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尔班(W.Windelband,1848—1915)是西南学派最初的领军人 物。他1848年出身在普鲁士一个军官家庭,先后在耶拿大学、柏林大 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过。最初他学的是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以后才 学习历史和哲学。1870年在洛采(R.H.Lotze)那里通过哲学博士学位 答辩。1873年,文德尔班获得大学授课资格。1876年成为教授,先在 瑞士授课,一年后去弗莱堡大学任教。从1883年至1903年的 20 年,他 一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担任教授,1894年还担任这个大学的校长。 1903年他来到海德堡大学,接替费舍尔的教席,1910年当选海德堡科 学院院士。1915年去世。文德尔班的主要著作有:《关于偶然的学说》 (Die Lehre vom Zufall,1870),《论认识的确定性》(Uber die Gewissheit der Erkenntnis,1873),《序曲集——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论文和讲演 集》(Prte,1884),两卷本的《哲学史教程》(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1892),《哲学导论》(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1914)等。 文德尔班的政治态度在整个西南学派中算是最温和的,他不像 这个学派中其他人那样或者怀有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或者明确反 对当时正在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但是,文德尔班在乐观地相 信人道主义理想一定会得到实现的同时,对当时的欧洲现状表示了 极大的担忧。这种担忧既有纯粹文化层面的东西,也有政治的成分, 而文德尔班的基本政治倾向则是怀旧保守的。担心现代科学技术的 专业化要求将打破宁静、和谐的个体理念,担心由现代工业文明形成 的群体社会将摧毁以个人为中心的传统文明价值,担心轰轰烈烈的 工人运动将破坏现成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制度。因此,他怀念康德、费 希特所生活的18世纪,说那个时代才是人文精神和世界主义的时代, 而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国界则阻碍了人文精神和世界主义的发展。 他为普鲁士政府歌功颂德,说德意志所取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 面的成果应当归功于俾斯麦的“坚强的意志”和“符合实际的政策”, 而“集体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运动”不应损害业已取得的成就,更不 应损害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生活”。他在《19 世纪德国精神 生活中的哲学》(“Die Philosophie im deutschen geistigen Leben des 19 Jahr hunderts”)一文中明确提出“回到康德去”这个口号,是一种拯救个 人生活的手段,是使它免于受到“盲目的集体力量”压抑的方法。 我们在不同意文德尔班保守怀旧的政治观点的同时,应当看到 他在哲学史上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他力图从认识论上对知识与科 学、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予以清楚的阐述。
在认识论方面,文德尔班受到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讨论知识的来源时曾明确说:“除去直观以 外,表象不直接涉及对象,因此,概念从不与对象直接相联系,而是与 关于这个对象的某个其他表象相联系,而不问这个表象是直观,或者 其本身已经是概念。”①这就是说,我们的概念和表象都不与对象发生
①《康德全集》(Kants Werke)第3卷,第110页,达姆斯塔特,1983。
直接联系,只有感性直观才是我们知识质料的来源。文德尔班发挥 了康德的这个思想。他认为,对象只不过是用来使表象联结起来的 规则而已。因为我们不能确定对象是否与其表象相一致,任何时候 也只是与表象发生关系,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规则是否 建立在绝对的、不以任何表象为转移的实在性之上,它们是否以物自 体为依据。文德尔班的这个观点实际上已经从康德那里倒退到休谟 的不可知论那里。
文德尔班之所以对我们的知识提出怀疑,就在于他的哲学思想 中包含着一种不可化解的矛盾。一方面,他肯定哲学传统追求终极 真理的精神:“历史已经表明,我们在探寻形而上学实在的过程中始 终表现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必然是 一种先验的思维过程”①,他充分肯定了探求真正实在的纯粹理论理 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当时的实证主义影响,对哲学的这种纯粹 思辨精神发生质疑。他认为,我们的每一种经验都是有限的,甚至我 们的总体经验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哲学传统的基本精神却总是明 确地指向无限,并且总是期望通过有限的经验去建构一个无限的统 一体。所以,这样的哲学就是“一种理想的现实化”,或者确切地说, “是逻辑理想的现实化”②。对朴素的意识来说,这样的理想是不可能 实现的,这是逻辑前提超越现实事实,是试图在经验中完成知性建构 形而上学的命题。虽然康德提出“理念”和“先验现象”这两个概念,从 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为了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难题,文德尔班主张,我们的思维在超越 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同时,还应当提供解答理念与经验知识之关系的 可能性。换句话说,我们不要固守在康德提出的形而上学的现实性 那里,而是要对近代以来的哲学与经验科学的关系加以重新梳理,尤 其是要重视对经验知识的研究。
① 文德尔班:《哲学概论》,载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第648页,复旦 大学出版社,1999(以下所引《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均为此版本)。 ② 同上书,载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第653页。
