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哲学”、“哲学的”这样一些词在18世纪法国并不具有 今天人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对我们来说,哲学是一门“关于……的学 科”①,与其他科学一样在课堂上讲授。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哲学的使 命在于解释和展开那些令人困惑的概念。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是 思辨的同义语,哲学非常容易与哲学史混淆起来。
①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种说法,但无论这些立论之间有多么大的分歧, 哲学家们的论证都离不开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概念,哲学创造这样的概念。
启蒙时代的法国人对哲学有另类的理解。在他们眼里,哲学首 先是坚持一种立场,哲学是一种战斗态度①。进一步说,启蒙哲学最 高的概念是理性(同样,对这里的“理性”也不能作思辨的理解,其实 质性内容是感性的),哲学被视为一种批判精神,矛头直指蒙昧主义。 英国近代自然哲学家洛克和牛顿对 18世纪的法国哲学有重要影响, 当时法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接受英国17 世纪的经验主义。
在当时的法国,“哲学家”不是抽象的思想家,而是社会活动家、 实践者。我们这里所讲述的情形都适用于伏尔泰,正是在以上的意 义上,我们说伏尔泰的文本是“哲学的”、战斗的、实践的。伏尔泰曾经 实地考察了英国人的思想、宗教、政治等,这对他是一个新的发现,给 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哲学立场,对制度性的宗 教无所不在的权力持彻底的批判态度。伏尔泰研究了洛克的哲学, 以及英国宽容的宗教精神、自由的政治制度。
在伏尔泰的全部著作中,哲学内容比较明显的作品有《哲学通 信》、《论形而上学》、《关于帕斯卡尔思想的评论》(Remarque sur les pensées de Pascal)、《论宽容》、《哲学辞典》、《无知的哲学家》(Le philosophe ig-norant)、《A、B、C或A、B、C之间的对话》(L'A,B,C,ou Dialogues entre A,B,C)等。
综观伏尔泰一生,他努力寻找一种新的道路:捍卫精神自由。对 伏尔泰来说,自由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实际的斗争。他主张 政治和宗教上的宽容精神,这也是他主张的精神自由观念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后期,伏尔泰的作品越来越具有战斗性,他寻求解决…些 具体问题。他的哲学文章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气息。
一《哲学通信》
在流亡英国期间,伏尔泰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出来,这就是《哲学通信》,这本书实际上是政治论
① 法语中的 combat,不仅仅是打笔仗或文入之间的争吵,也是实实在在的战斗, 其含义是实践的,不仅是知,而且是行。
战性质的著作。伏尔泰把英国的宗教、政治、哲学、文学当做学习的 榜样,并以此攻击法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哲学通信》出版后,法国书 报检查当局大为恼火,出版商被关进巴士底狱,伏尔泰本人也闻风逃 往夏特莱夫人处避难。
该书前4封信谈公谊会信徒。① 伏尔泰要在英国找一个公谊会 成员,作为轻松谈论宗教问题的一个借口,以引起读者和世人的兴 趣。伏尔泰所欣赏的,是公谊会信徒信仰纯正,品德朴素,宽宏大 度。在第1封信中,伏尔泰谈到他访问的一个公谊会信徒,这个信 徒住在乡间一所小房子,干净而无装饰,年老但健壮,从未生病,精 神爽朗。这老者批评法国人喜欢说恭维话,虚礼太多,但他欣赏伏 尔泰对英国风俗的好奇心。这时,伏尔泰感到自己在这个场合说的 恭维话非常不自然,但是却无法改正这样的习惯。在做了祷告之 后,两人一起吃了一顿既朴素又有营养的午餐。老入告诉伏尔泰, 公谊会信徒并不受洗礼,基督徒的善良并不在于是否曾经在头上滴 过水,信仰并不在于仪式。同样令伏尔泰惊讶的是,公谊会信徒几 乎完全废除了教会的虚礼,不但不受洗礼,也不施割礼,不领圣 餐……需要的只是心领。
