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培尔的主要问题

培尔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笛卡尔相似:要不要相信权威的判断? 是否可以以权威的判断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培尔探讨的领域与笛卡 尔有所不同,笛卡尔主要讨论科学认识领域,培尔的主要问题在历史 领域。但这并不妨碍培尔吸取笛卡尔的怀疑精神

这也就是广义 上的笛卡尔方法。从根本上说,这个方法是理性的。关于理性,可以 有两种判断,一种是狭义的,也就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另一种是广 义的,与非理性(感情、热情、情绪,宗教感情也是一种非理性的热情) 相比较而言,不仅包括笛卡尔意义上的理性主义,也包括哲学史上的 经验论。这样的理性,也可以泛称为理性精神。培尔的理性是一种 理性精神,而不是所谓科学的理性主义。其中的一个证明是,除了笛卡尔,培尔也受伽桑第的影响,相信观察和经验。可以说,培尔是把 笛卡尔的怀疑精神、笛卡尔的物理学与伽桑第的经验论结合起来,形 成自己特殊的风格,研究自己所关心的问题。

培尔首先要摆脱多少年来窒息人们精神的宗教权威,废除历史 研究中的神学权威,用经验和事实代替权威。这也就是笛卡尔说 的,除了清楚明白地呈现于精神中的观念,不相信任何其他东西是 真的。

培尔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他似乎在这 个问题上陷入了两难境地。他的办法是把两者分开。一方面,他认 为,无神论对社会没有任何危险,一个由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是可能 的。但另一方面,与许多启蒙学者一样,培尔也是一个有深厚的宗教 感情的人。他保留心灵中神的美好形象,这不是因为形而上学,而是 来自内心的期盼。他向往的神不是某种宗教教义或者教条,而是自 然神圣的东西。在他那里,上帝是《圣经》中记载的一个人,《圣经》更 像是一部文学作品。与其说上帝象征真,不如说它象征美。从认识 论或者形而上学角度,我们不能证明上帝的观念,不能有笛卡尔意义 上的清楚明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内心感受上帝(这接近加尔文新 教的态度)——我们强调培尔的这一方向,即上帝躲藏起来,不是明 而是暗。这是一个“心情的世界”,是与帕斯卡尔和18世纪古典浪漫 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人不是求助于理性,而是求助于神圣的 感情。这也是一个有别于形而上学的世界,因为后者强调“真理”和 “真理的语言”。心理的感情却是神秘的,在意识背后。

培尔注意到“恶”在宗教和历史领域的作用,这起因于他捍卫加 尔文新教,批评天主教派对宗教改革的指责,即所谓宗教改革把上帝 作为原罪的始作俑者。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否要以正统神学的观点 看待入间的苦难和邪恶。培尔并不同意莱布尼茨的神正论主张,即 把现实的世界看成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一种神学乐观主义。 培尔宣称,造物主与人并不相像。他认为,批判的理性属于人间的实 践经验,与上帝无关。在基督教看来,“恶”与“善"之争也是"光明”与 “黑暗”之争。这里所谓“光明”与18世纪的“启蒙”一词的所指并不相同,而是莱布尼茨所谓乐观主义的世界:神选择的世界一定是“光明 的”,这就回避了现实的苦难。培尔的目光盯住后者,他是一个“悲观 主义者”,而且这种悲观是在形而上学意义上而言的。这就背叛了莱 布尼茨神学立场上的形而上学传统,承认现实世界不但不是一个最 好的世界,而且是一个苦难的世界,一个犹大的世界。罪恶和堕落不 是人世间的偶然现象,而是社会最常见的现象。培尔实际上讨论的 是道德和价值问题。他批判神正论的形而上学体系。他的宗教感情 使他热烈地追求一个纯洁的上帝,但他并不以上帝作为人间苦难的 原因。他不求助于全知全能,而是试图从现实世界和人本身解释 “恶”的原因。