文德尔班认为,形成这一难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中世纪所 确立的自然与精神的区分。这个区分在近代的新形而上学中,无论 是在笛卡尔、斯宾诺莎那里,还是在谢林、黑格尔那里,都得到了空前 的加强,区分变成了绝对的对立。但是,从认识论来看,这样的区分 和对立并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从表面上看,这种认识对象的二分 法——作为外在世界的自然和作为内在世界的精神,是与内在知觉 和外在知觉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相适应的。但是,这里有一个不 可否认的事实是,“所谓精神科学的事实决不是仅仅依赖于内在知觉 就得以成立的”①。进一步讲,在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必定存在 着像心理学这样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学科,无论是把心理学简 单地归置为自然科学或精神科学都是不合适的。所以,仅仅按照研 究的对象事实来划分学科是不适宜的。
文德尔班因此主张,尽管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 学科,但我们不应以研究对象所指向的不同事实作为划分学科的原 则和标准,而是要按照各个学科认识目的的本质特征进行划分,这是 建立在可靠的逻辑概念基础之上的、根据纯粹方法论作出的划分原 则和标准。按照这样的划分原则和标准,就不是自然科学和精神科 学这两大学科,而应当是诺模型(nomothetisch)和表意型(idiographisch)这两种学科。前一种是探寻不同事实之间的逻辑统一性。虽 然我们的研究对象不同,在事实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我们在认识目的 的本质上却是始终追寻事实的逻辑统一性,即探寻这些发生事件 (Geschehen)的一般规律,无论这些事件是物体运动,物质的转化,还 是有机生命的成长,感觉、表象和愿望的形成过程。由于对象不同而 形成的事实差异远远小于我们所探寻的这些对象的逻辑相同性。后 一种则常常指向历史上某一次发生的、受到时间限制的真实事件。 这里探讨的大多数都是孤立的事实或许多事实之间的联系,但其中 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一个人的故事,一个民族的命运,它们可能
① 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载于《序曲集——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论文和 讲演集》第2卷,第143页,图宾根,1924。
关涉某一种宗教、语言、法律,也可能涉及某种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 展。由于这些对象事实的多样性,在研究它们时就必须有与其相符 合的方法。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在一次性的真实事实中所 表现出的人类生活的本质及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显而易见,这里所 说的全部范围都是历史科学”①。用形式逻辑语言来表述,前一种诺 模型探讨的是普遍、实然判断,后一种表意型探讨的是个别的、定然 判断;前一种是从个别推演出一般,后一种是探讨事物的形态;前一 种倾向于抽象,后一种倾向于直观。
文德尔班认为,关于这种学科划分法,不是按照认识对象的内 容,而是根据人类理性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认识目的作出的。苏格拉 底曾经把人类理智中的这种区别称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古典形而 上学也是在这里发生分裂,柏拉图就是在不变的属概念中追寻真理,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在个别事物中寻找真实。现代的自然科学就是要 对纷繁复杂的自然对象进行反思,从自然现象中揭示自然规律,而历 史科学则是想在杂多的历史事件中去认识和弄清特定的历史形态, 并且为了实现某种理想试图让历史的产物在现在得到复活。
文德尔班并不否认这种划分是相对的,事实上作为客体的认识 对象也可能与诺模型和表意型这两种考察方式都发生关联。这主要 是根据对象在漫长的时空中有无明显的变化、还只是在有限的时空 中只具有一次性的作用作出我们的判断。比如,一门语言在其丰富 多彩的应用中始终坚持其固有的语言规律,即语法,语言在这里表现 了其诺模型特征;但是,语言的每一次具体应用都是在遵守语法的前 提下去表现转瞬即逝的一次性现象,语言这时又具有表意型的特征。 像心理学、生理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都有这种既属于历史又显 现事物规律的特征,武断地把这些学科划分在任何一种学科类型里, 都是“理性的冒险”。
现在,由于所有科学研究和证明都是在概念形式中作出的,所
① 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载于《序曲集——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论文和 讲演集》第2卷,第145页,图宾根,1924。
以,人们一般都倾向于把考察普遍的本质和规律放在首位,逻辑的反 思、尤其是传统形式逻辑是自然科学研究和论证的首选方式,这种倾 向也影响了入文科学。文德尔班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历史方法 论的问题对哲学来说并不是无关重要的事情,理应得到同等的重视。 这是因为自然研究和历史研究的逻辑前提都是经验和知觉事实,“两 者的基础都需要科学上纯净的、经过批判教育的、在概念工作上得到 检验的经验”。“自然中的事实和历史都证实,如同哲学的和自然科 学的天赋和贡献经常联系在一起一样,哲学的和历史的天赋和贡献 也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①进而言之,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在涉及相 同对象时在表象因素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如何从认识论上 去评价事实。如果说自然科学家只是通过诸个别事实去认识普遍的 规律,那历史学家则从过去的事实中看到新生命、新生活的再生。这 里的关键是评价事实的立足点不一样,也就是价值评估的准则不一 样。这样,文德尔班在强调哲学决不能忽视历史研究的同时,也把研 究的视野从认识论那里扩展到价值研究领域。
