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词源与隐喻

1756年,杜尔哥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第6卷撰写了“词源 学”词条。“词源学”实际上是一篇论语言起源和发展的论文,它的角 度与卢梭的同类文章不同。卢梭把语言与人的感情联系起来,讨论 话语和文字的起源问题;杜尔哥更注意词自身的演变。

词源学追溯词的最初含义。“词源学就是探讨一个词的起源。 产生另一个词的词被称做原始的,否则就叫做派生的。”①这里针对的 是词源,也就是说,同一个词本身的演变。变化的过程是不自觉的, 通常并没有使用者主观的故意,因为实际的情形是词的重复。这又 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内容的变化。从古至今一个词或者字本身并没 有变化,但是古今的理解不同了,增补了一些新的含义,原来具有的 词义逐渐丧失。二是形式的变化,旧词在重复过程中被新的词汇所 代替。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形,杜尔哥都首先追溯到人的精神变 化。“人的精神……可能由于另一种习惯效应而消失……在每个人 的精神中,重复一个词时的环境决定了词的意义。”②精神之所以变

①② 杜尔哥:《词源学》,第1页,巴黎,贝尔吉出版社,1961。

化,是因为习惯和环境的变化。不同环境、习惯和不同时代的人,在 使用同样的词语时,心理的意向并不相同,或者干脆就用新词代替旧 词。新词的大量涌现突破了词的重复和模仿,表明人的内心世界更 为丰富。这些新词具有什么性质呢?比喻或者隐喻。为了解释旧词 所不具备的新意,最好的办法是联系一个相似的、形象的例子。这样 的语言像诗的语言,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一种语言越是原始, 就越带有诗意,它表明新的语言在形成,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 过程的关键词还是隐喻。隐喻是在不自觉中向一种新的语境过渡, 新的境界是在对原始意义的增补过程中,经过意义的迂回与转让实 现的。“把几个旧词组合起来,以表达新意。这类词并不在日常习惯 中使用,必须认真分析,才可以从这些复杂和派生的词汇追溯到那些 简单和更根本的词。”①隐喻原来就是派生的过程。于是“词源学意味 着一个词的真实意义……人们学会在更古老的、不可分解的语词中 寻找语言的起源。但是语词一个接着一个,相互融合,就像说这些语 言的人一样”②。语言的起源是可以追溯的吗?我们只能从已知推测 末知。或者说,起源是一个谜,我们对它实际上是无知的,我们依靠 的全部本领是猜测,因为当我们自以为发现了一个源头时,事实上还 有更早的东西,它是无穷无尽的。于是,像其他许多学科一样,我们 在语言领域遭遇的也是可能性。

词源学追溯到一些不再被使用的词,这些词成了文物一样的东 西,象征着不同的思想习惯和风俗,或者叫做人文精神。我们不再说 古人的语言,因为我们的念头和心思都变化了。词或者语言的变化 总是有踪迹可寻,比如从简单、质朴向复杂、奢华过渡。③ 这样的“过

①② 杜尔哥:《词源学》,第2页,巴黎,贝尔吉出版社,1961。 ③ 这就好像人类本身发展的轨迹:原始人是简单的,现代人是复杂的。但这只 是我们的猜测,并没有充分的根据说明原始人不如我们有智慧,就像没有证据表明原 始语言不如现代语言一样。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原始人和原始语言与现代人及其语 言不一样。与其说文明是发展或者进步的,不如说它是并列的。词源学本来重视语 言的时间性,但是也末尝不可以从空间性加以补充,就像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 一样。

渡”也避免不了“过度”,它是向一个方向极度延伸的过程。 原始词往往是具象的,隐喻也就是根据词的本意把某种另外的 事物比拟为似乎与它有相似关系的事物,但是在直观或经验上,这两 种事物之间一点儿也不相像。隐喻是原始叙事的一个重要方法。由 此可见,原始语言的抽象能力差。但是,现代意义上智慧的标志却正 是使用抽象的智慧或抽象语言。语言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过程 中,遗失了大量的智慧密码。换句话说,语言越是抽象和有逻辑,就 越不敏锐。这也是隐喻语言、诗意语言丧失的过程。我们在抽象的 概念语言或者形而上学语言里再也看不出它们起源于隐喻。我们渐 渐忘记了语言文字原来的样子,以为语言真的就只是一些符号工具 而不是文化艺术本身。

