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一生中写了三部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作品,即《新爱洛绮 丝》、《忏悔录》、《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三部作品确立了卢梭作 为浪漫主义开创者的地位。一般地说,它们往往写“我”的感情经历, 具有美妙的想像色彩。但实际的情形则更为复杂,卢梭的作品是独 一无二的,无法模拟,隐藏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信息。 《忏悔录》的中心是“我”,是卢梭一生经历(主要是感情经历)的自画
① 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第279页,巴黎,加尼耶-弗拉马里翁出版社,1967。
像,它有让人非常感动的动机,以致我们无法怀疑他的真诚。卢梭说: 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 照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地描绘成的。①
我生来就与我见到过的任何人不同……这就是我所做过的, 我所想过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以同样的坦率写出了善与恶。 我既没有隐瞒任何恶行,也没添加任何义举……我如实地描绘自 己,是什么样就什么样,是可恶可耻也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宏高尚 也不羞羞答答:我把你看不到的我的内心世界暴露出来了。②
这是卢梭的回忆录,的确与众不同。卢梭老了,很孤独,逐渐失去了 年轻时感受生命的能力。青年卢梭的似水年华在老卢梭面前一幕幕 掠过,变成了文字。字符中不仅有过去的真实,还有下笔时的情感, 这让老卢梭感到愉快。但是,危险正出在这种愉快中—--这快乐来 自笔端,它是真实快乐的替换物。它是一种间接性,迂回、模糊、隔离。 就像《新爱洛绮丝》③中的朱丽对她的情人圣普鲁的告诫:分离的情人 对爱人的思念有一种危险的倾向,特别是当他们通过书信互诉衷肠 的时候。我们这样引申朱丽的意思:真人不在眼前,所以是“孤独中 的情欲”。情书成了爱情的一种“危险的增补”。与情书相伴的情景往 往是孤独的:信的形态所面临的是一个“缺失”的人,而不是人本身,
① 卢梭:《忏悔录》,焦文逸译,“作者的话”,第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② 同上书,第1页。 ③《新爱洛绮丝》是卢梭创作的信札体爱情小说。此书不赞同法国古典主义的 艺术创作原则,认为后者其实是让爱情罩上“文明”的外罩,只看重形式上的伪饰、阿 谀的礼仪,鄙视自然的热情。在卢梭看来,这些习气是造作的、可笑的。他在小说中 描述了自然的爱情,自然流露的热情。小说中的主人公朱丽是贵族的女儿,圣普鲁是 穷教师,一个平民。他们之间的爱冲破了门第观念,恢复了人的天真。但迫于社会和 家庭的压力,朱丽只得与“理想的丈夫”、门当户对的华尔玛结婚,但是她一生中真爱 的是圣普鲁,她在临死前写给圣普鲁的信中作了爱的最后表白。
所以情书等于自言自语。危险的倾向性在于,所爱的不仅是“收信 人”,而且也是自己的感情,从而情书越是感人,越不切合实际。情书 中搀杂着面对一个“虚无”的焦虑不安。这样的思念极易引起想像,它 以“失去对象”为代价。这“危险的增补性”简直就是《忏悔录》无处不在 的幽灵,它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描写手段,保证了卢梭在记忆不清、无法 把握真实对象时用想像中的形象填补空缺。卢梭在这种“方便”中得到 了愉快。这方法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有些像《新爱洛绮丝》中“孤独中的 热情”,但在《忏悔录》中有更隐晦的吐露:“忏悔”表现为“罪恶感”,《忏 悔录》有多处暴露了卢梭性情中“有罪恶感的情欲”倾向。① 这样的性 情几乎支配了卢梭人生的各个阶段。