伏尔泰这里是通过公谊会信徒之口,反对教会以至于社会中虚 浮的礼节,认为它们会导致虚伪、相互吹捧。我们注意到,伏尔泰这 时的观点与他后期对奢华的称赞有所不同。他让这个老公谊会信徒 说,要避开娱乐场所,不要让安放上帝的心灵深处被无聊的事情占满。 第9封信讨论政府。伏尔泰对英国的政治制度非常感兴趣,认为 在这样的制度中虽然存在王权和贵族,但是有法律保护人民。伏尔 泰在信中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对滥用权力,以寻求一个更加公正的 政府。他首先追溯了英国历史,认为英国曾经长时期做过罗马人、撒 克逊人、丹麦人、法国人的奴隶。英国的议会也历史悠久,但在长时 期内,议院由征服者和教会的专制者组成,神权战胜了世权。教皇用
① 公谊会信徒(la secte des Quakers)也称教友派,是 17世纪英国的一个基督 教派。
诏书、教谕使君主们听命,并任意废黜他们,驱逐他们出教。君主为 保住皇位而向教皇进贡,英国成为教皇支配下的一个省。伏尔泰指 出,在英国四分五裂的情况之下,真正自由的力量不是来自暴君,而 是来自人民,那些由法律和科学的研究者与商人、职员组成的人民。 后来,英国人民终于有权参加政府,“贱民”和“贵族”坐在一起,这是经 历多少世纪后才取得的合法人权,这是人民的幸福。伏尔泰认为,在 法国,国王不讲人权却是合法的。
伏尔泰指出,在英国,自由是以人民的力量使专制者不得不让 出的权利,裂缝开始于权力的分散,地方势力迫使专制者承认节制 国王权力的宪章,它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人民有了更多自由。更具有 广泛代表性的下院在酝酿着,专制者不得不退让,因为民间的财富 在聚集,资产者代表了人民,要争取更多的权利。随着下院的建立 和渐渐强大,旧贵族的地盘开始萎缩,下院议员们开始成为新的贵 族,而旧贵族渐渐只剩下名分。伏尔泰以赞赏的笔调描述新生资产 阶级,因为他自己也在其中,他们的权利就是他的权利。最重要的 是下院或人民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得以维护,相关的法律得以通过。 第10封信谈商业。伏尔泰意在将英国新经济的活力与法国封建 贵族的肆意挥霍加以比较。他看到发展商业不但使英国人富裕起 来,也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自由,自由反过来又促进了商业,其结果 是整个国家的强大,英属成为海上强国,以至于去征服世界。伏尔泰 指出.而在法国,人们看重的是侯爵,而不是商人。他的意思是说,只 有商人不被社会瞧不起时,人们以商人的职业为荣时,国家才会迅速 强大起来。在伏尔泰看来,商人不会脸红。这当然是指商入惟利是 图的本性,识商人不奴颜婢膝,在效果上却对世界的幸福有所贡献。 第 12封信谈英国近代哲学鼻祖 F.培根。我们发现,伏尔泰的 《哲学通信》是一种奇怪的文体,它是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的混杂物, 每一封信像是讲一篇寓言故事,似随笔、札记一样,轻松道来。虽然 它是“说理”的,在效果上却好像是文学的。这封信的开头就像是讲 故事:一些人在一起争论凯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克伦威尔等谁更 伟大。但是伏尔泰所想到的,却不是政治家,因为哪个时代也不缺少政治家,这些征服者不过就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大坏蛋罢了。真正的 征服是人心的信服,不是靠暴力,而是靠智慧。因此,伏尔泰想到了 牛顿,牛顿使我们认识了宇宙的秘密,是千年才出现的人类天才。还 有培根,这个英王杰克一世的大臣,在宫廷的阴谋诡计和繁忙的公务 之余,竟然还有精力挤出时间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哲学家、史学家和文 笔优雅的作家。