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狄德罗谈宗教问题

狱德罗并没有像经院哲学家那样从概念出发讨论宗教问题。我 们认为,首先,他关于宗教领域最有活力的思想并不是学究式的,而 是采取了自己所擅长的对话和文学体裁。这既能表现他的个性,又 可以规避某些不必要的风险。其次,狄德罗通过人物形象和人的命 运谈论人与宗教的关系,其中的主角往往是女性。女性与宗教的连 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边是鲜活的感情生命,一边是灰色的教条。 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们被激发出的不仅是沉思,而且是行动的热情,

①《狄德罗美学选集》,第313页,巴黎,加尼耶兄弟出版社,1965。 ② 精神病患者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其思路非常固执地不走正常人的路线, 不是关注对象和周围环境,而总是把目光盯着自己,他们也是非常自恋的人。这很像 狄德罗这里所说的演员的情形:演员品德的好坏与他扮演的角色和欣赏他表演的观 众无关。

这也是狄德罗文章的特色。

在《一个哲学家与元师夫人的谈话》中,狄德罗对宗教作了辛辣 的嘲讽。他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夫人作为谈话的一方。这位夫人是虔 诚地信仰基督的,在与哲学家(其实就是狄德罗)的谈话过程中,她逐 渐对自己原来的信念产生种种疑惑。这也是狄德罗阐述自己宗教观 点的过程。

狄德罗把女性的魅力都集中在这位元帅夫人身上,她娇柔、美 丽、贞洁,简直就像一个天使。元帅夫人开门见山,说她要与哲学家 讨论信仰问题。信仰、道德、诚实等问题是连在一起的。狄德罗正 是从这里寻找批评宗教的突破口。在元帅夫入看来,没有宗教信仰 的人简直就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她遵守自己的信仰。可是,在 狄德罗看来,人是趋利的“动物”,再也没有比人更自相矛盾的“动 物”了。 狄德罗:“人是自相矛盾的,还有什么比人的自相矛盾更普 通的现象吗?” 元帅夫人:“啊,真是不幸,没有。人们有信仰,可是人们每天 的举止好像没有信仰。” 狄德罗:“人们没有信仰,可是人们每天的举止却好像有 信仰。”①

多么奇怪的现象啊!人是多么奇怪的动物!元帅夫人与狄德罗 描述的两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其实是一种:人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 信仰,因为人是趋利的。“人相信是因为人有东西要获得吗?”②这里 要获得的,显然不是宗教精神,而是实际的利益。

可是,元帅夫人还是固执己见:自相矛盾不就是思想混乱,没有理 性和信仰吗?它导致恶。而宗教本身并不自相矛盾,因为宗教是最有

①③《狄德罗著作集》,第1173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51。 ② 同上书,第1171页。

道理的③,它不是恶。从这里,我们似乎能得出这样的印象:宗教是人行 善的动机,而不相信宗教是人们为恶的动机。于是,元帅夫人说:“恶, 就是有更多的举止不当……善,则有更多的好处。”①但是狄德罗认为, 以往的历史却表明了宗教可怕的灾难以及民族间的冲突和暴力。各种 宗教之间是决不宽容的。究竟谁是谁非呢?争执的结果是无休止的宗 教战争。“我们的历史留给我们太多悲惨的例子,它创造了……最强 烈、最绵延不断的仇恨。”②但这是宗教本身的错吗?元帅夫人认为历 史上的灾难只是对宗教的滥用。狄德罗反驳说,这不是滥用,而是事 实本身。宗教的滥用与宗教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宗教好像是由一 个厌恶人类的人建立起来的,“最危险的疯狂是宗教造成的”③。但是 元帅夫人还有她的道理:如果人的本性就是恶的,怎样管束人的行 为?社会应该有一种使人惧怕的精神力量,“如果你摧毁了宗教,你 拿什么来代替它呢?”④这其实是神权和皇权都想说的立场,也是许多 人的疑惑。但在狄德罗看来,根本不必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并没有 宗教位置的问题。一定要有宗教的位置,这是一个可怕的偏见。它 “没有考虑到,在任何世纪和任何民族那里,宗教的观点都不能作为 考察民族风俗的基础。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世间最实在的人,他们 所崇拜的神,是最放荡的下等人。”⑤神原来就是放荡的,就在人世间。 狄德罗的矛头所指并不仅仅是基督教,而且是宗教的一切形式,是宗 教本身。他不无讽刺地说,他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狄德罗提到住在他家附近的一个漂亮的女邻居,她聪明,对丈夫忠 贞,有教养,皮肤白皙、细腻……她从不炫耀这些。她走在大街上,引 起男人的偷窥。这美丽的夫人目不斜视,但问题还是来了:《圣经》首先 责备偷窥者,按照福音书的教诲,垂涎邻家女人的男人等于在心里犯了 通奸之罪!狄德罗拿这样的神意说给自己的女邻居听:精神上的通奸 和实际的通奸情况同样的严重。但责备并不只是针对男人,女人也同