① 这在狭义上指卢梭有手淫的“恶习”,在广义上则指卢梭从少年时代就对漂亮 女人怀有“自然的热情”,这种情绪异常敏锐细腻,并伴以想像。我们又把这些与卢梭 的害羞性格联系起来:“羞怯”德卢梭喜欢做不被人发觉的事情,在暗处显露自己,手 淫、小偷小摸、偷窥。卢梭8岁时因为淘气受朗贝尔西埃小姐的体罚,“我感到在疼痛 之中,甚至在养惭之中,夹杂着一种快感,使我更加企盼而不是害怕再次挨她的纤纤 玉手的责打(这是卢梭性心理早熟、情感细腻的标志 引者)……这就是亲切,甚至 是肉欲产生的亲切……这种处罚竟然违背常理地决定了我今后一生的兴味、欲念、激 情及我这个人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什么原因竟忧心忡忡,总是用一种炽 热的目光贪婪地盯着漂产女人。我总是回想起她们来,但只不过是为了使她们按我 的方式浮现出来,变成一个个的朗贝尔西埃小姐……而且,当我随着年岁的增长,终 于长大成人的时候,依然是原本会毁了我的东西保全了我。我原先的那种童稚的兴 趣,非但没有失去,反而与另一种兴趣密切相连(这里卢梭指自己染上的手淫癖,但是 他出于害羞在书中从来没有说出这个词——引者),竟至无法从我感官燃起的欲念中 把它去除掉……我的那种享受是不能被渴求它的男人所抢夺,也不能被可以给予的 女人所猜到的……我虽然不敢表露心思,但我起码还可以想像我所知晓的男女间的 事,以求自娱。跪在一个凶蛮泼辣的情妇面前,对她惟命是从,求她原谅宽恕(这是卢 梭在描述自己手淫时所伴随的想像——引者),我都觉得是很甜蜜的享受。而且,我 那活跃的想像越是使我热血沸腾,我便越是一副木讷羞涩的情人模样。不难想 像……对被爱上的女方的贞洁是没有什么危险的……但通过我的方法,也就是说,通 过想像,我毕竟大大地享受了。就这样,我的肉欲与我胆怯的性格和浪漫的精神配合 一致,通过同样的兴味,为我保全了一些纯洁的感情和诚挚的品德。”(卢梭:《忏悔 录》,焦文逸译,第10—12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这当是最诚恳的忏悔!但字里 行间躲藏着更多需要破译的密码。
我们惊奇地看到了卢梭的坦率。他吐露自己的隐私,它们躲在 暗处,很像偷窥:能看到对方,而对方看不见自己。① 这确实是孤独 的,但是有极大的乐趣。可这乐趣一定伴随焦虑,焦虑不仅在于能 否满足欲望,更在于它强迫一定要有满足这欲望的行为,从而是 “癖”,带有痛苦。我们这里只分析卢梭书中与“偷窥”有关的各种特 性:用目光“接触”,只是想像中的占有和幸福。偷窥者在摆脱了他 人责备的目光时,也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只有被隔离的愉快。写作 《忏悔录》时的卢梭就有这样的愉快。“我书写,躲在暗处,这对我最 为方便。”②偷窥的目光是贪婪的,它虚假地消除了被隔离的距离, 同样,书写情书也拉近了情人之间的距离,以致读起来就像她或他 在自己的身边一样。那些令人愉快的字,飞过天空,穿越墙壁,径直 沁入情人的心田。这样的欣慰是爱情的陶醉、出神,感情完全投入。 这里没有情人间火辣辣的目光直视,因为文字本身就是间接的、迂 回的。
卢梭是个胆小害羞的书写者,这性格有导致偷窥的自然倾向,在 不自觉中寻找“能看见而不被别人看见”的愉悦。这样的心理愿望和 文字往往是反常的、古怪的,因为它们总是躲在暗处。卢梭让《新爱 洛绮丝》中的朱丽这样说:“真正的爱是柔和的,决不粗鲁地攫取爱 物,而是怀着胆怯窃得。神秘、沉静、羞涩、惶恐遮盖起甜蜜的激情,却 使其更加细腻。”③“偷”来的幸福更甜蜜?卢梭在《忏悔录》中不但乐 于描述自己的偷情,而且忏悔自己喜欢小偷小摸,喜欢暗中“拿”而害 怕直接向人讨要,这同样是胆怯者的冒险。
这样的性情也有后天环境的原因,卢梭十几岁时被他舅舅送到 一个匠人手下做学徒,这个专横的师傅使小卢梭时时刻刻感到不安。 当自由丧失时,当不安的气氛与胆小、害羞的性格遭遇时,小卢梭染
