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欧洲大陆现当代 哲学,上溯黑格尔以后的叔本华、尼采的意志哲学,下至当下发生的 后现代哲学。由此观之,在我们这套书中,本卷所讨论的问题皆是与 我们“最近的”。这样说有两个理由。一是从地理上看,欧亚大陆本来 就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使欧亚两大洲的人员往来、物品交换、经济互 补相对便利,而且也使我们在思想、文化、艺术、习俗等方面的交流日 益频繁,互相影响。二是从时间上看,本卷不像此前的各卷讨论的都 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哲学问题,而是专门涉及现代和当代哲学,就 是最远的叔本华哲学,距今也不过一百多年。而这恰恰是西学东渐 的一百多年。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日益被 我们引进的同时,象征着西方文明的西方哲学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不仅西方的传统哲学通过大学讲堂和书本被我们所认知,而且在欧 洲大陆发生的哲学思潮也会很快波及到中国。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 是,当科学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论变为现实以后,马克思主义很快就 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普及。此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把当 时流行于西方的哲学流派介绍到中国来,如非理性主义、实用主义、 实证主义等。当代的通信技术更是把我们居住的星球变为“地球 村”,当下的欧洲大陆哲学思想不可能不为我们所知晓,不可能不对 我们有所影响。

但是,“最近的”并不意味着好读易懂。相反,由于现代西方哲学 学说纷繁复杂,派别林立,更由于当下的欧洲大陆哲学思潮本身还在 发展变化,尚无定论,所以,当我们面对它们的时候,常常犹如雾里看 花,莫衷一是,对它们的解读、分析和把握,丝毫不比研究传统哲学容易。好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与西方的接触大大多于从前,不 仅引进了不少西方哲学原著和哲学刊物,邀请国外学者来华演讲或 讲课,而且许多从事外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学者都在国外留学、进 修、访问过,他们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还直接与外国哲学家对 话交流,经过自己的分析、思索和研究,在微观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 上都更为准确和科学,纠正了我们以前对现代外国哲学的一些不准 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看法,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充实了我国外国 哲学的研究,大大地推进了我们哲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 这是本卷得以完成的基础。

下面,我们着重对现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时代背景、发展线索、 主要内容、基本评说和本卷的编撰特点予以简要的说明。

时代背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如果说由笛卡尔开创,经过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康德,直至黑格尔发展到巅峰的理性主义哲学从17世纪直 到19 世纪上半叶占据欧洲哲学舞台的统治地位,它们体现了这个时 期处在上升、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的理想和精神,那么,此后在欧洲 大陆发生的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哲学思想同样是现代和当代欧洲 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在思想领域的曲折反映。

自19 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欧各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许多生产 部门都采用了机器生产。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金融资本、造船 业、纺织业的发展和殖民掠夺,都给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紧 随其后的法国,虽然在整个19世纪都动荡不安,但资本主义也得到长 足的发展,证券交易、奢侈品、服装业、冶金等部门都相当发达。与此 同时,封建与反封建、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与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社会主义思潮就是在这个时期的法 国产生的。与英、法相比,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得比较晚,而且由于 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改良方法,由 地主经济缓慢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走的是一条独特的“普鲁士道路”。但是,后起的德国凭借其先进的冶金、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电器 工业和军火工业,在19世纪末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强国。 欧洲其他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和东欧诸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虽 然更晚一些,影响也不如英、法、德那么大,但总的说来,它们在19 世 纪后半叶和 20 世纪初都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这时的欧洲在把它的大批工业产 品销售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把它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经济模式、 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哲学思想都传输到世界各地,其影响范围远播 到北美、亚洲、澳大利亚、非洲、拉美诸国。

在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欧洲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已经发展得相 当高。先进的冶金、机器制造、化学、电气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 和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远距离送电获得成功,工业电 气化也开始实现,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刺激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然而,生 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相反,由 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周期性危机的加 剧,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及至 20 世纪上半 叶,在欧洲接连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亘古未有的大 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O.Spengler)已 经哀叹“西方的没落”。亲身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苦难的雅斯贝斯在 战后满怀哲学家的责任感,对欧洲的现状感到失望,对现时代的精神 状况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使我们生活 的这个星球比以前和谐安宁,相反,因为利益、信仰、意识形态的不 同,人类的道德和文明水平明显下降,甚至还出现了利用现代科学技 术对人类自身进行集体大屠杀的绝对恐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 20世纪 50 年代以后,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刺激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在西方国家原先表现 为激烈对抗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欧洲获得了进一 步发展。大约在 60—70年代,西方工业国家先后从工业社会进入后 工业社会,也就是说,伴随着现代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西方社会由原先的传统工业社会逐步进 入信息社会。① 但另一方面,这时的欧洲还分为东西方两大阵营,这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欧洲的发展,同时对欧洲的文化和哲学也有一定 影响。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分裂,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才重新 获得统一。然而,此时的欧洲已经不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欧洲,黑格 尔眼中的“世界心脏”、“世界精神的家园”已经成为历史,它更多的是 一种文化概念,而不是以前那种以语言和民族为划分依据的民族国 家的联合体。②

过去的一百五十多年,欧洲大陆可说是风云激荡、翻天覆地,而 这种时代的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必定是广泛、深刻的,甚至是激烈 的。尽管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纷繁复杂,派别林立,但它们正是这种时 代状况在精神领域的体现。只不过是因为哲学的理论形态比较抽 象,人们有时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到它们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转型

现在,当我们对欧洲大陆现代哲学进行反思的时候,首先遇到一 个难题,就是黑格尔以后的欧洲大陆哲学是如何过渡和发展到现代 哲学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学术界在最近一些年有这样 的看法:在黑格尔以后的几十年间,欧洲哲学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这 个时期是欧洲哲学萧条凋零的岁月,只是到了19世纪末胡塞尔建立 现代现象学,当代西方哲学才得以真正确立。对于这种看法,我们必 须予以具体的分析,尤其是要澄清欧洲哲学在这个转型时期的基本 脉络,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说明胡塞尔的现象学和当代欧洲大陆哲学

① 参见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第10—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② 参见鲍姆加登(H.M.Baumgartner)《欧洲——哲学的命题和任务》(Europa als Thema und Aufgabe der Philosophie),载于《欧洲的精神遗产》(Das geistige Erde Europas),第101—102页,那波里,维瓦利姆出版社,1994。

的由来。

我们知道,理性主义哲学自17世纪以后在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 位,理性成为解决存在、知识、真理,乃至人生观和世界观等重大问题 的根据、准则和方法。直至黑格尔,理性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 步。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根据、本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不过 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或表现,它们由绝对精神而来,经过漫长的辩证 运动,最后又回归到绝对精神那里。理性主义原先是反对形而上学 的,但到了黑格尔那里,貌似圆满的理性主义最后又回到概念的形而 上学,黑格尔实际上是把理性主义哲学推向了极端。

