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思想和风格

蒙田是一个哲学家吗?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哲学家”。如果按照

①《蒙田随笔全集》上卷,潘丽珍、王论跃、丁步洲译,第17页,译林出版社, 1996。

黑格尔式的理解,认为哲学家应该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思想体系,一个 贯穿到底的主题,蒙田就不是一个哲学家。事实上,黑格尔在他的 《哲学史讲演录》中对蒙田的思想也是轻视的。蒙田没有建立完整的 思想体系。他的想法并不连贯,明显是受灵感启发,带有跳跃性和随 意性。蒙田极少说哲学概念,他的观念体现为一种具像性语言,其性 质更像文学。但是,那决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蒙田创造了法国乃至 欧洲文学史上“随笔”或者“散文”这一文体形式,它是一种哲理性质 的随笔,隐含着异常丰富的哲学思想。这样的文体,被启蒙时代的法 国学者所模仿,并且成为一种特殊的哲学语言。

在动笔之前,蒙田的考虑完全是哲学式的: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 少知识,因为判断力远比知识更为重要。他多次提到苏格拉底的名 言:我能知道什么,其实我一无所知!这个命题的意义当然是哲学上 的,不是日常的生活经验。在蒙田这里,它含有对从前知识的不信 任。特别是对以前关于人本身的论述,蒙田不利用中世纪神学家们 的判断。他回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作家,但也是借题发挥,意在表明自 己的人文主义思想。蒙田从一开始就与后来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 学家不同,无论他如何提到“理性”一词,其哲学意蕴是“非理性”的。 现代和当代的所谓“非理性思潮”可以追溯到蒙田,特别是所谓的“存 在主义”。这里有一个怪圈,即使是后来的尼采和德里达也摆脱不 掉,即以理性的态度描述非理性的思想,这也是蒙田随笔的特征。思 想的完全解放导致非理性,以致可以凭感觉对任何事物随意判断。 “我不知道”、“我的真知在于我知道自己无知”,这样的判断不是自谦 和托词,而是蒙田的真实信念,它的潜台词就是不相信理性能接近真 理,也是对所谓知识的嘲笑。我们注意到,支配蒙田思想的,不是普 遍的科学(他很少提及自然科学)、理性之必然性之类,而是现实和历 史中的特殊事件、突发的灵感。他引用了无数的例子,并不在意例子 之间有没有连接,这是最早的意识流吗?我们能否称蒙田的思想是 “非理性的理性”呢?与其说蒙田思想的价值在于肯定,不如说在于 否定。破坏给人的心灵带来的震撼永远大于建设,而蒙田对理性和 宗教信念的破坏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这里和上述所谓的“理性”,往往和精神的权威和偶像有密切联系。我们把理性和宗教信念联系 起来,这样的提法似乎是相当奇怪的。习惯的态度是认为这两者互 不相容,但是从20世纪回顾西方哲学史,理性一旦失去了批判和怀疑 的功能,就等于倒向宗教精神。在对“理性”一词的内容进行具体描 述之前,其含义完全是悬而未决的。

皮罗代表的古希腊怀疑精神对蒙田深有影响,蒙田的著作充满 怀疑论精神。怀疑论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事物 的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本质呢?有时候是,有时候就不是,在后一种 情况下,现象就是一切,它不是“我思”所能控制的,只要描述它就够 了。蒙田的怀疑论表现为他大量地谈论神,但却用人的眼光;他没有 公开背叛天主教,但他用人性对抗神性。他的怀疑论精神是解放人 的:精神的枷锁和权威让位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自发的冲动,这就是 人性,是每个人都实际体验到的。人的“纯粹活动能力”构成了蒙田 随笔的重要内容。这在当时不啻敞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关于人的真 实世界,或者说,蒙田摧毁了旧世界对人的成见。怀疑论常有相对主 义和虚无主义相伴随,这些字眼后来曾被当成哲学上的贬义词,但是 站在启蒙哲学角度,我们看到蒙田著作中所包含的宽容精神。怀疑 针对的是特权,宽容的雨露赐予一切个体,怀疑与宽容就这样连在一 起。道德上的“虚无论”(见蒙田对不同民族风俗的议论)就这样导致 宽恕的道德,就像“无政府主义”也是“彻底的民主”一样。蒙田认为不 同的风俗产生不同的道德,而它们是可以谅解的,不可从文明的角度 苛求野蛮人。在蒙田那里,我们看不见西方中心论。

