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意志的悲剧性特征
(一)意志在本原上的悲剧性
叔本华的理念论把悲剧作为一门艺术类型进行考察。对他来说,悲剧是对最高级别理念的表现,是对人的理念及其痛苦的最完美 的表达。但是,叔本华的艺术理论只是其意志哲学的例证,悲剧性更 主要的是指意志本身的特性。
从本原上说,叔本华意志的悲剧性在于意志本质上是一种“无法 停止下来”的创造性的力。如上所述,意志是在向外溢出中获得现实 的力量。向外溢出是意志的客体化和外化,是意志的自我分裂。“溢 出”、“客体化”、“外化”等是意志的创造过程及其创造方式,其产物就 是不同级别的理念和理念的各种现象、现象中的生命。“意志所欲求 的到处是同一个东西,亦即变化无穷、形态各异,进而把自己客观化 为生命、为实际存在的东西。”1生命、理念、现象是意志本质所具有的 东西。但意志为何“无法停止下来”,没有中止之时?这又得从意志的 另一个本质特性入手。我们曾说过,叔本华批判康德自在之物的一 个主要原因,是康德在自在之物的推理中又引入了因果律。自在之 物虽然存在于感性世界之外,却又将一只脚迈入了感性世界,成为感 性世界的“第一因”。依靠第一因,现象系列的“无限”综合得以实现。 现象和自在之物虽然分别遵循自然律和自由律,却又由第一因联结 了起来。叔本华则将意志完全从因果关联中铲除出去,意志永远存 在于表象之外,既没有原因、目的,也没有结果,由此否定了康德学说 中意志作为第一因的意义。意志作为力,只能盲目地进行创造,在其 溢出现象的一切级别上,从最低一级到最高一级,没有一个最后的目 标和目的可以让它停止下来。意志总是向前挣扎,没有最后的满足, 除非遇到阻碍才能被暂时遏止,而它自身却是趋向无穷的。2 正是意 志与根据律无关的本质特性造成了意志创造的不可完成性。每一次 创造都是偶然的、此时此地的,没有最终的结果。创造永远不能完 成,永远没有最终的结果。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剧!相比之下,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经过外化返回自身,则是满载而归的。黑格尔 的精神外化就是精神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成的过程,当它返回到自身时就是一个“大全”。
从本原上说,意志悲剧性的第二层含义是意志的创造本性带来 的自身与表象之间的一种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分离的存在状态。意志 创造出表象,是表象的本质,表象是意志的可见的一面,两者是统一 的。但意志必须在表象中确立自身,而表象却无法完满地说明意志, 也即非理性的意志必须通过表象世界的概念来说明,这是一个明显 的矛盾。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关系是制约和反制约的关系,对立冲突 是无法避免的。表象以根据律为存在的法则,建立起一个必然的知 识体系,意志则在根据律之外,不遵循任何规律和法则。意志与表象 无法融通,柏拉图理念的引入因而成为可能的和必然的。在理念中, 意志才可以停下来,稍做喘息,理念成为意志和表象的中介。但理念 只是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并且由于它的加入使意志和表象之 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矛盾相反被激化了。
(二)意志在经验中的悲剧性
从经验(现象)上说,意志的悲剧性首先表现在随“个体化原理” 而来的欲望之间的斗争。“一切欲望的基础都是需要、匮乏,也即是 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因为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 里的。”3叔本华认为一切都是不定的,唯独自己的需要是确定的。人 总认为自己陷于匮乏、不足和空虚的地位,这就是痛苦产生的原因。 虽然人们努力去填充这些地方,并由此获得了满足和幸福,但所谓的 满足和幸福只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欲望和不满。欲望是 没有止境的、肯定的、积极的概念;相反,幸福和满足是否定的、消极 的概念。任何人生都是在欲望和欲望的满足之间流逝。从欲求(痛 苦)到欲求的满足(幸福)再到欲求(痛苦),是个体的永久的存在形式。 时空之外的统一的意志落入时空中的众多的表象,即进入匮乏、需求 和痛苦的个体存在状态。叔本华认为这也就是印度神话“众生皆入轮回(die Seelenwanderung)”所表达的真理。人世间可以直观到的种 种痛苦都是这一神话的直接印证。