“泰极否来”。当黑格尔哲学在德国如日当空的时候,欧洲大陆 其他国家却并没有出现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模式,倒是在德国本土,哲 学思想仍然很活跃,连黑格尔哲学也不能一统天下。还是在黑格尔 在世和去世不久,德国古典哲学另一位代表人物谢林就对黑格尔以 概念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提出批评,只是谢林本人虽然也强调经验的 重要性,并要求将理性与经验结合起来去推动哲学的发展,但他却把 解决问题的中心放在神话和宗教那里,从而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根本 不可能推翻黑格尔哲学。真正摧毁和颠覆黑格尔哲学的,是在黑格 尔去世以后的几十年。这里既有19世纪下半叶之后科学技术的进步 和社会发生巨变的外部原因,也有哲学本身必须适应社会变化而发 生转型的内在需要。

首先,我们在这里应当看到,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完全脱离发生在 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是与18世纪末和19 世 纪初的自然科学状况有关的,他们的基本哲学思维方式是启蒙运动 以后所确立的思辨的形而上学,而其自然哲学的基础则是古典物理 学。因而,他们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站在主体性的立场上把主体 与客体、精神与自然、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这种理论形态最终必定 会形成理性的独断。这样,当自然科学继续进步,并在19 世纪建立起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生物进化论这三大成果以后,入类 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黑格尔用思辨的幻想去代替现实世界 的联系就必然会走向没落,并被人们所抛弃。所以说,从外部来讲,对黑格尔哲学真正的重大打击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当时的欧洲,不 仅英、法等国的自然科学家不理睬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就是德国的自 然科学研究也逐渐抛弃了抽象思辨的自然哲学,转而注意经验和实 验的方法。自然科学的成果越是辉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 哲学就越被认为失去价值。当然,在进入 20 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物理 学的进步,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过去被当做联系物理的 实在世界和现象世界之纽带的直观已经被推翻,空间和时间被归结 为主观化的过程,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已经被证明不是认识世界、把 握真理的唯一方式。然而,这时距离黑格尔时代已经有了约一百年。

与自然科学巨大进步相对应的,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科学主 义和实证主义的崛起。这一派哲学家首先产生在经验主义哲学和具 有唯物论传统的英、法,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穆勒和法国哲学家 孔德。他们在理论上继承了休谟的经验哲学,却又不满意旧的怀疑 论缺少自然科学的实证性。他们要求哲学和社会科学仿效自然科学 实证的、可以验证的方法,以描述经验事实为内容,以获得实用效果 为目的,从而建立一种排除形而上学、可以获得知识的确切性和可靠 性的哲学。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对黑格尔哲学的打击是巨大的,尤 其是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而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动荡不安的形势 已经证明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历史哲学和法哲学不能回答时代问题, 不能正确解释客观世界和入类命运的情况下,这种打击更是致命的。 由此产生的西方现代哲学的实证主义经过第二代“内在实证主义”和 第三代“逻辑实证主义”的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 20世纪,并由此开始 和实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分野——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 哲学。

其次,当黑格尔哲学在遭到外部打击的同时,黑格尔哲学学派内 部也发生了变化。这个学派在黑格尔去世后分为左右两翼——老年 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右翼以加布勒(Gabler)、亨利希(Hinrichs)和早期的鲍威尔(Bauer)为代表,这一派放弃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想,更多的是从神学和基督教教义方面来解释黑格尔哲学。在当时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下,这一派希冀用神学来挽救黑格尔哲学,其结果只能是穷途末路。与此相反的是, 青年黑格尔派在当时则有相当的声势,施特劳斯(D. F.Strauss)、后 期的鲍威尔、费尔巴哈等人对基督教神学的鞭挞,对生活在现实世界 中的人的关心,实际上都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反动和批判。青年 黑格尔派,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和宗教神学批判对青年马 克思产生了直接影响,辩证唯物主义的最终形成是与青年黑格尔派 的影响分不开的。黑格尔学派的衰落和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不仅意 味着黑格尔哲学已经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昭示着一场深刻 的哲学革命和崭新的意识形态的诞生。

再次,西方社会有着近两千年的基督教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 动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绝对统治,但这种深厚的宗教传统是不可能消 亡的,更何况终极存在、终极意义是人类与生俱来、与人类存在方式 密切相关的东西,是永远取消不了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虽然推 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但它们取代不了人们对超验问题的关 心,更阻挡不了人们对绝对真理的追求。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叔本华 和尼采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宗教的批判就显得十分重要,他们在颠 覆欧洲文化传统、导致欧洲哲学转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关键的, 甚至可以说,近现代西方哲学是以这两人来划定界限的。

生活在18世纪末和 19世纪上半叶的叔本华,一方面受浪漫主义 之濡染,崇尚自由创造,崇尚情感和美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极不满意 动荡不安的现实世界以及与这种现实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叔 本华反对传统观念、反对基督教的神学信仰,反对理性主义的哲学, 他对人生、对世界本质都持悲观的态度。不过,他在感叹“人的存在 是一种错误”的同时,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天才地说出了这个真理:人 与其他动物一样服从“生命意志”,但人可以通过哲学和艺术表达自 己的感受和体验,勾画生存的条件,从而自我解惑、认识自身。为此, 叔本华冲破艺术和科学、艺术和生命的界限,在古典哲学内发起了一 场革命。他用“意志”来代替黑格尔的“理性”,“意志”成为一种感性 的、现实的原创力,这样的意志是非理性的,但却是自由的。但是,非 理性的意志并不服从知性的因果律,而现象却必须服从因果律,于是,如何解决这种不服从因果律的“自由的意志”与服从因果律的现 象(叔本华所说的“表象”)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叔本华的难题。为解决 这个难题,叔本华又不得不承认理性的反省思维是认识世界本质的 一种可能方式,他转而求助于柏拉图的理念说,并用艺术的理念来否 定意志,化解矛盾。意志在艺术理念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艺术理 念又带来了新矛盾。叔本华最后就只能转向宗教抑制——禁欲,以 求对意志的完全否定。由此来看,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的主旨就是 对意志的肯定和否定,他的基本问题是探讨欲求和解脱之道,而艺 术、禁欲和哲学则是他对世界本质的三种考察方式。尽管叔本华反 对理性主义,但他在探索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脱离理性。

尼采受到叔本华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叔本华悲观论调的坦诚,但 并不赞同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求人们不再忍受现世的折磨, 勇敢地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不断地开创自己的事业。尼采不是怀 疑论者和悲观论者,他的信心建立在现实世界的永恒变化之中,而不 是来自于那个所谓至高无上的理念。他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发展 为“权力意志”,不仅将意志哲学贯彻到底,而且彻底颠覆了欧洲自古 就有的形而上学真理观。在尼采这里,作为创造力量的意志不只是 决定世界的本质,而且还是道德评判和价值评估的标准。当尼采高 喊“上帝已死”,就已经表明他与一切旧的宗教信仰的彻底决裂;当他 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就已经表明他要彻底清算束缚欧洲思想 数千年的“理念论”;当他主张“只要羊群,不要牧羊人”,就已经说明他 反对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全面控制,要求全面恢复资产阶级早期追 求的个性自由。尼采的批判是犀利的,他呼吁人们从世俗的政权、神 学的说教、僵化的理性主义的压抑和说教中摆脱出来,返回到健康的 生命本能和旺盛的权力意志那里。尼采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虚幻的超 人形象,也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个超人身上,然而,这个超人却是 那样的虚无缥缈,既不是现实存在的英雄,也不可能是某个民族,说 到底,只能是尼采臆想的超人崇拜。

