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命冲动与道德宗教

柏格森不仅关注生命冲动的“自由展开”,而且也看到人类因为 其社会性而必然会受到道德和宗教的限制。

柏格森认为,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的 冲动,即生命冲动,生命就是生命冲动。① 活着就是为了行动,它是一 股火山爆发式的冲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世界,冲破物质的 防线,奔向人格向上、自由意志的最高境界。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力图 征服物质的反抗,以获得自由意志,而生命一旦衰竭、停滞,就会堕入 罪恶的物质之手,堕落成像物质一样的僵死物。生命必须战斗,战斗 是生命的生命。

在柏格森的视野里,生命或生命冲动乃是最真实的存在,它是世 界万物的主宰者、创造者。宇宙间的万物,包括物质和精神、生命有 机体,都是生命冲动的创造物。生命冲动创造世间万物大体有两种 基本类型。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冲动,即向上的喷涌冲动,这种冲 动创造了一切形式的生命;另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冲动的逆反,即 向下坠落,这种冲动的逆反产生了一切无生命的物。这两种冲动互 相对立、互相扼制。生命冲动向上喷发总是力图克服向下的坠落,克 服无生命之物的纠缠和阻碍,而生命冲动向下的坠落总是试图扼制 向上的喷发。生命冲动创造万物的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是装满高压 蒸汽的汽缸的工作冲程。汽缸开始第一个冲程时,首先喷出蒸汽,这

① 参见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第3章,商务印书馆,2004。

些喷出的蒸汽在空气中凝结为小水珠向下落。蒸汽的这种凝结和下 落表明蒸汽丧失了动力、冲动,是一种停顿和亏空。因此我们可以说 蒸汽的向上喷发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冲动,这种喷发表现了生命的有 意识的、有意志力的、自由的生命冲动,从而构成了一系列精神性的 事件,例如自由意志,灵魂。而凝结下落的水珠是生命冲动逆反的产 物,它代表着一堆机械的、惰性的、物理的死物,这些死物构成了无机 的自然界。而在向上和下坠两种冲动的交叉点,则构成既有生命形 式又有物质躯体的生物有机体。这就是创造进化论。

对于生命冲动创造世界万物这两种方式,柏格森还用火箭发射 加以比喻。生命冲动犹如火箭在发射腾空时,其动力来自火箭燃料 燃烧产生的冲力。火箭即生命冲动,在燃烧即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 物质碎片,并遭遇这些碎片的阻碍,但生命冲动的创造和进化不会泯 灭,它贯穿于每个物质碎片中,并与之结合而产生生机勃勃的生命有 机体。因此,可以说,生命冲动表现为世界本原,世界的本性就是仓 造,就是冲动,创造和冲动是世界的生命,它决不会向他物屈服,它的 本性就是自由意志,反过来说,生命冲动就是自由意志。

然而,柏格森很清楚地知道,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人类社会中, 个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存在, “我”时时刻刻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对于“我”就是社会规则和 规范的体现。我们的语言也是社会性的体现,它不仅是入与人交往 的工具,也是社会沟通的结果。柏格森由此把人类社会区分为两种 状态,即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他说:“我们分析的结果之一是描述 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之间的显著不同。”①在封闭社会中,组成这种社 会的成员互相联系,但从不关心其他人群的利害,常常准备攻击他人 或保卫自己,这种社会总是处于一种战争状态中。封闭社会是刚刚 脱离自然状态不久的社会,人的本能在这种社会中以一种社会本能 的形式存在着,表现为为维持社会整体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强大而具

① 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The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第255页,纽约,1935。

有强制性的规范系统,即道德义务和宗教信仰。这种以本能为基础 的规范系统使所有个人的意志服从同样的目的,抑制理智的破坏作 用,保证社会成员的紧密结合。在这种社会中,社会规范系统为特定 群体的利益服务,人们的道德实践和宗教信仰也以所处群体的利益 为价值标准。这种社会的原则是强制和服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 包括原始社会和近现代文明社会都属于封闭社会。

柏格森认为,开放社会是有超越精神的人设想的理想社会。这 种社会追求不断创新,希望在人心深处引发变化,以克服一切困难, 永远前进。这种高级社会是由封闭社会进化而来的。它完全脱离了 自然状态。它的社会规范系统既不源于人的本能,也不来自于人的 理性,而是二者的真正融合并超越它们。在开放社会里,人们既不按 本能生活,也不根据理性生活,而是根据一种神秘的体验来生活。人 们抛弃了狭隘的物欲,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真正达到了人类和上帝 的统一。人们不再受到强制和服从,而是专心于创造。在这样的开 放社会,生命冲动得以充分展现,生命的进化在不断进行。生命冲动 创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但是在封闭社会中,生命冲动受到压抑和扼 制,然而它并没消失,而是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发挥作用。生命冲动注 定要被重新找到,当然不是靠普通人,而是通过特殊英雄人物。开放 社会正是生命冲动通过伟大人物而得以彻底表现的社会。

