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問题首先涉及“什么是哲学”的問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个常常让入无从下手的问題。如果問:什么是物理学?什 么是法学?或者什么是政治学?那么,人们可以有很明确的答案,因 为这些学科的对象和界限很明确。但是,如果问“什么是哲学”,那么 答案就不那么简單。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这个問题的回答常常各 不相同。这里我们暂且从哲学的历史源头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 就哲学(Philosophie)这个西语词来说,是来自古希腊语 φtλocolosophie 就是一种通过追问智慧的问题而使人变得有智慧的精神活动;作为学科而言,Philosophie 就是一门通过追问智慧的问题来使人 能够智慧地生活的学问。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智慧的問题?对于古希腊入来说,智慧的 首要问题就是追问世界的“始基”問题或“本源”问题。而追问世界的 本源问题,也就是追问变动世界中可靠的根基的问题。在这个变幻 不定的世界里,我们在什么地方才能立定脚跟?或者问:把惶惑的心 灵安放在什么地方,我们才能从大地上站立起来,并且顶天立地地撐 开一个可以安居的天地?寻得心灵上立定脚跟的问题,也就是寻找 能够把我们的生命或生活担当起来、支撐起来的可靠根基的问题。 因它可靠,我们可以生活得安然和踏实;因它可靠,我们可以坚定地 打开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因而可以生活得有信心、有力量。简單地 说,因它可靠,我们的生活既能经受起苦难的重压,也能经受起幸福 的诱惑。
我们知道,在这之前,希腊人与其他古代民族一樣,都生活在神话世界或原始宗教里,人与他人他物都是处在一种不确定的梦幻般 的关系中。也就是说,人的生活与存在是不确定的,处在隐身与现 身、转化与变换之中。在神话或原始宗教里,不仅个人,甚至作为类 存在的人,都没有自我同一性的身份,也没有对自我同一性身份的意 识与要求——人与神甚至与动、植物没有明确的界限。世界的本源 问题的提出,就像一道光芒从入类的心灵世界划过,照亮了人与他物 的明确界限,从而召唤了人类对自身身份的意识与追问——人在这 个世界上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人与变幻不 定的万事万物有什么关系?从根本上说,本源问题的提出意味着人 类试图透过变幻不定的现象事物去寻找可以立定自身的确定性与可 靠性。也就是说,在本源问题里,一方面表明人类对纷繁变幻的现象 事物持不信任、不满足的态度;另一方面表明,人类相信透过这些现 象事物可以找到使自身能够立定其上的确定性与可靠性。追问世界 的本源也就是要在这个世界寻找可以立定的根基。
本源问题所追问的“世界的确定性与可靠性”,也就是绝对性。 因为从根本上说,只有绝对的或绝对的存在者,才能够是可靠的和确 定的。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说,追问世界的本源问题,也就是探究 绝对性的问题,本源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开始了对绝对的意识与觉悟。 而对本源的追问,实际上也隐含着对人自身的身份的觉悟与确认。 因为人类之所以会去追问世界的本源问题,在根本上是为了人本身 的生活与存在寻找可以立身其上的可靠根基,以免在变幻不定的宇 宙面前茫然失措或惶惶不可终日。不管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 的泰勒斯把世界的本源归为“水”,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把“理念”当 做世界的原型,都既是为世界寻找确定性的本源,也是为人自身的存 在与生活寻找绝对性的根据。实际上,对本源的觉悟——不管这种 觉悟是以思想的追问方式,还是以宗教的启示方式来达成——同时 隐含着对人自身身份的追问。回到本源而与本源共在,也就是人回 到自身,即回到自己本来在的位置上。因而,回到自身在根本上也就 是回到自在的自由存在:在自己的位置上持守着一切可能性。在这 个意义上,对本源的追问与觉悟都或强或弱地召唤着对人的自由的觉悟。对本源的守护在根底上也是对自由的守护。因此,对本源,从 而对绝对的追问和觉悟,在入类史上是一次最伟大的事件。因为它 在根本上意味着人类开始了依靠一种自觉的精神(灵性)力量寻求自 立与自由的漫长历程。
