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费尔巴哈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1804年,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出身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学者家庭,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刑法学 家,兄弟也多为大学教授和学者。费尔巴哈在16岁时,就受一位教师 的影响,虔诚信仰基督教,希望日后做一名神职人员。1823年,他开 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老师是黑格尔的学生道布,还有保罗斯。 费尔巴哈十分崇拜道布,称之为“我在这儿的生活中的唯一支柱”,他 听过道布的“论恶的起源”和“基督新教伦理学”等课,道布使他了解 了黑格尔的哲学。此外,他自己还研修了文化史和逻辑学。但1824 年道布离开了海德堡,费尔巴哈对其他老师的课很不满意,对神学也 感到失望,因为神学不能满足他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他的心灵 向往着辽阔的大世界,想把大自然和人都拥抱在怀中,而神学的疆界 太狭小。因此他希望到柏林继续自己的学业,并决心从神学转向哲 学。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

在柏林,不像在此地(指海德堡——引者),只有孤零零的一棵树,只能从这唯一的一棵树上采摘认识和科学的果子,在那 里,是整个一个大花园,到处是万花繁衍、果实累累的乔木;在柏 林,每一种科学,且差不多每一个个别部门,都有杰出的、驰名的 代表……在柏林,哲学无疑也与此地不同。①

1824年费尔巴哈来到柏林后,很快为黑格尔哲学所吸引。他这 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虽然我不过才听了四个星期的课,但收益却已经多得无可 估量。听道布讲学时一知半解,感到晦涩,至少觉得是根据太薄 弱的地方,我现在听了黑格尔的几次讲演后,都已能了解得很透 彻,并且也香得出这道理的必要性;本来在我身上仅仅像火绒一 般微微燃烧着的东西,现在却觉得很快就要燃起熊熊的火焰。 别以为我弄错了。为求知欲所鼓舞和在受过道布这样人的培养 后,已经有了准备和训练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的人,来到黑格尔这 里,在听了几课之后,就感到他的思想的渊博和深邃的强有力的 影响,是完全自然的事。而且黑格尔讲学极为明晰易解,不似他 写的著作那样佶屈聋牙;因为他极其注意听众的理解力。但最 令人敬佩的是他阐述某一观念时,虽然也掺入些普通的概念,不 甚严格地遵循哲学的程序,以阐发他的思想,但尽管如此,他还 是须臾不离问题的症结处。②

在两年的时间里,除了美学外,费尔巴哈听了黑格尔所有的哲学课, 逻辑课甚至听了两遍。他和黑格尔也有私人交往。

1826年,按当时巴伐利亚教育当局的规定,费尔巴哈又转学至归 属巴伐利亚管辖的埃尔兰根大学,按自己的兴趣学习自然科学,其中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 22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9。 ② 同上书上卷,第 222—223 页。

包括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等。当时正是自然科学急剧膨胀的年 代,这些自然科学知识对费尔巴哈日后转向自然-人本主义的唯物主 义立场应该具有重要意义。他本想对自然科学作详尽的研究,但王 室因内部变故而取消了给他和兄弟们的奖学金,这本是因他父亲对 巴伐利亚的贡献而发的。紧张的经济状况迫使费尔巴哈尽快完成学 业。1828年,他以《论统一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的论文获博士学 位,并在埃尔兰根大学任哲学私人讲师,讲过近代哲学史、逻辑学和 形而上学等课程,讲课基本上浸透了黑格尔哲学的精神。1830年,费 尔巴哈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Gedanken über Tod und Unsterblichkeit”)的文章,其中的无神论倾向得罪了当局,他于1832年 被迫辞职离开了大学讲坛,从此与德国大学无缘。随后他在法兰克 福、安茨巴赫、埃尔兰根、纽伦堡等地辗转,靠自由撰稿为生。在这期 间,他也设法想去其他的大学执教,但都未成功。他也曾想过移居法 国、瑞士甚至美国,以改变自己的状况,但因经济和个人原因终未能 成行。

1837年,费尔巴哈随妻子定居在一个叫布鲁克堡的偏僻村庄,他 妻子在那里继承了一座工厂,从此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被人称为 “德国的斯宾诺莎”。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处境:

曾经在柏林,而现在在乡间!何其荒诞!但是不然,我的亲 爱的朋友!你看,我在这里,在大自然的泉源上,又完全洗掉了 那些由柏林的国家哲学撒在我脑子里的砂子——撒进脑子里倒 是应该的,可惋惜的是,他们把砂子也撒进我眼睛里去了。逻辑 学我是在一个德国的大学里学的,但光学——观看的艺术— 却是在一个德国乡村中学的。①

在乡村时,费尔巴哈也应卢格之邀参加了《哈雷年鉴》的工作,他的自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 23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9。

由主义思想和卢格有一定的默契,《哈雷年鉴》对施特劳斯的宗教批 判应该有不小的影响。1848 年革命期间,费尔巴哈曾应学生的邀请, 在海德堡的市政厅里举办过一个学期的公开讲座,题目是“论宗教的 本质”。1860年,家庭工厂破产,费尔巴哈全家迁居到纽伦堡附近的 雷兴堡村,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出于个人和家庭的经历——他和 几个兄弟都参加过 20年代的秘密学生运动,受到当局的追究,有个兄 弟因此精神分裂,费尔巴哈不太愿意与人交往,也时刻与时事政治保 持距离,即使在1848年革命前夜,当知识分子们都为未来欢欣鼓舞 时,他也保持了异常的怀疑和冷静,认为德国这个警察国家糟透了, 不相信革命会成功。朋友们曾多次劝他出来到城市生活,参加各种 活动,他却宁愿安静地呆在乡村,从远处观察社会的变化,并和有相 同志向的熟人们保持信件往来。晚年,费尔巴哈阅读了一些有关社 会主义的文献,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在1870年时还参加了德国 社会民主党。但他的思想已远离时代,他既不承认官方的学院哲学, 也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世界。1872年,费尔巴哈在贫困和孤独 中离开人世。①

尽管费尔巴哈多年来一直远离政治和文化中心,但他始终没有 放弃研究和写作。在1833年到1838年,他发表了三部哲学史著作: 《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Geschichte der neuern Philosophie von Bacon von Verulam bis Benedikt Spinoza,1833)、《对莱布尼 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Darstellung,Entwicklung und Kritik der Leibnizschen Philosophie,1837)和《比埃尔·培尔》(Pierre Bayle,1838)。② 这些著述基本上遵循黑格尔治哲学史的原则,同时也显 示了费尔巴哈深厚的哲学史功底,后来他写的《未来哲学原理》

① 参见蒋永福、周贵莲、岳长龄主编《西方哲学》上册,第544—545页,中共中央 党校出版社,1990;哈利克:“生平大事记”,载于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批判》,柏林,建 设出版社,1955;舒芬豪尔:“导言”,载于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柏林,学院出版 社,1956。

② 参见《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4。

(Grunds概括入手,来提出自己的新原则的。他对莱布尼茨的研究也被看做 有开创性意义的,因为德国的莱布尼茨研究是在1836年左右才开始 的。这些著述即使是在黑格尔弟子们的圈子里也受到了高度评价,甘 斯就为哲学史能落到像费尔巴哈这样的人手里而感到高兴,他们甚至 邀请费尔巴哈参加《科学批判年鉴》的工作,还想帮助他来柏林大学任 教。1839年,是费尔巴哈思想发展的关键一年,他在卢格主编的《哈雷 年鉴》上发表了名为《黑格尔哲学批判》("Kritik der Hegelschen Philosophie”)的文章①,它被视为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彻 底决裂的标志,费尔巴哈从此走上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