与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相对应的,是封闭道德与静态宗教和开 放道德与动态宗教。柏格森认为,在封闭社会中,封闭道德作为封闭 社会的一种道德态度,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建立在习惯基础之 上,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更多的相似性。这种习惯系统对社会的 每个成员具有强制力。由于其道德义务为某个群体利益服务,因此 道德态度只局限于特定的群体,把是否履行自己群体的特定责任看 成是判断道德的标准。开放道德源于拥有超越精神的伟大人物人格 典范的引导,建立在个人创造性情感的基础之上,是本能与理智的真 正统一。在这里,道德义务不再具有强制性,而靠的是个体的自愿。 道德义务不是特定群体的义务,而是对整个人类的博爱。

封闭道德和开放道德的区别是:封闭道德是一种小群体道德,而开放道德是一种大人类道德;封闭道德是一种压迫道德,而开放道德 是一种自愿道德;封闭道德是一种非人格的道德,开放道德是一种人 道的道德;封闭道德是一种静态的道德,开放道德是一种动态的道 德;封闭道德建立在社会强制上,以家庭、民族和国家群体的利益为 道德准则,开放道德立足于生命冲动,以全人类利益为道德准则。由 封闭道德进化到开放道德,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这只是靠一 些伟大人物来实现。这些伟大人物都有一种宗教激情,有一种与上 帝合为一体的冲动,他们能引导人们跃进到开放道德。

在封闭社会中,有一种静态的宗教。这种宗教起源于一种本能 的力量,是神话虚构的产物,也是一种对抗理智的破坏力量的一种自 然反应。这种宗教通过各种禁忌和对死亡观念的抵抗,来限制个人 的理智和理性。它的具体手法是魔术、精神信仰、图腾崇拜,对神道 的信仰,目的在于规范个体的宗教信仰,使人们无条件地服从这种多 神的自然宗教。这些宗教信仰神圣不可侵犯,是固定不变的,静态 的。因此,在封闭社会中,其道德和宗教都是对个人自由、创造、意志、 情感和个性的压制。柏格森指出:“仅凭借纯粹的扩展,我们决不能 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从全体居民走向全人类,这两个东西并没 有相同的本质。”①

开放社会的宗教则体现了个人的神秘体验,超越了现实物质利 益的限制,使人的心灵达到了与神合一的状态。动态宗教是一种纯 粹的神秘主义,它不再强求众人信仰一致,而是力求鼓舞人运用直觉 去创造,进行慎独的体验。动态宗教是一种真正的个人信仰,是人与 神的真正统一。柏格森认为:“完善的神秘主义是伟大的基督教神秘 主义者的神秘主义。”②这种真正的完善的神秘主义的核心是爱,它是 情感和理性的源泉,也是一切其他事物的源泉。这种爱发自内心,发 自人的生命,是生命的创造力。

柏格森看到道德和宗教对人的教化作用,反对魔术、图腾等迷信

① 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第256页,纽约,1935。 ② 同上书,第 216页。

现象对人的意志和创造力的压抑,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一定 积极意义的。但是,把开放社会的宗教与个人的神秘体验结合在一 起,强调人神合一的状态,并把这种神秘的宗教体验当做“生命的创 造力”,这样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进步,而是一种倒退。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论述德国的书信-在线阅读

    论述德国的书信” 第一封信 ……不久以前,由于发表了一篇批判您的法兰克福女同乡贝 蒂娜·阿尼姆的文章②,您在《两个世界评论》里满腔热情地赞扬 了《柯林娜》一书的女作者③;您这是想要指出,她比现在的那些女 作家、特别是教会女作家和沙龙女作家,远来得高明。在这一点上 我不同意您的意见,我在这封信里也不想和您争论,我将处处尊重 您的意见,如果您的意见不会使那些对德…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4日
    260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在线阅读

    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斐 我确实认为明理的人们也不禁要以我们刚才所讲的方式 来运用那些同一性公理。§2.这些纯粹同一性的公则也似乎只是 一些琐屑不足道的(frivoles)命题,或如经院哲学家们所说的nu gatoriae①的命题。并且,若不是您那关于利用同一性命题来作换 位的证明②的惊人例子,使我以后当涉及看轻某种事物时得手执 马勒前进③的话,我将…

    书籍分录 1天前
    5
  •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附录一 写作哲学-在线阅读

    附录一 写作哲学 真理存在于其中的真的形式只能是它的科学体系;哲学必须是成体系的。 ——黑格尔,1770-1831 成体系的意愿是一种正直的缺乏……一种狡猾的堕落,是一个哲学家试图显得比他实际的情况更加愚蠢。——尼采,1844-1900 开篇问题 1.到了现在,你应该已经对你的哲学是基于哪些思想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如何运用它们。简…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70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约拿书-在线阅读

    约拿违背上主 有一天,上主向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你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公开斥责那里的人,因为我注意到他们是多么邪恶!” 但是约拿往相反的方向走,想逃避上主。他到了约帕港,找到一条要开往他施去的船。他付了船费,上了船,要跟船员们一起到他施去。他想,逃到那里就可以远离上主了。 可是,上主使海上刮起大风,狂风巨浪袭击那条船,船几乎被击破。 船员都非常惊慌,个个向自…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204
  • 第四节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在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的历史上,维特根斯坦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围绕他的争议不仅是关于他的个性特征,更主要的是关于他的哲学与分析哲学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一方面,他被看做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中提出的两种哲学对分析哲学在20 世纪初的形成和在世纪中叶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他既是实现当代哲学中“语言的转向”的第一人,也是完成这种“转向…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6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