蒙田推崇苏格拉底,他认为,怀疑精神所反映的是诚实或者老 实。换句诺说,无论过去和现在,人类种种信念中充斥着欺骗、不老 实,以至于使人丧失了老实的能力。哲学应该是老实人的学问,是关 于诚实的纸习。正因为世界充满谎言,诚实人说的老实话才使人震 惊。怀疑不仅包含着宽恕,也包含最大的诚实精神。诚实是蒙田思 想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本来之义,他如实地描述人的语言、交往、怜 悯、爱情、恐惧、幸福和不幸。他的中心议题是人,而不是神。 蒙出的智慧带有悲剧的色彩,我们从蒙田的随笔中窥见到大智慧,比如其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活着的人对死的思考,由死带来的追 问。生与死的交替,贯穿始终的是有关幸福的观念。悲剧与喜剧是 连在一起的,悲剧色彩的智慧原来是幸福主义的,这当然来自大彻大 悟:我们在必死气氛的笼罩下思想和生活,却一样有声有色。从死带 来的追问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它是最本来意义上的哲学问题。但是 这样的沉思决不仅仅局限于哲学家,它甚至来自根本不懂什么是哲 学的农民——只要是人,谁都会想到死亡的意义,人类每个个体的思 想都自发地具有哲学倾向。一个哲学家与一个农民之间的差别比人 们想像的要小得多,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农民被他的身体活动 占据着,死亡的意义在他临死之前才显得突出;哲学家却是有闲之 入,他的身体休息得好,思想也随之无所事事,在无聊中,念头像脱缰 的野马,顿生种种稀奇占怪的念头。这是最为老实的哲学起源论,其 意义却未必是贬义的。就事论事,我们说,蒙田就是这样的哲学家, 他的散文之诚实就在于,他随手记下潜意识的流淌,尽管他无法控制 它们。他不强求让它们连贯,或统一在一个不矛盾的体系之中,这是 因为,我们每天千头万绪的心思就是如此。

在蒙出所处的时代,中世纪宗教哲学套在人身上的禁锢有所松 动。蒙田的人文主义与这些禁锢的一个基本区别在于,蒙田不从关 于人的任何神学的、逻辑学的或者形而上学的分析定义出发,他只从 对人生命的观察出发。他回避回答人是什么,而径直描述人不是什 么。人不能断定自己的能力和信仰,没有什么普世主义,因为每个民 族和个人有极大的不同。“蒙田的形而上学,试图只是通过参照‘我’, 顺从一种变化无常的原则。这里的‘我’保留着各种谜一样的方式, 超越了人的本质问题,朝向人的偶然性。”①我知道什么?我来自哪 里?对这样两个苏格拉底式的问题,蒙田并不直接用理论说明,而把 目光转向实际的生活。卢梭曾经开创了18世纪以描写“我”的感情为 特征的浪漫主义,我们在这里则把这样的倾向追溯到16世纪的蒙田。

① 德莫内:《蒙田和入的问题》.第12—13页,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99。

蒙田意义上的“我”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符号,它含有比笛卡尔式的“我 思”更为丰富和难以把握的内容。我们由此想到了笛卡尔为达到“我 思”的目的在方法上的不择手段,即那个胡思乱想的我。还有福柯关 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所谓“癫狂史”的描述,以及德里达对“我”这个 符号的消解。蒙田在散文中对“我”这个词的使用具有 20 世纪哲学意 义。“我”不是一个逻辑学或形而上学的概念,并不代表蒙田的自我 意识,而更像语法上的一个空缺,它为蒙田“主义”的“胡思乱想”腾出 空间。作为例证,我们注意到蒙田多次提到他糟糕的记忆力(我们认 为,这隐喻人类不能依靠自己的记忆),他不得不中断一个念头,多处 出击,表现在他的文本上,他总是离题。对于他来说,跑题不是偶然 现象,而是他的文体特色,一种快乐的书写方式。蒙田不能把握住自 己的思想,他早已有言在先,对“我”的认识能力表示怀疑。

