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F.A. Lange,1828—1875)是新康德主义中所谓生理学派 的主要代表。他于1828年出生在德国的索林根地区,幼年随其父去 了瑞士的苏黎世,并在那里接受中小学教育。朗格最初在苏黎世大 学学习神学和哲学,后来转到德国的波恩大学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数 学。1851年获博士学位以后,先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并开始学习自 然科学,旁听了赫尔姆霍尔茨的生理学讲座。1862年,由于与教育主 管部门政见不合,朗格辞去教职。他此后相当一段时间主要从事社 会活动,担任过杜伊斯堡商会的秘书和报社记者。1865年办过报纸, 还曾经与人共同经营出版业。1866年返回瑞士,出版了一些文集。 1870年起任苏黎世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马堡大学教授。1875年 因患直肠癌死于马堡。朗格在政治上比较激进,1865 年发表了著名 的《论工人问题》(Die Arbeitsfrage),严厉批评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 的剥削,对工人阶级的贫困状态表示同情,但并不主张进行社会革 命,而是赞同社会改良。朗格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过交往,由于政见 不同,特别是他主张的社会改良理论,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 朗格在从事社会活动的同时,一直关注哲学研究。他的主要哲学著 作有《数学心理学之基础》(Die Grundlegung der mathematischen Psychologie,1865),两卷本的《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 (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 und Kritik seiner Bedeutung in der Gegenwart,1866,1875 )和在他去世两年后出版的《逻辑研究》(Logische Studien,1877)。
朗格的哲学思想是在19世纪 60 年代德国哲学处在困惑没落的 情况下力图为哲学找到一条出路的尝试,是把“回到康德那里去”的 口号化为具体的哲学思想的行动。朗格既不是像有些学者所主张的 那样,同意简单地回到传统哲学那里,恢复原有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秩序,也不赞同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盲目抬高自然科学的成就,并因 此而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伍,甚至降落到庸俗唯物论那里。他 提出站在理念论的立场上,继承康德哲学的“真正的批判因素”,以康 德的批判哲学来解答黑格尔以后的哲学难题,以真正的哲学精神来 弥补和改变因为庸俗唯物论所造成的欧洲思想传统的断裂。
朗格不像他的前辈那样只是对19 世纪哲学状况表示不满和哀 叹,而是分析了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当时的哲学和人类精 神状况之所以非常糟糕,其根本原因是人们丧失了理念论的立场。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曾经激励过几代人的哲学热情,但 黑格尔哲学以生硬的概念来代替活生生的现实、以逻辑推理来代替 历史演变,不仅不能解释历史和科学的进步,无法回答社会现实问 题,而且也使入们丧失了对哲学的一贯信念。于是,人们放弃了原有 的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传统,转向了唯物主义。他形象地指出; “今天就像康德和法国革命以前那样,哲学努力的普遍困乏无力和思 想的倒退成为唯物论传播的基础。”①但是,朗格乐观地认为,如果说 前人从过去的材料中创造出崇高和神性的东西,从熄灭的生命之火 中点燃批判的火炬,那么,只要我们高举康德哲学的大旗,不放弃追 求真理的勇气,现在的欧洲哲学也一定可以走出这种困境。“这就如 同自然循环中从低级材料的灭亡中会产生新的生命一样,在旧东西 灭亡中就会出现高级东西,我们可以期待,理念的重新崛起将会带领 人类走向一个新时代。”②
朗格之所以相信回到康德那里就可以使哲学走出困境,就在于 他认为,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他 所进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打破和超越了或者是过分注重物质实体 或者是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二元分立的欧洲哲学传统。康德强调主 体性精神,并非是把概念、感觉、意识等主观东西当做某种包容一切