尼采意识到了欧洲传统哲学的束缚和基督教神学的虚伪性,他 从自己的层面对它们进行尖锐的批判,企图以一个所谓“超人”来超越现实,化解矛盾。然而,尼采绝对化的思想方式使一些激进的主张 走向了极端。他突出了个性的自由,却完全忽视了人所具有的社会 性。不破不立,尼采学说的意义不在于建构,而在于他对传统思想的 颠覆,正是他的颠覆才为后来的哲学发展扫清了道路。弗洛伊德曾 说,他发现自己对生命本能和无意识精神活动的探索,都是尼采已经 知觉和猜测到的。雅斯贝斯承认,尼采为存在哲学开辟了道路,存在 主义讨论的存在、自我的价值等问题,在尼采那里都已经有所涉及。 胡塞尔的哲学虽然与尼采的学说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如果我们把他 的直接面对事物自身、致力于还原生活世界本真性的“现象学”,与尼 采反对抽象的理智、努力探求现实世界本原的“唯意志论”进行比较, 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异曲同工之妙的。

最后,如果说对黑格尔哲学的摧毁主要来自上述几个方面,那 么,我们还必须强调的是,当时攻击和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还有很多流 派,比如,新历史主义、新古典主义、心理主义,以及稍后的新康德主 义等。这些学派或许在当时没有那么声名显赫,但它们对后来西方 哲学的发展却是不可或缺的。

这里有必要提到的,就是著名的新亚里士多德学派(又称“新古 典学派”)的代表人物特伦德伦堡(F.A.Trendelenburg)。从学理上 讲,特伦德伦堡对黑格尔的批判是相当尖锐的。他在其主要代表作 《逻辑研究》(Logische Untersuchungen)中十分明确地指出,黑格尔是 把逻辑范畴的运动当做客观现实运动的原型的。但如果考察黑格尔 逻辑中“从有到无”的第一个基本过渡,人们就会发现,这种看起来像 是由逻辑推导出来的辩证法,实际上是“由不愿预先设定任何前提的 那种辩证法所未经讨论就预先设定的”①。这就是说,在黑格尔逻辑 学的第一个范畴“变易”(werden)中,纯粹的"有"和"无"都同样是静 止的,如果不是黑格尔悄悄地插入运动,那就永远不能发展出自身能 够运动的、而且始终生气勃勃的变易这一直观活动。很显然,特伦德

① 特伦德伦堡:《逻辑研究》第1卷,转引自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 第 220 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伦堡抓住了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弱点,看到了黑格尔认识论的主要问 题。但是,特伦德伦堡并没有再向前走,继续对辩证法进行认识论的 改造,而是向后看,力图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新诠释,从另一 个方面来推进哲学的发展。特伦德伦堡对其弟子们的影响是深刻 的,当时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学术团体,其中有布伦塔诺、狄尔泰、韦 尔曼(O.Willmann)、泰希穆勒(G.Teichmueller)、奥伊肯(R.Eucken)等人。此外,存在哲学的先驱、丹麦人克尔凯郭尔也坦诚自己受到 特伦德伦堡的启发。这些哲学家对贯穿整个 20世纪的现象学和存在 主义哲学的影响是直接和明显的。

布伦塔诺和狄尔泰都是特伦德伦堡的学生,他们都对心理学和 认识论问题感兴趣,但是,他们后来发展的方向并不一样。布伦塔诺 既是一个心理学家和认识论者,同时又是一个本体论者。他关注心 理现象和认识论问题,尤其注意说明心理现象的类的特征——意向 性,注意阐明心理现象与真理、意识与世界的关系。胡塞尔是布伦塔 诺的弟子,“他从布伦塔诺那里继承了把哲学看作是精密科学的思 想。他和布伦塔诺一样,也从对象转向了心理活动。在他的许多个 别研究当中,布伦塔诺的思想构成了他哲学研究的出发点”①。另一 方面,布伦塔诺同样关心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注意研究存在概念的统 一性,注意区分作为一般概念的“存在”和“存在着”一词的具体所指。 他借鉴亚里士多德对存在的多种意义的界定和范畴论的分析成果, 以此去反对那种以存在者的假设来论证存在的统一性的研究。布伦 塔诺对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现代存在哲学的影响是不容忽 视的。

狄尔泰兴趣广泛,知识渊博,一生都在构造他的“精神科学”。他 不满意当时流行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试图限制实证主义的范围, 消除哲学的抽象理论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阂和争论。他把人、社会 及其关联当做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强调人是一个具有知、情、意的

①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燕宏远、张金言等译,第86页,商 务印书馆,1986。

整体,并且是不断与自然和社会进行交互作用的行动者。因此,他一 方面不满意传统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注重对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 的继承,同时对历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予以特别的重视,把它们视 为建构精神科学的重要内容。狄尔泰想建立的是一门既不同于自然 科学、却又从其中吸取某些元素,既不同于以往形而上学、却又关心 人类社会的精神科学。这样的精神科学当然是现代哲学开拓创新的 尝试,它改革创新、又不流于世俗,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对维护 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独立性,并对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早在 20世纪 30年代,胡塞尔就多次承认,狄尔泰学说在当时具有很 大影响,现象学运动也被狄尔泰的理论所打动,他把狄尔泰的精神科 学工作看做是现象学的天才的前瞻和准备。海德格尔和后来的伽达 默尔也都把狄尔泰当做他们的思想先驱。

正是因为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对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现象学所 发挥的特殊作用,我们在本卷中不是把他们的学说归于心理学和生 命哲学的范围,而是当做现代现象学的先驱。

发展线索

毫无疑问,现象学和存在哲学是现代欧洲哲学的主流,它贯穿于 整个 20 世纪,就是在今天也有一定影响。

胡塞尔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现象学的主要代表。由于时代的影 响和他本人的学养等原因,胡塞尔是以严格的科学精神来探讨哲学 问题的。与布伦塔诺一样,他最初也以心理学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 的角度来思考意向性、意向行为、意向行为的结构等意识问题的哲学 意义。但是,对心理学的考察并未使他发现他所期待的真理的绝对 性,而是看到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必将陷入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窠 臼的危险。这在胡塞尔是绝对不允许的。胡塞尔的一个伟大抱负就 是让哲学第一次建立在严格科学的、绝对可靠的基础之上,从这个意 义上讲,他是一个观念主义者。对他来说,“观念”是本质性的,是哲学 认识的核心问题。人类原本生活在“观念”的世界之中,这种“观念”是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的纯粹统一。自然科学兴起之后,“观念”的 纯粹统一性被割断,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为改变这种状 况,胡塞尔提出“直接面对事物自身”,要对事物进行“本质还原”和“先 验还原”,不仅要达到一种“本质直观”,认识事物的真相,而且要对经 验科学予以超越,返璞归真,不为任何所谓“科学”、“理性”所吓倒。晚 年的胡塞尔把这种纯而又纯的真理探索引入到现实社会领域,关注 人类的“生活世界”,试图排除一切成见和外部权威的影响,通过现象 学哲学的反思去认识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胡塞尔现象学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把握了那个所谓的“真理的 绝对性”,而在于“胡塞尔排除了使许多思想家感到气馁的原因,他消 除了对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忧虑,他给年轻一代哲学家注入了解决 实际问题的勇气”①。在原则上赞同现象学方法的哲学家由此发现了 现象学给哲学带来的一个新的广阔空间,而反对现象学的哲学家从 此以后不得不更加明确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以适应胡塞尔现象 学带来的高度科学、严谨的哲学时代。