培根的敌人都在宫廷里,而他的崇拜者则遍布全欧 洲,甚至有人说培根拥有超过人类的智慧。在仕途上,培根被指控受 贿,革职查办。但是英国人都不愿承认他有罪,反而敬仰他。伏尔泰 高度评价培根的《新工具》,称它是最为奇异的著作,是人民用以建立 新哲学的架子,其使命只有在新建筑完成之后才告结束。这显然指 的是培根开辟了一条通向自然的道路,蔑视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攻 击后者所谓的“本质”、“实体形式”之类。在伏尔泰看来,尊重这些形 而上学词汇就等于无知,他也嘲笑与思辨哲学在一起的宗教及其所 谓的“神圣性”。
伏尔泰哲学的出发点是培根的实验哲学,他也特别敬重牛顿和 洛克。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伏尔泰非常重视“偶然性”。他认为指南 针、印刷术、油画、玻璃、镜子等发明都产生于世界的野蛮时代,它们 是被偶然发明的,但是却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美洲也是偶然被发现 的。尽管如此,人们在培根以前还是“非常愚蠢”,只知道用亚里士多 德的“共相”代替后来的各种科学。伏尔泰指出,在培根之前,哲学还 是经院的,只有培根之后,哲学才是实验的,培根奠定了实验的方法 和原则,并且自己动手做实验,开辟了实验物理学的方向。
《哲学通信》是乐观主义的,在当时是大胆之作。① 此书还表达了 伏尔泰的自然神论倾向、对宗教狂热的批判。伏尔泰认为在对历史 人物进行评价时,与其歌颂帝王将相的功绩,不如重视文明的变迁, 以及对历史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和科学家。这是一种新的史 学原则,即使在今天也是有借鉴意义的。进一步说,文明和文明的作
① 法国高等法院在1734年6月10日判决此书鼓吹信仰自由,对宗教和社会秩 序有害。
品比战争和宫廷政变更为重要,这样的“历史哲学”原则在伏尔泰的 历史学著作《论风俗》和《路易十四的世纪》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除了谈到奠定近代科学与哲学基础的培根、洛克、牛顿之外,伏尔泰 还称赞伟大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家和作家)在英国受到普遍尊 重,这也反映了他本人的理想。
二《关于帕斯卡尔思想的评论》
《哲学通信》中第25封信评价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它在所有信 中篇幅最长,其实它是伏尔泰在1729年完成的一篇论文,后来收入 《哲学通信》。帕斯卡尔的思想常常超越他所处的时代,这也是它在 当时被视为神秘主义的原因之一。现在与这“神秘主义”相遇的,是 伏尔泰的启蒙思想和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经验论。
由于帕斯卡尔的哲学思想在 20 世纪引起西方学术界的重视,也 由于我们专门用一章分析了帕斯卡尔的思想,了解启蒙泰斗伏尔泰 如何评价帕斯卡尔是有益的。伏尔泰认为帕斯卡尔《思想录》的精神 在于揭示人之丑陋、人的恶和苦难,是反人性的。伏尔泰大段列举帕 斯卡尔语录并予以逐段批评,表现了伏尔泰行文中的论战风格。伏 尔泰认为自己是在为人类辩护。帕斯卡尔看到人类阴暗的方面,态 度是悲观主义的,伏尔泰坚持启蒙的乐观主义,坚信人的幸福。我们 则认为,伏尔泰的雄辩令我们振奋,而帕斯卡尔的机智使我们深刻。 伏尔泰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不同意帕斯卡尔的观点,而只是承认帕斯 卡尔的文笔。