① 朗格:《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第530页,莱比锡,1921,新版,法 兰克福,1974。 ② 同上书,第 351页。
的绝对原则或根据,而是说明人的主观性在认识世界中发挥主导作 用;康德承认在现象世界后面存在着“物自体”,并非是要求把某种物 质的、经验的东西当做绝对原则,而是指在人的主观认识之外存在着 客观的东西,但全部经验对象都只能是主体的对象,整个世界并没有 绝对的客观性。这样,全部康德哲学,无论是理论哲学,还是实践哲 学,其核心都是注意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强调人类认识的有效性和有 限性,从而把我们生活的世界视为是由人自身活动而加以规定的世 界。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朗格把康德的思想体系看着是“永远消除 唯物论而又不陷入怀疑论的光辉尝试”①。
在朗格看来,康德以后的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虽然 一度占据上风,扫除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论成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缺 陷,此后不久就出现了唯物主义的复兴。朗格因此认为,无论是纯粹 的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是不可取的,人们不仅要分析唯心论的 不足,更要注重对唯物论本质的认识。
关于唯心主义,朗格认为,康德以前的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以 后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他们都犯有一个根本错误,即把个入的意 识当作绝对的创造原则,并以此去建构整个世界。这个错误首先是 忽略了人是作为一个族类(als eine Gattung)而存在的,任何个人的思 辨都不应当离开人类这个集体的存在去做毫无意义的幻想。“现实 是对族类而言的现象,而虚假的幻象则是对个人的现象”;“我们的现 实并不是某种依据我们心灵愿望而出现的现实,而是我们全体精神 存在的坚实基础。”②个体产生于族类的土壤之中,只有族类的普遍和 必然的认识才能构成个体认识世界的可靠基础,也只有这种普遍和 必然的认识才能使个体的认识得到提高。因此,任何离开入类社会 现实的个人冥思苦想都只能是超出认识范围的主观想像,不仅没有 意义,而且还妨碍了人类的思想交流。“人类在认识中形成的共同东
① 朗格:《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第151页,莱比锡,1921,新版,法 兰克福,1974。 ② 同上书,第 513—514页。
西同时也是一切思想交流的法则。”①个人的思想创造只有在规范、形 式方面与其所生活的民族和时代相符合,才可能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这个创造才可能获得意义。其次,这个错误忽略了客观世界的存在。 朗格在这里强调,“即使心灵的塑造作用可以关涉我们对物、对某个 客体的最基本表象,我们仍然保持这个信念:这些表象和由此产生的 世界都是以并非产生于我们的东西作为基础的”②。这就是说,在我 们之外存在着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作为“非我” 成为我们的对象或客体,但它们并不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而只 是在我们族类的普遍和必然认识中被我们所把握。更进一步讲,我 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并不来自我们自身的主观想像,我们认识物质世 界“只能依赖我们的经验和我们的现实”,任何人的思辨都不可能像 变魔术一样,仅仅凭借单纯的思想就可以进入物质世界,甚至可以凭 空产生一个客观世界。朗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黑格尔的哲学贬损 为“形而上学的臆想”,说他妄图仅仅依靠概念的规定和逻辑的推演 去认识世界和规定世界,不仅超越了我们的经验认识范围,而且在本 质上是“虚假的知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这种唯心主义的虚假知识 不仅自身不能成立,而且还使人们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发生怀疑,从 而吸引人们转向唯物主义,造成了作为其对立面的唯物主义的广泛 传播。