人受偶然性操纵,这是蒙田的立场,就像梅洛-庞蒂所说,人是一 个谜,一个问题。对蒙田来说,人的问题是个X。入想什么,说什么, 写什么,即刻间要做什么,完全是悬而未决的。表现在写作方式上, 这就是一种探索,文体的混杂和不确定性。毫无疑问,这与黑格尔的 哲学史内容不符:蒙田的思想是一种没有学说的学说,没有哲学的哲 学,这样的东西怎能被叫做哲学呢?法文 essais 有双重意思,首先它 表示“实验”或“尝试”,其次才是“散文”和“随笔”。正是蒙田创造了思 想实验意义上的随笔,它像一个“大杂烩”,我们可以称它是蒙出的哲 学,但不可说它是蒙田的学说。学说意味着一种理论,但是蒙田没有 自己的“理论”。蒙田没有自己的“学说”,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许多描述 是“似是而非”的,他寻找情趣、快乐、心理的满足或者幸福。但是,我们 怎么理解这些看似浅显的字眼呢?没有答案,或者说,答案是非理 性的。

我们可以同样老实地说,蒙田的文章表现的是闲情逸致。他这 样说:

最近我退隐在家,决定尽量好好休息,不管他事以度余生, 仿佛让我的思想无所事事,自由地运转和休息,这是对它的最大爱护……但我觉得事与愿违,我的大脑就像脱缰的野马,成天有 想不完的事,要比给它一件事思考时还要多想一百倍;我脑海里 幻觉丛生,重重叠叠,杂乱无章。为了能随时细察这种愚蠢和奇 怪的行为,我开始将之一一笔录下来,指望日后会自感羞愧。①

季羡林先生在《蒙田随笔全集》的中文版序言中也引用了这段话,认 为它是“很奇怪而不近人情的想法……有点近于矫情”。我们却认 为,这样的判断其实是出于对蒙田这段话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无奈, 实际上,这段话不是矫情,恰是蒙田诚实的想法,因为他的随笔就是 这样写成的,他自己也并没有把这些文字太当四事。情致所在,写下 来莫不是一种解脱?“指望曰后会自感羞愧”并非故意扭捏作态,而 是因为随笔的内容对当时正统的议论来说是怪异的、不合时宜的, 但是,无论是蒙田下笔时的冲动,还是他日后自己的阅读,感觉肯定 是愉快的,所以这里有一点“写作的强迫症”,它不仅是放松,也构成 蒙田作为一个作家的生活本身:

随笔的好处也就在这里,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由着性情,不在 某一处过多地停留,不遵守任何僵化的学说或者规则。随笔有宣泄 烦闷的功能,它往往征酸坏中得到满足和快活。就此而言,为蒙田的 随笔挂上某个招牌是不合适的,即使是怀疑主义的招牌。毫无疑问, 蒙田思想中有皮罗的怀疑主义,但我们从其字里行间同样看得出实 证主义、斯多亚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等,我们看到了蒙田的折中,不太 讲究原则。

蒙田喜欢旅行,不仅是身体的游历,也有思想上的漫游。特别在 思想上,他总是重新上路,寻找让他好奇的东西。新的风俗习惯总让 他欣喜不已,无论与陌生的精神还是陌生的人交往,都有从熟悉的角 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无所顾忌。这样陌生的相遇甚至让人珍惜、 留恋,也许今生今世只此一次,它是一个唯一,它的方式不可模仿,

①;《蒙田随笔全集》上卷,潘丽珍、王论跃、]步洲译.第12—13页,译林出版社, 1996:

因为它是偶然的;它让我们活过多次。与它相比,固执某一观点是呆 板,模仿一种声音是无能,只能给我们很少的幸福感。蒙田喜欢旅 行,还基于一个哲学判断:越是经历陌生,就越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 就越是好奇。具体来讲,蒙田的好奇心主要围绕人,人的道德和人的 历史事件。

