必要讨论下去,因为这种选择很容易导致我 们陷入到某一门具体科学中。如果我们选择认识主体,那么,我们就 应当看到,主体的认识是受到价值观的规定的,只有主体对什么是真 理的作出肯定判断,对什么是违背真理的作出否定的判断,一般的认 识才成为可能。我们按此思路考察下去就会想到,这样的认识能力 又以另外一种因果规定作为自己的前提。这就是说,主体在这种情 况下是对象化的。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把尚未对象化的主体设想 为是自由的,这既是不受因果性束缚的自由,也是随意表态的自由。 李凯尔特由此推论说:“从本体论意义上说,在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智 的经验世界以外,还有一个第三者的、对象化的世界存在,这就是‘元 物理的(prophysisch)’世界存在方式,它在本体论上的独立性理应得 到承认,它的范围理应加以探索。”②
再次,李凯尔特在把世界分为感性的、理智的和元物理的三种存 在以后,继续追问尚未解答的“先验统一性”问题。在他看来,即使在 元物理存在状态那里,价值与现实性结合得也不是十分紧密的,因为 只要有价值观,就仍然还有一个前定的前提条件需要说明。这样,李 凯尔特在推理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就转向信仰。他说,只要我们还相 信世界的本原是统一的,而不是四分五裂的,那我们只能相信,“只有 在先验统一性那里,价值和现实性才能在一个彼岸的基础上得到完 全结合”③。而从这种信仰中还可能得出这个看法:一切由价值观导
①② 李凯尔特:《关于哲学体系的论纲》,载于《逻各斯》,第100页,1932 年第 21 期。 ③ 同上文,载于《逻各斯》,第101页,1932年第 21期。
引的行为,包括追求真理的知识,都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人们就转向 形而上学的尝试。李凯尔特并不赞同形而上学的解答,这不仅与他 始终重视价值研究有关,而且他还认为,形而上学的尝试只能是按照 柏拉图的理念范式去进行,也就是说是借助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来 实现的——思维的质料只能来自于此岸,而结果则应用于元物理和 彼岸,这个思维最后就只能是对超验的存在进行重新解释。很显然, 形而上学的尝试也是考虑不周全的。
李凯尔特相信,哲学不是某一门具体科学,探讨的不是世界的某 一个部分,因此,哲学的本体论是广泛的,涉及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 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本体论就是“大全的(universal)”。在对上述各 种存在方式予以分析以后,李凯尔特主张,把世界存在分为四个层 面:心物学的存在(das psychophysische Sein)、理智的存在、元物理的 存在和形而上学的存在。李凯尔特自己很清楚:“哲学不只是要追问 一般的世界存在,而且还要追问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将来在世界 中的地位的问题。”①所以,他认为,这四个层面的存在不仅是大全的, 而且都与人在这个世界的生活相关,我们只有在这四个层面上才能 最终建构关于人类生活意义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他不赞同当时 非常流行的哲学人类学。从逻辑概念上看,哲学人类学是把人置于 研究的核心,力图寻找在人的生活中被发现的普遍价值,人类学在这 点上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与本体论讨论的是一回事,所以,哲 学人类学只不过是大全本体论一个部分。
尽管李凯尔特强调哲学本体论的广博性,但他并不否认入与世 界的关系才是关注的焦点。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不是对一切事情 都漠不关心,那他就会对世界发生兴趣,就会对一些事情表态,反过 来说,这些事情对人就是有所谓、有意义的。我们关心人在世界中的 地位,就必然要从价值方面对意义加以规定,从而就必然涉及价值问 题。这样,李凯尔特就从本体论的讨论进入价值论的阐述,并由此去
① 李凯尔特:《关于哲学体系的论纲》,载于《逻各斯》,第101页,1932 年第 21 期。
反驳传统的形而上学。
在价值论方面,李凯尔特的观点与洛采和文德尔班是不相同的, 后者强调价值的道德意义,而李凯尔特则注重文化在价值方面的意 义。这是李凯尔特注重的价值的第一个特性。李凯尔特非常明确地 说:“表现本体论的价值可以发现,价值在这里是与文化的实在财富 (die realen Güter der Kultur)联系在一起的,价值在文化的实在财富 中得到‘体现’,并由此成为可以考察的东西。”①这就是说,在李凯尔 特的视野里,在一切文化现象中都体现着某种为人所认识的价值,因 此之故,早已形成的文化和被创造的、被生产的文化都必定与价值相 联系,价值就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财富。与文化和价值相对立的东 西就是自然,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成长起来的、自生自长、自生自灭 的东西之总合,所以,我们不能把自然现象看做是财富,因而也不能 把它们与价值联系在一起。