①“能看见而不被别人看见”的情形很像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提到 的最为诡秘的魂灵,比如在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中出场的老国王的幽灵。 ② 卢梭:《新爱洛绮丝》,第116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69。 ③ 同上书,第138页。
上了说谎和偷窃的恶习。他整天战战兢兢,有话不敢说,只能看别人 玩。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些恶习是在做入的权利被剥夺后,被剥夺者 的无奈之举。“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仆人都是小偷骗子”①。它很“方 便”,而且只要不被看见或揭穿,也不那么可怕。惩罚并不能起到“警 示”作用。卢梭写道:“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 续偷。”②这个小偷,这小卢梭,他不再习惯“正常人”的举止言行。“非 行动不可的话,我不知该如何做;非说不可的话,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有人看我的话,我便局促不安……我觉得日常的谈话简直难以忍受, 惟一的原因就是没话找话说。”③内向孤僻的性格就这样养成了,从而 导致忧郁。忧郁是一种复杂的性格,温柔多情而又找不到知己,沉湎 于幻想。抑郁质的人想像力丰富:“我”可以在想像中随意变化自己 的生活。
我们还注意到另一种与以上叙述不无关系的现象:卢梭在《忏悔 录》中深情地回顾了他与华伦夫人的感情关系。卢梭称华伦夫人“妈 妈”,而她同时是他的主人和情人。对两人感情生活的描述占了《忏 悔录》的许多篇幅。从世人的眼光看,华伦夫人是堕落的。④ 她不但 离家出走,背叛了丈夫,还勾引卢梭这样的少年,同时又养着另一个 青年男仆。但卢梭感觉到的只是她的酥胸、玉手、双臂……以及亲热 的语气,使他的胆小、腼腆一扫而光。可是这不只是爱情,而是更甜 蜜、温馨的感情(卢梭从小就失去了母爱),这使他害怕做华伦夫人真 正的情人。只有当她不在场时,卢梭才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爱她。这 时他焦虑,吻她睡过的床、她碰过的窗帘,匍匐在她曾走过的地板上。 “总而言之,我与最疯狂的情人相比,只有惟一的一个差别,但也是最
① 卢梭:《忏悔录》,焦文逸译,第2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② 同上书,第 26 页。 ③ 同上书,第28页。 ④ 华伦夫人最初受到一个哲学教师的引诱,后者对她的说教是,偷人养汉只要 不被人知晓,就根本不是在欺骗自己的丈夫;而华伦夫人的座右铭是:没有什么比占 有更能使一个男人紧紧地依恋一个女人的。
根本的差别,它使我的行为在情理上几乎是不可思议的。”①什么差别 呢?卢梭在这里没有直接碰情人的身体!这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正 因为他没有“伤害”她,他的心灵和身体都保持着童贞。以上那些身 体躁动不安的活动只是与情人直接接触的一种危险的置换,一种增 补之链(亲吻情人接触过的物件,以至于手淫)。它欺骗了人的本性, 消耗精力和健康。可是卢梭认为:
羞愧和胆怯的人觉得非常会适的这种恶习,对于想像力丰 富的人来说,还有着一种很大的吸引力:这就是可以说是随心所 欲地占有整个女性,让迷惑他们的美人儿服务于他们的快乐,而 又用不着征得她们的同意。
这些,竟然拯救了卢梭,化确实与众不同!急如闪电的感情使他失去 理智,但是他确实对华伦夫人什么也没有做!③
情感活跃而思维迟钝,这就是卢梭!卢梭说自己理不清思想,写 作困难,其实他是不想要条条框框的束缚,但是这些东西却是无处不 在,就像两个不太熟悉的人单独在一起时的尴尬:场合逼着你说话, 没话找话。思想一旦约定俗成,立刻索然无味。卢梭讨厌公开场合, 因为他害怕当众说话,害怕作为众人中的一员。他喜欢不在场。只 有不在场的、躲藏起来的卢梭才有他真正的价值。④ 以上的种种场合