但是,上面的讨论已暗示出,哲学是以不同于宗教的方式去追寻 本源问题。宗教是以启示的方式直接领悟绝对的本源而信任这个本 源,并且由对这一本源的觉悟与信任而肯定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而哲 学则是出于对这个世界不满足、不信任也即有所怀疑而去追问这个 世界的本源。也就是说,哲学是从“不满足”和“怀疑(不信任)”开始 的。人们之所以对这个世界的事物不满足,是因为事物是有限的,而 事物之所以是有限的,恰恰是人们已对事物作出某种规(限)定,也即 把显现给我们的相遇者规定为某物。不管人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 来,任何有限物实际上都已是被自觉不自觉地规定为“是什么”的事 物。而人们之所以对事物不信任而怀疑之,首先则是因为事物会失 去自身,也即所谓“变异”。而人们之所以会发现事物失去自身,则是 因为人们已经把事物向我们的显现就当做这一事物自身,也即把事 物在意识中的显现规定为这一事物自身,或者说,这一事物被直接等 同于它在意识中的显现。这种规定活动或等同活动也就是给出自身 同一物(Identit我们意识中的显现就当做“树”本身的时候,我们就在给出一个树的 自身同一物:树的如此这般的显现就是树本身(全部);或者说,树本 身仅仅就是它的如此这般地显现。正因为事物获得了自身同一性, 它才会失去自身,因而才会有变化与变异;否则,事物就只是在现象 (显现)之流中不断隐身的独一的自在之物,或者说,只是通过显现表 明其隐身在自己位置上的独一物,而无所谓变异与变化。
实际上,把相遇者规定为某物,也即规定为“是什么”,从而使之 成为“有限物”,同样也必须以将相遇者构造为“自身同一物”为前提。 因为任何事物必须首先是它自己,才能够进一步是其他的“什么”。 这也就是说,对这个世界的事物不满足、不信任恰恰以将这个世界的 事物构造为自身同一物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对本源的追问是从一个由自身同一物构成的世界开始的。而这在根本上意味着, 哲学是从概念物出发。因为所谓自身同一物必定是在质、量、关系这 类概念意识中被构造出来的。没有这些概念意识,我们就不可能给 出可以以“A 是 A”这一同一律形式表达出来的自身同一物。 自身同一物必定是存在于质、量、关系这类概念意识中的存在 物。它的关系性存在首先就是与自己的关系。任何相遇物只有当它 在质、量意识中被显现和综合,并且它的这种显现被把握、意识为就 是它自身,即与它自己的显现处在等同关系中,它才不再是在自己位 置上的自在相遇物,而成为仅仅等同于其显现的自身同一物——换 言之,自在相遇物才被掩盖而成为单纯的显现物,并且也才能进一步 成为各种关系物。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只有首先成为自身同一物,即 与自身处于等同关系中,才能进一步进入与其他自身同一物的各种 关系中,从而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对象。从根本上说,各门科学,首 先是以数学为基础和榜样的各种具体科学——我们权且称之为数理 科学,实际上都是以自身同一物及其关系为对象的。因为任何事物 只有当它作为自身同一物被构造出来,它才能进一步得到逻辑的和 经验的规定。如果一事物是否它自身都没有得到确定,那么,对它的 一切其他规定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断定对 它的规定是否就是对它的规定。在这个意义上,一切科学都是以自 身同一物为前提,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科学都是建立在构造自身同 一物的意识活动之上。正因为如此,康德把量、质、关系这类据以构 造自身同一物的范畴意识与时-空形式一起当做一切科学知识之所以 可能的先验要素。
这里,我们可以首先看出哲学与数理科学的区别。如果说数理 科学是以自身同一物为前提,并且也只以自身同一物及其关系为对 象,因而永远停留在自身同一物与关系物领域,那么,哲学虽则从自 身同一物出发,但是它并不以自身同一物为对象,而恰恰是要摆脱、 离开自身同一物,去追寻自身同一物从中显现出来的本源。因此,哲 学并不停留在自身同一物领域。从思想-意志的方向而言,数理科学 是从自身同一物出发进入经验-关系世界,而哲学则是从自身同一物出发摆脱一切关系物而返回本源处所。这恰好是两个相反的努力 方向。