寻找而不停留,有多少我们曾经相信而日后证明是虚假的东西 啊!所以“蒙田满足于探索、观察、欢喜;至于相信某样东西,把它视为 真的加以推荐,这不是他的事情。”①怀疑是文艺复兴和启蒙的应有之 义。所谓回到古代,或者说蒙田之所以喜欢古代作家,是因为古时还没 有后来的思想束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就是自然状态下的人。在这 里,卢梭的心情与蒙田是相同的,他们都把古代看成人类的黄金时代。 蒙田有跳跃的文笔,不守陈规,就像孩子打水漂,在平面上蹦蹦 跳跳,形成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氛围,并且扩散着。这是玩耍中的快 活。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蒙田谈到这种现象的原因:“的确,我只有 短促而强烈的记忆,我的精神遭受着极大损失。每当我想肯定什么 时,总要忘记许多事情……我召唤它们,以使它们对我来说,像是真 的。”②这是正常还是非正常的精神状态?我们认为蒙田只是说明了 一个事实真相,一个身边时刻发生的事。就此而言,他又是老实的。 瞬间的印象更奇妙和真实。我们由此联想到诞生于19 世纪后期、在 欧洲美术界导致一场革命的印象主义。在文学哲学领域,这样的“印 象派”在16世纪的蒙田那里就已经发生了。这样的文笔极端个性化, 诚实地记录有意和无意闪过心灵的念头,无论它是污秽的,还是崇高 的。不要说一生,就是在一天中,放纵的大脑该有多少出人意料的遐 想啊!当这些念头“出格”时,人们习惯于用不敬的语言称之为疯 狂。③ 蒙田是否曾经为自己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感到恐惧?我们上面

① 法格雷:《在蒙田身边》,第40页,巴黎,冠军出版社,1999。 ② 蒙田:《书信集》,第28页,波尔多,梦界出版社,1991。 ③ 一种不贴切的说法称之为“精神障碍”。这里是把放任的胡思乱想称做“精神 障碍”,其实问题恰恰在于此时精神没有障碍,精神的放纵。

谈到,他感到在思想无所事事时,出现的念头奇怪且愚蠢,让自己羞 愧。蒙田在另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最让人注目的癫狂,就是人们以 自己的理解刀摧毁通常所接受的观点……就我来说,我更喜欢方便、 自在……愿意拥有充满情致的观点,它是我们心中原始的创造,不必 好奇地打听如何或为什么。”所以,应该说这里有一种表层的写作,接 近于把现象当成本质。

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一个划时代的界限,从 这里导致了我们通常对哲学抱有的一般印象:板着面孔,深不可测。但 是,当代法国哲学家向我们表明,“我思”还有另一幅面孔,它就是被笛 卡尔压抑住的、潜意识中的思想,福柯称之为癫狂,德勒兹叫做哲学史 上的畸形儿。这里,“我思”并不导致“我在”,因为“我”之复杂、多样、出 乎意料,完全在“我”的控制之外,以至于我想和我写并不一定出自我的 意愿,好像来自另一个我,成为一个他,一个别人。我们在蒙田的随笔 中看到了“我”的分裂,从而与笛卡尔的方向相背离。如果我们把蒙田 的随笔当做他的灵魂或者生命,那么,这灵魂是不透明的,像无规则的 运动。我们不知道它的心思,不知道要冒出什么话来。“我”并不是文 中的主人——一个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书写过程中离开主题,蒙田 文章的题目都是不可相信的,切不可望文生义。他只是随手写下一个 题日,很快就想起别的东西。我们又把这样的现象叫做“出神”。这手 法虽然是文学的,但也是当代法国哲学的一个精髓。也正是在这样的 情景下,蒙田提出“我知道什么”——我是无知的,这不但在于通常正确 的东西可以是错误的,更在于通常错误的东西却是正确的。换句话说, 真与假的界限是难以断定的。这样的“立场”,并不是简单的怀疑论可 以概括的,因为它教导我们不要漠视人们经常嗤之以鼻的东西:生活中 的荒谬或自相矛盾是生命的本来颜色。正确的立场在于没有立场,就 像说,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没有真理。