舍勒也是早期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现象学领域的主要 贡献在于,他是将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方法付诸实施的第一人,并把 胡塞尔的理论成果当做其事实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且在此基础 上予以创造性的发挥。但应当注意的是,舍勒对现象学方法的解释 在本质上是不同于胡塞尔的。胡塞尔在构思现象学时就与康德的先 验哲学相接近,即胡塞尔与康德一样,他们都强调一切对象在原则上 来说都是意识所能理解的。而舍勒则认为,现象学方法面对的是具体 的事实,它并不要求概念的普遍性和明晰性,重视的是经验的确认和假 设,因此,现象学与先验哲学没有直接关系。

舍勒一生的思想发展变化很大,经历了从现象学时期到天主教 时期,再由天主教时期到泛神论时期。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著述 甚多,涉及伦理学、宗教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批判

①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燕宏远、张金言等译,第129页, 商务印书馆,1986。

等。其最富有成果的工作是对情感现象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展 开的对价值问题、人格(Person)问题、宗教神学问题、世界等级结构等 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舍勒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唯 理论、绝对主义和严格主义所进行的批判使其在欧洲学界声名大振, 但他把伦理学的基础看做“是由关于价值和价值等级序列的客观陈 述构成的”①,从而就把伦理学的最基本原则——道德义务从其“质料 伦理学”中排除出去。由此来看,舍勒的伦理学不包含具有普遍意义 的道德命令,也不像康德道德哲学那样纯洁。此外;舍勒的许多阐述 虽然很有创造性,但其论证却缺乏足够根据,方法不严密,分析也不 细致,尤其是他的理论缺少概念的逻辑力量,所以,他并没有提出一 种能够促进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形而上学理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来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却又远远地超出 了胡塞尔对纯粹先验意识的关注。海德格尔关注的重点是几千年来 西方哲学一直在探索、却始终没有确切答案的存在问题。他的解决 方法是把存在者与存在区分开来,并通过对存在者的此在(Dasein)的 追问去“对存在者加以适当解说”。这样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对既往的 单纯从认识论立场去认识存在的思想方法的彻底颠覆。海德格尔的 考察重点有三:一是把存在与时间性结合起来,强调存在的特征是 “在”的显现过程,而显现作为过程就离不开时间,所以任何此在的意 义都与时间相关;二是注意存在的“本真性”,认为此在既是个体的具 体存在,又是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共在”,“共在状态”使人丧失个性和 本质,只有当人处于本真状态中才会体验“忧愁”、“恐惧”和“死亡”,从 而达到大彻大悟;三是把自由与真理直接结合在一起,真理在他那里 不是陈述与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而是一种现成的东西,而自由的本 质则被解释为“让-存在(Sein-lassen)”。“让-存在”就是使存在者从 被遮蔽的晦暗中进入“光明(Lichtung)”之中,而这种光明本来就是真 理的原始属性,于是,自由使存在物自身的呈现成为可能也就意味

①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燕宏远、张金言等译,第166页, 商务印书馆,1986。

着,自由就是最本原意义上的真理,自由与真理是本然的同一。 海德格尔是深刻的,他不仅像他老师胡塞尔那样关注欧洲的文 化危机和精神危机,而且直接提醒人们不要遗忘对人类自身和整个 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关心——这才是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目的所 在。正是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探幽发微、反复追问,才使本体论这 个古老命题有了新的活力,并为此后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上的哲学解 释学、哲学人类学开辟了道路。

当然,关心人类存在状态的并不是海德格尔一人。在他之前数 十年,克尔凯郭尔就反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以精神的抽象性淹没生 活世界中的具体个性的思想方法。他重视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个人的 具体存在,通过对“个体在永恒之下的生存”的阐释,对不同的生存境 界及彼此间的关系予以深刻和透辟的揭示。克尔凯郭尔在世以及他 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影响并没有超出丹麦国界。他的学说的真 正流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存在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他 的著作被译成各种语言大量出版,入们对他的思想意义随之有了新 的认识。直到此时,克尔凯郭尔才被当做存在主义的“先知先觉者”、 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家。

与海德格尔同时代的雅斯贝斯也是存在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雅斯贝斯也不是从主客二分的立场去认识和解释存在的,而且在这 点上比海德格尔还要明确。他把存在直接视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 全(das Umgreifende)",并认为揭示存在就是通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 澄明和超越(Erhellung und Transzendenz)去阐明这个“大全”。他所 说的“此在”与海德格尔也有不同,他强调的重点在于,此在是指对象 化的人的存在,但人不只是单纯的此在,还包含了意识、精神、生存等 其他形式,所以,此在不仅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是各门具体学 科的研究对象。雅斯贝斯通过对生存、自由、交往、理性、历史性、信仰 等问题的阐释,开拓出一条与海德格尔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存在哲 学的道路。

存在主义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哲学运动,远远超出了德语世界, 法国知识界,尤其是萨特和梅洛-庞蒂在这方面的贡献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萨特曾经研究过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在 一定程度上受到德国哲学的影响。他对存在哲学的阐释虽然源于现 象学,但他的分析和结论却又不同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的存在哲 学。在萨特这里,“存在先于本质”和“他人就是地狱”这两个命题尤其 引入注意。萨特论证前者的根据在于,因为现象是事物自身显现的 过程,现象本身既是现象又是本质,而在其背后的是存在,所以真正 承载现象的就是“原始的存在”。萨特的论证是以纯粹主观性的自我 意识,即他所说的“反思前的我思”为出发点的,这种自我意识本来是 与其自身相同一的,它原本是没有内容的“虚无”,只是因为它的指向 外物的意向性,才把本质赋予给它所发现和包容的对象。于是,纯粹 主观性的意识存在同时又意味着非意识的存在,意识与外部世界由 此又结合在一起。萨特论证后者的理由在于,作为主体的入不仅与 生活世界打交道,更要与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主体打交道, 他入的存在会以他的主体活动限制我的自由,反过来,我的存在也会 以我的主体活动限制他人的自由,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是一种你争 我斗的关系。萨特从这两个命题中引申出一个实践哲学中的重要命 题——人生的意义就是“选择的自由”和人对自身的自为存在、对自 己行动承担“责任”的解说,他的存在哲学的实践意义也由此得到 彰显。