伏尔泰认为,人类并不像帕斯卡尔描述的那样丑陋和不幸。帕 斯卡尔与伏尔泰的差别在于,他从日常社会分析人是痛苦的,眼光特 殊,更像是一个形而上学家,因为普通人决没有他那样深刻。比如, 他认为,人不知道生活的路,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是可 怜的,如此等等。在伏尔泰看来,如果像帕斯卡尔那样想的话,当然 是痛苦无限,但人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这样想呢?普通人的心思是怎 样的呢?伏尔泰引用了他的朋友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就日常的感 觉来说,人们内心并没有被文人们夸张了的那些热情,快乐、悲哀、爱情、贪欲、野心、羡慕等心理,这些被夸大了的情绪只是作者想像 中的情形,并不真的存在于普通人的精神生活中。不要把其中任何 一项推向极端,让它们远离自己,生活就是幸福的。这当然在于世 界观的不同。帕斯卡尔和后来卢梭的心情是相同的,他们看到了城 市文明背后的不幸,这更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伏尔泰的态度 是市民的,他从城市的熙熙攘攘、文化发达中看到的是人们的幸福。 差别多么大的观察角度啊!伏尔泰的精神状态是乐观的,在他看 来,我们周围的生活是美好的,要热爱和开垦我们的家园,不要夸张 人的弱点。
三《论形而上学》
1734年,伏尔泰写下了《论形而上学》一文,从这篇文章中可见洛 克和牛顿的哲学对伏尔泰的深刻影响。我们着重分析第 3章,题目 是,“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
伏尔泰认为,只要是诚实的人,就一定承认我们的感觉是一切观 念的来源。但是有些哲学家滥用自己的理性,认为我们有些观念并 没有感觉的来源,而是天赋的,人们后天的任务只是进一步确认这些 天赋的观念。伏尔泰批评天赋观念,其立场是继承洛克的,但是也带 有他自己的特色,比如他讨厌形而上学的思辨,攻击哲学语言太晦 涩,批评这样的哲学家使我们不知其所云。“因为这样的隐语绝对没 有感觉的内容,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正当的精神,就会发现这些隐语是 可笑的,就会到别处去寻找真理。”①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伏尔泰认 为,我们不能从凭空创造出来的原则和概念出发,即使这些原则似乎 是真的,诱惑人相信的。他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假说,不要从原则出 发,不要试图拿这些原则去解释一切。恰当的做法是,“精确地分析 事物,然后我们要以怀疑的眼光,尝试观察这些事物是否与某些原则 有关系”②。也就是说,从事物而不是原则出发。伏尔泰指出,天赋观
①② 妮科尔·马松:《伏尔泰最著名的篇章》,第32页,巴黎,佩兰出版社,1994。
念的方法像是小说的虚构,从这里可以引出无穷无尽的观念,也就是 形而上学。
天赋观念论还有一种说法,即认为形而上学的概念是每个人都 有的。伏尔泰重复了洛克的反驳意见,认为形而上学的概念并不是 人人具有的,比如孩子就没有,而当成人接受这样的概念时,它们在 人们的头脑中始终是模糊的,并没有感觉那样清晰。 如果在形而上学之外有什么东西得到了证明的话,那就是 人没有任何天赋观念。①
我们第一个观念来自我们的感觉,然后渐渐地,我们有了加 诸我们感官的复杂观念。我们的记忆保存这些观念。再后,我 们把它们组织成一般的观念。只有通过这样的功能,我们才能 组织和安排我们的观念,并且导致人的全部认识。②
总而言之,认识不超越感觉,感觉是认识的界限,否则就要导致神秘, 而伏尔泰并不喜欢离开感觉的神秘,因为在他看来,我们的感觉并没 有向我们提供通向神秘认识的道路。当我们想像自己有飞翔的能力 时,感觉并没有提供给我们起飞的翅膀。为什么一切观念都来自感 觉呢?伏尔泰告诉我们,当我们没有感觉时,也就没有观念。我们不 可能有来自第六感觉的观念,不可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所有这些, 是因为我们缺少传达这些观念的感官。天赋观念的想法无异于让感 觉插上了翅膀,把从天上掉下来的形而上学概念强加给我们的精神, 从而声称发现了本来无法透视的秘密。
四《论宽容》
这里的宽容主要是指宗教意义上的宽容,对异教徒的容忍和宽
①② 妮科尔·马松:《伏尔泰最著名的篇章》,第33页,巴黎,佩兰出版社,1994。
恕。伏尔泰主要讨论了一件宗教迫害事件,但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 更为深刻的意义。
