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命冲动与道德宗教

柏格森不仅关注生命冲动的“自由展开”,而且也看到人类因为 其社会性而必然会受到道德和宗教的限制。

柏格森认为,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的 冲动,即生命冲动,生命就是生命冲动。① 活着就是为了行动,它是一 股火山爆发式的冲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世界,冲破物质的 防线,奔向人格向上、自由意志的最高境界。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力图 征服物质的反抗,以获得自由意志,而生命一旦衰竭、停滞,就会堕入 罪恶的物质之手,堕落成像物质一样的僵死物。生命必须战斗,战斗 是生命的生命。

在柏格森的视野里,生命或生命冲动乃是最真实的存在,它是世 界万物的主宰者、创造者。宇宙间的万物,包括物质和精神、生命有 机体,都是生命冲动的创造物。生命冲动创造世间万物大体有两种 基本类型。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冲动,即向上的喷涌冲动,这种冲 动创造了一切形式的生命;另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冲动的逆反,即 向下坠落,这种冲动的逆反产生了一切无生命的物。这两种冲动互 相对立、互相扼制。生命冲动向上喷发总是力图克服向下的坠落,克 服无生命之物的纠缠和阻碍,而生命冲动向下的坠落总是试图扼制 向上的喷发。生命冲动创造万物的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是装满高压 蒸汽的汽缸的工作冲程。汽缸开始第一个冲程时,首先喷出蒸汽,这

① 参见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第3章,商务印书馆,2004。

些喷出的蒸汽在空气中凝结为小水珠向下落。蒸汽的这种凝结和下 落表明蒸汽丧失了动力、冲动,是一种停顿和亏空。因此我们可以说 蒸汽的向上喷发是生命冲动的自然冲动,这种喷发表现了生命的有 意识的、有意志力的、自由的生命冲动,从而构成了一系列精神性的 事件,例如自由意志,灵魂。而凝结下落的水珠是生命冲动逆反的产 物,它代表着一堆机械的、惰性的、物理的死物,这些死物构成了无机 的自然界。而在向上和下坠两种冲动的交叉点,则构成既有生命形 式又有物质躯体的生物有机体。这就是创造进化论。

对于生命冲动创造世界万物这两种方式,柏格森还用火箭发射 加以比喻。生命冲动犹如火箭在发射腾空时,其动力来自火箭燃料 燃烧产生的冲力。火箭即生命冲动,在燃烧即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 物质碎片,并遭遇这些碎片的阻碍,但生命冲动的创造和进化不会泯 灭,它贯穿于每个物质碎片中,并与之结合而产生生机勃勃的生命有 机体。因此,可以说,生命冲动表现为世界本原,世界的本性就是仓 造,就是冲动,创造和冲动是世界的生命,它决不会向他物屈服,它的 本性就是自由意志,反过来说,生命冲动就是自由意志。

然而,柏格森很清楚地知道,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人类社会中, 个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存在, “我”时时刻刻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对于“我”就是社会规则和 规范的体现。我们的语言也是社会性的体现,它不仅是入与人交往 的工具,也是社会沟通的结果。柏格森由此把人类社会区分为两种 状态,即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他说:“我们分析的结果之一是描述 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之间的显著不同。”①在封闭社会中,组成这种社 会的成员互相联系,但从不关心其他人群的利害,常常准备攻击他人 或保卫自己,这种社会总是处于一种战争状态中。封闭社会是刚刚 脱离自然状态不久的社会,人的本能在这种社会中以一种社会本能 的形式存在着,表现为为维持社会整体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强大而具

① 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The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第255页,纽约,1935。

有强制性的规范系统,即道德义务和宗教信仰。这种以本能为基础 的规范系统使所有个人的意志服从同样的目的,抑制理智的破坏作 用,保证社会成员的紧密结合。在这种社会中,社会规范系统为特定 群体的利益服务,人们的道德实践和宗教信仰也以所处群体的利益 为价值标准。这种社会的原则是强制和服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 包括原始社会和近现代文明社会都属于封闭社会。

柏格森认为,开放社会是有超越精神的人设想的理想社会。这 种社会追求不断创新,希望在人心深处引发变化,以克服一切困难, 永远前进。这种高级社会是由封闭社会进化而来的。它完全脱离了 自然状态。它的社会规范系统既不源于人的本能,也不来自于人的 理性,而是二者的真正融合并超越它们。在开放社会里,人们既不按 本能生活,也不根据理性生活,而是根据一种神秘的体验来生活。人 们抛弃了狭隘的物欲,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真正达到了人类和上帝 的统一。人们不再受到强制和服从,而是专心于创造。在这样的开 放社会,生命冲动得以充分展现,生命的进化在不断进行。生命冲动 创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但是在封闭社会中,生命冲动受到压抑和扼 制,然而它并没消失,而是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发挥作用。生命冲动注 定要被重新找到,当然不是靠普通人,而是通过特殊英雄人物。开放 社会正是生命冲动通过伟大人物而得以彻底表现的社会。