这并非说,哲学与科学是无关的两极。不管是从历史事实还是 理论基础来看,科学从来就不可能离开哲学。虽然哲学家可以不理 睬科学家,科学家也可以不理会哲学家,甚至嘲笑哲学家(这通常是 那些无知和浅薄的科学家对哲学或宗教惯有的态度),但是,科学历 来就运行在哲学所提供的基础上。这不仅是说,科学迄今仍运行在 古希腊哲学所确立起来的思想方式和基本观念之内,更重要的是指, 构成一切科学之基础与起点的自身同一物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只 有通过哲学的反思才能得到解答。科学是否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 之上取决于哲学是否解决了“自身同一物是如何给出来的”这一问 题。如果离开哲学的反思而任科学自行其是,那么科学不仅将忘却 自己的基础,而且本质上将越来越远离本源。其结果不仅将使科学 走向自我瓦解,而且将把人类带向片面化——因为远离本源也就意 味着关闭了其他可能性,而把科学打开的可能性当做唯一的可能性。 实际上,自身同一物构成了哲学与数理科学之间最直接的联系 点。哲学对自身同一物之所以可能的追问和回答为科学奠定了可靠 的基础,科学由此获得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推动。不过,正如自身同一 物只是科学的基础,而不是科学的核心一样,对自身同一物的追问和 回答只是哲学的一个步骤,而不是哲学的归宿。因为哲学对自身同 一物的追问恰恰是出于对自身同一物的怀疑和不满足。对自身同一 物的怀疑并不是要放弃它或否定它,而是要追问它之所以如此这般 的根据。如果没有或不能找到这种根据,那么,人们对关于它如此这 般的断定就是可疑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终止对一物之为这一物的 判断。确立自身同一物的根据,也就是确立了一个世界的真实性和 可判定性。对于科学而言,这意味着对事物的一切科学陈述(判断) 获得了可靠的标准物,也即以“A 是 A”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一定义物; 而对哲学来说,则意味着它所追寻和迈向的本源是一个真实世界的 本源,也即是一个有根有据、可在概念中被确立起来的自身同一物的 世界从中显现出来的本源,而不会是一个梦幻世界的梦幻本源。
自身同一物作为一切(数理)科学的基础恰恰是科学所不关心 的,但是,对自身同一物的追问却是哲学的一个起始步骤。在这个意 义上,哲学开始于科学终止的地方。这使哲学与科学在这一点上是 一致的,即都要借助于概念体系来完成自己的任务:科学是在由概念 构造出来的自身同一物基础上提供出一套与经验相关的概念体系来 达到对事物的认识,而哲学则必须演绎出一套先于经验的概念体系, 否则,它就无法说明自身同一物是如何可能的。不过,哲学借助于先 验概念体系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自身同一物的可能性问题,或者说, 并不只是为了说明“这个世界”是如何可能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展现 如何确实可靠地退出这个世界而迈向这个世界从中显现出来的本 源。哲学完成的严格的概念演绎体系既要为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而 不是别样奠定基础,从而为一切科学奠定基础,而且同时要打开一条 由这个世界通向其本源的道路。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说由自身同一 物构成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显现的、可由概念完全把握的在场者,那 么,这个世界从中显现出来的本源则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在场者,它同 时是一个不显现的、不可由概念加以把握的不在场者,也即一个隐 蔽者。
所以,哲学一方面要借助于概念体系;另一方面,它通过概念体 系所要寻求的恰恰是非概念的隐蔽者。这意味着,哲学从其出发的 地方到其归宿之间存在着一个断裂。哲学并不能通过概念体系的演 绎直接通达所追寻的本源,因为本源永远在概念之外,否则它就不会 是真正的本源。对于哲学来说,概念的严密演绎是一条把人们引到 离本源尽可能近的地方的可靠道路,以便人们能够从这个最近的地 方跨越过去,进入与本源的共在而终止一切概念。因此,与科学不 同,如果说科学研究是通过概念知识体系来展现一个关系世界而深 入这个世界,那么,哲学进行概念演绎则是为了摆脱这个关系世界而 迈向非概念物。哲学的概念演绎活动是一种摆脱关系世界的活动: 不仅要脱离一切经验的关系,而且要脱离构成这一切经验关系之基 础的自身同一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概念演绎是这样一种 解放活动:把人从关系世界中解放出来,使之朝向绝对者,向绝对者敞开自己。