蒙田的“我”是不可理喻的,因为我们抓不住它。① 我们这里能想

①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理解的事情一再发生,它们最一般的特点是,理智 之人作出意料之外的事。

到的一个解释,就是“我”的多重性,我喃喃自语,笑我独自一人在笑。 这是因为另一个我与现实的我保持了距离,有了两重性。胡塞尔称 它为思想的悬隔,像个旁观者。思想能游离于身边的环境,沉醉于各 种不同的世界。这时,谁能说清这个思想者是怎样的人。这就是我 们以上说到的“出神”,或者见异思迁。这样的氛围又是文学的,像法 国现代文学家普鲁斯特。

写作中的离题,也就是间断,总是面临所生,总有欢喜。“跑题”就 是允许胡思乱想,一切都是无序的、偶然的。这样的读写抓不住整 体,也没有整体。“蒙田在他的随笔中是渐渐出场的,在书中,他不断 地不是自己,20岁、30岁、50岁……他没有清晰的存在,‘我闪逝着, 不是从一个年龄到另一个年龄,而是从一天到另一天,从一分钟到另 一分钟。’”①蒙田写得越多,相貌也就越多,时间产生距离和差异。蒙 田的随笔,冲破了书的赞忌和界限,它更像一本没有开头和结尾的 书,一个可以嫁接更多文本的文本。

对蒙田的介绍和研究可以从形式上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分类 式的,划分出他的宗教观、怀疑论、政治论等;另一种是从他的字里行 间入手,以蒙田的方式研究蒙田,抓住他一个个离经叛道的奇想,但 那些只是他临时性的、尝试性的念头,不可任意拔高,从中发展出什 么“理论”。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天主教哲学-第⼗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在线阅读

    第⼗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圣托马斯·阿奎那(⽣于公元1225或1226,死于公元1274)被认为 是最伟⼤的经院哲学家。在所有教授哲学的天主教⽂教机关中他的体 系是必须作为唯⼀正确的体系来讲授的;这⼀点⾃从列奥⼗三世于公 元1879年敕令明申以来,便成了惯例。因此,圣托马斯不仅有历史上 的重要性,⽽且还具有当前的影响,正象柏拉图、亚⾥⼠多德、康 德,⿊格尔…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61
  • 第四节 目的论与艺术哲学

    在“目的论”这一章中,谢林试图说明自由与必然是如何在自然 产物中、在自然有机体中统一起来的,并进而去说明,这是有意识的 能动性与无意识的能动性的同一。谢林在这里的解说很简单。他认 为,人自身摇摆于自由与必然性之间,所以,人就是一种永远残缺不 全的存在者。而康德关于自然合目的性的论述却告诉我们,有机自 然界则不同,唯独它“向我们提供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在外部世界…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10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 普遍逻辑是建立在一种与高级认识能力的划分完全精确吻合的规划之上的。这些能力就是: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因此,普遍逻辑学说在其分析论中,正好与被人放在一般知性这个广义称号之下来理解的上述心灵力量的机能和秩序相应,所讨论的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既然上述单纯形式的逻辑抽掉了一切认识的内容(不论是纯粹的内容还是经验性的内容),且只是一般地研究思维…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175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一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 如果我们动用一种认识能力,那么各种概念就会按照各种不同的诱因而 浮现出来,这些概念使这种能力被人知悉,并能在人们对它们进行了更长时间第一节 知性在逻辑上的一般运用 49 的、或更具洞察力①的考察之后,而被搜集在一篇或多或少是详尽的文章中。 这种研究将在什么时候完成,这是永远也不能按照这样一种仿佛是机械的处 理方式而得到有把…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24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四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斯彪西波 (约公元前407—前339年;学园主持,公元前347— 前339年在任) 前文内容是勤勉研究权威典据后我们所能编辑的关于柏拉图的最好记 述。他的继任者是攸利密顿的儿子斯彪西波(Speusippus),这个人是雅典 人,住在迈尔海努镇,是柏拉图的姊妹波托妮的儿子。他自第108 届奥林 匹亚赛会①开始主持学园,达八年之久。他在学园中的由柏拉图建…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4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