李凯尔特注重的价值的第二个特性是,强调价值的意义和指向 (Sinn und Bedeutung)。他说:“关于价值,我们不能说它们实际上存 在着或不存在,而只能说它们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②文化价 值和被大家公认有效的价值对象的意义,不仅是纯粹个人的意义,而 且必定是与“财富”相关的。“当我们一般地想到价值的有效性时,我 们为了自己生活于其中的集体或者由于其他的理由而或多或少对于 财富的评价或关怀感到‘负有责任’。”③除了这种道德的责任以外,李 凯尔特还强调,价值所具有的这种意义使它们与人们个人的追求、好 恶、评价、情绪等纯粹本能的东西相区分。
李凯尔特注重的价值的第三个特性就是价值的有效性。由于他 突出了价值的集体或社会的“财富意义”,所以,就必然会从历史事实 上考察价值的有效范围。他认为,像宗教、教会、伦理、国家、法律、家 庭、科学、语言、艺术、经济、技术等有“意义的”文化现象,都具有真正 的价值效用性。而所有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
① 李凯尔特:《关于哲学体系的论纲》,载于《逻各斯》,第102页,1932年第21期。 ②③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96。
围出现的“实在财富”,一旦把它们与具体的国家和民族对应起来,就 不可能不把国家和民族置于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这样的价值理论也 就不可能不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李凯尔特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 下才提出,道德伦理对一个民族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性,一个民族本 质的好坏就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道德水准,考察一个民族的道德伦理 状况是我们作出价值判断的首要任务。这样,李凯尔特的道德思想 最终就降低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理论。
李凯尔特本人也意识到他所说的价值有效性的缺陷。他说,从 哲学的普遍性来看,建立绝对的、普遍有效的“超验价值的假定在纯 粹逻辑上是必不可少的”①。但是,他坚持认为,如果从事实上的价值 有效范围来看,人类历史始终只是从特定文化领域的观点来撰写的, 而决不是从所有人都承认的普遍有效的绝对价值观来撰写的,这样 的历史也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因此,即使这样的价值观有其“历史 局限性”,但它与价值相联系的描述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人有效的,从 而就不是纯粹个人的评价,而是会被当做价值来理解。“科学真理必 须与那些在理论上有效的事物保持一定的关系(纵然这一点并没有 被意识到),也就是说,必须与那些事物或多或少相近似。没有这个 前提,谈论真理就不再有任何意义。”②
李凯尔特这种过于注重文化价值的历史性的理论,不仅与他注 重异质性对世界存在的规定的哲学思想有关,而且与他的历史观也 有关系。李凯尔特是不承认“历史规律性”的,在他看来,历史上没有 任何一般的东西,因而也没有合乎规律的东西,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 件都是不重复的、单一的。李凯尔特曾经断言道:“历史规律性”这个概 念存在着定义上的矛盾(contradictio in adjecto),研究历史及其他“关于 文化的科学”应当采用具体的、个别化的方法,或者采用表意的方法,只 有在自然界中,才有一般的、千篇一律的、重复的而合乎规律的东西。
①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纪亮译,第124页注释,商务印书馆, 1996。 ② 同上书,第121页。
应当说,李凯尔特的价值学说在注意历史与文化现象方面是有 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他只注意历史上的人类生活世界不同形式所 具有的意义,却没有注意价值等级分类的相对性,没有注意人性的相 对恒定性,因此,他不仅不可能把形式上的价值分类进行到底,而且 他理论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因此就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正如当代哲学 史家 H.M.鲍姆加登所说:“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人类生活世界构成 文化的广泛理论基础,人性及其在生活世界里的关系则是文化的先 验-实践的前景,这两者都是哲学人类学的基本要素。”①也就是说,从 主体交往中产生的、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人性,是人类生活世界的 核心,而人类生活世界则为文化奠定基础,不考虑作为文化及其价值 之基础的人性和人类生活世界的恒定性,而只注意价值作为文化现 象的历史性这样的价值学说当然是大打折扣的,与哲学的本质也必 然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