把人从关系世界解放出来,也就是让他从关系中退身出来而回 到不受制于关系的自由-自在的存在,而这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在自己 位置上向他者敞开自己的存在;在人的这种自在地向他者敞开自己 的存在中,他者也在自己的位置上来与我们相遇,并且也才在自己的 位置上来相遇。人只有在自己的位置上,因而也就是只有在自由中, 才能跨越概念物与非概念物之间的鸿沟,才能与作为自在的他者的 本源相遇。
因此,哲学确立起来的概念体系必须是一个自由体系,也即一个 摆脱关系世界而向自在的他者敞开自己的体系。简单地说,自由体 系就是一个向绝对他者敞开自己的体系。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之别 就是哲学与科学之别。作为科学的概念体系都封闭于概念物,或者 说以概念物为界限,而不寻求概念物以外的东西;对于科学来说,不 存在概念物之外的东西,也就是说,在科学看来,一切存在的事物都 可在概念中被把握。因此,科学不承认概念之外而不可被概念所规 定的存在物;一切都可在概念中被陈述。所以,每个科学体系都试图 充当一个“大全”,至少是某个方面的大全。因为它把自己的陈述当 做关于一切可能事物的陈述,而忘却了自己的陈述永远只是关于关 系物的知识,而完全不可触及自在物。因此,科学体系的变化通常不 是一个体系融合另一个体系,而是一个体系被另一个体系所突破而 被取而代之。因此,科学知识体系的变化通常是革命性的,总是体现 为一个体系取代另一个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科学是 一种建构体系的活动,科学史是一个建构体系的历史。相比之下,作 为自由-开放的体系,哲学体系的变化并不是通过一个体系取代另一 个体系来体现,而是通过创造出足以更进一步摆脱关系世界而迈向 绝对本源的新概念来完成的。由于这新概念能够进一步摆脱关系世 界,也就意味着它能够打开一个更开阔的视野(Horizont),使整个体 系能够更开放地朝向本源。在这里,体系的变化更多体现为对原有 体系的融合,而不是取代和放弃。这也是为什么今人虽有今人的哲 学,但是却不能放弃古代哲学的原因。哲学概念一旦被创造出来,它就改变了体系的视野而构成哲学的一个环节。与科学相比,我们可 以说,哲学是一种创造概念的活动,通过创造概念建立向绝对者开放 的自由体系。如果说科学体系中的概念是从经验关系中建构起来 的,因而科学是通过建构概念来建构体系的,那么,哲学体系里的概 念则是自由理性从对自己的自由反思中开显出来的。这种从自由反 思中开显出概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概念的活动。创造就是从自 由中开显与给出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通过创造概念来演 绎自由体系。
这里,我们要进一步澄清的是,为什么哲学概念是从理性的反思 中开显出来的?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一再指出,哲学开始于对“这个 世界”的怀疑与不满足。这种怀疑引导了哲学去追问“这个世界”的 根据:如果这个世界就是它显现的这样,那么,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 是别样?如果这个世界并不一定是它显现的这样,那么它为什么会 显现为这样,而不显现为别样?这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据问题。但 是,这个世界之所以显现为这样而不是别样,是也只能是因为我们的 理性本身,或者说,是也只能是我们的理性使这个世界显现为这样而 不是别样。因为这个世界只能在我们的理性意识中向我们显现,并 因而是“这个世界”。因此,对这个世界的根据的追问,在根本上就是 对理性本身的追问,因而也就是对理性本身的反思。通过追问这个 世界的根据,理性以反思的方式返回自身。
正如前面所说,自身同一物是“这个世界”的基础,而自身同一物 又是在理性的先验概念(诸如量、质、关系)中被构造出来的。这意味 着,“这个世界”首先是建立在量、质、关系这些由理性提供出来的概 念之上。但是,这些概念却是在对“这个世界”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 别样的反思中才被理性本身所觉悟而开显出来。因此,如果说哲学 开始于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因而开始于对“这个世界”的根据的追 问,那么,也就是说,哲学开始于对理性本身的反思,并且在这种反思 中开显-创造出理性自身的概念。
