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体系的前奏:《逻辑科学》

前面谈到,黑格尔在1801年就试图创建一个哲学体系,但是,替 代体系而问世的是《精神现象学》。这说明当时他在逻辑和形而上学 领域的积累还不够充分,许多问题困扰着他,使他不能得心应手一气 呵成地完成夙愿。他需要时间。1811年底,黑格尔明确地告诉友人, 他在逻辑学方面的工作有望于明年复活节与读者见面。但是,事情 并非像他想像的那样一帆风顺,《逻辑科学》一书的出版延续了四年: 1812年4月底或5月初第1卷“客观逻辑”的第1册“存在论”出版,第 2册“本质论”的印刷装订工作持续了一年,1813年才问世;而第2卷 “主观逻辑”直到1816年秋季才姗姗来迟。造成这种拖延的局面既有 外部的原因,也有黑格尔本人在构思逻辑问题时思想上所发生的一 些变化,如逻辑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 系、哲学应如何开端,等等。此外,他当时对逻辑的具体结构和内容 也缺乏缜密的思考。①

《逻辑科学》从《精神现象学》所达到的最终结果——绝对知识开 始,用概念的方式考察绝对知识本身。在“序言”里,黑格尔指出,旧的 形而上学已经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逻辑的命运虽然相对较好,但其 形态与内容也在流传中日益淡薄,在科学和现实中成长起来的新精

① 有关《逻辑科学》的写作经过和黑格尔在此期间的思想变迁,请参见霍格曼和 耶西克写的“编者导言”,载于黑格尔《逻辑科学。第1卷:客观逻辑。第1册:存在论 (1812)》,霍格曼、耶西克主编,汉堡,迈纳出版社,1986。

神,还没有在逻辑中显露出来。哲学必须成为一门科学,它不能从低 级科学,如数学那里借取方法,也不能听凭内在直观的断言,或使用 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哲学只能是在科学的认识中自己运动着的内 容的本性,正是内容的这种自身的反思,才建立并产生内容的规定。① 在“导论”里,黑格尔强调逻辑科学必须从问题的实质本身开始,无须 任何先行的反思。逻辑不能先说出它是什么,只有对逻辑进行全部 研究后才能揭示知识逻辑本身是什么。②

《逻辑科学》被分为“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大部分,共有三大 册,显现出一种非三段式的结构。客观逻辑的内容相当于康德的先 验逻辑,也就是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部分,它有“存在论”和“本质 论”两章。黑格尔认为,最初的东西是一种最简单和最纯粹的直接 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它就是“存在”。“存在”是自身规定和 自我发展的,它把一切元素和规定性都包括在自身之内,但在概念运 动开始时,它又只是一种最直接、最模糊的东西,对它的任何规定有 赖于它自身的逐步发展,在开始时,人们对它不能予以任何言说和 界定。

“存在论”包括规定性(质)、大小(量)和度三个环节。黑格尔认为 康德把质放在量之后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只有质作为规定性才能说 明事物到底是什么,量的变化并不涉及到事物的本质,所以量是一个 被扬弃的质。度代表质与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把它看做一种样 式,因为它不是内容的规定性,只表达内容与思维的关系。一个事物 的度变化了,这个事物也就变了。逻辑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或 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辩证运动的一种特定方式,它在 存在论中表现为“过渡”(Ubergehen)。

“本质论”中的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彼此间具有密切的内在 联系,其中的一个没有另一个就不能生存。本质首先在自身中映现自 已,它的这种形态就是“反思”。然后,它表现为“实存”(Existenz),即

① 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77。 ② 参见同上书上卷,第 23页。

实存着的东西或物,这首先是一种直接性的东西,随后它要进一步规 定自身,这时反思作为它的根据,会扬弃这种直接性,使实存证明自 已是一个被设定的存在,只是一种现象(Erscheinung)。最后,本质与 现象实现了统一,从而进入“现实性”(Wirklichkeit),本质的毫无规定 性的存在与现象的不能持久的多样性都在现实性中找到了自己的 真理。

客观逻辑的发生与完成无非就是概念的生成或说明,这就进入 了“主观逻辑”。主观逻辑分为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个部分:“主观 性”部分探讨传统的形式逻辑中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等问题;“客观 性”考察近代自然科学对世界的新认识,如力学、化学和目的性;“理 念”经生命、认识的理念而达到其最高峰“绝对理念”,它是思辨思维 的唯一对象。黑格尔把概念的逻辑运动称为“发展”(Entwicklung), 在“发展”这种运动形式中产生了普遍性,它把特殊性与单一性都包 括在自身内。