1841年,费尔巴哈的主要著作《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ams)出版,本书提出了“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著名命 题,它的无神论立场和唯物主义倾向对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不小的震 动。1842年,费尔巴哈写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VorlThesen zur Reform der Philosophie),系统阐发了自己的人本学唯物 主义,但被禁止发行,他不得已在1843年写了《未来哲学原理》的小册 子,留下了前书中当局允许保留的部分。他在1840年到1843年间写 成的作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45 年,他的《宗教 的本质》(Das Wesen der Religion)一书,把对宗教的研究范围扩大到 以前的自然宗教,进一步发展了无神论思想。这些是他的几部有较 大影响力的著作,他晚期的其他作品较为零散,不太引人注意,如 1867—1869 年间写的《幸福论》手稿片段,宣传“爱”的宗教,阐述自己 的伦理学思想,但其中对“我与你”的关系的分析,后来对马丁一布伯 的“我与你”的哲学思想是有所启发的。费尔巴哈注重人的感受性,主 张人是精神-肉体的统一体,与后来的存在主义和现象主义运动,应该 也有某种相类似的思想倾向。费尔巴哈在世时,自己出版了一套10 卷本的著作全集(1846—1866)。

① 参见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批判》,王太庆、万颐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958。

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反对一切思辨和概念游戏,反对依据 任何假定的前提进行推论,主张完全诉诸感性、自然和直观,使经验 先于哲学,直观先于思想,所以他的表达和文字非常浅显易读,要说 的命题一目了然,虽然有时未免不太雅。有人就此而认为费尔巴哈 始终在哲学的门外徘徊,没有达到黑格尔反思的思维层次。其实不 然,以费尔巴哈的家庭熏陶和正规大学教育,他的哲学素养应该是毋 庸置疑的,他的哲学史著作显示了他对哲学理论的准确把握,但是他 对“哲学的目的”的理解与众不同,他自己说:“真正的哲学不是创作 书而是创作人。”①“哲学应该把人看成自己的事情,而哲学本身,却应 该被否弃。因为只有当它不再是哲学时,它才成为全人类的事。”②所 以费尔巴哈是有意地要“改革哲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写作,他的 读者是全社会,其目的是与思辨的学院哲学划清界限。这和启蒙时 期的通俗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要批判强权,教育人,唤醒社会, 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

费尔巴哈虽然是黑格尔的学生,但他从来不是一个正统的黑格 尔主义者,他是黑格尔学生中很早就持有个人独立观点的人。他在 1827—1828年写的笔记中就表示了对黑格尔体系的怀疑:

哲学对宗教是什么关系呢?黑格尔坚决主张哲学与宗教, 特别是和基督教的教义一致;虽然如此,他还是把宗教只当做精 神的一个阶梯。

黑格尔哲学对现代和将来的关系如何呢?它不是人类关于 自己过去曾经如何,而今后将不再如此的回忆吗? 思维对存在的关系怎么样?是不是如同逻辑对自然的关系 呢?凭什么理由可以从逻辑的范围转到自然范围呢?这相互转

①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25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9。

化的不可避免性和原理又何在呢?在逻辑中,我们看见的…… 是一些像有、无、某物、别有、有限、本质、现象这样一些普通概念, 它们互相转化,彼此扬弃,但它们自身却是抽象的、片面的、消极 的规定。但是综合这一切规定的观念,怎能和它的这些有限规 定处在同一范畴之中呢?逻辑进程的不可避性是逻辑规定自己 的否定。那么你怎么知道还有其他的本质呢?从逻辑里吗?完 全不是。逻辑本身只知道自己,只知道思维。因此逻辑的“别有” 不是从逻辑中,不是以逻辑的方式,而是以非逻辑的方式推演出 来的:逻辑之所以转变为自然,只是因为能思维的人在逻辑之外 还遇上了一个与他直接接触的存在,一个自然界,并且由于他直 接的即自然的观点又不得不承认它。假如没有自然,逻辑这个 童贞的处女永不能生出它来。①

这些怀疑明确显示了费尔巴哈今后拒绝逻辑与思辨,向唯物主义立 场转向的趋势。但是直到1838年,费尔巴哈基本上还是一个黑格尔 主义者,在 1833年,当耶拿大学政治学和伦理学教授巴赫曼(Bachmann)发表《论黑格尔的体系和再次重塑哲学的必然性》文章,从而引 发围绕黑格尔哲学的第一次大论战时,是费尔巴哈的《对反黑格尔的 批判》,让黑格尔的敌人巴赫曼哑口无言。1838年后,费尔巴哈的立 场才缓慢发生变化,他首先怀疑宗教与哲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指出 信仰与知识是根本不可调和的。费尔巴哈的怀疑最后积淀在1839年 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中,在那里他与唯心主义彻底决裂,并在后来的 《基督教的本质》中,强化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费尔巴哈把自己的 思想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 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②