①《狄德罗著作集》,第1174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51。 ②③④ 同上书,第 1175页。 ⑤ 同上书,第1176页。

样逃脱不了干系。狄德罗对自己漂亮的女邻居说:“如果一个男人内心 犯了通奸之罪,并因此要遭受惩罚,那么导致这个男人犯这样罪的诱 因,漂亮女人又该当何罪呢?”女邻居无言以对。事实上,同样的心情也 出现在女人身上,基督教为什么只是责备男人呢?就像狄德罗说的,这 是人们的一种心理习惯,但是这样的习惯态度并不见得准确,“就好像 没有比自称是耶稣徒而实际上不是更为常见的了”①。

宗教好像是一些不喜欢人类的人建立起来的,就是说,这些人妒 忌人世间的一切属于人本身的欢乐,可是,“迫使一个民族服从只适 应神经症患者的原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些疯子,他们并没有能 力长期抵制自然的冲动,但他们却把我们引导到他们的法律之下”②。 什么法律呢?就是宗教建立起来的一般道德原则,所谓的普遍性的 善,它告诫人们要远离人世间的“邪恶”。诱惑几乎唾手可得,那个高 悬的宗教道德戒律这时显得微不足道。人的本性决定人只对引起自 己快乐的事情有强烈的兴趣,女性尤其如此。狄德罗上面提到的“忧 郁”与这里的地狱是遥相呼应的,它们都远离快乐,像一种隐喻。在 这方面,我们能挖掘出狄德罗的未曾言明之意。宗教与启蒙、启蒙与 浪漫都曾用“光明”与“黑暗”作为比喻,巴它们的寓意往往是相互抵 触的。

狄德罗反对将任何观点强加于别人,即使是他自己的观点。狄 德罗以他自己的方式阐述启蒙时代倡导的言论与思想自由:“我宽容 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思考,但愿人们允许我也按自己的方式 思考。”③每个人都有“偏见”,但如果这偏见并不强加给别人,它就不 是真正的偏见。真正的偏见是以偏概全,以全社会代言人的身份将 某一宗派的私见转变为全社会的,这是真正的言论自由在“偏见”问 题上的辩证观。宗教意义上的偏见也就是迷信的一种。什么是迷信 呢?迷信的语言通常是一般或普遍意义上的判断句。其语境是把日

①《狄德罗著作集》,第1177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51。 ② 同上书,第1178页。 ③ 同上书,第1179页。

常一件细小偶然的事情与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判断相连接,人们出于 心理的渴望或者恐惧,把个别误认做一般,迷信就产生了。元帅夫人 问狄德罗:你相信人们有可能放弃迷信吗?回答是不可能,因为人最 经常的心理状态是无知和恐惧。这里提到了一个例子,它与人们希 望“永垂不朽”的普遍心理有关,就像元帅夫人问狄德罗的话:想到自 己死后将是一无所有,一片沉寂,你难道不感到惊恐吗?无神论者狄 德罗说:他只享受今生今世,至于生命未来的希望,他是不知道的。 他不抱希望,因为期待并不能使他逃避虚无。为什么说“不”呢?因为 对未来而言,唯物主义者狄德罗失去了感觉它的器官,他实在说不出 什么。他实事求是,不能硬说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存在。于是,问题 很自然地成为哲学家式的对话。

