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目的论与艺术哲学

在“目的论”这一章中,谢林试图说明自由与必然是如何在自然 产物中、在自然有机体中统一起来的,并进而去说明,这是有意识的 能动性与无意识的能动性的同一。谢林在这里的解说很简单。他认 为,人自身摇摆于自由与必然性之间,所以,人就是一种永远残缺不 全的存在者。而康德关于自然合目的性的论述却告诉我们,有机自 然界则不同,唯独它“向我们提供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在外部世界的 完整表现”①。自然界虽然从其本身创造和生产过程来讲是盲目的, 是没有任何意图的,但其产物却表现为合乎目的的,这种既是盲目的 同时又合乎目的的矛盾恰恰表明,在没有任何意图、没有任何目的的 地方,表现出来的却是最高的合目的性。谢林这个思想的根源还是 莱布尼茨的先定和谐说,他只是比莱布尼茨更进一步,努力去解释这 种和谐的最后根据是如何被自我所认识的。谢林相信,理智直观可 以使我们认识自然界的这种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同一性。 但是,对谢林来说,理智直观对自然界的这种认识并不能把这种 同一性还原为自我本身的同一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直观自身,只

①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258页,商务印书馆,1983。

能依赖于对自身产物之中的同一性的直观,而这样的直观只能是艺 术直观。① 意识的发展或者说理智的发展由此表现为一个圆圈,它发 端于理智自身,最终以直观自身产物之中的同一性——美感直观而 结束。在谢林看来,自由与必然、有意识的能动性与无意识的能动性 的同一只能在艺术中被自我、自身意识所认识,并且由此而成为哲学 的公设,整个唯心论体系也只能在对艺术的讨论中完成。谢林之所 以这样认为,就在于他对艺术的无限推崇。对他来说,艺术家的创作 冲动仅仅在于自由行动中有意识事物与无意识事物之间的矛盾,因 为在艺术家身上既有某种不由自主的天赋恩赐,也有对无限和谐的 感受,艺术就是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完成的,所以,只有艺术能 解决这种貌似不可解决的矛盾。艺术作品的根本特点就是自然与自 由、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完美无暇的艺术作品只有具有天赋恩赐 的天才才能创造出来。在天才的艺术活动中,在美感直观中,这种同 一性是客观的,并且就蕴含在自我之中。美感直观是作为创造活动 的直观的最高形式,并具有一种普遍有效性。因此,“理智直观的这 种普遍承认的、无可否认的客观性,就是艺术本身。因为美感直观正 是业已变得客观的理智直观”②。

与艺术相比,哲学就不具有这种普遍性,根本不会出现在一般意 识之中。“哲学虽然可以企及最崇高的事物,但仿佛仅仅是引导一少 部分人达到这一点;艺术则按照人的本来面貌引导全部的人到达这 一境地,即认识最崇高的事物。”③所以,艺术是“哲学的证书”,哲学通 过艺术的认证才能回到它最初只是公设的自我意识原则那里;艺术 还是“哲学的工具”,哲学通过艺术的途径才能把原始和谐理解为客 观和谐。更进一步讲,哲学家只能通过艺术把主观上表现的东西变 成客观的东西。于是,艺术对哲学家成为最崇高的东西,因为艺术不 断地确认哲学从外部无法打开的东西——无意识事物与有意识事物

① 参见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273页,商务印书馆,1983。 ② 同上书,第 273—274 页。 ③ 同上书,第 278页。

的原始同一性,从而为哲学家打开了至圣之所。先验唯心论体系由 此就回到自己的出发点——主观事物与客观事物完全和谐的原始根 据,终点又变为起点,所有演绎因此而结束。

由此来看,谢林的先验哲学开始于单纯的直观,经过非感官的理 智直观,最终融入到艺术哲学之中,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性在艺术 中被提高为美感直观,理智、精神在艺术这里达到完全的观照自身。 同时,艺术作品从其本质而言,既是精神的产物,也是无意识的自然 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精神和自然双重性的穹顶。应当说,谢林在这 时还受到浪漫派的影响,他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对艺术抱有尊重 之意,对他来说,自然是意识发展的开始,自然是精神创造的素材,精 神在艺术中到达最高阶段后又返归自然,于是,终点回归到起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笛卡尔-《谈谈方法》-第六部分-在线阅读

    第 六 部 分 三年前我写完了那部包含这些内容的论著,刚刚着手修改、准 备付印的时候,听说有一些权威人士对某某人新近发表的一种物 理学见解①进行了谴责。那些人士是我非常重视的,他们的权威 对我的行为有很大影响,正如我自己的理性对我的思想起支配作 用一样。至于那种见解,虽说我自己不一定主张它,可是确确实 实,在他们提出谴责之前,我并没有在其中看出什么问题,认为…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1日
    247
  •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第三章-在线阅读

    第三章 “批判的批判的彻底性”或荣(荣格尼茨?)先生所体现的批判的批判(恩格斯) 瑙威尔克先生和柏林大学哲学系的无比重要的争论,批判不能置若罔闻。它本来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并且必然会把瑙威…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5日
    186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约书亚记-在线阅读

    上帝命令约书亚征服迦南 上主的仆人摩西死后,上主对摩西的助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准备带领所有的以色列人过约旦河,到我要赐给他们的土地去。照着我应许摩西的,你们走过的地方,我都要赐给你们。你们的疆界要从南边的沙漠伸展到北边的黎巴嫩山脉,从东边的幼发拉底河,经过赫人的国土,到西边的地中海。约书亚啊,在你有生之日,没有人能打败你。我要…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5日
    56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一篇 古希腊罗马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古希腊的地域包括地中海沿岸的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后人命名的希腊 半岛、爱琴海上的诸岛屿和它南部的克里特岛,还有意大利半岛的南部地区。 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进入奴隶社会,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二 百多个奴隶制的城邦。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立了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奴隶反抗奴隶主残酷压迫的阶级斗争。在城邦的自由民中间,还存在着穷人 与富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301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提摩太后书-在线阅读

    1:1 我是保罗;我奉上帝的旨意作基督耶稣的使徒,来宣布他藉着基督耶稣所应许的新生命。1:2 我写信给你——我亲爱的儿子提摩太:愿父上帝和我们的主基督耶稣赐恩典、怜悯、平安给你!感谢和鼓励1:3 我感谢上帝,就是那位我跟祖宗一样用清白的良心所敬拜的上帝。我日夜在祷告中怀念着你,1:4 一想起你惜别时所流的眼泪,我就急切地想要见你;见到你,我就会满心快乐。1:…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60
关注微信