① 转引自略维特主编《黑格尔左派》,第32—33页,斯图加特-巴德·坎恩斯塔 特出版社,1962。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24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9。

费尔巴哈哲学在当时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当时像他这样站在唯 物主义或“素朴的实在主义”(naive Realismus)立场,批判德国唯心主 义以精神为唯一定向的还大有人在,如赫尔巴特(J.F.Herbart)、于伯 威格(F.Ueberweg)、克佐伯(H.Czolbe)、洪特(W.Wundt)、科尔施曼 (J.H.Kirchmann)、雷门克(J.Rehmke)等。他们面对古典哲学过于 沉重的思辨-逻辑色彩,面对把一切东西统辖于精神之下的做法,表示 了不满,他们要求恢复素朴的实在主义的地位,要求诉诸感性的确定 性。这些思想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显然发生过影响,但是他们今 天几乎完全被人遗忘了,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停留在人类健 康理智的水平,缺乏思想的深度。费尔巴哈则是例外。由于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强大影响,由于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确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所起的作用,人们在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时,都不能绕过费尔 巴哈。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扩大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使得 他在后来的名望和影响要大于他当时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因意识形态的原因,他在前苏联和民主德国极 受重视,在中国也基本上如此;但另一方面它又使费尔巴哈哲学失去了 自己的独立地位,费尔巴哈被放在黑格尔和马克思中间而成为一个过 渡人物,人们只是注意他对黑格尔的批判以及他对马克思的启迪,从黑 格尔、马克思的角度来评价他,从而忽略了他自己哲学的独创性、他的 独立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1989年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召开的 题为“费尔巴哈和未来哲学”的年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要发展费尔巴 哈研究,就必须恢复费尔巴哈哲学的独立地位。① 2004 年,“费尔巴哈 研究者国际联合会”隆重纪念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诞辰 200 周年。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六节浪漫主义或沉醉或焦虑的欲望

    卢梭一生中写了三部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作品,即《新爱洛绮 丝》、《忏悔录》、《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三部作品确立了卢梭作 为浪漫主义开创者的地位。一般地说,它们往往写“我”的感情经历, 具有美妙的想像色彩。但实际的情形则更为复杂,卢梭的作品是独 一无二的,无法模拟,隐藏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信息。 《忏悔录》的中心是“我”,是卢梭一生经历(主要是感情经历)的自画…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08
  • 第五节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

    斯宾诺莎《伦理学》之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全部谈的是情感问 题,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似乎有些不成比 例。至少从表面上的原因追溯,斯宾诺莎这部书的旨趣不是本体论, 而是伦理学。伦理学以人为研究的对象,而在斯宾诺莎看来,情感构 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第三部分的序言中,斯宾诺莎向我们揭示,情感是自然而然 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207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十二章 18世纪法国哲学-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18世纪法国哲学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17世纪哲学与科学精神的继续,是一场遍及近代欧 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包括苏格兰的启蒙运动(休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德国 的启蒙运动(以歌德和康德等人为代表)和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蒙”是指用 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相比较而言,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最大。法 国启蒙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82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文化之国-在线阅读

    文化之国 我向未来的空间里飞得太远了:恐怖袭击着我。 我环顾四周,瞧!时间是我的唯一的同行者。 我于是飞回头,飞向故国——越飞越快:飞到你们这里,你们这些现代人啊,我来到文化之国。 我第一次带着要观察你们的眼睛来看你们,怀着善意的热望,确实,我是心里怀着憧憬而来的。 可是情况如何?尽管我是如此害怕——我不由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179
  • 第三节卡尔纳普的逻辑构造论

    在有关维也纳学派的所有历史文献中,石里克毫无疑问地被看做 是这个学派的领袖人物。然而,在讨论维也纳学派的思想,即逻辑实证 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把卡尔纳普作为它的 “官方发言人”或称为“集大成者”。历史地看,这有两个重要原因:(1) 维也纳学派的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主要是通过卡尔纳普的文章和著作 发表的,他在这个学派的鼎盛时期是最为活跃的成…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