元帥夫人:“但是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呢?” 狄德罗:“我正想问你呢?” 元帥夫人:“它是上帝创造的。” 狄德罗:“什么是上帝呢?” 元帥夫人:“一种糖神。” 狄德罗:“如果精神能够创造物质,物质为什么不能够生成 精神呢?” 元帅夫人:“为什么物质能生成精神?” 狄德罗:“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①

这样的对话是“本体论”的,但是狄德罗并没有想到什么本体论。 他所谓的“物质”有实实在在的含义,它与自然的“享受”和快乐是联 系在一起的,从物质中得到幸福的愿望!在狄德罗看来,灵魂并不像 宗教认为的那样高贵无比,灵魂甚至是低贱、卑下的,因为动物或者 畜生也有自己的灵魂。灵魂是由物质的生命形成的。“人只不过是

①《狄德罗著作集》,第1180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51。

一种比其他动物更为完善一点儿的动物。”①这样,灵魂就一点儿也骄 傲不起来了。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但是,人的动物性的一半战胜 了天使那一半,这就是人!狄德罗对一个没有宗教的世界并不感到 恐惧。

对18世纪法国人而言,宗教信仰就是入的命运。启蒙的本来含 义是驱除蒙昧,获取光明,它在思想上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批判宗教 的精神专制对人性的摧残。在《修女》这部小说中,狄德罗以生动的 笔调描述了普通人这样的命运。像狄德罗其他小说一样,《修女》取 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② 修道院中的压抑生活和修女苏珊的 述说构成这篇作品的全部。作品中描写的“光明”与“黑暗”具有强烈 的隐喻色彩,其含义决不像字面那样透明。苏珊反抗宗教精神压抑 的行为与她的“放荡”或者“不信教”的念头比起来,显得是次要的。她 有一个“腐败”了的精神,让修道院的所有成员感到羞耻。我们阅读 这篇作品,就是阅读苏珊的心情。这个心情在恶中寻找精神上的快 乐。这样的恶也是痛苦或者孤独的,因为它不为周围的环境所容忍, 苏珊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担和享受。我们把这样的情境理解为在宗 教精神压抑气氛下享受痛苦的美,它不仅具有宗教批判的意义,也具 有美学的意义。苏珊有罪恶的念头,一些在宗教的光辉笼罩下躲藏 在阴暗角落里、说不出口的念头。这些念头使苏珊整天精神恍惚,就 像掉了魂一样。修道院不能容忍苏珊以她自己的方式思考,在院长 嬷嬷眼里,苏珊就是疯子,其念头和举动是偷偷摸摸的。狄德罗在这 里暗喻对美的摧残,并且在小说的开头作了暗示:在修道院外无私地 帮助苏珊的克鲁瓦斯马尔侯爵对“美术”有鉴赏力。苏珊在修道院中 的生活就像一幅被监禁了的美的图画。她的控诉就是她在这画卷内

①《狄德罗著作集》,第1181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51。 ② 据《狄德罗传》介绍,《修女》的原型叫苏珊·德拉马尔,是珠宝商人的女儿,被 家人送进龙香修女院,她对处境很是不满,便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她的暂 约,但是法官认定她进修道院为合法。一个名叫克鲁瓦斯马尔的侯爵与苏珊素昧平 生,但热情地为她奔走。《修女》全篇就是苏珊对克角瓦斯马尔侯爵的诉说。(参见安 德烈·比利《狄德罗传》,张本译,管霞湖校,第197页,商务印书馆,1995。)