梅洛-庞蒂不仅是法国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也是法国结构主义的先驱者。与萨特一样,梅洛-庞蒂也是在德国现 象学和存在哲学的影响下开始自己的哲学研究和创作的,但他的哲 学思想在不少地方是不同于萨特的。首先,他将主观性与客观性看 做一个完成了的整体结构,并把其理论重心转向客观性。他对以往 的西方哲学进行了激烈批判,企图通过回到主观与客观尚未分裂的 原初的整体现象的途径来弥合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纠正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决定论和绝对自由等对立双方的 片面性。他的观察和研究在某些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 是他对身体-主体的出色论述表现出其哲学思想的独创性。其次,他 不同意萨特关于虚无和自由的看法。梅洛-庞蒂承认,我们确实能够在任何时刻终止我们的谋划,但这意味着我们开始了另一个谋划,因 为我们从不“悬搁”在虚无之中,相反,我们始终处于充实之中,处于 存在之中。梅洛-庞蒂在批评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的同时,也对 绝对自由作出了比萨特愿意承认的更多限制。其中最具特色的限制 因素是,由于我们不仅有意识而且还有一个身体,因此我们不可能超 越身体限制而获得一种纯粹意识的绝对自由。正是由于梅洛-庞蒂对 主体和客体的结构分析,才使他成为从现象学走向结构主义的关键 人物,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后现代哲学反对近现代哲学的统一性 和体系性指出了突破方向。

比存在哲学稍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理论思潮 之一,它不是像存在哲学那样只是对西方社会的危机感到“忧愁”、 “畏惧”,而是高举批判大旗,对现实世界直接加以否定。在这方面尤 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最大。这个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卢卡奇、柯 尔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吸收了现代哲学、社会学、经济学、 心理学等诸多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在实践上重视两次世界大战带给 人类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对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法兰 克福学派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人, 他们的批判锋芒主要是指向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对人在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全面控制,并且把这种批判扩大到对启蒙运动以后的 现代文明的坚决否定。70年代以后是所谓“后法兰克福学派时期”, 其影响在这个时期远不如以前,哈贝马斯、施密特等是这个时期的主 要代表人物,他们在批判社会现实的主题和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对 社会知识产生的条件和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也进行了重新评估。法兰 克福学派作为一个学派,其影响已经消失殆尽,但其中的一些思想家 及其理论却仍然在发挥作用。

我们在关注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发展主线的时候,不应忽视在 20 世纪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在19 世纪 末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其现代转向之后的心理学,又重新向哲学 积极渗透并产生了深刻影响的这一事实。“因为心理学之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主要在于它不是以纯自然态的外界客观事物作为自己 的研究对象,而是把解剖刀指向了进行内在思索的主体本身,即把人 的精神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①这样,心理学一方面利用自然科 学的研究手段进行观察和实验,另一方面又与理性分析自觉地结合 在一起,不仅心理学自身会因此取得重要进步,而且还必然会引起进 一步的哲学思考。从弗洛伊德以无意识的本能和性的冲动为核心的 精神分析学说,到阿德勒和荣格重视个人行为模式和集体无意识的 新弗洛伊德主义,再到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和马斯洛的科学人本主 义②,这些心理学家都自觉地从心理学跨向哲学,他们有意识地拓展 自己的研究领域,力图回答人和人类社会的许多更为根本的问题。 心理学与哲学的这种独特关系,为 20世纪的思想界提供了一个新的 哲学研究视角,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哲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新 的变革。如果说布伦塔诺、狄尔泰、早期的胡塞尔等人是自觉地利用 尚未成熟的心理学进行哲学变革,那么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 阿多诺和存在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雅斯贝斯等则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的 成果进行社会批判的成功范例。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关注。

后现代主义哲学

从20世纪 70年代末直至今天,“后现代”成为西方各国,尤其是 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热门话题,由这个概念所 引发的大讨论逐步演变为当代西方相当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术与 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其内容广泛而又不确定,涉及哲学、文 学、艺术、科学技术和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个思潮表

① 丁东红:《人之解读——现代西方人本哲学研究》,第169页,河北教育出版 社,2001。 ② 马斯洛是犹太裔美国人,他的学说在其产生的地域上不属于本卷范围。但 是,马斯洛创立的“存在心理学”在学理上是对欧洲大陆心理学-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因此,我们在本卷中把马斯洛学说作为第5篇的研究附录予以介绍,以使“心理 学-哲学”这一篇能够以比较完整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现了当代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苦闷和 矛盾,以及他们为克服这些矛盾而提出的各式各样的理论设计和文 化形态,从而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裂变的征候。

后现代主义讨论的核心概念是一对既连贯又对立的耦合词—— 现代与后现代,它们涉及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看待当今的时代。时代 性问题从来就是深刻的哲学问题,因此,围绕后现代的争论很快就由 最初的文化领域的讨论而演变为当代西方哲学的最重要话题,后现 代主义哲学也因此成为后现代思潮的核心理论,并引领着后现代主 义的理论方向。

尽管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有不同的理论观点,但它们共同遵守 的一个核心判断是:大约在70年代前后,西方工业国家先后从工业社 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也就是说,伴随着现代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通 信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西方社会由原先的传统工业社 会逐步进入信息社会。①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现代社会是指西方 近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造就的工业文明社会,其经济、政 治、社会机制的依据是启蒙时代所确立的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 理性主义、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现代的经济成就已经改变了我们时代,赋予了这个时代更新的含 义,即这个时代是更加自由的,是无中心的,多形态的,不确定的,审 美比道德和政治有更多的价值,解释比理论有更大的价值。理智的 功能不是依据人的理性建立概念的体系,而是解释、复制和扩展本 义,是在语言的叠加中游移。由此来看,后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想特征 就是反对以逻各斯和规范为核心的理论化、体系化的思维模式,注重 “不确定性、模糊、偶然的感性活动,从而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 无深度的道路”②。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的理论设计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 参见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第10—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② 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第5—7页,商务印书馆,2003。

一是被称为“后结构主义”或“解构性”的当代法国哲学;二是新实用 主义的后哲学文化观;三是所谓“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在这 里面,当代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也很大,因而我们在 这里重点讨论他们。

在被称为“后结构主义”的法国哲学家中,利奥塔、福柯和德里达 等都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