价值学说是新康德主义研究的一个重点。应当说,关注价值问题 并不是新康德主义的独创,而是整个19世纪德国哲学的焦点之一,新 康德主义只是这个思潮的延续。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对价值学 说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予以了详细描述。在他看来,19 世纪的哲学更 多的是调整自身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各门学科的关系,哲学本身 的“中心任务的进展却陷入了泥坑,停滞不前”,因此,哲学“需要一种重 要的重新布局”。② 由于欧洲人在这个世纪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影响了人 们的一般信念,所以,在这个时代哲学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或者说,哲 学在这次重新布局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估价”。
文德尔班认为,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尽管对个别价值 和意志目的的认识和划分等级各有不同,但是在总体上承认占统治
① 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载于《序曲集——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论文和 讲演集》第2卷,第146、147页,图宾根,1924。 ② 见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第911—912页,商务印书馆,1993。
地位的道德习俗,特别是承认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利他主义,在这一 点上它们的意见是一致的”①。因此,无论是功利主义的社会伦理学, 还是以自然主义、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乐观主义人生观,它们在阐述价 值观时都比以往更自觉、更鲜明地突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入从属 于社会被当做一切估价的基础和准则,而个人反抗种族的压力也被 认为是合理的行动。但无论如何,价值首先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它在 伦理学上最终也是指向人性,指向人类积极的爱。在这个领域里唯 一与众不同的是尼采,由他开始的“价值的重新估价”是以建立“超 人”理想为全部理论的核心架构,只有“超人”在这个尘世才拥有真正 的绝对价值。尼采虽然以其出众的天才成为道德的改革者、立法者 和新文化的创造者,但由于在他的本性中存在着太多的“天才观”,所 以,他不可能从个人的权力意志走向“普遍的自我”。换言之,尼采的 价值观不可能具有普遍意义,最后的结果只能导向价值相对论。
文德尔班绝对不同意价值相对论,他明确地说:“相对论是哲学的 解体和死亡。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② 按照这样的说法,好像哲学就是关于价值的科学。他说:“哲学从来就 不是从价值观念中派生出来的;它只是在意识上经常受到它们的强烈 影响。”③但是,既然价值观念经常影响人们的意识,那么,价值观念就必 定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决不是把自己的认识限定在某一领 域的具体科学,它的基本要素关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哲学有必要、 也有权利去考察和认识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一切范畴和领域。文德尔班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始终主张,它有权利通过这种方式超越所 有那些还无法令人满意的现象,来认识这个世界,进入它最深的层面 中,与此同时,价值评价本身也是人类心智的活生生的实在。”④ 显而易见,文德尔班如此重视价值,并不是要承认物质价值,而是
①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第919页,商务印书馆,1993。 ② 同上书,第927 页。 ③ 文德尔班:《哲学概论》,载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第649页。 ④ 同上书,载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第650页。
要把价值评价视为是对人类心智最深层面的认识,要赋予精神价值以 特殊重要的意义,赋予价值体系以人人遵守的、全人类的性质,其中包 括道德原则、审美原则和形式逻辑。这正如文德尔班自己所说: 哲学有自己的领域,有自己关于永恒的、本身有效的那些价值 问题,那些价值是一切文化职能和一切特殊生活价值的组织原则。 但是,哲学描述和阐述这些价值只是为了说明它们的有效性。哲 学并不把这些价值当作事实而是当作规范来看待。因此哲学必须 把自己的使命当作“立法”来发扬——但这立法之法不是哲学可随 意指令之法,而是哲学所发现和理解的理性之法。①
在这方面,文德尔班和他之后的这个学派的很多人物都特别重 视价值的道德意义,他们的价值观核心就是强调价值的道德规范作 用,肯定“价值效用性高于一切”——这是他们的基本原理之一。对 他们来说,价值与物质现实和精神现实的关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价值”和“规范”具有心理的、观念的性质,只有把价值理解为理性立 法,作为规范的价值才能发挥自己的效用。文德尔班在这里断言,规 范执行双重的职能:第一,它们是对意识状态进行评价(首先是从意 识状态的真实性的角度)所依据的标准;第二,他们是为达到这个或 那个目的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就规范意识作为人们的经验思维的尺 度,以及它们作为普通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达到的目的而言,它超越于 人们的经验思维的偶然过程之上。为避免陷入极端心理主义和主观 主义的泥坑,文德尔班强调,观念在个人的意识中是不断出现和消失 的,因此,哲学在研究心理时就应当研究具有“普遍适当性”的评价。 对某些观念表示赞成或不赞成,把它们看作是真的或假的,不应当以 个人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为依据,而应当以具有绝对普遍适当性的 “规范”为依据。
①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第927页,商务印书馆,1993。
按照文德尔班的这个说法,哲学就是关于规范和价值的学说,哲 学的任务就是把思维价值所依据的规范引到人们的意识之中。依据 这种观点,真与假的区别乃是评价上的区别,是把概念归诸价值,而 规范便是评价的规则和尺度。虽然文德尔班有时也说,价值和规范 产生于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意识,但这样的“历史意识”是大打折扣的。 说到底,文德尔班追求的仍然是一种超乎经验之上的主观唯心主义 的价值观。“纯粹的存在和真正的存在不管是一种价值评价,还是一 种概念思维的前提,都是应该如此的存在,而非经验实在,因此,它可 以而且必须被当作经验实在背后的形而上学实在。”①文德尔班的唯 心主义哲学观在这里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