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培尔

培尔(Pierre Bayle)是法国17世纪后期历史学、哲学、神学、伦理 学等领域的代表性人物。① 他 1647年11 月生于法国南部富瓦省的 一个偏僻小镇,父亲是这个小镇上的一个牧师,母亲出身于当地一个 贵族家庭。与帕斯卡尔不同,培尔从他父亲那里并没有得到专业上 的帮助,但他阅读了父亲的大量藏书,其中有蒙田和其他知名作家的 作品。从1666年开始,培尔在皮洛朗学院学习。父亲希望他学习神 学,但他对哲学更感兴趣,并于1669年3 月转学到图鲁兹继续学习哲 学。1669年 5月,培尔改信天主教,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他信奉新教的家庭很快宣布与他断绝关系。但转宗的时间并不很 长,18个月后,培尔又重新站到新教一边。这个过程包含着复杂的宗 教感情,是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培尔之所以改信天主教,是出于 对不同宗教感情的好奇,这促使他在青年时代阅读了大量的天主教 著作。同时,他日后对宋教的怀疑精神也由此产生。1670年8月,培 尔在图鲁兹获得学士学位。在离开了天主教后,他躲到日内瓦,靠做 家庭教师维持自己的生活,并利用闲暇时间研究神学。他阅读的范 围很广,除了神学著作,还有诗歌、小说和回忆录。1675年3月,培尔 在信奉新教的塞当科学院得到哲学教师职位,开始广泛地阅读笛卡 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洛克等人的著作。1681年10 月,培尔又在荷兰鹿特丹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谋得历史与哲学教师 职位。1682年3月,培尔发表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彗星通信》(Pensées

① 这是一个不乏精神巨人的时代。与培尔年龄相仿的欧洲思想界风云人物还 有洛克、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

diverses écrites a un docteur de Sorbonne a l'occasion de la comète)。 同年5月,培尔用14天的时间完成了《曼堡先生对加尔文教史的评 论》(Critique de l'Histoire du calvinisme de M.Maimbourg)。这本 匿名出版的著作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在同年再版。但此书在巴黎 却遭厄运,当局下令销毁。两本书都是反天主教的著作。它们在著 述方法上颇有新意:一方面,培尔并不直接批评,而是用温和的词语 与天主教徒谈话,读起来就像自己入内部的循循善诱;另一方面,他 使用迂回隐蔽的办法,展开不同的思想线索,使书刊检查者弄不清 作者的意图。1682年7月,培尔发表《概论》(Critique générale),从 历史领域讨论宗教,竟然在天主教读者中受到欢迎。这是培尔著述 中的迂回策略的胜利。1684年3月,培尔着手在荷兰创办第一份法 国文学期刊《文坛报道》(Nouvelles de la Republique des lettres)。 1685年6月,培尔的著作给他的家庭惹了大祸:尽管《概论》是匿名 出版的,凡尔赛王朝终于还是知道了培尔的名字,并逮捕了他的兄 弟(同年 11月死于狱中)。培尔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历史批判辞典》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et critique)于1696年出版。1706年12月, 培尔在鹿特丹逝世。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司各脱主义和司各脱主义者

    司各脱的思想在历史上曾受到误解和指责。比较突出的事例包 括他曾被天主教徒和新教徒指责为有异端思想;而在经院哲学内部, 他又因其带有毁灭性质的批判和过于精细的区分而被认为是导致了 经院哲学的衰退。更为严重的是,司各脱曾因在教权与君权的斗争 中持有鲜明的维护教皇的立场,这引起了16 世纪英国宗教改革者和 人文主义者的严重不满,于是他们对司各脱精致而有时略显繁琐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64
  • 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卷九-在线阅读

    1—88:河神阿刻罗俄斯为争妻室与赫剌克勒斯角力 涅普图努斯的英雄儿子就问那河神为什么要叹息,为什么头上断了一个角。这位卡吕冬境内的河神用一根芦苇把散乱的头发扎起,回答道:“你这是派了我一个苦差事啊。谁打输了还愿意再讲那战斗的经过呢?不过,我来说说事情的经过吧,我能和他角斗也是很光彩的,输给他也算不得耻辱,战胜我的人是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这对我来说要算是个莫…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356
  • 第二节 巴克莱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

    在17—18 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中,巴克莱最突出地强调 了形而上学,在某种意义上,他的哲学就是以提出和证明一种形而上 学为目的的。尽管巴克莱的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有很大不同,但是 重视形而上学,追求一种完美的形而上学世界观,是他的哲学的一个·368 · 中篇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显著特点。 形而上学以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相关概念为基本论题。 在巴克莱的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94
  •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编者序-在线阅读

    编者序 本书系梁实秋于1958年翻译的《沉思录》中文译本——也是华语世界最早的《沉思录》经典版本。此译本《沉思录》插图导读本因种种历史原因,现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太多的意义包含其中;玛克斯·奥勒留和梁实秋,同样是具有传奇性的人物,也有太多的故事引人追思。归根结底,玛克斯·奥勒留何尝是只属于西方文化,梁实秋又何尝只属于中国文化呢? 他们精神上的交会,展现了…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3日
    206
  •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线阅读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人人都必须无条件奉行的信仰形式,罗马天主教会成为高高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切弊病和衰弱征象都根源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现实的改革就只能从基督教自身的改革开始,唯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方近代文化的真正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但是,在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11日
    20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