“个体化原理”又是利己主义的支柱。每一个体都认为自己的意 志高于他人的意志,他人只是自己的表象。“个体化原理”将意志割 裂,不同个体之间为了争夺物质造成了意志的自我斗争和自我分裂。 但这只是一种假相,意志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所有的个体都以意志为 本质。在“非义”(个体意志)中,制造痛苦的人和承受痛苦的人的区别 只是现象而不触及自在之物——意志。痛苦的制造者和承受者在本 质上是一而非二。虽然人们总是在否定自身以外的他者,总是在同 他者进行斗争和争夺,但实际上被否定的恰恰也就是他自身,即统一 的意志。意志被个体认识所蒙蔽而认错了自己,意志永远在自己伤 害自己,这就是生命意志和它自身的内在矛盾。“个体化原理”即意 志悲剧性的经验表现。
从经验上来看,意志的悲剧性还在于随着意志客体化级别上升 而出现的认识。在没有被认识照亮之前,欲求没有被意识到,虽然有 无尽的欲求,却是盲目的、无知的,因而也就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 对于无机物是这样,对于植物也是这样,直到低等动物才开始有烦 恼,但也仅是局限于对眼前、现在或直观中的事物。人则由于抽象的 理性思维,不但将现在,而且将未来和过去都纳入了思考范围。“人 的这种深思熟虑的能力是属于人的生存比动物的生存更为痛苦的那 些东西之内的,因为我们最大的痛苦根本不是作为直观表象或直接 感受而存在于当前的东西,而是作为抽象的概念、恼人的思虑存在于 理性之中的东西。”4随着意志现象臻于完美,痛苦日益加剧。人将广 大范围内的各种痛苦照亮,人的痛苦因而急剧增长。痛苦的原因对 于人来说多半不是实际的现在,而是对过去或未来的抽象思虑。并 且智力越发达,思维能力越强,思维的范围越广,痛苦的程度越高,痛 苦和认识成正比。真正的痛苦不是由外在的力量来决定,而是由人的认识所决定的,是由意见、见解或信念产生的。痛苦在很大程度上 是主观的。
叔本华从基督教的原罪中找到了自由意志悲剧性的本原根据。 亚当为了满足性欲而罹罪,而这一次罹罪就使整个人类陷于万劫不 复的痛苦和不幸之中。这次满足获得的是生命,而生命本身就预示 着、包含着痛苦和死亡。痛苦就是对生命的惩罚。一个人最大的罪 过就是他已经诞生了。生命必定伴随着原罪,人类本原的、第一次犯 下的罪。原罪就是自由意志,就是生命的欲求,一种逃脱不掉的罪 责,这就是人类的悲剧。叔本华进一步看到,悲剧之上的悲剧是人类 对这种本原之罪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痛苦因为认识而愈深,变 得难以忍受。“悲剧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悲剧主角 所赎的不是他个人特有的罪,而是原罪,亦即生存本身之罪(die Schuld des Daseins selbst)。”5个人不仅是在为其自身的欲求赎罪,而 且是在为整个人类的欲求赎罪,但罪恶又是赎不清的。人生永远处 于痛苦之中,人生的悲剧性不可避免。
二 意志及其解脱之途
由于意志本质上的悲剧性,叔本华由意志的肯定走向意志的否 定。总体上说,他在情感上肯定意志,在理性上限制、摆脱意志,直至 走向意志的自我否定——禁欲主义,这是叔本华哲学的基本思路。 意志的肯定和否定是意志特性的完整展现,忽视任何一方都无法对 意志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理解。把握意志的肯定和否定,就是对叔 本华意志哲学的主要认识。
(一)意志的肯定和否定:欲求和禁欲
意志的肯定,即是肯定意志本原的创造力及其一切创造成 果 表象世界的各种存在。在肯定中,意志在其现象的从低到高的一切级别上,没有停息也没有止境地向前奔赴,没有目标也没有目 的地向前挣扎。没有目标能够终止这种奔赴和挣扎,一个实现的目 标只能唤起另一个新的目标,意志在奔赴和挣扎中走向无穷。意志 的肯定就是对生命、欲求和痛苦的肯定。随着意志客体化的不断上 升,认识出现。但认识并不干涉、阻碍意志的活动。它是由意志生化 而来的,为意志服务。在意志强大的威慑力之下,认识是驯服的,没 有反抗只有服从。意志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 任何认识所干扰的、持久的欲求本身,普遍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就是这 种欲求。”6叔本华还用身体的肯定来说明意志的肯定。身体是意志 的客体化,也是欲求的载体和表现,它可以还原为个体保存和种族繁 衍,这些都是意志的创造和意志本原上的所有物。意志的肯定最强 烈地表现在性欲中。在性冲动中,一个新的个体产生,生命、意志和 欲求在新的个体中延续下去,生生不已。个体的生命固然有限,族类 的生命却无止境。
意志的肯定带来了生命和欲求,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无 法超脱的罪责。生命和痛苦是天平上永远相等的两端,这就是永恒 的公道(die ewige Gerechtigkeit)。"忍受痛苦所以是公平的,是因为 意志在这种现象上还要肯定自己;而这一肯定所以是公道合理的,又 是由于意志忍受着痛苦。”7这样来看,意志不仅有无限创造的一面, 还有可哀、可怕的一面,否定意志因而成为意志本质所包含的东西。 无论是作为本体的意志还是作为生活之欲求,都是叔本华极力摆脱 的对象。