的活动。此外,画卷中还有修道院众多的修女,她们与苏珊一样年轻 和美貌。就像苏珊说的:“我向你保证,侯爵先生,你将观赏一幅赏心 悦目的图画。想像一下吧,画室里有10 到 12 个姑娘,其中最小的 14 岁,最大的不过 23 岁。”①这也是一幅委婉动人的画:一群生动活泼的 少女,虔诚地跪拜在耶稣的脚下,而由森严的围墙隔离的修道院,不 啻是一口活棺材。这样滑稽可笑的景象难道不隐藏着危机吗?它随 时都可能使她们疯狂,苏珊是她们当中的代表。心理危机导致她蓬 头垢面,歇斯底里,因为压抑终于超过了心理所能承受的界限。狄德 罗这部作品里自始至终隐藏着光明与黑暗的厮杀,但是对隐与显的 含义,不同的读者,却会见仁觅智。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一部隐晦 之作,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我们姑且把这部作品称做“修女图”。我们阅读时,怀着异样的 眼光,不是在那里寻找罪恶,而是像苏瑚那样,沁入一种陌生而神秘 的陶醉,它存在于修道院苦行僧一般的严厉生活中。狄德罗描写了 一些物件和景色,暗指这样的陌生和陶醉:夜色、月光、微微闪烁的烛 光、苏珊明亮而含着眼泪的目光、后花园尽头的一口枯井……狄德罗 赋予它们以隐晦而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与修道院的灰色调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苏珊的生命、她的歌声和她弹奏的 音乐。这是她的特长,她因此在众修女中大受欢迎:哀怨总得有个发 泄的出口。同样的鸦雀无声,但决不同于在院长嬷嬷带领下的默默 祈祷。

狄德罗有意渲染了晦暗的美,一种藏而不露、搀杂着痛苦的快 乐。这也是狄德罗的美学立场,它展示在自然的原始处,在绝处 逢生。这篇作品的基调是古典浪漫主义的,像卢梭的《新爱洛绮 丝》一样,以第一人称的“我”主诉,这样的情感通常是离异和孤独 的。《修女》中的浪漫更为晦涩,宗教气氛和修女苏珊的心灵都是 黯然的,它们交织在一起,把庄严、崇高、忧郁等缠绕起来,我们只

① 狄德罗:《修女》,第19页,巴黎,梅西多出版社,1991。

有在想像中,才能分清是哪一种黯然。这样的混乱扰得苏珊不知 所措。

我们重点分析《修女》,是想暴露属于狄德罗内心深处的东西,并 试图说明,狄德罗所谓的理性,在涉及到情感领域时,常常是不透明 的,而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明快。这表明,作为一个古典浪漫主义作 家,狄德罗的内心经常处于自相矛盾状态。

《修女》中“不止一种语言”,或者说是宗教语言背后有苏珊隐藏 得最为诡秘的“心情语言”,它甚至是下意识的。苏珊的心声敞向一 个从没有在作品中正式出场的对象,这就是克鲁瓦斯马尔侯爵(感性 的,快乐,爱美,有身份,有精神)。但是苏珊却并不认识他,这是一种 不透明的关系,也可以说苏珊是对着一个快乐的源泉在说话。象征 这个源泉的人并不在场,可是这并不要紧,只要他身上有自己周围缺 少的东西,他是在修道院之外的世界,是她默爱的对象。我们看到, 苏珊似乎处于一种病态,甚至可以说,她之所以迷恋侯爵,只在于他 是一个有生命的异性。修道院里是难得见到男性的,多数修女不到 50 岁就死掉了,剩下的,在默默的忍受中开始变态。苏珊吐露:一天, 在修女小室中我看见一个被锁起来的疯修女。我从没有看见这样可 怕的场面,她披头散发,几乎没穿衣服,被一个铁链子拴着,眼神呆 滞,用拳头捶着胸,然后又突然向囚牢的铁窗冲去。恐惧抓住了我, 我浑身抖个不停。在这样的不幸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苏珊的 心不但紧缩,而且已经死了。事实上,同样的监禁和疯癫很快也发生 在苏珊身上。

修女为什么遭受监禁呢?与世人不同,修道院里的修女们不会 有刑事犯罪。院长嬷嬷要惩罚的,是修女们精神上的迷乱,不走正 路。修道院里实施的是对“坏念头”的惩罚。表面上是囚禁身体,实 际上是诛心。苏珊的遭遇是随着她与院长嬷嬷下面的对话开始的:

院长嬷嬷:“苏珊,你愿意忏悔吗?” 苏珊:“不,夫人,我不愿意。” 院长嬷嬷:“你对当修女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吗?”苏珊:“是的!” 院长嬷嬷:“你不顺从送你到这里来的父母吗?” 苏珊:“不顺从!” 院长嬷嬷:“那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儿的人呢?” 苏珊:“什么人都成,除了做修女!”①

听到这话,院长嬷嬷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一定有病(她脑子有问 题)。接下来的一切,就是把苏珊视为一个精神病人,给她看医生,断 绝她与其他修女的接触(怕传染)。像前面那个疯修女一样,苏珊也 被锁进单人小室。她与世界隔绝了,剩下的,只有她的沉默。虽然 她并没有疯,但是这样的情境只能使她感受到更为强烈的精神痛 苦,甚至会渐渐导致疯狂心理:她什么也不是,人人都不把她当回 事,因为她是疯子或傻子。她“死”了。这是对苏珊个人意志的极大 考验。即使她真的没有疯,但疯的征兆已经显现了。她焦虑不安, 除了四面光秃的墙壁,她整天也见不到一个人。苏珊身体的命运在 别人手上,但是她脑子里想什么是别人管束不了的。在她的脑海里 出现了奇怪的东西,上帝和魔鬼长着一样的模样,就好像上帝可以 变脸似的。那么,谁还能拯救她?苏珊拒绝忏悔,但是,她却向一个 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异性吐露感情的秘密。

在苏珊看米,“白天比黑夜更令人恐惧”②,因为白天是修道院集 体的时间,她要按部就班地与众嬷嬷一起做那些例行的祈祷和忏 悔。一切都是公共的,她没有自己的时间,而且是违心地、在利诱 下说一些自己本不想说的话。所有这一切让她感到索然无昧;随 着黑夜的降临,白天的一切都过去了,时间留给了自己,她拥有了 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份财富,就是在孤独中放纵感情随意去想,以 至于她偷偷地写成了这样一部作品。这是宣泄,也是快乐。苏珊 要寻找的不是光明,而是黑暗。寂寞、出神、迷失、移情,这些使她

① 狄德罗:《修女》,第46页,巴黎.梅西多出版社.1991。 ② 同上书,第66页。

沉醉,似乎逼使她疯狂的东西成了拯救她的东西,漫漫长夜竟然 启发了她的艺术才华。她并不是无神论者,她讨厌上帝但说不清 道理,占上风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情,这却使她书写的东西更有艺 术魅力。感染我们的地方不在于她能像一个哲学家那样无所不 知,而在于她不知道。

把我驱逐出去!告诉我,为什么这样的念头让我惊恐不 安?这是因为我不知道向哪里去,我年轻,没有经验,我害怕悲 惨,害怕人,害怕原罪;这是因为我整天生活在禁闭之中……所 有这些也许不是真的,但是我的感觉告诉我它是真的。先生, 我不知道去哪里,未来如何,这有赖于您。①

这世界对苏珊来说只剩下她自己和听她述说、使她的精神有所寄托 的“先生”。但“先生”实际上是虚拟的,实在的只有她自己。

苏珊对她周围的环境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她觉得生活于其中是 一种折磨,留给她的幸福,只是神秘而无法宣示于人的内心感情,这 不是正常人的生活,苏珊感到被世界驱逐了,这是修道院的特定环境 造成的。事情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苏珊并不了解上帝,但是父 母、院长嬷嬷、周围的众姐妹们都虔诚地在上帝面前忏悔,脸上一副 安详、幸福的表情。苏珊也曾试图照着去做,可是这时,她无法让自 己像别人一样快乐,她忧伤,为上帝所不容的念头止不住地往上冒。 上帝对她并不在场,她与上帝相对无言,这该多么让人沮丧!于是 她的祈祷竟然是:我厌倦活着,让我去死!怎样活着?像修女一样 地活着。厌倦活着就是厌倦虚伪。这是一句隐语,这里的“死”不啻 是寻找我们上面提到的黑暗,那里有异样的生活,那里不悲惨。“在 花园尽头有一口深井,有多少次我去那里!多少次我盯着井下看! 多少次我坐在那里,头倚着井沿!多少次心如乱麻,想突然起身跃