1762年,一个名叫卡拉斯的父亲,被无端指控阻止儿子转变宗教 信念而害死儿子(这个忧郁的孩子是自杀的),被教会迫害致死。这 件事在当时引起舆论轰动。争论的问题是,司法的判决是否公正? 当局认为是公正的。伏尔泰把这场争论看成是一场战争,无辜者与 宗教狂热者之间的战争。伏尔泰称对卡拉斯的判决是一件非常奇怪 的事情:一个父亲劝自己的儿子不要转变信仰,于是被判定对由于忧 郁而自杀的儿子的死负责,法官判定杀人犯就是这个父亲。
对卡拉斯的判决显示出人在固执己见上能够走得非常之远,“这 是人类的弱点,是人的邪恶”①。人往往偏执地认定自己是对的,以至 于迷信,不肯宽恕对自己意志的违背。伏尔泰认为,应该把宗教和迷 信区别开来:宗教的智慧是纯洁的、宽宏大量的;迷信则表现为一种 危险的狂热,就像对待卡拉斯的判决那样。
伏尔泰对宽容的论述中包含这样的意思: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正 像思想是自由的一样。见解的不同并不能成为压制的理由。我可以 不同意你,但是我不能强迫你应该怎样想,不能强迫你有像我一样的 想法。不仅如此,我还要尊重你选择与我不同的意见的权利。在这 样的意义上,思想是不能“统一”的。“统一”思想的观念有一个未说的 前提,即这个被统一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它的“正确性”其实是自 封的。根本就没有“正确的”思想,因为所有思想都是从某一意向性 出发的“偏见”,强求使各种各样的偏见统一在一种偏见上,这样的统 一不但是虚假的,而且是对人类心灵的专制。宽恕(tolérance)和精神 自由是一样的意思。我们应该从tolérance 的含义理解伏尔泰的自由 概念。tolérance的原义是强调宗教宽容精神,主张信仰自由。不言 而喻,人们自然而然认为它预示着精神自由,政治和言论上的自由, 它们是伏尔泰对启蒙思想最伟大的贡献。
① 妮科尔·马松:《伏尔泰最著名的篇章》,第9页,巴黎,佩兰出版社,1994。
五《哲学辞典》
伏尔泰的《哲学辞典》问世于 1764年。此书是他的部头最大的 “哲学著作”。只要粗略浏览便可看出,它与同样属于18世纪启蒙思 想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著作是多么不同啊!德国哲学家的隐晦与伏 尔泰的明快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伏尔泰的著作不但是论战性 的,也是宣传启蒙思想的手段。启蒙要求遥俗,伏尔泰的《哲学辞典》 事实上是大众化的,其主要部分是应狄德罗之邀为《百科全书》写的 词条,是写给公众而不是专家的。
《哲学辞典》的选词标准是18世纪法国当时流行的词汇。这些词 不仅在自上而下的社会交往中被贵族、资产者和平民所引用,而且也 是人们追求的时尚,渐渐成为法兰西民族风俗的一部分。以下我们 选读《哲学辞典》中有代表性的词条:
1.美。虽然柏拉图在他的《斐多篇》中曾经谈过什么是美本身, 但是伏尔泰以启蒙的口气对读者说,凡是让人高兴和快活的东西就 是美的!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要记住伏尔泰是一个经验论者。 就是说,他理解的美来自我们的世俗生活。在引证了柏拉图关于美 的看法之后,伏尔泰说,柏拉图只是说得很美,但是我们并没有从他 的谈话中感受到美。美是具体的:蛤蟆说自己的凸眼、扁嘴美,黑人 说美是黑皮肤、凹眼、塌鼻,魔鬼说美要有犄角、爪子、尾巴,哲学家去 说美在于它的本质,如此等等。
对哲学家的回答,伏尔泰当然不满意。在他看来,美不在于概 念,而在于引起快感,让人赞叹;美又是相对的。在变动不居的各种 美中,也有相对不变的,伏尔泰提到了道德之美,认为它是超越种族 和时代的。伏尔泰还描述了耶稣会士所见到的圆明园之美,
2.人类精神的界限。伏尔泰认为,人们经常脱离实际,津津乐道 于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其实,即使是牛顿,有时也不能回答很简单 的问题,比如,肢体为什么会听从人的意志?牛顿老实地说自己不知 道,这是科学家与形而上学家的根本区别。心灵的界限到处都有,而 我们却像孔雀一样到处炫耀。