在由意志的肯定到意志的否定的过渡中,叔本华谈论了一系列 现象:非义-恶、公道和同情。“非义”就是对个体意志的肯定,它是本 原的、正面的力量。在非义中,个体对自身意志的肯定必然超过对他 人意志的肯定,对自身意志的肯定势必会导向否定、伤害他人身上的 意志。相反,正义是由非义派生出来的。叔本华说,没有非义就谈不上正义,正义仅仅只含有取消非义的意思。他进一步提出道德概念 有一个固定点,即自身意志的肯定成为他人意志之否定的那一点。8 根据叔本华的整个哲学思想来看,这一固定点是与利己主义相伴的 “个体化原理”。在此限度之内是道德的,逾此则是非道德的。“公道” 就是个体在肯定自身意志时决不会否定他人的意志,个体不再伤害 统一的本体意志。在同情中,意志开始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同情”在 德文是“das Mitleid”,由介词“mit(和……一起,同)”和名词“das Leid (痛苦、不幸、灾难)”合成,字面意思是“和痛苦在一起”、“在痛苦之 中”,也就是说将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与他人共同承担痛苦, 其形而上的基础就是意志的同一性。叔本华认为这就是梵文惯用语 “那就是你”的内涵,他人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他人的意志就是你的 意志。在同情中首先是对一切痛苦、一切欲求的一种极端肯定,但却是 以牺牲或否定自己的欲求为条件的,它所肯定的只是他人的欲求和意 志。叔本华的同情说是利他主义的伦理观,其实质是意志的否定。 否定意志后,形而上学的根基也自然消失,叔本华的道德学说缺 乏形而上的基础。假如道德仅仅是否定生命意志,那么与世无争的 闲散之人岂不是最有道德之人?当然,与世无争者和自觉自愿地弃 绝意志的圣者、禁欲主义者在叔本华那里是不同的,但他们对生命意 志的放弃却是一致的。另外,在这种肯定、否定的同时,同一的意志 也被割裂,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与伦理学对立起来。同情是对意志否 定的第一步,之后就是对意志的完全放弃,由美德过渡到禁欲。美德 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目的是禁欲——对意志的完全否定。叔本华 的伦理学是其意志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他的伦理学与其哲学既对 立又统一。
意志的否定首先表现在意志和现象的公开决裂,它对任何事物 都漠不关心。随着对性冲动以及其他一切欲求的放弃,意志完全自 我否定,生命消失。这里的死亡虽然也是自愿自觉的放弃,却不同于自杀。叔本华认为自杀恰恰是肯定意志的最强烈的表现,因为自杀 的原因往往是欲求的无法满足。自杀所毁灭的只是个体,而不是物 种,更不是意志。自杀只是在对身体(个体现象)的毁灭中,连带地否 定了这一个体的一切欲求,但这一行为本身并不否定意志。相反,在 意志的否定中,意志在身体消亡之前先已经被否定掉。意志的否定 就是对意志自身、意志的一切现象以及随同身体而来的一切欲求的 否定。
叔本华说,禁欲主义还表现在故意制造贫困,故意摧毁、压制意 志,忍受痛苦等方面。只要身体仍然存在,它就可能再次激起欲望, 生命意志就其可能性而言还存在。意志的否定只有在与意志的肯定 (各种欲求)的不断斗争中才可能实现。意志的本质是痛苦,为了战 胜意志就得具有比意志本质的痛苦更大的痛苦。叔本华坚信恩培多 克勒的老话:“同类只能被同类所认识”,禁欲的两种方式分别是纯粹 认识到的痛苦和直接感受到的痛苦。在对痛苦的体验中,个体看穿 (durchshauen)了个体化原理,认识到本体意志,并且发现本体处于不 断的生灭、无意义的冲动以及内在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意志从此背 弃自身、背弃生命。由痛苦而来的认识是最后的清静剂,它压制、取 消了意志,个体由肯定欲求转变为清心寡欲或意志的完全弃绝—— 一种“超验的剧变(transzendentale Veraenderung)”。在痛苦的挣扎 之后,就是对生命本质的清醒认识,就是意志的完全沉寂。只有在痛 苦中才可以获得对世界本质的真正认识,忍受痛苦是到达意志解脱 的正确途径。意志的否定就是对生命中无息无止的痛苦和不幸的否 定,对本原的罪责的否定。
经由痛苦而出现的“超验的剧变”被叔本华比做基督教的天惠之 功(Gnadenwirkung)和再生(Wiedergeburt)。人忘记了此前欲求的 一切,改头换面,变为一个新人。这也就是佛教中的“涅槃(Nirwana)”。意志被取消了,自由在现实中出现。叔本华在此处的说明 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但确实也是一种可能的行为结果。他以历史 中基督教禁欲者、印度修行者和佛教中的得道高僧等的亲身体验为 例,他们在经历了各种磨难和痛苦的挣扎之后,摆脱了尘世的种种束缚,走向无知无欲,归于内心的平静。他们身处尘世,却无视尘世的 一切妄念,与现实的生命存在相矛盾,在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中表现出 了对世界本质的直接认识。随着意志的取消,性格也完全被取消,他 们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彻底的清心寡欲,饮食菲薄, 抵制性欲,宁静无争,忍耐柔顺,多数在绝对的孤寂和自愿的绝食中 死去,这完全是一种自愿受苦的、压制意志的生活。叔本华还列举基 督教《新约》及印度教、佛教中的许多训诫作为其否定意志学说的根 据和证明。这些训诫和教义在许多地方是十分相通的。它们不但说 明人类在天性中有许多一致之处,并且说明这些宗教在对生活的内 在本质和追求上是一致的,即自苦、禁欲、寂灭。