①② 卢梭:《忏悔录》,焦文逸译,第89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③ 卢梭下面这段话也许是对以上内容的解释:“决感!男人生来就该有快感吗? 啊!如果我一生中哪怕有这么一次尝到爱的全部美酒,我想我那辱弱之躯也消受不 了,也许会当场完蛋的。”(同上书,第183页。) ④ 这种情形在以下场合被卢梭推向极端——他竟然害怕真正得到自己所爱的 华伦夫人:“我心里充满了某种夹杂着烦躁的恐惧,很害怕我所渴望的事情,竟至有时 在脑子里真的在寻找某种正当的办法,避免幸福。”(同上书,第162页。)至于与华伦 夫人做爱的情景,卢梭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所害怕而非渴望的一天终于来到 了……我头一次投入到一个女人,而且是我所崇拜的女人的怀抱里,我幸福吗?不, 我感到的是肉欲。我不知道是什么无法克服的忧伤毒化了它的魅力。我仿佛犯下了 乱伦之罪。”(同上书,第164页。)
不正是这样吗?卢梭决定写书著述和离群索居,因为这是最适合他 的。而如卢梭所述,若只是出现在众人面前,人们就永远不会知道他 的价值。
卢梭在《忏悔录》下卷记载了他主要著作的成书过程,文字的生 动程度远不如上卷,因为这里有另一种替换和转化:上卷描述了青年 卢梭的似水年华,直到与华伦夫人的关系恶化;下卷描述卢梭中年以 后的生活,他的热情已经升华为文字创作活动。从 38 岁到 50 岁 (1750—1762),卢梭几乎完成了除了回忆录之外的全部重要著作,第 一次征文获奖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华,开始沉醉于另类“情 人”,那里有词的魔力。感情生活的失败反而有助于他写作,这里有 词对感情的增补,感情的缺失。这时,出神和陶醉的是词,从而有与 从前“似水年华”不同的快乐,因为下笔时有新的感觉融入。现实中 不能满足的,可以在文字中满足。“发现墨水和笔的魅力该有多幸 福!我表达所感受的,升华感受的多余部分,在描述中转移和交 换。”①在表述对象时升华隐藏的愿望,弥补对象的不足,以得到更大 的满足,卢梭从写作中得到快乐,但同时又焦虑不安,他在为快乐而 写作时不自觉地掩饰了可能引起自己惭愧的内容,但是,这还算真诚 的忏悔吗?② 写作只是为了体味到写到快乐处所唤起的快乐!追忆 中的印象和当下的感觉要循着使我满足的方向,而且我可以用想像 弥补记忆的不足。这是陶醉、出神,忘记了时间,变化着各种可能性。 这里有浪漫主义的所有萌芽。因为有“我”才沉醉、焦虑。又沉醉 又焦虑,相互拥有,这就是《新爱洛绮丝》的情形。它实际是长篇情书 的不同片断,从别人看不见的角落,窥视一个不在场的情人。这样的 文体特别适用于卢梭。情书是危险的,因为它可以(可能)面对一个 子虚乌有的情人,有种种猜测,故而焦虑,反复无常。这样的任(意)性 又缘于没有实实在在的拥有,于是特别容易伤感,把热情撒向想像。
① 卢梭:《新爱洛绮丝》,第146—147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69。 ② 在写给特龙桑的信中,卢梭说:“唉!当你知道我怀着欢娱写那类作品时,该 多鄙视我。”(同上书,第 161页。)
情书以书写置换对情人的占有,这样的动机是潜意识中的,它使书写 者满足于自己虚构起来的热情,这热情能膨胀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因 为写情书的场景是孤独的,而“所有伟大的热情都是在孤独中形成 的”①。那里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深渊,积聚着无限的能量。甚至词也 不能进入,它无以言表。快活的不是词,而是心。所谓爱就是对方的 心在你心房中跳动,所以出神的姑娘认为自己被小伙儿偷走了 心——这欲望、快活是贞洁的,尽管它包含着焦虑——情人的不在场 是焦虑的源泉。但焦虑反而是幸福的一种表现方式。幸福的源泉并 不全在于所期待的对象,也不在于占有这个对象的想法,而在于两者 之间的关联。“关联”是渠道和途径,幽幽暗暗,焦虑就在其中。焦虑 又是弥散的,理不清思绪,故又有忧郁相伴,以致神经质、自相矛盾、 反复无常、言不由衷。
