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黑暗时期的哲学

3—6世纪是欧亚大陆普遍遭受异族入侵的时期。在日耳曼人、 匈奴入、伦巴底人、盎格鲁-撒克逊入以及汪达尔入等“蛮族”的不断入 侵下,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标志的西方古典文 明宣告终结。从 6—11世纪,西方社会进入黑暗时期(dark ages)。异 族入侵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连年的战乱和血腥使其文化、生活、政 治、经济、伦理等各个方面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古典的辉煌丧失殆 尽,古典的成就和遗产凡乎被彻底摧毁。在这种巨大的文明倒退中, 仰仗着新兴的基督教,以及被艰难保存下来的一点点古典文化尤其 是希腊哲学的薪火,西方逐步开始重建自己的文明,并最终走出黑暗 迎来西方的又一个文明时期——基督教文明。显然,黑暗时期文化 的基础正是来自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二者持久的交锋、冲突、磨合和 融会,构成这个时期思想的特质。在这漫长的几个世纪中,西方几乎 只贡献了两位思想家:波埃修和爱留根纳。不过,就是靠他们,西方 的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得以连接。他们都精通希腊语,熟悉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都致力于从伟大的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信仰 之间、之中寻找生命和文化的路径。

两位思想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简单地说,波埃修通过存 在(esse)的概念,爱留根纳通过不存在、无(non esse ,nihil)的概念,来 展示他们对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以及基督教上帝的不同理 解和诠释。此二者的不同代表了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思想的两种基本 路向。当巴门尼德(Parmenides)最初把存在(on)确定为真理之路时, 哲学也就同时被确定为关于存在的哲学,对存在的探寻构成了西方 形而上学的基调。一般而言,希腊哲学通过存在概念所确定的乃是知识的对象,不过这知识不同于近代以来的科学的、理论的知识,而 是人类灵魂对世界的绝对本质的领悟和把握,因此作为知识对象的 存在,实际上表达了人类智慧对世界本质进行理解的尝试。它不仅 代表知识的对象,而且规定着知识的本性和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存 在概念既表达了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 世界的基础、本性、本原、 界限和整一,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理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根本关 切——通过对世界本质的探寻来确定自身生存的稳定基础、真实本 性、确定界限和善。柏拉图以其理念思想对存在哲学进行了经典的 表达,并把善和美作为其最高可能性,这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 础。奥古斯丁把柏拉图哲学视为福音书的前身,充分借助柏拉图哲 学来成就他的信仰和神学。不过,在解释存在和善的关系时,他不同 于柏拉图,而是把存在视为对上帝的最高界定,上帝的善来自其存 在。波埃修在奥古斯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存在概念来思考 上帝,思考善。借助存在哲学,上帝不仅被理解成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而且被视做知识的终极本质和对象,同时是人生存的最根本、最终极的 凭靠。不过,对存在的探寻并未就此结束,因为存在问题关乎人最根本 的关切和期望,是与人类的生命关怀和灵魂吁求始终相伴的、开放的、 无限的问题。当海德格尔认为我们至今仍然不清楚“存在”这个词的含 义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关注不存在和无的问 题,和关注存在问题一样自然。因为这不是对存在问题的否定,而恰是 对存在问题的深化。当爱留根纳超越存在和不存在之上,以无指示上 帝时,他不是要否定上帝的存在,而是暗示上帝的更加真实的存在,是 超越人类理性的绝对的存在;对于那终极的真理,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名 之曰无。神圣的无不是生命的虚无和深渊,而是人类至高无上的本质 和基础之所在,问题是我们应该从对存在表象的迷信中解脱出来,把生 命转向那隐匿于黑暗之无中的神圣根源· 切生命的唯一的根源。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在线阅读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在第一个沉思里,我提出了只要我们在科学里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一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尽管普遍怀疑的好处在开始时还不显著,不过,由于它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342
  • 阿里斯托芬-《云》-(八)第四场-在线阅读

    (斯特璃普西阿得斯自左屋内扛着一袋面粉上)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接着“新旧日”立刻就到了, 那正是我最讨厌、最害怕、 怕得发抖的日子:因为我的债主们 全都会提出追债诉讼, 要逼死我!我请求他们 宽怨:“好朋友, 别逼我吧,这一笔延期几天, 那一笔就饶了我吧!”他们会说 “那么你是一定不还了。”他们骂我 没信用,说要去告我! 现…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1日
    290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七章 最渊博的智者-在线阅读

    第七章 最渊博的智者 作为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一生享尽荣华,却在流亡中孤独地死去。 也许亚里士多德不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但肯定是最渊博的哲学家。 公元前384年,他出生在色雷斯一个叫斯塔基拉的海港城市。 我们前面讲过,色雷斯曾哺育了德谟克里特和斯巴达克,现在又加上了一个更伟大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御医。所谓御医就是国王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126
  • 第一节思想背景

    西哀士不仅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理论,而且还直接参与了法 国大革命后剑立一套新的政治理论的实践,他提出的基本政治原则, 直到今天还深刻影响着欧洲各国的政治体制,成为现代国家普遍奉 行的政治原则。 西哀士并不是凭空想像出他的一整套政治理论的,他以卢梭的 《社会契约论》为出发点。同时,他又对卢梭的政治学说作了一系列 重大修改和增补。西哀士还从孟德斯鸠、伏尔泰、孔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52
  • 第三节 原子与虚空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充实的"存在"。虚空是为原子提供运动场所的"非存在"。亚里十多德记述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主张∶"【万物的】元素是充实和虚空,前者被叫做存在'。后者是'非存在'。存在是充实的、坚固的,非存在则是虚空的(因而他们说,'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为实在,因为充实并不比虚空更为实在)"。提出原子与虚空这两种新的本原,统一存…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52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