(二)叔本华否定意志的意义
意志只有完全无阻碍地显现出来,显现出它的一切欲望、一切痛 苦,然后才能获得关于自身的认识,并且在这种认识中由肯定走向否 定。现象的本质(意志)被否定掉,本质(意志)的现象(身体)却还在时 间上继续存在,现象和本质产生矛盾,这即是意志的肯定和否定的矛 盾。正是在这一矛盾的地方,自由在现象中出现,意志自由可以在现 象界以某种可能的方式出现。叔本华说:“这一现实的矛盾是由于不 知有任何必然性的意志自身自由地直接侵入意志现象的必然性而产 生的。我们一面主张,意志有按性格所容许的程度而被动机决定的 必然性,另一面主张有彻底取消意志的可能性,从而一切动机都失去 了作用;那么,这两种主张的矛盾就只是这一现实的矛盾在哲学的反 省思维中的重复罢了。”9在理念论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实的矛盾。 理念关涉表象世界,又是时空之外的、不可见的永恒形式。天才也因 此而陷入困境;他身处表象世界,却不会运用表象世界的法则,因而 不能够认识表象并且也不关心表象,天才的心意在于对理念的关注。 他身处表象,心念理念,正所谓的“现实的矛盾”。天才在现实中是痛苦的,只有在艺术中、在对意志的否定中,才能暂时获得心灵的安宁。 “现实的矛盾”是叔本华意志哲学中固有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它是自 由的意志进入必然的表象世界所带来的,也即意志的肯定和否定的 对立,它是所有这些矛盾的深化和集中表现。这固然是叔本华的同 情说和禁欲说中的一个无法避免的困境,但也说明了一种可能,即作 为本体的意志可以直接在表象中出现,由此在表象世界迎来了自由 意志。意志最终在美的欣赏中、在禁欲中进入表象世界和认识领域, 成为可知的。
叔本华的“认识”或知识因而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表象的认 识,即主观的理智认识;一层是超越表象的对本体意志的认识,即客 观的理智认识。前一种认识由意志而来,是隶属于意志的一种工具 理性。它以客体、表象为认识的对象,也即主观的理智对经验中的客 观对象的认识,由此产生经验知识。后一种认识在经验世界是不存 在的,按照叔本华的思想,意志不再是客体和表象、也就不再是知识 的对象,意志不可知。如果这种认识可能,那么只能说,它同理念作 为一类特殊的表象相一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纯粹的认识,这就是 天才、圣者或哲学家身上表现出的“伟大的知力”、“超常的理智”。它 的“伟大”和“超常”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超越表象,直观本体意志。对常 人来说,认识局限于根据律和个体化原理,认识隶属于意志。但当认 识看穿了根据律和个体化原理,变为一种清静剂,它就开始走向对意 志的否定。这就是天才的举动、智者的行为。在他们身上,具有超常 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为意志服务的需要。在艺术中,纯粹认识摆脱了 一切利害关系,只关注事物中的理念,找到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叔 本华的艺术不仅是摆脱意志自身困境的一条解脱之途,同时也是认 识本体意志的一种方式,意志的解脱与认识意志是统一的。
但是,理念中的矛盾是明显的,理念是由意志客体化而来的,理 念如何摆脱意志?天才只能在审美欣赏中暂时摆脱意志,认识本体。 在禁欲中,意志开始完全否定自身,其前提条件是肯定意志(欲求), 肯定痛苦、忍受痛苦。在痛苦中,圣者真实地体验到生命的内在本 质、意志在客体化原理之下的自相矛盾,以及一切挣扎的虚无性。由此,出现了意志的清静剂——纯粹的认识。痛苦由个体上升为一般, 上升为世界的本质。在此之前,痛苦只是根据律之下的无常的烦恼。 物极必反,只有陷入绝望的境地,痛苦才会有转变,并进而得到解脱。 禁欲主义者正是在忍受痛苦中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义无返顾地走向 意志的否定之途,却也由此在现象世界获得自由。意志的否定因而 不仅是为了解脱自身的困境,而且在否定中获得了对世界本质的认 识。艺术和禁欲成为认识世界本质的两种方式。