这样看来,朗格批评唯心论只是一方面,他真正要批评的对象则 是唯物主义。朗格对唯物主义的批判不是简单的拒斥,而是站在理 念论的立场对唯物主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批判。他明确表示,唯 物主义不像纯粹主观的形而上学那样抽象、独断和虚假,而是尊重客 观现实,尊重人的感性经验,因此,唯物主义在认识感性世界、推动自 然科学研究方面是有重要价值的。他在讨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 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时如是说:“人们丝毫不能怀 疑,唯有方法论上的严格经验可以导引他们到达这个目标,即精确和
①② 朗格:《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第514页,莱比锡,1921,新版,法 兰克福,1974。
没有偏见地观察感性世界和无拘无束地推演结论对他们来说是不可 或缺的;在他们面前,唯物主义的假设始终展现着最宏大的新发明之 远景。”①
但是,朗格在认同唯物主义促进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却又从唯 心主义方面去解释德国生理学家米勒(Johannes Peter Mueller, 1801—1858)在生理学上的新发现。他与赫尔姆霍尔茨一样,力图从 感官生理学方面解释和修正康德哲学,并以此作为反对唯物主义的 科学证据。在朗格看来,米勒的生理学已经证明,同质刺激引起异质 感觉,即同一种外界事物刺激人的不同感官会引起不同的感觉,而异 质刺激则引起同质感觉,即不同的外界事物刺激同一感官则会引起 相同的感觉。这种现象说明,外部世界刺激人体感官,引起感觉和认 识,但经验和认识并不只是来自外部世界,主要是与人的感官生理特 征有密切联系,人的感觉是先天就有的。这就意味着,米勒的发现印 证了康德关于人的认识如何可能的论证,即:人的认识始于感性领域 的直观表象,然后由直观表象过渡到范畴领域的知性,最后终于理念 领域的理性。理性是对直观表象材料进行加工的最高一级,它把直 观表象材料纳入思维的最高统一性之中。朗格因此声称,康德的认 识论虽然天才地提出知识何以可能的命题,但却没有得到现代科学 的证明,而米勒的发现就是对康德哲学的证明和发展。他由此话锋 一转,虽然承认唯物主义对科学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认为科学 家取得成就不在于自然界,而是“在本质上依赖于人类能动性对所选 择的客体的献身”②。说到底,人类自身的感知和思维才是知识的最 重要来源。
这样,朗格就转向了对唯物主义的批判。对他来说,唯物主义之 所以不可取,就在于唯物主义把虚假的现实性当做真正的现实性,从 而使人缺少理想,陷入自私自利的物质追求的陷阱中。朗格在这里
① 朗格:《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第533页,莱比锡,1921,新版,法 兰克福,1974。 ② 同上书,第531页。
对现实性这个概念作了具体分析。他说,唯物主义比任何其他思想 体系都更依赖于由感官给出的整体现象(Inbegriff der Erscheinung), 并且把这样的现象当做真正的现实性。但是,现实性并不是按照我 们的愿望所呈现出来的现实性,而是我们全部精神此在的基础。由 某些个人想像出来的绝对坚固的、而且完全脱离我们人类的现实性 是不存在的,而且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我们认识的综合、创造元素 实际上一开始就贯穿在最初的感性印象之中,并且延伸到逻辑因素 里。“世界不只是表象,而且是我们的表象。”①这就是说,首先,外 在世界的现实性不可能完全脱离主体的认知而绝对客观地存在,这 种现实性是对主体而言的,没有主体的认知,就不可能对外在世界 的性状作出评判。其次,这里的“我们”是指人类,世界的“现实性” 是指对人类精神而言的现象,而不只是由某些个人想像的、完全脱 离人类现状而独立存在的现实性。因此,古代哲人所说的“人是万 物的尺度”,不只是表明人不依赖于外部世界,而表明人是万物的主 宰,同时还包含不是作为个人的“人”,而是作为族类的“人”才是世 界主人这层含义。
朗格竭力宣扬的是所谓超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争的理念 论。他认为,欧洲思想传统的核心是理念论,理念论不同于唯物论和 耽于纯粹思辨的唯心论,而是要把感性经验、知性综合和理性认识结 合起来。在我们把纷乱的现象联系为和谐的统一性时不仅需要感性 的体验和知性的综合,而且更需要理性的思辨和创造,只有理性的统 一性欲求才能使人类超越现实性的束缚而趋向伟大的理想。感性和 知性诚然是构建和创造现实性的重要因素,但与之相对的自由飞翔 的理性在艺术、伦理、宗教等精神领域更为重要。因为只要人是自由 感觉和思维的,就不可能把人限制在感性和知性领域,他总是要展开 感情和思想的翅膀去自由飞翔,总是要让自己的真理追求超越现实 的知识,总是要把自己的自由意识表达出来,所以,人只有从感性、知