与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相对应的,是封闭道德与静态宗教和开 放道德与动态宗教。柏格森认为,在封闭社会中,封闭道德作为封闭 社会的一种道德态度,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建立在习惯基础之 上,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更多的相似性。这种习惯系统对社会的 每个成员具有强制力。由于其道德义务为某个群体利益服务,因此 道德态度只局限于特定的群体,把是否履行自己群体的特定责任看 成是判断道德的标准。开放道德源于拥有超越精神的伟大人物人格 典范的引导,建立在个人创造性情感的基础之上,是本能与理智的真 正统一。在这里,道德义务不再具有强制性,而靠的是个体的自愿。 道德义务不是特定群体的义务,而是对整个人类的博爱。

封闭道德和开放道德的区别是:封闭道德是一种小群体道德,而开放道德是一种大人类道德;封闭道德是一种压迫道德,而开放道德 是一种自愿道德;封闭道德是一种非人格的道德,开放道德是一种人 道的道德;封闭道德是一种静态的道德,开放道德是一种动态的道 德;封闭道德建立在社会强制上,以家庭、民族和国家群体的利益为 道德准则,开放道德立足于生命冲动,以全人类利益为道德准则。由 封闭道德进化到开放道德,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这只是靠一 些伟大人物来实现。这些伟大人物都有一种宗教激情,有一种与上 帝合为一体的冲动,他们能引导人们跃进到开放道德。

在封闭社会中,有一种静态的宗教。这种宗教起源于一种本能 的力量,是神话虚构的产物,也是一种对抗理智的破坏力量的一种自 然反应。这种宗教通过各种禁忌和对死亡观念的抵抗,来限制个人 的理智和理性。它的具体手法是魔术、精神信仰、图腾崇拜,对神道 的信仰,目的在于规范个体的宗教信仰,使人们无条件地服从这种多 神的自然宗教。这些宗教信仰神圣不可侵犯,是固定不变的,静态 的。因此,在封闭社会中,其道德和宗教都是对个人自由、创造、意志、 情感和个性的压制。柏格森指出:“仅凭借纯粹的扩展,我们决不能 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从全体居民走向全人类,这两个东西并没 有相同的本质。”①

开放社会的宗教则体现了个人的神秘体验,超越了现实物质利 益的限制,使人的心灵达到了与神合一的状态。动态宗教是一种纯 粹的神秘主义,它不再强求众人信仰一致,而是力求鼓舞人运用直觉 去创造,进行慎独的体验。动态宗教是一种真正的个人信仰,是人与 神的真正统一。柏格森认为:“完善的神秘主义是伟大的基督教神秘 主义者的神秘主义。”②这种真正的完善的神秘主义的核心是爱,它是 情感和理性的源泉,也是一切其他事物的源泉。这种爱发自内心,发 自人的生命,是生命的创造力。

柏格森看到道德和宗教对人的教化作用,反对魔术、图腾等迷信

① 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第256页,纽约,1935。 ② 同上书,第 216页。

现象对人的意志和创造力的压抑,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一定 积极意义的。但是,把开放社会的宗教与个人的神秘体验结合在一 起,强调人神合一的状态,并把这种神秘的宗教体验当做“生命的创 造力”,这样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进步,而是一种倒退。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费尔巴哈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1804年,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出身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学者家庭,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刑法学 家,兄弟也多为大学教授和学者。费尔巴哈在16岁时,就受一位教师 的影响,虔诚信仰基督教,希望日后做一名神职人员。1823年,他开 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老师是黑格尔的学生道布,还有保罗斯。 费尔巴哈十分崇拜道布…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176
  •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哲学变革

    希腊哲学的重心从研究自然到研究人和社会的转折,是由智者运动开启的,但他们的研究立足于感觉论相对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不确定性与消极后果。将这种转折建立干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真正完成从自然到人的哲学变革的,是苏格拉底。他深入反思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本性与理性思维,发掘人的理智能力,不仅将他自己注重研究的伦理确立在理性的坚实基石上,而且为希腊古典哲学开辟了新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183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十三章-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战争的第七年和第八年。科基拉革命的终结。革拉和约。攻克尼塞亚。42 同年[1]夏季,在上述各事件发生之后不久,雅典派遣远征军,攻入科林斯的领土。远征军计有舰船80艘,雅典重装步兵2000名,骑兵200名(马匹是用舰船运送过去的)。一同参加远征的,还有来自米利都、安德罗斯和卡利斯图的同盟军。尼基拉图斯之子尼基阿斯和其他两名同僚是远征军的指挥官。[2]…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147
  • 第二节 精神的进步

    孔多塞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作为百科全书派唯一的代表,孔多塞亲自参加 了革命。在制宪会议期间,他是主张共和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立 法议会期间,他主持了著名的公共教育计划。在国民公会期间,他 主持制定了部民主宪法。在政治斗争中,孔多塞站在吉伦特派一 边。后来,山岳派执掌政权,孔多塞作为政敌而遭到通缉,他被迫在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164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