叔本华对理性认识的态度是矛盾的。在多处关于直观认识和理 性认识的区分中,他都贬低理性认识。他认为,意欲和美德都是理性 教不会的。“在关于生存是否有价值,是得到恩赐还是受到诅咒的时 刻,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哲学的僵硬概念,而是人自己最内在的本 质。”10理性认识只能以概念为工具保存已经从直观中获得的东西,理 性固然强大,却无法否定意志或认识意志,也无法支配直接感受到的 痛苦。在意志的强大气势面前,反省思维的能力是微小的。叔本华 的意志是在理性之外的,是非理性的,但其意志哲学却始终离不开理 性和概念,直观中的认识还必须通过理性认识明确下来。他最终仍 然是以理性和概念为其哲学的归依。“直观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有 一条鸿沟,就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来说,唯有哲学能够渡过这个鸿 沟。从直观方面,也就是从具体方面说,任何人实际上都已意识到了 一切哲学真理;但是把这些真理纳入抽象知识,纳入反省思维,却是 哲学家的工作;除此之外,哲学家不应再做什么,也不能再做什么。”11 直观认识是一种直接体验中的、活生生的认识,它一方面表现在审美 欣赏中,一方面表现在圣者的行为举止中。哲学的任务就是以理性 和概念将这种直接体验纳入反省思维和抽象知识,在思维中把握世 界的本质,将世界的本质一般地、明确地用概念重述和固定下来。叔 本华的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只是一种工具理性,其概括、总结的作用离不开直观认识。这样,在叔本华哲学中,虽然对世界本质有三种考 察方式,却仍然不能对本体意志作出具体而确切的言说,本体意志仍 然不可知。因而,在关于自我意识中是否有自由意志、意志是否可认 识这一问题上,叔本华经常显得混乱不清:他一会说意志是可知的, 一会又说意志是绝对不可能被认识的;一会说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意 识到自由意志,一会又说只有天才和圣者能够认识到本体意志。叔 本华哲学充满了矛盾。
否定意志一方面是为了摆脱意志自身的困境,是意志的解脱之 途径,另一方面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否定意志在叔本华哲学发展 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否定意志就是否定生命,否定之后剩下的是 空(虚无)。尼采批判说,放弃意志后这个世界将一无所有,否定的意 志激发了另一个高于生命的价值和世界,以此抵抗现实的生命,现实 的感性世界由此沦为颓败。但叔本华并不认为意志否定后剩下的是 绝对的虚无。他说:“无(das Nichts)这个概念基本上是相对的,始终 是对它所否定的、所取消的一个一定的东西而言的。意志的否定和 虚无是相对于意志的肯定而言的。”12对于意志就是生命来说,意志否 定掉后当然是虚无;相反,对于否定意志的生命来说,这个如此真实 的世界也就是空。意志的否定和肯定都是相对而言的,虚无本身就 说明了“有”的存在。叔本华的否定意志只是为了摆脱自身哲学困境 的不得已之举,并由此在否定中获得了肯定,以否定证明了肯定。在 叔本华哲学中,意志并没有被否定掉,也不可能被否定掉。正如尼采 所言,否定意志仍然是一种意志。在否定中,意志的特性实际上得到 了更加完整的显现,否定更加深刻地说明了意志本性上的悲剧性。在 这种意义上,叔本华对意志的否定仍然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即为了体验 自由意志和为生命正名。摆脱意志的艺术活动也就不单纯是一种消极 的静观,在艺术的欣赏中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对世界本质的体验。 不过,叔本华的意志是有歧义的,他到底是否定感性的欲求,还是否定本体的意志,这在叔本华本人的论述中也常常是含混不清的。 由其整个哲学思想来看,他的解脱之途径是要从根源上、从本体上摆 脱痛苦和不幸,他首先要否定的是本体意志,由意志而来的现象(欲 求)是随同本体意志的否定而一同被否定掉的。王国维说,叔本华是 以牺牲个体意志来成全整体意志的,这是以否定感性的欲求来解释 叔本华的否定的,而没能探究到叔本华否定意志的真正要义。以否 定的方式对生命进行肯定,仍然无法摆脱基督教的窠臼。叔本华自 己也常常以另一个美好的世界来称呼这个被否定掉的世界。由此可 见,叔本华的否定意志就是对生命力、激情和活力的否定。虽然这种 否定减轻了欲求和痛苦,使生命归于恬淡宁静,但生命却也因此缺少 创造力、活力和生气,生命中的一切欢乐和痛苦都不复存在。正是这 一点遮蔽了叔本华哲学中有意义的一面。
