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对政治有一种偏爱”②,这是黑格尔给友人信中的一句 话。用这句话来概括黑格尔的一生,尤其是法兰克福时期的言与行, 真是太恰当不过了。前面讲过,黑格尔匿名翻译出版的小册子是《关 于瓦特邦和伯尔尼城先前国法关系的密信》③,它批判了陈旧的封建 专制制度,警告统治者们如果继续坚持一种不平等的政治,就会像伯 尔尼寡头政治那样以失败而告终。黑格尔去世前的最后一篇作品
①《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第386页,商务印书馆,1988。 ②《黑格尔书信集》第1卷,第186页,汉堡,迈纳出版社,1952—1954。 ③ 中译文参见《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1—9页,商务印书馆,1981。
《论英国改革法案》①也涉及到现实的政治改革问题。
一“议会必须由民众选举”
1797年,黑格尔来到法兰克福后,重新燃起了昔日的政治热情,时 事政治又一如既往地成为他和朋友们交往时的主要话题。1798 年,不 甘寂寞的黑格尔参与了故乡维腾堡公国立宪的讨论。维腾堡自 1514 年以来就制定了一部宪法,其中明确规定了王室与各等级的关系。从 字面上看双方应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但实际上两种政治力量从未 势均力敌过。尤其在奥根大公爵统治期间(1737—1793),国家完全由 政府官员治理,基本上是一种专制统治。1770年议会还开过一次会,后 来就被无限期休会,直到 1796年为了分摊战争费用,王室才准备召开 议会。代表市民阶层的议员们马上意识到这是他们分享权力的好机 会,并想借此机会对宪法和行政结构进行改革,增加自己的力量。王室 则除了分摊费用外,拒绝任何会削弱自己权力的变革,因此双方陷于僵 持和对抗中。直到1797年3月17日,大公爵才被迫召开议会大会,会 议取得了对民众有利的成果。施瓦本地区的人文化水平高,而且酷爱 谈政治,在这一政治事件的进程中,维腾堡公国内出现了约二百多份传 单和小册子,其中大部分表达了市民阶层渴求自由、平等、正义的愿望, 这是一贯保守的德国市民政治意识开始觉醒的标志。
黑格尔虽然身在异乡,但以他的激情和对政治的偏爱,注定他不 会在家乡这场政治波动中保持沉默。他也写了一份传单,传单的原 标题是“维腾堡议会必须由民众选举”,后来他把“民众”(Volk)改做 “市民”(Bürger),最后他显然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如不要太激进,要顾 及当局的反应等,又把标题修改为“论维腾堡新近的内在关系,特别 是市参议会法的缺陷”。②
①《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229—262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② 传单的中译文请参见《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10—14页,商务印书馆, 1981。有关传单详情及其背景请参见卢卡斯《对更纯洁和更自由的状态的渴望》,载于 卢卡斯、珀格勒尔主编《法兰克福是这块土地的中心》,第73—103页,斯图加特,1983。
在这份传单的残存部分,我们看到,黑格尔首先描述了时代的 状况:
人们从安静地满足于现实,一无所望,忍受顺从一种过于巨 大和支配一切的命运,已转而抱有追求另外某种东西的希望、期 待和勇气。更美好、更公正时代的图景已跃然活现在人们灵魂 内心,对更纯洁、更自由状态的渴望、迷恋,正激励着所有心灵, 并与现实分裂为二。①
接着,他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国家大厦行将崩溃,在其倒塌时每个 人都身受其害;制度、法制和法律与人们的伦理、需求和意见不再相 合,精神已从中悄然离去,如果还相信它会长久存在,那就是盲目。 黑格尔特别指出,当一种制度已经不为人们所信仰,却有人想用词语 的骗局来使人们重新信赖它时,其结局“都不会是仅仅使精明的制造 者蒙受耻辱,而是会给一场远为更恐怖的爆发准备下条件,那时改革 的需求就会伴随以报复,往往经受蒙蔽的被压迫的人众也将受到叵 测的惩罚”②。这既是黑格尔对法国封建君主一直违背民意,最后导 致大革命爆发和流血冲突的总结,也是对维腾堡王室的警告。该变 不变,必将引发更大的骚乱,统治者受到更大的惩罚。在历史上由于 统治者耽误改革时机而导致社会更大骚乱的实例难道还少吗?