在写《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时,卢梭只是为了自己快乐,而根 本不想发表。这个作品写于1776—1778年,那时的卢梭生活在一个 小岛上,远离人群和社会,过着孤寂的生活。他仅存的乐趣是观察植 物,漫步时随身带着笔和本子,记下所感所想。他在自言自语,因为 并没有听众,只有他自己。他也不再相信朋友,宁可逃到远离人群的 地方,享受自由,只做他想做的,成为白己愿做的人,倾听自然的声 音。卢梭的描述近乎一种自然的宗教,他从中得到了莫大的慰藉。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就是卢梭的沉醉,比《忏悔录》更能使我们 体会到“浪漫”的原义。卢梭对世俗意义上的生活价值不感兴趣。他 不爱钱,远离权贵,过简单而自然的生活。他特别不能容忍程序化的 生活,他一生都是一个“无职业者”,流浪了一辈子:自由-流浪?《一个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与《忏悔录》的另一个不同在于,此时的卢梭已经 彻底无忧无虑了:既不必为回忆过去而烦恼,也不必为将来而操心, 所以《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也就更为潇洒,它只有卢梭的凝神,以 致忘掉时间。“出神”逃避时间,“体味”不需要时间,“有灵感”不仰仗
① 户梭:《新爱洛绮丝》,第68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69。
什么存在和观念,“遐想”的幸福回避痛苦,连想都不必想。这些不就 是沉醉和“浪漫”吗?但是它一定是片断的、暂时的、不切实际的,一种 容易让人难过和失望的快乐,因为除了“心”,实际上没有任何享受。 从美梦中醒来,却发现自己原来是孤独的。但是,浪漫主义终究是激 动人心的,人可以在苦涩中自娱自乐,这热情可以超越所有障碍,这 就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我现在独自生活在荒岛上,没有兄弟,没有朋友,没有社会,没 有未来,只有我自己。”①没有那些“没有”的东西挺好,因为此时的卢 梭不喜欢它们。但是离开它们就等于离开了人类,这实在是彻底的 “浪漫”了。于是才有无数不同种类的热情与卢梭不期而遇。“我在孤 独中享有的幸福胜过与别人在一起时的百倍,它使我的心灵从社会 的痛苦中摆脱出来。”②他不想向社会索取什么,也不害怕什么。他在 人际之外,身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心如止水,一方静悄悄的异域,就 像无人能到达的神圣之地。伊甸之园,返朴归真。卢梭把最后的日 子给了他白己。快乐地写,快乐地重读这些字。就这样忘记以往的 痛苦,忘记所遭受过的迫害,经历过的耻辱再也与他无关,心里只留 下值得想的东西。“我写的这些东西可以被看做是我的《忏悔录》的 增补。”③但是心境不一样了,不再需要絮絮叨叨的忏悔和辩解。甚至 “肉欲”也没有了,因为“目前对我来说,我的身体只是我的障碍”④。 现在,卢梭把幸福寄托在自己的文字上。他此刻不再是生活中的一 个演员,而是生活外的一个旁观者。他没有“真正地活过”⑤,因为他 有太多的时间活在自己的想像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想到了“死” 这个具有隐喻性的词,就像卢梭在《忏悔录》中说的,人们会认为他一 定是个半死不活的人,他已经被那些“增补物”给毁了,而他却固执地
① 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第35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72。 ② 同上书,第 39 页。 ③ 同上书,第41页。 ④ 同上书,第43页。 ⑤ 卢梭写道:“我深叹一口气,自语道,我在这做什么,我生来是要生活的,而我 还没有活过就要死了。”(同上书,第47页。)