3.确定与确定性。伏尔泰区别了确定的东西与不确定的东西。 日常经验判断的内容大多是不确定的,但是人们却经常在这方面作 一些确定的断言。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朋友未必对你公正,欠账者 未必偿还,情人的誓言未必忠实,法官未必秉公办案,如此等等。确 定性的想法只是人的一相情愿。伏尔泰的描述是符合事实的,但是 他没有说人为什么要往好处想,其实有社会经验的人在实际生活中 会倾向于不确定性,怀疑论比独断论有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人们 还是倾向于往好处想,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伏尔泰是在讲认 识论的道理,从经验论出发,他不太相信自己未曾见到的东西,认为 那是不确定的,但他相信科学公理是确定的。
4.信条。信条与确定性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伏尔泰专门指基 督教的信条。在该词条的每一个自然段,开头都是“我相信……”。相 信什么呢?相信上帝的爱,以及唯一、全能、公正、道德、良心、智慧等 美好的字眼。显然伏尔泰又在讽刺。联系上面的词条,我们认为,伏 尔泰的经验论具有浓重的怀疑论色彩。
5.不真的精神。伏尔泰继续围绕“确定性”的话题,列举了人 在身体构造上的种种缺陷,近视、远视、盲目等,总之,人观察事物 时,免不了一孔之见。伏尔泰的问题是,人在具体观察时一般并 不会指鹿为马,但是人有什么道理相信精神是公正的呢?所谓 “公正”的精神可能是虚假的。伏尔泰思想中始终有两种基本的 线索:一方面,他坚持精神白由或者宽容;另一方面,他批判虚假的 精神。这两方面是否有自相矛盾之处呢?这是一个问题。这里我 们所能肯定的是,虽然伏尔泰对科学和逻辑学作了很高的评价,但 是他主要是一个文人或作家。他的写作多是由着性情,而不是着意 构造原则。
6.什么样的国家和政府是最好的?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个方式 提问:人民更愿意在哪一种国家中生活?伏尔泰并没有给出一个确 定性的回答。他描述了一个印度殖民地的欧洲议员和一个印度婆罗 门教徒从亚洲大陆到欧洲的旅行,并通过这个印度人之口,驳斥了孟 德斯鸠的一个说法。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君主国中,人们最需要的是荣誉,而在一个共和国中,人民最需要具备的是品德。作为伏尔泰 代言人的印度人的说法恰恰相反,在共和国中更需要荣誉,在君主国 中更需要品德,因为在共和国中,人人都不必奉承别人,有良好的品 德,但是倘若没有荣誉,入民就不会选举他;在君主国中,人人倾向于 奉承权贵,只有有品德的人才敢在宫廷里坚持真理。这两个旅行者 最后也没有找到一个最好的国家。但是,他们认为别的国家都比自 己国家好,这反映了启蒙时代欧洲普遍存在的猎奇心理。这一词条 的结论又是不确定的,最好的政府还没有找到。
7.自由。伏尔泰通过甲与乙的对话说明什么是自由。伏尔泰的 见解是,自由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想于什么就干什么,即不是意志的自 由。自由要有原因,即自由是出于理智的自由。没有理智的胡思乱 想不是自由。非理性的随本能而动的自由,只是动物水平的自由,
8.民法与教会法。伏尔泰认为,教士的职能就是降福婚礼。教 会要服从政府,不能让宗教争论影响政府发挥职能,神职人员和教会 都要服从政府。伏尔泰强调两点:其一,要限制神权,神权不可干涉 世俗的权力;其二,平等,限制教会和教上的特权,教士首先是公民, 要遵守法律。
9.德行。伏尔泰为了宣传启蒙的思想,竟然极其简单地说,德行 就是好好地对待别人。这样的口气倒像一个布道师。所谓“对人家 好”的德行本身是实践的:你在我潦倒时慷慨解囊,在我受骗时告诉 我真相,在我受辱时给我安慰,如此等等,就证明你是有德行的。这 样的描述与后来康德所谓的先验道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及而言 之,伏尔泰在德行上强调效果:德行不是自我的完善,而是对别人的 善行;不仅仅是善心,不是只在嘴上说仁义道德。再展开说,伏尔泰 所站的角度是社会,而不是个人,因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也就对社 会有好处。伏尔泰意识到,只有行为才是衡量一个人德行的标准。