不过,对“这个世界”的根据的追问,因而也就是理性的反思活 动,并不停止于“这个世界”的直接根据上,也即不会止于使自身同一物成为可能的那些概念上。这些概念虽然出自自由的理性本身,但 是,作为这个世界的直接根据却是远离这个世界的本源。对“这个世 界”的根据的追问只会止于“这个世界”的再无根据的本源。离“这个 世界”的本源越近,也就离“这个世界”越远。所以,追问“这个世界”之 根据这种反思活动实质上也是离开、摆脱“这个世界”的活动。这种 离开或摆脱就是一种解放。
那么,为什么哲学对“这个世界”的根据的追问只会止于“这个世 界”的本源呢?因为只有本源才是再无根据可寻的唯一者,它是一个 无根无据的深渊,却又是给出一切的唯一来源。那么,理性在追问根 据的反思活动中如何回到这个本源呢?在追问根据的活动中,理性 首先是从自身中找到“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而不是别样的根据,也 即诸如量、质、关系这类先验概念。但是,理性在自身的反思中同时 发现:自身并不仅仅是这些概念,因为自身也有其来源——对“自身 有来源”这一点的觉悟也就是理性的源头意识,人们通常称之为时间- 历史性意识。由于发现自身并不仅仅是如此这般的概念,因此,理性 会进一步追寻自身,这种追寻自身也就是试图回到自身;同时由于觉 识到自身是有来源的,因此,理性会不懈地去追寻那个源头。对这个 源头的追寻也就是对“这个世界”之本源的追寻,因为既然它是理性 的源头,当然也就是理性构成其根据的“这个世界”的源头。但是,既 然理性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本源,那么,显而易见的是,理性只有回 到自身,也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自在地存在,理性才能与本源共 在。所以,理性追寻本源与追寻自身是同一回事;或者更确切地说, 理性是通过追寻自身、返回自身而回到本源。
问题是,如何返回自身?自身也就是在自己位置上的自己,而不 是在关系中的角色。角色也是一种自己,一种关系中的自己,它总是 受制于关系项和关系因缘。关系项和关系因缘的变化,这种作为角 色的自己或者丧失,或者发生变换。只有退出一切关系而回到自己 的位置上,自己才成为真正的自己。而所谓“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自 性物的天然位置,或者说,是被造物从“深渊”被抛出的位置。自性物 总是守于天道之中,是为天然之物,正如被造物总守于“深渊”之旁,是为在整体之中的存在者(das Seinde im Ganze)一样。正因为如此, 我们上面说,理性(作为一种被造物)回到自己的位置才能与作为本 源的深渊共在。就事物在自己位置上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独一的 而言,在自己位置上的存在就是它的绝对存在,不会因任何关系因素 的变化而改变;就事物(作为被造物)在自己位置上的存在不依附于 任何其他事物(被造物)而言,它的这种存在是独立的、无关系的存 在——它与其本源或造物主的关系是一种无关系的关系:它或者是 被从无中创造出来,或者是被从深渊中抛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它与 本源的关系也就是与无的关系,因而是一种自由的、不对称的关系。 这种关系除了担保自性物(被造物)获得自己的位置之外,没有任何 其他意义。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只具有单向度效应的关系(任何存在 物都不可能对“无”有任何效应,但它们却都是从无中来),因而是一 种无双向效应关系的关系。而一般意义上的关系是也总是具有双向 效应的关系。所以,我们称在自己位置上的存在者与其本源的关系 为无关系的关系。