另一方面,隐喻的前提是有词的原义。但是广义的说话和写字 过程(我们用以象征文明的历程)却好像是一个隐喻连接着另一个隐 喻,渐渐地使我们忘记了词的原义。于是只是剩下了一些修辞或者 装饰。在世代的延续中,这些“装饰”开始变形,以至于与过去的语言 不再来往,使后者成为死的语言。①

杜尔哥提醒我们,词源往往并不来自纯粹学术的文本。他认为: 当我们从某种古代语言中提取一种现代语言时(比如从拉 丁文中派生出一个法文词),最好不仅是从其纯粹状态或者所谓 好作者的作品中研究这种语言,而要研究最堕落的语言,最下等 人的语言……正是粗鲁之人对形成新语言有最大贡献,他说话 只是为了被理解的需要。②

① 比如文言文,但是它在一百多年前还是活的语言,即知识分子的日常用语。 一种文明的轨迹往往是伴随着它所使用的语言的消失而消失的。如果想到当代一般 法国人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启蒙时代的文献,而当代中国的普通读者为了理解18世纪 的中国语言却常常不得不借助于翻译辞典,即用现代汉语解释古代汉语,我们就会明 白中国的文字断裂得多么严重。 ② 杜尔哥:《词源学》,第10页,巴黎,贝尔吉出版社,1961。

这种需要剥掉了一切伪装,成了赤裸裸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动作语 言,不懂旧的语法规则的语言。语言的创造性使用经常是自下而上 的,来自民间。当原来的词不能表达新的习惯和新的心思时,新词的 创造就不可避免,并渐渐地从陌生到熟悉。这种情形在新旧风俗的 转化过程中看得特别清楚,比如当代中国流行着大量的外来语,其周 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

站在杜尔哥的词源学立场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推理也变得 不纯粹了,因为后者所涉及的概念含义是“同一”的、纯粹的,没有变 化,从而像是一种真空中的产物。如果不是这样,同一个词含义模 糊,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在亚氏看来就是不可理喻的,是诡辩。所以 我们说,杜尔哥的态度是对亚里士多德立场的批评。亚氏持一种纯 粹的知识分子语言,而杜尔哥则持民间的语言。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 和谐有限的宇宙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本原论出发,去研究全部宇宙和天体运行结构。他们认为,宇宙和天体也是在空间上有限定的,有和谐的秩序的,由此提出了一种和伊奥尼亚学派不同而较为严整的、和谐有限的宇宙论,以及相关的一些天文学上的见解。他们开启了一种直到中世纪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有限宇宙结构模型说,而这种宇宙结构模型和他们主张的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说,也启发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运…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1日
    191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在线阅读

    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通常在⼈的⼼⽬中是这样⼀个⼈:他⾃称把社会主义做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他⽐任何⼈都作出更多贡献,创造了⼀个强⼤的运动,通过对⼈的吸引和排斥,⽀配了欧洲近期的历史。讨论他的经济学,或讨论他的政治学(除某些⼀般⽅⾯外),不在本书的范围之内;我打算只把他当作哲学家和对旁⼈的哲学起了影响的⼈来讲⼀讲他。在这⼀点上,他很难归类。从⼀…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80
  • 亚里士多德-《动物志》-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二卷 【1】 就其他诸种动物而论,有一些部分为一切动物所共有,这在先前已经说过,另一些部分则仅为某些种类的动物所具有。动物的部分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其方式此前我们已多次提到过。大致说来,凡是在种类上相异的动物,其身上的部分大多数都会在形式上相异;并且它们的一些部分只是在类比上没有差异,在种类上则彼此相异,另一些部分在种类上相同,在属类上却相异。有很多…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88
  • 第三节 巴克莱的反抽象理论

    在巴克莱看来,对概念进行澄清就是要弄清概念的意义,要弄清 概念的意义必须从研究语言入手,因为正是由于哲学家们滥用语言, 才造成了各种错误的或无意义的概念,阻碍了知识的发展。他说, “我们不能否认,词语有绝妙的用处,因为古今各国爱好钻研的人经 过共同努力所获得的全部现有的知识,都可以借助于词语,被一个人 所知道、所占有。不过,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词语的滥用…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51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理智的形而上学时期 在形而上学本身中,我们看到实体性与个体性的对立。首先 是朴素的、非批判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 ideae innatae〔天赋 观念〕;主要的东西是一贯性、方法。其次是洛克的思想起源说,他 对此作了论证,还没有提出思想是否绝对真实的问题。实体说是 自然主义、斯宾诺莎主义;斯宾诺莎的实体说是与法国唯物论平行 68 331 的。在这…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2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