在传单中,黑格尔提出正义的基本原则,作为评判国家能否维持 的标准。“正义是唯一无二的尺度。实现正义的勇气,是唯一无二的 威力,可以光荣而宁静地完全清除那种摇摇欲坠的东西,创造一种稳 定状态。”③基于法国大革命并未使预期的理想成为现实,黑格尔开始 赞成一种在已有的社会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改革, 这就是利用已有的议会形式和宪法条例,根据时代精神进行改革。 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选举议会和选择谁作为民众的代
① 参见《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10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②③ 同上书,第11页。
表。作为维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市一个政府官员的儿子,黑格尔 对这套由官员控制的政治体制及其内幕不仅了如指掌,而且深恶痛 绝。他认为正是那些较高级的官员们把恶扩散到本地区,他们只顾 满足一己私利,把国家事务置之度外,还千方百计向宫廷表示忠诚, 以博取欢心。因此对官员的权力一定要加以限制。在选举问题上, 黑格尔最初赞成一种直接的民主,即由人民直接选举公民大会的代 表,但他又看到民众文化水平低下,缺乏政治经历,让他们直接参与 恐怕会招致宪法和社会的全面崩溃,于是提出把选举权交给那些独 立于宫廷、开明正直的人士来掌握。黑格尔在这里暴露了自己政治 观上的理想主义,即一个正义的社会只能由与特殊利益无关的、有理 性的入来领导,但是这种脱离利益的理想状态在现实政治中是不可 能的。德国市民阶层基本上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康德、黑格尔之类 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理性,无特殊利益,但他们在社会力量对比中过 于弱小,一直被排除在政治决策和管理事务之外,歌德在魏玛的工作 只是一个幸运的例外;另一类是有经济实力的有产阶级,尽管赞成反 封建的改革,但一旦改革触及他们的个人利益,他们就会转而成为改 革的障碍。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黑格尔支持当时议会中市民代表 的激进派。但他很快对 1797 年议会取得的成就感到失望,新成立的 执委会是新瓶装旧酒,他们继续执行王室的旨意,维护自己的特殊利 益,民众并没有得到自己期盼的东西。事实证明了黑格尔传单中的 说法,由官员们组成的政府机构才是本地区非正义的源泉。知识分 子的呐喊于事无补,黑格尔把这份传单放进了自己的手稿堆里,当他 去世后家人和朋友们发现它时,他青年时代的激进态度令他们惊愕 不已。
二研读道德哲学和古典经济学
可能是由于在现实政治问题上以及构思宗教纲领方面遇到的种 种困惑,黑格尔感到自己有时激情有余,理论深度不够,于是在1798 年末,开始研究实践哲学的理论问题。他读了康德在1797年刚发表 的《道德形而上学》一书,还研究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图亚特(J.Steuart)的《国民经济原理研究》,并且就这两部著作分别写了两份篇 幅不小的评论。黑格尔去世后这两个作品因保管不当而遗失,我们 在此只能根据文献记录略作评述。①
黑格尔对康德的评论分为三部分,与《道德形而上学》的“导言”、 “法律理论”和“道德理论”三部分一一对应。他的评论十分详细,几乎 一句话都不放过,基本做法是提出自己的概念而与康德的概念相对 立。他首先反对康德把合法性与道德性加以对立的做法,他设法用 一个更高的概念,先是“生命”,然后是“伦理性”,以使两者统一起来。 其次,他抗议康德把义务绝对化,从而压抑人的自然本性的做法。他 提出人的全面性或整体性,认为感情、自然、幻想都是主体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一种崇高的道德必须是美的和符合人性的。最后,他反对 康德要求国家与教会分离的主张,他问道:怎样或在什么程度上才能 使它们彼此分离呢?他从经济关系入手,指出现代国家以私有制财 产权为基本原则,它把人当做一个占有财产的人,而不是一个全面的 人;教会则恰好相反,它把人看做一个整体,它的目标是使人感觉到 自己是一个总体,因此教会的目标和国家的法律是相矛盾的。黑格 尔认为,由于私有制的原则,国家与教会的分离在现代社会里已不可 能,国家不允许教会成为自己的对立面,必要时甚至不惜使用暴力, 它只从自己的权力角度去看待单个的人与入之间的关系。黑格尔希 望在国家和教会之间产生一种有生命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黑格 尔在这里所理解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古希腊的民主国家,而是处在18 世纪的近代欧洲国家。他也看到经济关系在这种近代国家中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私有制的基本原则使得平等正义的理想的实现 面临重重障碍。可以说,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第一个和唯一 一个看到并指出经济因素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大作用的人。这与他 多年的城市生活有关。
正是基于对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还有法兰克福繁忙的商业交往
① 参见罗森克朗茨《黑格尔的生平》,第86页以下,柏林,1844。