认为,那些摧毁他的东西正是拯救他的东西,他获得了自由。把头脑 解放出来,任他填补可以想到的一切。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写不出 的。任思绪流淌,所谓出神,所谓沉醉,就全有了。卢梭造就了他自 己。但他却是糊涂的,“我分辨不出一个关于我的概念,对恍惚刚刚 闪过的东西形不成一丁点儿观念,我不知道我是谁,来自哪里,我感 受不到邪恶、害怕和不安”①。事过境迁,曾经爱的就是爱本身,曾经 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对那些可能引起耻辱和羞愧的细节越是糊涂 越好,因为它们本来就不像想像中的那般令人脆弱、羞愧、焦虑、恐 惧。那些对象本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现在又来对付我们自己。它 们牢牢地扯着我们,不放我们出去,让我们活在令我们痛苦、索然无 味的观念中。而卢梭却是无畏的,因为他懂得,我们唯一所害怕的, 就是害怕本身。但是,我们还是乐于体验痛苦和害怕,品味它们的延 伸,否则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卢梭没有回避“死”,他甚至有些喜欢这个词。“我们刚一出生,就 开始走向死亡……一个老年人所研究的……就是学会死亡。”②“死” 又是一个人自己吓自己的观念,我们可以学着卢梭的同样口气说,我 实在辨不清楚死的观念,当它还没来的时候,我体会不到,当它真来 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不怕它。但是为何要学习“死”呢? 因为要学会克服面对死时的焦虑。我们从《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中看不出一丝的焦虑,却读出了“沉醉”,“死”的过程中的沉醉。沉醉 的只是“我”,学习“死”的自的不是让别人知道,而是自己知道;不是为 照亮别入,而是为敞开自己。
关于“撒谎”,卢梭还有一个更高明的说法,即只要不是为了卑鄙 的利益,假诺不应称做“谎言”,而是“虚构”,只是为了乐趣。文学的功 用就是这样,鉴赏“真实的谎言”好像自然感情的流露。卢梭的《忏悔 录》被称做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意思。他在文中对自己撒谎的解释 是害羞、耻辱感,忍受不了当众出丑。文字确实是一个可以躲在背后
① 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第48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72。 ② 同上书,第 57 页。
的好东西,特别适合于害羞的入。而对于文学家卢梭来说,“真实”流 露自然感情就有这样的特点:“灵魂的脚步走得比我的观念要快,它 几乎总是迫使我脱口而出,来不及思考,经常使我讲出我的理性所不 赞同的荒唐蠢话,我随口说出,却嘴不对心,而且话先于我自己的判 断,不再被囚禁起来。”①于是“真实的谎言”就出来了,就顺其自然了, 这是一个文学家的先天素质。于是,在众目睽睽下,文学家卢梭没说 他应该说的,或者,说了他不该说的。那么,这究竟是谁的授意呢?因 为卢梭已经讲明,那不是他的本意,我们只能说,在众人背后还有一 个卢梭,在“我”后面还有另外一个“我”。它能看见卢梭,而卢梭看不 见它,因为它是他的幽灵,专门释放害羞和窘困。卢梭没有服从自己 的意志,却保存了自己“害羞”的贞洁。他生出了另一个“我”,就像是 在书写自己的颂词,他感到比什么都愉快。他自由了,竟然可以自由 到违背自己的意志,“因为我从来就不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做人所要做 的事,而在于不做人所不愿意做的事”②。卢梭毕竟是卢梭,这话也只 有他才说得出来。他不愿意那么说,而现今更合乎人权的法律也承 认了沉默权。
在乡间小路上,老卢梭弓着腰,右手持着拐杖,左手一束野花,穿 戴整齐、典雅,凝视着远方,没有焦虑,只有沉醉。
① 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第85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72。 ② 同上书,第117—1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