就自身是在自己位置上的自己,因而是一种独立的、无关系的存 在而言,回到自身也就是退出一切关系而回到自由-自在的存在。这 意味着,理性必须通过退出一切关系才能回到自身而与本源共在。 于是,进一步的问题是:理性如何才能退出一切关系?这里我们倒是 要先问:理性是如何进入关系而忘却(掩盖)自身的?通过概念,确切 地说是通过具有构造、组建功能的概念来把事物置放入各种关系中, 并因而使自己进入各种关系。事物间各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理性 (人)与事物的各种关系,都是建立在这种具有构造-组建功能的概念 基础之上,首先是建立在使自身同一物成为可能的那些先验概念基 础之上。这意味着,理性必须退出一切构造性的概念才能退出一切 关系而回到自身。哲学作为理性以反思的方式返回自身的活动,它 与理性的其他返回活动(比如信仰)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不是通过 直接拒斥概念或切断概念的方式退出概念,恰恰是通过概念来摆脱 概念。当然,哲学不可能通过构造性概念来退出这类概念本身,而是 通过创造出另一类概念来摆脱构造性概念。
相对于构造性概念,这另一类概念并不具有构造功能,不能像构 造性概念那样通过构造出某种关系而构造出可被我们抓住-把握的事 物,因而也就是说,这类概念并不能使……成为可被限定的对象。比 如“自由因”这样的概念,它并不能给出一个可被我们把握、限定的对 象。但是,这种概念却能够把一切可被限定的事物,因而把一切具有 限定功能的构造性概念引向整体或完整。任何可被限定的事物都是 不完整的,或者说,任何构造性概念都不是对整体的把握。原因是概 念可以构造出各种具体的因果关系,但是,它给出的任何因果关系都 是有限的,而不是完整的;只有自由因这样的概念才能把所有的因果 关系引向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从而使构成这个完整链条中的每一 个具体的因果关系都是可靠的和牢固的。在一个没有自由因的、不 完整的因果链条中,任何因果关系的可靠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就此 而言,自由因恰恰构成了一切因果关系的可靠性的前提。因此,这类 概念虽然不具有构造功能,但是它们却具有把构造性概念引向完整 或整体,从而使构造性概念获得可靠性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 把这类概念称为引导性概念。如果说构成“这个世界”之根据的那些 概念是最基本的构造性概念,那么,对于理性存在者来说,引导性概 念则是“这个世界”通向其本源的最后根据,然而也是最遥远的根据。 问题是,理性究竟从什么地方获得引导性概念?
正如理性通过哲学的反思发现,理性是从自身中给出那些先验 的构造性概念并使之成为“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而不是别样的直接 根据一样,理性也是通过哲学这种反思活动而从自身中给出引导性 概念,以便把一切构造性概念的使用引向完整与整体。因为只有对 理性来说,才有对整体(Ganze)或完整(Vollstandigkeit)的诉求。对 整体或完整的诉求是理性内在固有的一种能力。因有这种诉求,理 性才会不满足于自己的构造性概念的使用,因为构造性概念的使用 永远只是触及部分,而无法给出整体;永远只是一种限定,而不可能 达到完整。面对自己的构造性概念的使用,理性必定要在反思中给 出把这种使用引向整体或完整的引导性概念。对于具有整体性或完 整性诉求的理性来说,给出引导性概念是它的一种必然而自由的演绎活动:因为只要是理性存在者,它就必定要求给出引导性概念,以 使构造性概念的使用走向完整,所以,从构造性概念的使用必定要给 出引导性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这种给出是必然的;但是,理性是出于 自身的需要而从自身给出引导性概念,而不是从任何其他地方,所 以,这种给出又是自由的。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面对自己的构造性概念的使用,理性必定 要给出引导性概念,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理性是从构造性概念中演 算出引导性概念。不是构造性概念使引导性概念成为可能,而是引 导性概念使构造性概念的使用的可靠性成为可能。从概念的逻辑演 算角度看,从构造性概念到引导性概念永远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从构造性概念及其运用无论如何也不能直接演算出引导性概 念,比如从因果概念及其确立起来的任何因果关系都不能演算出自 由因。这里,只有借助于理性追求整体与完整的跨越(超越)能力,才 能给出(也才有必要给出)引导性概念,并使从构造性概念到引导性 概念成为“合理的”。所以,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演绎并不是概念的逻 辑演算,而是一种概念的跳跃活动。这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自由 演绎:理性从自身中给出概念并使之通向整体。