利奥塔在1979年出版了《后现代状态》,从知识论角度论述后现 代的文化特征,被视为是将后现代主义从文学、哲学推向全社会与各 学科领域的重要思想家。利奥塔对当代西方的知识状态予以批评, 认为科学和叙事(哲学、政治学等人文与社会学科知识)这两类知识 相互割裂,不可通约,互不理解;近代以来作为西方文化的理论基础 的“元叙事”,即理性主义、人的解放和精神辩证法,而今都已不可信、 崩溃瓦解了。当代知识,即后现代的知识已经背离了“元叙事”,背离 了西方启蒙思想传统,它们都是语言游戏,只有约定的游戏规则;不 再需要普遍的哲学根据,它们无需系统性、统一性、主体性,而是呈现 差异性、多元性、解构性、不确定性。即使像“正义”这种属于社会和政 治领域的概念也无公共评判标准,不再成为“社会的共识”。利奥塔 强调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主张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 不应割裂,肯定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有见地的。但他过于重视解构 性,抹杀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否定理性与客观规律,这在实质上就 是否定全部知识的科学精神,导向了相对主义。

福柯早年研究精神病理学,对癫狂和性欲有自己独特研究。后 来他对哲学和文化发生兴趣,其思想受尼采影响甚深,对西方传统文 化的批判很是激烈。福柯用一种所谓“谱系学”对人类思想文化展开 研究,但表达的却是要消解和否定线性发展的历史观,是要摧毁事物 的“本源”和永恒真理的思想方法。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固 定不变的本质和规律,不存在形而上学的终极目的。人类的全部思 想文化是词、物关系的配置,是受“无意识”自发支配的,历史发展没 有连续性,人们只能考察各个时代的文化断层。人不是能动的创造 者,更不是世界的主宰,而只是被各种文化密码所建构的虚幻外形。

在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东西是“相异事物的纷争,是差 异”。因此,他在晚期集中批判压抑、宰制民众的“权力”,他认为,当今 的社会、知识和性欲都是由“权力”所控制的,现实中的监狱、监视制 度,甚至文化的扭曲都是权力的表现。福柯的批判虽然是非理性主 义的,但他为一切弱小的、被压迫受屈辱的东西正名张目,遂使他的 理论对西方理论界发生重要影响,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后现代哲学中 的一种主调。

德里达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但他建立的以 “后逻各斯中心论”为核心的解构理论在欧美哲学界很有影响,使他 “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主要奠基者和代表人 物”①。与福柯一样,德里达对欧洲哲学传统采取了相当激进的批判 态度。他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逻各斯中心论”或“语音中心论”,这 个中心支配了从苏格拉底直至海德格尔的传统思维方式,不仅哲学 中的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真理与虚假、事实与价值等二元对立 原则都坚持这个中心,就是日常语言、道德伦理、价值判断也都围绕 这个中心。这种以逻各斯为中心的“在场的形而上学”是束缚、僵化 我们思想的“白色的神话”,只有将它们全都颠覆掉,才能克服当今哲 学与文化的危机。在德里达看来,这个以逻各斯为中心的最基本的 结构是“能指”与“所指”的对立,所谓解构就是指出这种根源于西方 传统的语音中心的思维模式并不具有以言语直接指谓对象的特权, 那种以为在逻各斯统治下全世界只有“一本书”、“一个作者”、“一个大 写的人”的看法,完全是传统思想制造的虚幻。德里达希望用书写文 字中心(他的“文字学”)来代替“逻各斯中心”或“语音中心”,力求在 “文字学”的外表下寻求已经被“涂改”的人类文化发展的真正轨迹。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是要抹去一切人为的传统规范,解放文化,重新书 写新的文字,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西方哲学的思想根基,使 一切企图寻找精神家园的希望破灭。

① 叶秀山、王树人:《西方哲学史》第1卷,“总论”,第25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另外两类后现代主义哲学虽然也认可我们的时代属于后现代 社会,但他们并不想解构和否定这个社会。他们或者是要在反知识 论的层面上反对西方传统,但在本质上却是想用实用主义和相对主 义方式来捍卫西方的自由与民主的价值观;或者是力图复兴、更新 某种传统哲学或神学,以克服后现代的文化危机。因为这两类后现 代主义哲学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美国,我们在此就不予以详细 解说。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西方社会中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并不赞同 后现代主义,他们仍然信奉启蒙运动确立的真理观和价值观。其中 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哈贝马斯是现代性的 坚定捍卫者,在 20世纪 80年代发表诸多论著,与后现代主义者展 开了激烈辩论。哈贝马斯坚信,启蒙哲学所确立的“现代性”体现的 是理性主义和人的个性解放,它的基本理念是相信人类历史在不断 进步,道德和法律在不断改良和完善,现代性的理念为人类的最终 解放指出了正确方向。虽然现代性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而且在 现代性的实践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但现代性仍是没有完成的事 业。哈贝马斯尖锐地批判后现代主义,说他们看到了科学、道德、艺 术的分离,却企图退回到现代性之前的位置;他们看到了现代社会 在获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付出了文化危机的代价,但却混淆了社会现 代化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不应放弃启蒙思想,而应纠正 原有社会设计的偏差;他提出交往理论,主张建立起一种更加开放 自由、更加理智的社会交往,使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商谈、对话、交往 获得价值共识,真正实现现代性的启蒙设计,实现人的解放,建立一 种新的理性社会。

由此可见,围绕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后现代性的争论有很多 不相同的观点,它们表现了当代西方知识分子们对当代社会与文化 的不同认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 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扩张、社会构成、文化形态等方面 确有新的变化和特点,理应引起我们重视,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后现代 主义的意义所在。

我国哲学界是近10年才开始对后现代哲学予以追踪研究的,在 这个领域的认识、分析都还很不够,这当然是与世界范围在这个领域 的研究现状有关。本卷“后现代哲学”这一篇简约地论述了七位后现 代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它们是作者本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项工作还有待于更多的学者继续 深化和探讨。

基本评说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清楚地表明,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明显 地不同于过去那种包罗万象、一统天下的哲学,它的一个非常明显的 特征就是分化多元,演变迅速。如果说以往的某一种哲学作为主导 意识形态可以统治天下数百年,甚至一千多年,那么,在现代西方社 会中既没有这种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哲学,也没有哪一种哲学可以 不受挑战地维系如此长久。相反,这一百多年来是各种思潮涌动不 息,各种哲学流派纷呈迭现,许多哲学流派或学说来去匆匆,有的流 派的生命只有十来年,就是能够延续几十年的流派或学说也在不断 地更新内容或形式,呈现出既波澜壮阔,又复杂多变的局面。 如果我们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几十种流派及其学说,可以发现, 它们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或者是以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去认识世界, 或者是偏重于本体论或认识论,而是表现出各种不同,有些甚至是大 相径庭的哲学倾向。概括地说,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有下面这几种基 本倾向:

第一种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哲学。实证科学打破了形而上学的 神话,它提出先验学说的正确性必须接受经验的检验;但现代物理学 却又打破了物理的实在世界与直观的现象世界之间的直接联系,经 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世界观同样受到挑战。于是,就像宗教信仰和 形而上学对现代人已经不再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一样,我们的生活世 界对现代人来说也不是本身自明的,这样,在现代人这里就出现了怀 疑我们世界的态度与形而上学欲望的基本对立。哲学历来寻求的是一切科学认识的绝对基础,现代哲学也不例外。在现代哲学中,不仅 具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倾向的一些哲学流派要对世界重新加以考 察,而且存在哲学也是要对世界本质予以特殊说明,像海德格尔的基 础本体论就是要解答人怎样才能在一个没有神的世界里生活的问 题。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统一性、突出差异的“后现代状况”的阐述 也具有这个性质。