六《无知的哲学家》
伏尔泰一贯对形而上学不感兴趣,称形而上学家是无知的哲学 家。《无知的哲学家》写于1766年。伏尔泰的疑问是,2000年来,有关形而上学的书是否教会了我们什么?伏尔泰的一贯风格是联系实 际,他把人如何能思想这个问题换了一个提法:什么是滋养思想的东 西?人身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让人去推理?对这些问题,伏尔泰真 的不知道,就像他在《哲学辞典》中曾经说过的那样,他认为心灵有界 限。但是,世世代代的形而上学总摆出能解释一切的架势,最渺小的 哲学家也有比最伟大的政治家更大的野心。
以上的困惑,还是一个哲学的老问題,即精神与身体的关系到底 是怎样的?当笛卡尔第一次在近代哲学意义上提出这个问題时,它 是一个从科学角度提出的哲学问题:精神或者灵魂真的不死吗?伏 尔泰说他强烈地感到自己是“一分为二”的。就像18世纪的一句流行 语: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毫无疑问,天使倾向于人的 精神方面,野兽倾向于人的身体方面。这两方面矛盾地结合在每一 个人身上。
什么是启蒙?启蒙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一种乌托邦式的道德,像 是一座上帝之城。但这是假借的,其内容其实是经验,是身体和感官 的快乐。后者的经验内容,或者说,人性的解放,却往往被我们加以 概念化的理解。幸福成为启蒙时代人们议论的一个主题,其起因却 是人们活得并不幸福。
我们注意到,启蒙的词匯具有两个特点,--个是经验的,另一个 是社会的。在《无知的哲学家》中,伏尔泰在讨论道德时,就把抽象的 道德概念分解开来,首先不是为道德下定义,而是列举道德所依赖的 社会与自然的条件。“按照气候、风俗、语言、法律、信念、理智程度不 同而人也就不同,我越是看到这一点,越感到这些人有共同的道德内 容,它们都有公正与不公正的概念。”①这是伏尔泰思想中的道德乌托 邦,他在这里注意的不是差别而是一致。虽然他反对形而上学的抽 象,但是他这里所述却想像一种不分种族环境的统一的道德。什么 行为才是公正的?公正不是具体、相对的吗?如果伏尔泰代表的是
① 妮科尔·马松:《伏尔泰最著名的篇章》,第62页,巴黎,佩兰出版社,1994。
启蒙的理想,那么这理想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它最终形成近代以 来的西方价值观。
七《A、B、C或A、B、C之间的对话》
对话体是伏尔泰讨论哲学问题时常用的文体,它适合伏尔泰的 论战形式。《A、B、C或 A、B、C之间的对话》写于1768年,A 是一个 英国人,B是荷兰人,C是法国一个富有的庄园主。每个人都自由地 表达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虽然伏尔泰并不扮演其中任何一个 人,但是他显然更倾向于A的意见。我们选取其中第10 部分(关于 宗教问题的对话)中 A的立场。
对话中的英国人主张可以自由地讨论宗教,他竟然到孔夫子那 里寻找根据:不要对人家做你所不愿意人家对你做的事,或者说,已 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伏尔泰眼里,儒学是中国入的宗教,所以,在 中国的宗教中早有宽容的传统。这样的解释具有伏尔泰语录中少 见的哲学内涵:要做那些你愿意人们对你做的事情。严格地讲,这 不是西方式的形而上学,而是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伏尔泰理解的 自由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行为上的。在他看来,孔子的精神还在 于,忘记人家对你的伤害,记住人家曾经对你的好处。伏尔泰认为, 孔子以上的语言是西方历史上的哲学和法律都未曾说过的。伏尔泰 说中国文化具有宽容精神,这里的宽容、容忍与他提倡的精神自由其 实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