① 狄德岁:《修女》,第67页,巴黎,梅西多出版社,1991。

下,结束我的苦难!”①这是一段隐语:苏珊,还有寄予她无限同情的 狄德罗,对深井的兴趣乃是对“死”的兴趣。“孤井”意味着逃避,“自 杀”意味着朝向黑暗或隐晦的诱惑,活动在暗处。异域中的景色更 美好。这是《修女》中另一种典型的语言,苏珊下意识中的心情语 言,哑语。死的欲望显然来自这样一个事实的逼迫:她整天被修道 院的眼睛盯着,人人都认为她疯了。所有的开导、劝慰、利诱、监禁 都是以上帝的名义。苏珊疯了,因为她有越轨的热情,她还主动选 择了与人隔绝,独自面对一口枯井。“死”的补偿是精神的自由,这 一次她没有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但她也因此成为一个不信神 的坏修女。“我的身体在这儿,但是我的心不在这,它在修道院之 外;如果或者是死,或者是永远的囚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死。这 就是我的感情!”②就像院长嬷嬷说的,苏珊被一个死灵魂扰得心烦 意乱,讨厌周围的一切。

反抗专制,寻找精神与言论的自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卢 梭式的、伏尔泰式的以及罗伯斯庇尔式的。但是修女苏珊选择了逃 避。在力量对比悬殊时,逃避是最好的抵抗方式。她只有一个小小 的愿望,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摆设上简单的家具………缝衣、纺 线、绣花,这一切,是她向始终没有出场的克鲁瓦斯马尔侯爵诉说 的。在结尾处,苏珊又一次提到了她寻觅多少次的深井,它在花园 的尽头。她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唤醒我们无限遐想的黑洞。她沉醉 了,向着自己心爱的、却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侯爵……与他在孤井中 同归于尽。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阿里斯托芬-《云》-(一)开场-在线阅读

    (舞台背景里有两所房子,左为斯特瑞普西阿得斯的住宅,右为苏格拉底的“思想所”;靠旋转平台可以看见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屋内,他和儿子费狄庇得斯及一仆人正躺在床上)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自语) 哎呀,哎呀, 宙斯王啊!夜是多么的长呀! 它像永远不会过去似的,白天永远不会来临吗? 我早就听见鸡啼了, 我的仆人还在那儿打呼噜呢!先前可不是这样的。 啊,战神,有许多理由愿…

    书籍分录 2024年2月29日
    216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九卷 第十章-在线阅读

    第十章阿那克萨库 阿那克萨库(Anaxarchus)是阿布德拉本地人,师从士麦拿的第欧根 尼,① 后者师从开俄斯的梅特罗多洛,这个人常说他一无所知,甚至不知 道他知道自己无知;而梅特罗多洛是开俄斯的涅萨斯(Nessas)的学生, 不过有人说德谟克利特曾教过他。阿那克萨库曾随从亚历山大,其鼎盛年 在第110届奥林匹亚赛会期间。② 他是塞浦路斯僭主尼科克勒翁的死…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179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八卷 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恩培多克勒 (公元前484—前424年) 据希波伯图说,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是阿格立真坦本地人,麦 同(Meton)的儿子,恩培多克勒的孙子。这一点蒂迈欧在其《通史》 (Histories)的第十五卷中给予了肯定,而且还补充说,这位诗人的祖父恩 培多克勒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赫尔米波也赞同蒂迈欧的说法。因此赫拉克 利德在其《论疾病》① 一文中…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157
  • 尼采-《瞧,这个人》-不合时宜的考察-在线阅读

    不合时宜的考察 316 这四篇《不合时宜的考察》是彻底战斗性的。它们证明了,我 并不是“梦想家汉斯”①,我是喜欢剑拔弩张的,——也许也证明 了,我的手腕是危险而自由的。第一次进攻(1873年)针对的是德 国教育,当时我就已经带着无情的蔑视来考察它了。没有意义,没 有实体,没有目标:那是一种纯然的“公共意见”。如果我们以为德 国人伟大的武器成就证明了这种教育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34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