第二种是追求纯粹理论认识的哲学。这种哲学看到各门具体科 学的局限性,希冀超越各种科学知识,并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专 心致志地追求一种绝对纯粹的,甚至是超越时空的真理。布伦塔诺 在方法论上虽然有经验主义因素,但他追求的目标却是关于绝对价 值和神的学说。新康德主义中一些哲学家,如柯亨等也有这种倾向, 柯亨力图吸收和应用现代数学的方法,积极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规 律和有效性,希望以此来证明理性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合法性。 而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胡塞尔,他的现象学是要超越一 切经验科学,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的方法开辟一条认识事物本 质、认识绝对真理的道路,使哲学奠定在一个绝对可靠的认识基础 之上。

第三种是批判哲学。这种哲学与第二种倾向完全相反,是以批 判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人类社会,在他们这里,哲学不只是认识世界 的理论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去改造世界。如果说叔本华、尼采的意 志哲学是对西方文化传统的否定和颠覆,那么,后来的许多学派都展 开了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批判。这方面最典型的是西方马克思主 义,他们的批判理论直指资本主义社会,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现实的 批判,去建立一个更合理、更公正、更善良的社会,但他们的批判理论 往往脱离实际,找不到一条能够真正改造社会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从积极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哲学也是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批判,他们 反对同一性、反对“元叙事”,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压迫”、 “宰制”的反抗,是对一种更自由社会的企盼。

第四种是对纯粹哲学基础问题的研究。这种哲学追求理论认识 的明晰性,并以为一切科学陈述寻求不容怀疑的基础为目的,但它们并不想干预或替代诸如信仰、伦理、艺术、社会等其他领域,哲学变成 单纯的基础性研究,关注的对象集中于“前科学”的概念和语言、语义 的研究。维也纳学派属于这种哲学,现代分析哲学中语言分析也属 于这种哲学。虽然有些哲学家批评分析哲学是把哲学问题技术化, 但应当承认的是,这种倾向是用绝对精确性来表现绝对知识,是绝对 理念借以表现的现代形式。

除去上述这几种基本倾向以外,现代西方哲学还有一些其他倾 向。比如,分析、概括各个专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在此基础上形 成一个总的哲学观点,如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哈特曼的“自然哲学” 等。再比如,做纯粹描述性研究,尤其想通过哲学史的描述研究而挖 掘新内容,这点特别体现了现代哲学家的职业特征。尤其值得一提 的是,当下西方哲学出现的各种分支学科,如政治哲学、信息哲学、生 态伦理学等,都是直接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力图把哲学与某一 门具体科学结合起来,从一个方面直接干预社会现实,这既体现了哲 学的实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现代哲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西方哲学出现这种多元分化的局面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 究其根本,主要有两点:

其一,自从哲学与其他各门学科分离以后,哲学不再像以往那 样,百科全书式的把各种极其不同的任务集合在自己身上,而是随着 各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只是专注于纯理论的阐述,哲学也要分 析各门科学的理论基础,并要把它们的研究结果与自身结合在一起。 于是,在哲学内部就产生了有不同侧重、不同职能,甚至是不同性质 的趋向和分支学科。由于大多数哲学著作只能表现其中的一个方 面,所以,哲学的分化和多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二,虽然现代哲学的根本问题与经典哲学是相同的,但现代自 然科学的精确性和严密性必然会使人们对传统哲学的思辨性和其观 点的独断性发生怀疑,并且导致了反形而上学思潮的产生和蔓延,这 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社会不仅没有消除 原有矛盾,相反,资本的扩张,贫富差距的拉大,民族和信仰的矛盾增 加,更是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动荡不安,形成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并引发了连绵不断、更加惨烈的战争。这两方面的情况极大地动摇 了人们迄今所承认的传统价值观和信仰,出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 神危机和文化危机。这种时代性问题迫使哲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上 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现代哲学因此从其对立面得到了推进。另外, 从更深层次上讲,即使经验科学和实证科学相当发达,人类也永远不 会放弃对超验的、形而上学问题的追求,正是在这种精神危机和文化 危机不断加剧,而人类又必须明确回答人生意义的分裂之中,现代西 方哲学仍然要为一切科学陈述寻求一个绝对的基础,要为人类的存 在寻求绝对的价值,现代西方哲学出现这种复杂多变的局面就是不 可避免的了。

通过回顾现代西方哲学的复杂多变的局面,归纳其基本倾向,分 析其发生的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这里主要提出以下 几点:

首先,学习西方哲学必须融会贯通,抓住本质,既要知道其当下 总体状况,也要把握其来龙去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囫囵 吞枣,以偏概全,更不能有意炒作其中某派某家。在这方面我们是有 一些教训的。比如,有些学者以为,哲学研究在 20 世纪已经转变为语 言问题。提出这一主张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应当指出的是,如果把探 讨人类最本质、最普遍问题的哲学消解为语言和文字游戏,不仅背离 哲学的本质,而且也脱离了社会现实。对此,西方学者也是有认识 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想用精确的语言来 表达绝对知识,语言分析根本不可能消解和替代哲学问题。不然,我 们就没有弄懂这种变化的本质。

其次,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现代西 方哲学的发展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带动和影响下,对传统的形而上 学进行了批判和拒斥。很显然,这对于解放思想,促进哲学的发展发 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对人类自身存在、存 在的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理论自觉,并进而上升为理论把握。哲学的 这种本质已经决定了,哲学不是某门具体的科学,不能陷入科学主 义、实证主义的泥淖,更不能由此蜕变为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哲学必须包含对绝对、无限、永恒意义上的理念的追求。因此,我们应当 正确处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其中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 系,注意吸收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让哲学单纯关注和研究某 一类具体科学问题。

再次,哲学一方面是对最终价值的追寻或怀疑,另一方面哲学必 须面对现实。对很多哲学家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处理不好, 就会像近代哲学那样专注于玄思空想,或像现代哲学中的某些流派 那样因执著于抽象化而脱离实际。这里的关键是要,既面对现实又 不能陷入实际事物,而是要从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立场去观察和分析 具体问题,使哲学研究真正做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时代性与永 恒性的统一。哲学家理应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不能人云亦云、 唯上唯书,更不能追名逐利,而是要对事物认真地反思,坦诚地表达 我们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认识。

最后,从本质上说,现代西方哲学是立足于西方国家的现实而发 展起来的,表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本质特征。我们学习和研究现 代西方哲学,是要借鉴当代西方的思想成果,但不能因此而“食洋不 化”。在注意哲学问题的普遍性的同时,我们的立足点应当是中国的 国情、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我们面临和应当解 答的是中国问题。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分析西方 发达国家有关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注意超越西方的现代性和后现代 性,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为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作 出我们的贡献。