就理性本身角度看,理性是内在地具有引导性概念才会去运用 其构造性概念;只是在哲学的反思活动中,理性才以构造性概念为线 索去回溯自己所止息的引导性概念。理性之所以会止于引导性概 念,正是因为这种概念完成和满足了理性对完整性和整体性的诉求。 这并不是说,引导性概念使理性把握-抓住了整体,整体是不可能被我 们的理性抓住的。理性所能达到的只是在反思中借助于引导性概念 觉悟整体而向整体敞开自己。理性从构造性概念到引导性概念,再 到向整体存在者敞开自己,存在两个自由的跨越。理性借助于哲学 的自由演绎可以完成第一个跨越,但并不必定能完成第二个跨越,而 只是为这第二个跨越提供最充分的准备。这就如我们前面说过,哲 学是一种借助于概念演绎进行追本溯源的方式,但是,本源并不是概 念所能把握的,因而哲学的概念演绎所能做到的只是把人们带到离 本源尽可能近的地方,以便人们跨越过去而与本源共在。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说,彻底的哲学都会导向宗教(信仰),但并不必然使 个人皈依宗教。只是由于哲学的宗教导向必定有助于人们走向宗教 信仰,或者有助于坚定、巩固其宗教信仰。
理性以构造性概念为线索回到引导性概念,实际上是理性以反 思的方式从自身中给出概念,也就是以哲学方式自由地创造概念。 这种自由创造概念的活动一方面是严格的演绎,因为引导性概念与 构造性概念必须处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即前者能够把后者的使用引 向完整或整体,并因而构成后者使用的可靠性的前提;另一方面是一 种摆脱-解放,因为理性通过哲学创造概念的最终目的就是回到与本 源的共在,而本源不可能被任何概念所限定,因此,哲学创造概念的 目的恰恰是为了摆脱概念,也即摆脱组建各种关系的构造性概念。 引导性概念要把构造性概念的使用引向完整或整体,必须从构造性 概念的具体运用中跳跃出来,因而也就是必须从各种关系中摆脱出 来,因为任何构造性概念的使用都只能涉及部分,它的构造活动都是 对整体的零碎抢夺,给出的永远只是整体的碎片。但是,引导性概念 既然构成了构造性概念使用的可靠性的前提,它又如何能摆脱构造 性概念的使用及其确立起来的关系呢?
作为理性自身给出来的最高概念,引导性概念把构造性概念所 能给出来的一切现实的、具体的关系都作为可能性包含在自身之中。 因为它包含着一切关系于自身,因此,一切构成它之部分的具体关系 才是在一个完整关系中的关系,因而才是可靠的;同时,由于它只是 把一切关系作为可能性包含于自身,因此,它不是任何具体而现实的 关系,也即说它是对构造性概念所能给出的一切现实关系的否定,因 而是对一切现实关系的摆脱。正因为引导性概念是对一切现实关系 的摆脱,它才能使理性回到自身,即回到自在-自由的存在。 上面我们讨论了哲学作为人这种理性存在者追寻本源的一种方式 是如何通过创造概念和摆脱概念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哲学与数理科 学而言,“自身同一物”成了它们的分界线:哲学通过创造概念来摆脱以 “自身同一物”为基础的“这个世界”,而(数理)科学则是通过构造概念 进入“这个世界”。如果说哲学的目的是从“这个世界”摆脱出来,回到自在-自由的自身,以便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科学的 目的恰恰是要进入和把握“这个世界”,它是也只能是从“这个世界”的 维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永远停留在概念之内。 而就哲学与宗教信仰而言,“概念”成了它们之间的分界线。虽 然哲学和宗教都要回到本源和守护本源,但是,哲学是通过在反思中 的概念演绎来摆脱“这个世界”而走向本源,也就是说,哲学是在追问 “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而不是别样的根据而走向再无根据的本源, 因此,哲学需要完成从概念存在者到非概念存在者的跳跃,如果它要 完成自己的使命的话。因为一切构成“这个世界”之根据的事物一定 是可被概念所把握-概观的存在者,它们总在概念中,而再无根据的事 物则意味着它永远不可被概念所把握-概观,因而它不会仅仅是概念 存在者。但是,宗教信仰则与概念演绎无关,因而与反思无关,因为 任何概念演绎都是在反思中进行的。宗教对本源的觉悟和守护不借 助于对“这个世界”的根据的追问,而是通过对一系列法则、仪式的直 接践行来进行,而这些法则、仪式则来自既定的启示或习俗。不管人 们是从某种历史事件或者自然天象,还是从神秘体验中确立起这些 法则、仪式,人们都有理由把它们看做直接来自某种不可被把握-抓住 的他者的指示。因此,对这些法则、仪式的遵循和践行就能保障人们 回到隐蔽的启示-指示者身旁而与他共在,从而获得某种力量。