的冲击,促使黑格尔去读经济学,以弥补自己知识领域的一个空白 点。这在当时的学者中也不多见,因为经济学在当时的德国还远未 上升到科学的地位,而只代表一种较低层次的活动,这与最早发生工 业革命的英国大相径庭。黑格尔在给自己充电时选择了斯图亚特的 《国民经济原理研究》①一书,他在1799年2月19日至5月16日期间 写了一个长篇评论,其内容涉及市民社会的本质、需要与劳动、劳动 的分配与各等级的财富、警察、税收等问题。由于原稿已遗失,我们 只能根据残存的一点报道来探索一下,斯图亚特的经济学对黑格尔 的思想发展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斯图亚特把经济发展当做一个动态的、与国民精神的变化 有关的发展过程,这对黑格尔赢得历史的眼光应该有所裨益。其次, 斯图亚特把政治风暴的出现归结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这可能有助 于黑格尔在正义、平等、自由、压迫这些抽象的政治名词之后,去思考 法国大革命或德国社会变革的真正原因。总之,对经济是近代社会 变化的真正动因的认识,使黑格尔在探讨现实社会问题时开始采取 一种历史-经济的视野,不再把古希腊公民社会与现代市民社会完全 对立起来,并开始承认近代社会是在历史的变化与演进中产生的,具 有现实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由此,黑格 尔不再把私有财产看做某种完全否定性的东西,而是承认它的出现 有必然性。他开始重视个人经济利益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性,承认 个人追求财产和利益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不再把个人与集体、经济行 为与伦理行为完全对立起来,并开始在两者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与 和谐。他还看到国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始放弃 要求“超越国家”之类的空想。
① 参见斯图亚特《国民经济原理研究》。斯图亚特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入 之一,他第一个把当时主要以实践经验为主的经济学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的 著作在1767年出版后很受欢迎,又于1770年再版。他与德国来往密切,所以他的书 在德国也很有影响,1769年同时出了两个德文译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1776 年问世后,使得斯图亚特这位早期经济学家黯然失色,目前已不太为世人所知。
黑格尔在评论中还探讨了由于私有财产的发展而出现的竞争、 劳动、交换等问题,看到它们会导致一个自私的市民社会的产生,会 使个人丧失自己的整体性,成为一个分裂、不完整的人。因此他十分 关心如何拯救人的“心情”(Gemüt),也就是拯救人的全部内在世界。 在这里,他把“心情”的概念当做一个代表人并具有感性和理性统- 性的概念,拯救人的心情就是拯救人的整体性,使人从一个物化或异 化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三扬弃旧制度,呼唤新生活
1799年,黑格尔还写了一篇政治文章。① 他在文章中借助历史和 时代事件,特别依据自己对法国大革命的经历,力图从理论上去把握 政治变革的可能性、原因、过程及方法,似乎在为德国将要出现的革 命找到一条可行性道路。文章开头,他再次提出民众和知识分子应 该互相靠拢和联合起来,民众应该萌发要求自由的意识,知识分子应 该走出观念的象牙之塔,投入实际生活。黑格尔对他们的实际状况 深表遗憾:迄今为止,这两股政治力量都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陷 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彼此互不往来。他认为变革成功的希望就在 于这两股社会新生力量的团结奋斗。
在探讨政治变革的方式时,黑格尔避免使用“革命”这个词,替代 “革命”的是“扬弃”这个哲学概念。他还明确表示反对“暴力”,认为借 助暴力来扬弃否定性——贫穷、旧秩序、颠倒的社会关系,是根本行 不通的,“命运仍是其本来的样子”②。只有当民众感觉到现存的秩序 与人的本性相矛盾时,只有现在的生活变成纯粹的否定时,扬弃才会 发生。“对自然本性和现存生活矛盾的感受,是一种要超脱矛盾的需 要,当现存社会已经丧失自己的力量,失去它的全部威严,当他已成
① 中译文参见《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115—118页,商务印书馆, 1981。最新研究表明,它不属于“德国法制”这组短文。有关这篇手稿的详情请参见 张慎《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的过程》,第127—129页,波恩,波菲亚出版社,1991。 ②《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116页,商务印书馆,1981。
为纯粹否定的东西,矛盾就开始被超脱了。”①这就是说,革命与社会 内在矛盾的发展有关,堕落与痛苦自身就蕴含着治愈它们的良药。 黑格尔在此已从内部矛盾发展的辨证角度思考革命的原因,当然他 还未使用“辩证法”这个词。
黑格尔已看到市民社会的实质就是私有制,对财产的占有产生 恶欲。他指出,宗教为在私有制下遭受痛苦的人们逃避现实提供了 避难的场所,“在思想里想升上天堂”②。宗教通过引导人们遁入彼岸 世界而与现实和解,通过信仰上帝、自我毁灭、天堂得救等虚幻形象 来减轻人们在现世的痛苦。这和马克思关于“宗教是民众的鸦片”的 提法确实有类似之处。
黑格尔相信时代在呼唤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有伟大性格的人物、 全体民众还有文人们都在为此而共同努力。但仅此还不够,宗教与 艺术属于过去,现代必须借助形而上学,只有通过形而上学才能显示 出旧秩序的局限性和它在整体中的必然性,只有形而上学才能帮助 人民意识到革命的必然性,使民众与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正是在对 “形而上学”的看法上显示了黑格尔与他稍后时代的马克思的根本分 歧。黑格尔主张先唤醒民众的意识,意识的改变导致现实的变化;马 克思则强调意识的变化只是现实性变化的结果,革命的实践才是根 本性的。
“在德意志帝国内,有权势的普遍性作为全部法权的源泉已经消 失了。因为它已经分离,使自己成了特殊的东西。因此,普遍性之仍 然存在,就只是作为思想存在了,而不再是作为现实。”③为此,黑格尔 继续探讨解决的办法。“现在办法之一可以是从那种现存事物也可 以承认的真理性开始,然后把包括在整个国家概念中的各局部概念 在思想上理解为普遍性的局部概念,将这些概念的普遍性或特殊性 与这些概念在现实中并列起来”④。另一个办法是什么,不得而知,因
①②《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第116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③ 同上书,第117页。 ④ 同上书,第117—118页。
为手稿在此中断了,剩余部分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