几点说明

本卷讨论现当代欧洲大陆哲学问题,涉及诸多流派和哲学家,在 如何把握和表达这些流派和思想方面,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学术界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即西方哲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 先后出现过许多流派,根据它们表现出的基本倾向,可以分为两大思 潮:一是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思潮,二是英美的科学主义思潮。但有些学者并不同意这种分类,他们反对这种分类的基本考虑在于,无论 是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都不足以概括和表达现代哲学的多元化、 复杂化的现实状况。比如,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明确反 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人不是存在的主宰者,而是存在的守护者,他 因此发出了“拯救地球”的呼吁。反过来说,现代英美哲学也不乏人 文关怀,不少英美哲学家在看到科学理性给社会带来秩序、财富和繁 荣的同时,也认识到科学理性并不可能满足入们对道德、信仰、审美 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只是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理路不同于欧洲 哲学家,更侧重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伦理学等实践领域。

这里还涉及哲学界在80年代讨论得比较多的“语言转向”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简略地讨论了这个问题,这里还应当指出的是,在20世 纪不仅分析学派重视语言问题,欧洲大陆哲学同样重视语言问题,只 是两者立场不同。前者是加强和突出语言的逻辑功能,后者则是强 调语言在解释现存世界、澄明人生方面的意义。海德格尔说“语言就 是存在的家”,伽达默尔声称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结构主义将 语言结构分析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研究,无不说明语言在现代欧洲 大陆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①

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一方面表明,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 潮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交叉、相互融通的,硬是把它们分开在事实上 和学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另一方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代哲 学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历史上的某一种哲学一统天下几十 年、甚至数百年的情况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这当然也是与现代社 会多元化的基本格局相适应的。

考虑到我们这套书是“学术版”的哲学史,没有必要像教科书那 样面面俱到,同时也为了反映我国、外国哲学界近些年来的研究成 果,我们在编撰本卷时力求贯彻这个主旨:不求全面,但求抓住欧洲 现当代哲学的发展主线,并力求准确。这样做,一是可以突出重点,

① 参见《西方哲学名著提要》,黄颂杰主编,第13—1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二是可以与这套书的宗旨相一致,即“这部书的各个部分都是作者经 过独立研究的成果,是各位作者的研究心得”。为了尽可能做到这 点,我们比较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本卷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编写的,并以各个时期最具代 表性的哲学家思想的评介为中心。这样做的一个基本意图是,希望 通过对这些哲学家的著作和思想的介绍评论,能够向读者比较全面 地反映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并以此展现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全景。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这样一个考虑,不少哲学家并不是能用某个主义 或某种哲学就能概括的。比如,我们过去常用“生命哲学”来称呼狄 尔泰的哲学,是因为狄尔泰强调“从生命本身去认识生命”,但“Leben (life)”这个词在狄尔泰那里既指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具体的人(Person),同时也指社会和历史的现实性(Wirklichkeit),因此,这句话同 样可以译为“从生活本身去认识生活”。而且狄尔泰在解释学、心理 学-哲学和哲学史等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同样可以用“解释 学”、“心理学主义”、“历史主义”来称呼他的学说。再比如,我们既可 以把卡西尔归入到新康德主义,也可以把他的学说称为“哲学人类 学”,因为卡西尔的学说的确涉及这两个领域。在哲学史上,像狄尔 泰、卡西尔这样的哲学家还有不少,以哲学家的思想评介为中心,就 可以减少“贴标签”带来的以偏概全的麻烦。

第二,哲学术语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题。“Sein(存在,是,有)”, “Dasein(此在,亲在,缘在,在场)”,“Existenz(实存,生存,出世)”, “Ereignis(事,事件,缘起,自起,庸,道)”,“Reprasentation(再现,代 现)”等等,都是学术界经常争论的话题。因为这部书都是作者自己 独立研究的成果,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强求作者统一哲学术语的翻 译。但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我们一般都要求把这些术语的 原文注在汉译后面。虽然这样做要占用一定的篇幅,但对于准确地 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和研究者的心得却是有利的。

第三,德国和法国的哲学思想在欧洲大陆起主导作用,但德、法 并不能代表整个欧洲。为此,我们在本卷中特别安排了一篇专门讨 论现代意大利哲学,主要涉及克罗齐的精神哲学、金蒂莱的行动主义、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现象学与存在 主义等。虽然这方面的讨论不像对德、法哲学思想的研究那样深刻 和广泛,但它对我们的启示作用是明显的,因为即使这方面的讨论是 “门牌号码”,它也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和视野,后来者也可以循此线索 “登堂入室”,使我们在外国哲学领域的研究在今后更加深入、更加 全面。

第四,本卷是一项集体劳动的成果。为充分体现和尊重各位作 者的劳动,我们并不对作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但要求言之有 理,言之有据,文章的篇幅也是可长可短。本卷主编审读了全部文 稿,对部分文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对少数文稿作了一些修改,但不做 大的改动。这里要说明的是,因为这是一项集体创作,参加写作的学 者在学术视野、语言表达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某些部分,特别是在 某些当代哲学问题上,在学术界还没有得出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观 点之前,现在的文本只是有关作者自己的观点,文责自负。这里面很 可能会有一些不准确、浅疏,甚至是谬误的地方,我们诚恳地欢迎有 关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逻辑学

    一逻辑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我们国内的图书馆编中文目录时,把黑格尔的《逻辑科学》和《小 逻辑》都放在哲学类“逻辑”的子栏目下,这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误 解。逻辑学本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而在黑格尔那里,思维规律不 应该是纯形式的,而应该是有内容的,换句话说,它不应该是纯主观 的,而应该与客观世界有关,逻辑学作为研究纯粹理念自在自为的科 学,它的“存在论”和“本质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14
  • 第一节 文德尔班

    文德尔班(W.Windelband,1848—1915)是西南学派最初的领军人 物。他1848年出身在普鲁士一个军官家庭,先后在耶拿大学、柏林大 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过。最初他学的是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以后才 学习历史和哲学。1870年在洛采(R.H.Lotze)那里通过哲学博士学位 答辩。1873年,文德尔班获得大学授课资格。1876年成为教授,先在 瑞士授…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302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天主教哲学-第⼆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在线阅读

    第⼆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基督教最初是作为⼀种⾰新的犹太教由犹太⼈传给犹太⼈的。圣 雅各,其次还有圣彼得,都曾希望基督教不超出这个范围。若没有圣 保罗,他们的主张或已盛⾏于世了。圣保罗毅然容许外邦⼈⼊教,不 要求他们受割礼和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传曾以⼀种保罗式的观点 记载了两派间的争论。毫⽆疑问圣保罗在各处建⽴的基督徒社团,⼀ 部分是由犹太⼈的改宗者,…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96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二章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在线阅读

    第二章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 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氏族的农业经济向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邦经 济过渡。公元前492年至公元前449年,以雅典为盟主、由各城邦组成的提洛 同盟在希波战争中大获全胜,希腊进入繁荣发展时期。雅典建立了人类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制民主制,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戏 剧、建筑和雕塑成就辉煌,历史、医学和数学的研究也取得…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7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