① 朗格:《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第513页,莱比锡,1921,新版,法 兰克福,1974。
性上升到理性,从现实上升到精神,才能真正发挥精神的能动性,认 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这里,人们不要习惯于把自由创造的思想与 业已获得的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相提并论,而是要赋予思想更 高、更普遍的价值;不要习惯于把理念世界当做入类进步的未来图 像,而是要注意这些思想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和审美意义。在朗格的 眼中,哲学只有如此,才会重新获得它原先的至高至上的地位。“哲 学越是待在理论那里,越是与关于现实性的科学在可靠性方面进行 比拼,它就越会失去普遍的意义。相反,它越是把存在的世界与价值 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且通过把握现象界而提升自己的伦理作用,那 它就越能驾驭质料的形式,不但不伤害事实,而且还在理念的设计中 为永恒和神圣建立一座纪念碑。”①
朗格在赞美精神崇高和理念世界伟大的同时,也对同样属于人 类精神活动范畴的宗教信仰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里的关键是如 何理解宗教。他不同意把宗教的本质只是看做关于上帝、人的心灵、 创世的学说,因为这样一来,任何批评都可以根据逻辑的原理看到这 种学说的谬误,从而导致最后完全否定宗教。“相反,如果把宗教的 核心视为人的情感对现实性的超越和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创造,那宗 教作为最真诚的形式就能够获得同样的心理认同。”②朗格相信,宗教 是通过神话的形式表达了不可言说的东西,而神话并非用于人类认 识的目的,这样的宗教是精神化的宗教,而不是宗教狂热或宗教迷 信。只要入类还有精神的追求和文化的需要,这样的宗教就不会消 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朗格这样说:“过去的东西决不可能完全消 失,陈旧的东西也决不可能一丝不变地重新出现。宗教的思想在一 定意义上是永不过时的。”③根据这样的宗教观,朗格必然会反对具有 唯物主义趋向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他认为,自然神论依据自然界
① 朗格:《唯物主义史及其现代意义的批判》,第 530—531页,莱比锡,1921,新 版,法兰克福,1974。 ② 同上书,第 531页。 ③ 同上书,第 533 页。
的某些现象对人类信仰进行评说,比如,说什么“上帝”是阳性名词, “自然”是阴性名词,而“主”则是中性名词等,这些完全是毫无意义的 区分,是一种让人倒胃口的行为。因为人的精神和宗教情感在这里 是最重要的和最本质的,而这些精神和情感之表象的对象在方式上 的区分并没有本质意义。无神论则是主张彻底消除和放弃宗教,这 样一来,宗教的任务就必须转交给国家、科学和艺术。但是,国家、科 学和艺术并不能完全实现宗教的功能,无神论的结果只能是人类精 神的贫困和失落。
这里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朗格虽然高喊“回到康德那里去”, 但在宗教观上他并没有接受康德的道德宗教思想,而是接受了施莱 尔马赫的情感宗教说和晚期谢林的神话宗教观,而他的这种宗教观 对后来的马堡学派、尤其是柯亨的宗教思想却很有影响。这种情况 恰如他自己所说,不仅要回到康德那里去,而且还要改造康德哲学。 朗格的哲学思想产生于西方哲学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渡时期, 他的论述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尤其是他对唯物主义的批判过于偏 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科学主 义和经验主义的挑战、传统哲学又无力解答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的 情况下,朗格对庸俗唯物论的批判对改变世人盲目抬高自然科学研 究成果、片面排斥人文科学确有一定的意义。他试图在哲学变革和 哲学复辟的两难之间通过恢复康德哲学而重新确认传统文化价值, 并通过适当的改革而开辟新的道路,不仅对新康德主义的崛起具有 重要作用,而且对人们重新审视哲学的价值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