马克思曾经对培尔题想中的两重性作了这样的评价:培尔是17 世纪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18 世纪第-…个哲学家。也就是说,培尔在 两方面都是哲学史上的代表性入物:前一句话是在神学和形而上学 意义上说的,即培尔批判了莱布尼茨神正论的传统形而上学,但培尔 也有自己的形而上学,是17世纪形而上学的最后形态;后一句话特指 培尔的启蒙思想。这说明,培尔的思想是混杂而矛盾的,有许多不确 定的因素。

首先来看一下培尔的形而上学。培尔曾经受马勒伯朗士的后笛 卡尔主义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笛卡尔主义的身心二元论。身即物质 的方面,心即思想的方面。属于物质方面的概念是不活跃的、机械 的,从属于物理学,在这方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原子论和 道德上的伊壁鸠鲁主义;属于思想方面的则是活跃的心灵,具有创造 作用,在这方面,则可以追溯到古代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唯心论。身与 心之间并没有一条可以过渡的桥梁,它们只能解释自己领域里的现 象,不能相互解释。

其次是培尔的启蒙观念。他拥护宗教改革,力主打破思想的权 威和偶像,主张宽容和思想自由。在这方面,培尔的思想是18世纪启 蒙思想的先驱。启蒙运动最重要的口号就是精神自由,其缘由可以 追溯到宗教领域的争论。培尔主张,怀疑论的直接后果就是呼吁精 神领域的自由,反对宗教迫害。启蒙运动首先是在观念上解放思想,然后才有行为上的革命。培尔的怀疑论启发了18世纪的法国人,比 如可以思考从前的思想禁区,可以推翻从前的思想偶像,精神是自由 的,如此等等。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基督教哲学”概念与问题视野

    作为整部《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的第三卷,本卷被称为“中世纪 哲学”。但是,其中涉及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却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 “中世纪”。就历史学的分期而言,一般说来,欧洲的“中世纪”或“中古 时期”就指公元6世纪至16世纪这段历史。但是,作为本卷讨论的主 要内容之一的教父哲学则属于6世纪之前的思想,而本卷的文艺复兴 部分则涉及晚于16世纪的内容。我们这样做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215
  •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修辞学》-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一卷 【1】 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部分,因为两者关心的对象都是人人皆能有所认识的事情,并且都不属于任何一种科学。故所有人都以某种方式运用这两者,因为所有人都会试图批评或坚持某一论证,为自己辩护或控告他人。多数人这样做,或者出于无意,或者是由于积习成性。既然两者都是可以使用的,显然可以从中理出一条头绪,因为可以研究为何有些人出于习惯而另一些人出于自发成功地运…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83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三十一章-在线阅读

    第三十一章 1 754 法兰克人的封建法理论 与其君主制巨变的关系 第一节 官职和采地的变化 初,伯爵被派往各自辖区的任期仅一年,不久之后,他们就 起 花钱购买,以求继续任职。早在克洛维斯的孙子在位期间 就有这样一例。一位名叫佩欧尼乌斯的人是奥克赛城的伯 爵,他派儿子姆莫洛斯去给贡特朗送钱,以求继续任职;这个儿子却花 钱为自己买官,取其父而代之①。国王此时已…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61
  • 引言

    胡塞尔(Edmund Husserl)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 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一个奇特的位置。胡塞尔最重要的影响是开启了 20 世纪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现象学运动。他与舍勒、海德格尔一同 构成德国现象学的思想标志,就像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构成 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标志一样。这两个代表德国哲学的主要哲学思 潮都自身容纳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和研究者。…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10
  • 第一节新科学观与新人性观

    马斯洛的哲学思考,是从对传统科学观与人性观的批判反思开 始的。他指出,旧科学观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当自 然科学理论处于原子论、分类说、静态论、线性因果论和简单机械论 的水平时,在科学观上必然以强调各门科学自身的独立运转,以及研 究手段、研究对象的“纯客观化”为特征,好像目的、价值、入格等主体因素会玷污科学的神圣。因此,主体与客体的分裂、科学与人性…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23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