如果说“这个世界”是一个以“自身同一物”为基础的领域,那么,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概念世界,因而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世界”是哲 学与宗教的分界限。虽然哲学和宗教都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看待、 理解“这个世界”,但是,它们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路径却完全相反:哲 学是从反思“这个世界”之根据而返回“另一个世界”,而宗教则是直 接进入“另一个世界”,再到“这个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 说,哲学是从下到上,而宗教则是从上到下。如果说前者可以被视为 一种解放,那么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救渡。而从历史效应的角度 言,它们都展现为对“这个世界”的改善和提升。历史是一个解放过 程,也是一个救赎的过程。
不过,从最根本上说,反思是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分水岭。哲学是出于怀疑的反思而去追寻“这个世界”的根据和本源。正如我们前面 指出过,所谓反思也就是对有所意识的意识活动的意识或思考、追 问。“这个世界”是在我们有所意识的意识活动中开显为这样而不是 别样的,因此,对“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而不是别样之根据的追问必 定就是一种反思活动。这种反思活动在根本上说来既是从理性自身 中去追寻和开显“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而不是别样的最后根据,也 是理性向自在-自由的自身返回。理性只有从关系世界中返回自在- 自由的自身,才能向绝对的他者或本源敞开自己而与之共在。在这 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哲学是以反思的方式,因而也就是以从理性 自身中追寻“这个世界”之根据的方式去追寻本源。因此,对于哲学 来说,一切法则,不管这些法则来自什么地方,只要它们是我们在“这 个世界”生活、行动的法则,它们就都可以从能够返回自在-自由的自 身而与本源共在的理性中找到根据,也就是说,它们都可以被觉悟、 意识为理性的法则。就此而言,哲学的反思活动就是从理性自身中 寻求一切法则之根据的活动。因此,理性通过哲学给出的法则是自 觉的法则。
而宗教信仰给出的一切法则则是直接的法则,也即说是非反思 的法则。因为宗教不是靠理性的反思,而是靠理性的直觉达到本源 (绝对的他者)而与之共在。所谓理性直觉,也就是理性的直接意识。 正如理性是在直接意识中开显“这个世界”一样,理性也是在直接意 识中觉悟最高本源而与之共在。如果说“这个世界”是在意识之中, 那么本源则不仅仅在意识之中,它同时隐蔽在意识之外。因此,反 思——对有所意识的意识开显活动的意识——永远不可能触及本 源。理性在直接意识的觉悟中,既意识到最高本源的存在,又意识到 这个最高本源并不能像“这个世界”那样在意识中给予我们,它永远比 “这个世界”“大”,比我们的意识“多”。因此,它与“这个世界”、与我们 这些理性存在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1理性在直接意识中觉悟到本源而与之共在,也就是觉悟到这种不对称关系而守护这种关系。由 于在这种不对称关系中,本源是一个隐藏自己而高于我们的绝对他 者,因此,理性直觉在这种关系中确立起来的一切法则、仪式都可以 被视为来自那绝对他者对理性的启示,因而都是神圣的和绝对的。 实际上,宗教信仰寻求哲学的理解,并非信仰需要理解,而只不过 是寻求对理性在那种不对称关系中给出的那些法则、仪式的反思,以便 使两个同是由理性确立起来的领域即本源与“这个世界”在理性范围里 相互协调,而不致相互矛盾,从而使神圣的更神圣,合理的更合理。
- 这种不对称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那种无关系的关系,因为在这里,本 源就是一个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