叔本华虽然对意志、对整个世界持悲观的态度,但他并不就是一个消极的悲观主义者。相反,叔本华在斗争中生存,他是积极的。尼 采说:“尽管他很想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他却不是。”13叔本华是一个 昂扬的斗士,在战斗中,他不时会发出悲凉厌倦的号叫,但却并不影响他的战斗力,他始终勇猛奋进。黑格尔、女人及生存的全部意志都 是他设立的敌人,只有在与这些人和事的反抗和斗争中,他才能继续 生存。叔本华以自身的行动展现了“否定”意志的真正意义所在。否定就是斗争,就是其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从另一种意义上为叔本 华否定意志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他是悲观哲学家,却不是消极的悲 观主义者。叔本华坚信意志的存在,坚信整个世界的存在,他所描述的整个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的一幅幅生活图景无不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这些图景是悲凉凄惨的,但正是这些不幸和痛苦证明了生命的 真实存在。意志的否定是其哲学发展的必然历程,更高价值的另一 个世界是在不自觉中带来的。
从德国哲学史来说,叔本华可谓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他向前批判继承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向后开拓了尼采的哲学,并影响到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柏格森、维特根斯坦等人。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向现代哲学转折的开始,但他的创造仍然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范围内进行的。叔本华的意志就是自在之物——这个世界的本质。意志不再是理性形式,而是实在的感性内容(原创性的力),感性内容同时又被形而上学化。意志就是世界本质运动的源泉 和力量。叔本华确信,意志就是对世界之谜的解答,意志就是这个世界最本原、最确定的东西。意志的本性又是盲目的、没有停顿的,因而意志是不确定的、混沌的。世界的确定性存在于不确定之中,不确定反过来说明确定性。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作为一个非确定的、非科学的混沌,不同于以往的理性的科学体系,由此散发出自身的特殊魅力,在哲学史上获得了稳固的地位。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59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1891。 ↩︎
- 参见同上书,第364页。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67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 1891。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52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 1891。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00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 1891。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85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1891。 ↩︎
- 同上书,第390 页。 ↩︎
- 参见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403 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 社,1891。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477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 1891。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19 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 1891。 ↩︎
- 同上书,第452页。 ↩︎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484页,莱比锡,布罗克豪斯出版社, 1891。 ↩︎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宋祖良、刘桂环译,第82页,漓 江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