《逻辑科学》一书和后来的《小逻辑》不同,它不是黑格尔哲学体 系中自身独立的第一部分,而是他全部哲学体系的概念性基础,或是 一种基本性的理论,它说明了体系的独特内容、体系间各部分的联系 以及概念在具体科学中的发展。由于《逻辑科学》的篇幅大,内容庞 杂,今天已是读者寥寥,有关它的新文献不多,在德国之外只有一些 英语国家和荷兰、西班牙的学者还在研究它。① 其实我们不妨把它和 《小逻辑》对照起来读,后者确实行文较流畅,言简意赅,但唯其简练, 有时难免使人不明其中就里,这时不妨参照《逻辑科学》的有关章节, 其中不仅叙述详尽,而且是结合着哲学史上的问题和人物而说的,结 构严整,为《小逻辑》的原理提供了问题史的注解。

① 重要的参考文献有:富尔达:《黑格尔逻辑科学中的导言问题》,法兰克福/美 因,苏尔坎普出版社,1968;艾雷:《黑格尔的逻辑科学》,慕尼黑,1976;陶尼森:《存在 与假象:黑格尔逻辑的批判功能》,法兰克福/美因,苏尔坎普出版社,1980。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埃斯库罗斯悲剧-《普罗米修斯》-(三)第一场-在线阅读

    (三)第一场 歌队长 请把实情告诉我们,详细吐露, 宙斯为何把你缚住,以何罪名, 让你如此忍受折磨,受屈蒙辱。 请讲吧,如果没什么妨碍你叙说。 普罗米修斯 叙说那些事情令我感到痛苦, 缄默也痛苦,无论怎样都令我痛心 想当初神明们出现强烈的怨怒, 彼此间发生激烈的骚动纷争, 一些神明企图把克罗诺斯推下宝座, 拥宙斯为王,另一些神明意见相左, 极力反对由宙斯为首…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477
  • 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一)开场-在线阅读

    (一)开场 (各种年龄的乞援人围坐在宫门前的神坛边,为首的是宙斯的祭司;奥狄浦斯从宫内上) 奥狄浦斯 啊,孩子们,老卡德摩斯的这一代后人, 这是为什么——你们坐在我面前的神坛上, 手捧系羊毛的橄榄枝,苦苦求告? 为什么城里香烟弥漫,一片 求生的祈祷和痛苦的哀号? 孩子们啊,我想过,我不能 只从别人那里听取报告, 我,大名鼎鼎的奥狄消斯, 亲自出宫来听取你们的…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4.8K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约珥书-在线阅读

    人民为农作物被毁哀哭1:1 以下是上主给比土珥的儿子约珥的信息。1:2 老年人哪,听吧!犹大的居民哪,要留意听!你们的时代或祖先的世代发生过这种事吗?1:3 告诉你们的子女,让他们再告诉他们的子女,世世代代,流传不息。1:4 一群群的蝗虫停在农作物上。剪蝗吃剩的,队蝗来吃;队蝗吃剩的,踊蝗来吃;踊蝗吃剩的,毁蝗来吃。1:5 酒醉的人哪,清醒起来,哭泣吧!嗜酒…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319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十九章 论狂信-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论狂信 §1.斐〔但愿所有神学家和圣·奥古斯丁本人都能永远实 行这一段中所表明的公则。〕但人们以为独断的精神是他们热心于 真理的一种标志,而这却完全相反。人们的爱真理,其实只是和爱 考察使人认识其为真理的那些证据成正比的。而当人匆忙作判断 时,他总是受一些不那么真诚的动机所推动的。§2.爱支配人的 精神,并非产生狂信的最少常见的一种动机,而对自己的…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672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列王纪上-在线阅读

    大卫的晚年 这时候,大卫已经老迈;虽然他的侍从用一些毯子盖在他身上,他还是觉得不够暖和。 他的大臣对他说:“陛下,让我们去找一个年轻的闺女来伺候你,照顾你,让她睡在你身旁,使你暖和。” 于是他们到以色列各地寻找漂亮的少女,终于在书念找到一个女孩子,名叫雅比莎,就带她到王那里。 这女孩子很美丽;她在王身边伺候照顾王,王却没有跟她发生关系。 亚多尼雅谋篡王位 1…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5日
    1.6K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